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物语 (Vinilla)


姑侄两说了会子话,自去歇息了不提。
到了第二天早上,梅朵醒来后发现自己浑身的筋骨酸痛。玩风帆是要付代价的。
而三个男孩都没事人一般。原来,他们在海上从南方玩到了北方,又从北方到了上海,早就练出来了。
早上,一大早,秦炼就向梅兰妮讲了北方的事。
天津的小玻璃厂和窑场开始投产了。北京的客栈的扩建工程也已经开始了。那条通往朝阳门的大路也修好了,路两旁种了树,还建了几间商业用房。准备自家用和出租。残园基本上规划了。秋天做了一部分,等到春天再继续做。
今年虽然大旱,因为从南方运了很多粮食去北方,华记运输线周边的人都得到了帮助,而华记的企业在那里威信日渐高升。形成了一股凝聚力。
秦炼说,"梅朵应该记头功,这些粮食救了很多人。"梅朵听了高兴的脸都红了。人都喜欢听表扬的。
这次秦炼他们还带来了电台,大家商量好了,电台安装在贸易栈。
随着电台一起来的,还有贺阿宝。那个象女孩子一样文静的男孩,如今成了电台发报员。他还负有另一个使命,收集情报和建立江南情报站。一个组织没有情报系统是不可能的。
讲到情报,梅兰妮讲了茶馆里两个女孩收集信息的事。讲了和杨家的生意来往的事。秦炼听的很认真。
虽然,大家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是世俗的日子也还是要过的。
上午,梅兰妮安排大家分头去送礼品。
家里的事情,倚仗着乔妈,二十四日那日,她将灶神送走。这天,她准备好了红纸要让齐逸和楚源帮着写对联。
家中诸人,进进出出,忙了大半天才将诸事忙妥。
天色将黑,秦炼等人吃了早晚饭后,驾上他们那只帆板,往阊门去。昨日经过阊门时,他们把电台和相应部件放在贸易栈了,并和于立清说好,第二日来安装测试。
等他们来到贸易栈的水桥头时,于立清已经等了近一天时间了。
这天来到贸易栈的是梅兰妮,秦炼,楚源,贺阿宝等人。
来到仓库的二楼,几个人就忙碌起来。
于立清在旁边关注着,他被梅兰妮打过预防针,心中有着疑惑,并不十分相信。但是,还是怀着希望看着他们折腾。
贸易栈已经关门歇年,伙计们也已经回家过年,只有两个家远的伙计住在店里,于立清安排他们过年。
见到众人来到,两个伙计也上来帮忙。
天黑透了,电台安装好了。
"糟糕,"楚源叫道,"忘了安装天线了。"装天线并不难,但是,天这么黑,出去爬高很危险。
秦炼到了屋顶,看着旁边长高了的水杉树影,估算着距离和高度。虽然,水杉就种在屋旁,但是离开屋子还是有一丈多宽。
秦炼看着那处,突然问于立清,‘家里有风筝吗?""风筝?"于立清被问的一愣。
旁边的伙计答道,"我见宛娘放过一个风筝,不知还在不在。"宛娘是于立清的女儿。
这话提醒了于立清,他让伙计去前楼取风筝。
风筝取来了,秦炼把牵风筝的线绳换上了铜丝,在伙计的帮助下,把风筝放起来。
铜丝的一头固定了,和电台相接。天线做成了。
梅兰妮心中赞着秦炼的急智。
于立清看着他们调好了频道,贺阿宝坐在电台前,熟练的工作着。
"接通琅琦了。"他说。
梅兰妮心里激动,她能知道边峰他们的消息了。好些日子没有详细的消息,不知他们的南少林寺修建的如何了。
于立清还是不太信。
贺阿宝的笔尖出现了一些点划,楚源在一旁快速的翻译。
这是一系列的项目与数字,报的是苏州贸易栈和南方的生意结算。
这下,于立清激动了,他的结算在昨天才完成,帐本今天才送出去,现在估计也就在上海。为了不让人看懂,特地把数字写成了阿拉伯数字。还把商品的名称也用西洋字母标写,如丝绸写成sichou.茶叶写成cha.这些符号是华家人整理出来,送与各个华记企业作为标准。用信鸽传递消息时,有时也可能被人截获。如果不是华记的人,很难破解。
而眼下,对方已经把双方的结算帐,用电波送了过来。
等这边收完后,楚源也已经翻译了。于立清立刻拿出了自己的账本,进行了核对。
他没有注意,电波还在发送,这次,楚源并没有翻译,这次报的是南方的近况。
等密密麻麻的符号写了下来,贺阿宝把那张纸交给了楚源。
秦炼问于立清有什么事要与那边说。
于立清第一反应就是要火柴。这样东西最好卖,现在苏州的火镰火石都滞销了。
第一次苏州与南方的电报持续了一个时辰。
梅兰妮等人带着寒气回到家里,已经是二更了。
乔妈早就准备好了姜茶,和热水。
她一边还抱怨道,"什么事情,非得晚上跑出去,白日里不能做吗?"这个埋怨让华家的人自己也觉得好笑。是啊,他们干啥偏要选择晚上呢?过去看间谍片看多了,特务们都在晚上收发报,所以他们也选在了晚上联系。
在电报联系的时代,白天商务联系的电台多,信号纷乱,间谍们选在晚上,信号可以清晰。而他们这个时代,还没有电波干扰问题,他们干啥还选在了晚上?
生活的惯性真是难以忽略啊。
洗了个热水澡,梅兰妮穿上件棉睡袍,来到秦炼的房间,齐逸,梅朵他们已经等在那里了。
楚源把南方来的电文向他们讲述了一番。
南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几个月后,得到了详细的报告,还是很高兴。尤其是秦炼,他对南北的进程都掌握的很好。梅兰妮就明显缺乏作领袖的才能。虽然,知道自家的产业到了什么地步,但是,还未意识到它们存在的意义。
秦炼说,"现在,我们北方的商路基本打通,从天津到蒙古的运输线已经开辟。而南方,经过几年的经营,现在有实力,准备向南扩张。我们先在琼州建立了茶场和橡胶场,秋天的时候已经派人过去了。明年,我们的船准备去南洋。目前的南洋最大的势力是荷兰人,西班牙则占据了吕宋岛。要打通南洋,一定会和这两个国家起冲突。所以有小型的战争发生。"梅兰妮听说战争,心里就抖了一下,"他们洋枪洋炮的,我们打的过吗?"梅朵笑了,"讲到武器,应该是我们的好,他们才是洋枪样炮的初始阶段。只是,虽然我不懂政治,但是也知道,战争决不是你去打他这样简单的事。""当然不简单,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在南越和泰国建立基地。目前的越南分成南北两个藩邦,北面有郑氏家族统治,而南面则由阮氏统治。北面的郑氏是清朝名正言顺的藩属地,他们每年派船来清廷进贡。目前,越北叫被叫作'东京',而南方则称为'广南'。北方的贸易港口是会安,南方的贸易港口则是宪庸。那里的海上贸易现在是由华人掌握。我们要建立的港口,既不在南方,也不在北方。我们的港口在西贡。"秦炼在一张草画的地图上指着一点,给梅兰妮等人看。
梅兰妮看着那张围着海洋的地图,虽然,地图上不过几蛤口的地方,但是她知道,行船要几个月,甚至一年。
"我们有必要把势力扩张到那么远吗?"她问。
200 蓝
梅兰妮对华家的海洋扩张计划有疑问,她的理想就是在上海滩上称老大。
齐逸问她,"你说,你的上海滩能折腾到什么地步?是独立,还是仍旧属于清廷?"独立,这事她肯定没有想过。
"那就是仍旧在清廷的统治下,最多折腾出了个小特区了。可是,你想过没有,这个特区的经济靠什么?靠农业,还是工商业?"齐逸问。
"当然是工商业了。"梅兰妮回答,就是傻子都知道,上海是一个工商城市。
"可是,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你的工商业在这里能发展到哪一步?所以要把眼光放到海外市场上去。现在各国都在抢和中国的贸易权,我们要利用我们的优势趁机扩大势力,不要等到人家洋枪洋炮的打进来。"秦炼同意齐逸的说法。
他继续介绍地图上的点,"这个地方叫西贡,它原来属于柬埔寨的地方,在1623年,当时的国王吉。哲塔二世允许越南难民为了躲避郑阮两派的战争进入此地,但是,无法抵抗随后而来的难民潮。那里住的越南人多于高棉人。在1698年时,阮姓国王派了自己的兄弟去那里管理,目前,这个地方成了广南的一部分。""哈哈,这可是'烧香赶和尚'的现实版。‘梅兰妮笑道。
秦炼说,"这个地方,虽然现在属于广南,但是他们的统治也是很薄弱,这里现在成了华人下南洋的停船处。再就在这里,真腊国就是柬埔寨的金瓯大门河海湾,是一个下南洋的必经之地,从这里到华人口中的旧港有二百五十公里的海路。那里就应该是后世的马来西亚首府瓜拉登嘉楼。顺着那条海岸线朝南,就是人说的蒲罗,后世的新加坡。虽然,康熙以来的清政府都禁止国民出海贸易,可是岭南的各大家族都在进行海贸。从越南到日本的贸易船,近年在增多,这些船只全是岭南人的。目前的蒲罗也是中国人居多。荷兰人在这个地方的势力逐渐退出,吕宋岛上还占据着西班牙人。而葡萄牙人现在强居了澳门。其他国家在这些地方尚未形成势力。这是我们扩张的机会。"梅兰妮的眼睛在地图上顺着天津,看下去,文登,青岛,海州,如皋,上海,象山,台州,温州,连江,泉州,沙汕,陆丰,香港,琼州,西贡,金瓯,丁家奴,蒲罗。这些地方都圈成了红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