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同人之良缘 金推完结+番外 (梦里梧桐)


  王夫人听得眼泪直流,哽咽道:“老爷这是说的什么话来,怎么宝玉就是一个废人了?那孩子虽说是贪玩儿些,灵性是一点儿不少的,只要老爷勤督促着些,不愁没有出息……”她话未说完,已经被贾政一声喝断:“休要提那个孽障,他不惹出事来祸害我,我便谢天谢地,哪里还指望他出人头地——若不是担心让老太太伤心,我便直接一条绳子勒死他,也省得将来惹出祸端,连累着祖宗留下的基业。”
  那赵姨娘心中得意,便假惺惺劝道:“太太快别再惹老爷生气了,正经还是筹划环儿读书的费用是正经,若是环儿以后发达了,自然会好好孝敬太太的,不跟宝玉一样的?”王夫人只被气得面白如纸,气堵于胸,颤巍巍用手指着赵姨娘,竟是半晌说不出话来。那贾政“哼”了一声,转身出去,头也不回地走了,赵姨娘忙不迭地迈着小碎步跟在后面,还不忘了回头朝着王夫人讪笑。
  这里王夫人只觉得气血攻心,摇晃了两下,竟喷出一口血来,把身边的几个丫鬟仆妇给吓坏了,也顾不得怎样,慌慌张张地叫嚷,却见宝钗进来,原来她见贾政的脸色不对,不放心,故此并未回自己院子,还在外面守着,这会子进来见王夫人气急呕血,也顾不上请太医,只命将人参养荣丸寻出一丸来,用水研开,喂王夫人服了,方才渐渐转圜回来——却只是仰在枕上,流泪不止。
  宝钗只得打叠起百样的言语来温柔劝解,王夫人半晌才哭道:“若说我有福,怎有那样的丈夫儿子,若说我无福,又怎有这样的媳妇女儿。”越想越痛,不由得痛哭失声。宝钗便道:“太太是明白人,何苦如此作践自己的身子?何况夜静更深,倘或被老太太听见,岂不是越发……还是莫与老爷置气,就依着老爷筹出银子来请那先生进府就是——读书毕竟是件好事。”王夫人方渐渐止住悲声,想想方才贾政的言语,只觉得心灰意冷,便道:“我如今也是看破了的,倒也并不伤心,只是恨那宝玉不争气……”这样一想,不由得又想到若是当初遂了宝黛的心意,成全了那门亲事,说不定宝玉如今也不至这么颓唐。又想如今府里捉襟见肘,宫里的花销、探春的出嫁,早已经花得海干河落,不知道指望着哪一桩去筹集请先生的银子,若是黛玉嫁来,那份嫁妆却是好大一笔家当……
  这样心思千回百转地痴想着,再看宝钗灯下的端庄模样,竟凭空地生出些厌恨来。心里也知不对,便生生地压了下去,只涩涩问道:“如今你看还有哪里能找出银子来呢?”宝钗哪知王夫人转瞬间转了无数的心思,只一门心思筹划,此时便说道:“有个办法,只是有些委屈三妹妹——三妹妹的嫁妆如今已经僭越了王府的规矩,就算是都运进府去,也不能过明路的,只能藏着掖着,不如先将多出来的那些变卖了,换成现银,先救眼前的急,以后再慢慢给三妹妹补上——三妹妹是明白人,必能体谅太太的苦心。”
  王夫人低头盘算半日,方才叹道:“也只得如此了,可怜探丫头……”她说不下去,心中益发凄凉。
  又过了数日,便是探春出嫁的吉日。虽说王夫人和宝钗极力张罗,怎奈国法所在,只是一乘小轿抬了去,从侧门进了王府,贾府里在贾母的内堂摆了几桌酒席,宴请亲眷,外面却无法请客吃酒。那北静王爷倒是很是重视,亲自骑枣红马披红迎亲,让贾府保住了几分颜面。
  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就这样嫁入王府,宝玉整日价嗟叹,众人只不理他。宝玉因挨了父亲的打,伤还未痊愈,又被母亲连日哭一阵劝一阵,也不敢十分的挠嚷,只闷在自己房里,与那些姨娘丫鬟胡闹。然而莺儿秋纹五儿等人畏惧宝钗端肃,也不敢由着他的性子来,故此很是憋闷。这一日过午尚未起身,只望着窗映在纱上的树影,痴痴想到:“我如此满心里的这些情愫,并没有一个人知道,倘或早年,还有林妹妹可以说得,如今虽在一个府里头,竟连句话也说不得了……”这样想着,心里凄怆,越想越悲,竟嚎啕大哭起来。
  五儿劝不住,害怕他又犯了病,便急忙让小丫鬟去禀报宝钗,宝钗来看时,宝玉已经止住了悲声,披头散发地倚在枕上垂泪。宝钗便道:“你又有何不知足了?想来老太太老爷太太日常那些谆谆教诲,也把你耳朵磨出茧子来了,我也不必多说什么,只说这些姊妹们的情分,今儿是三妹妹回门的喜日,你却非要闹到阖家不安吗?”宝玉见宝钗进来,本已回身向里不理,听了此言,方才想起这件大事,连忙收了泪痕,唤莺儿五儿来更衣,宝钗转身便出去了。
  

  ☆、第三十七回 忧子弟贤士掌家塾

  却说宝玉急匆匆换了衣裳来见探春,探春已经到贾母上房半个时辰了。只见探春由姑娘的装束改做妇人的衣饰,越发显得眉目清朗,俊彩飞扬,虽是新妇,并不拿乔,依旧如先时那般侃侃而谈,从容敏捷。贾母和王夫人都甚是安慰,尤其是北静王爷显见得对探春十分的爱重,虽是侧室,却亲自陪伴她回门,很是体贴,一应的礼仪也务求完备,此时正由贾政、贾琏、贾琮等陪着在外堂吃茶说话。
  见宝玉进来,探春便含笑起身问好,又说道:“二哥哥怎么才来?王爷从一进门便问宝玉在哪里,很是想念呢。”宝玉不答,只痴痴盯着探春,半晌才问:“三妹妹,你在哪里可受了委屈?”一时探春的眼圈都红了,只她是爽朗人,自然有一番正言规劝,反而说得宝玉没了话儿,王夫人那吊起来的心才又放了下去,只赶着打发宝玉到前头去应酬北静王,宝玉无法,只得不情不愿地去了。
  一时只剩下娘们们长篇大论地说着家常。说的却是宫里头元妃怀了身孕的事儿已经走了明路,却是那一日北静太妃入宫给老太后请安,元妃陪坐,突然眩晕被太妃扶住,太后当即召来了太医,大家才知道元妃有喜。只是据说元妃一直以来有滑胎之兆,太医疑心元妃的饮食中有些不妥,太后很是不安,就连皇后娘娘也惊动了,命元妃暂时搬到坤宁宫里,皇后亲自看顾。又听说前日太后借着听戏的小事,将淑贵妃给申斥了一番……
  那贾母和王夫人最为关心,时忧时喜,唏嘘不止,王夫人不住念佛,又告诉探春:“我如今已经戒了荤腥,终年茹素了。只求佛祖念我虔诚,保佑元妃顺利生下龙子,也不枉她入宫多年所受的这些折磨……”贾母听她说得离谱,连忙打断,又问了探春一些家务事,听来在王府中诸事顺遂,不但王爷爱重,太妃也很是喜爱,王妃为人平和,府中诸人都相处甚为融洽,并无为难之处,贾母等人才略放下心来。
  一时摆下酒席,外面贾政、宝玉、贾琮等人陪着娇客北静王喝酒。酒过三巡,北静王爷说起了自己前两日去潭柘寺遇到的一个奇人,佛法讲得精深,经史解得透彻,更兼会占卦、擅诗文,竟是个有趣有才的畸零人,他有心罗致到自己王府,那人却表示不愿为门客,言及此,北静王不胜惋惜。那贾政却触动灵机,笑道:“王爷说的此人,下官倒也见过,现下正在敝府教习子弟,王爷可愿一见?”
  北静王水溶其人最爱结交三教九流的奇人异士,听贾政这样说,连道快请,于是贾政便打发个小厮去传话,不多时进来一人,贾琮看时,不觉大喜,原来竟是他应试时结交的寒门子弟殷继东。那殷继东当日因为污卷被贴,落魄失意,贾琮曾资助过他,然而他初不愿依附豪门,故此流落京畿一带,以卖字为生。虽然落拓不堪,然而因为他本性洒脱诙谐,寄身寺庙之中,有时与来往香客谈经说法,慢慢竟有了些名声。只是他孤傲得很,虽有北静王一流的王侯想要罗致他到府中,他只说门客不过是被豪门倡优处之,君子不为,故此很不得意。那日在庙里遇到贾政,贾政惊其才学,再三恭请他入府教授子弟,以师礼待之,殷继东才勉强应允——也是衣食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此时他只是一件青布长衫,潇潇洒洒地走进来,从容向座中诸人作揖,目光与贾琮相接时,含笑颔首,贾琮便知他不欲在众人面前表露出与自己是旧识,便也不多说话,那贾琏却是早已忘记与殷继东曾有一面之缘,只管招呼家人给殷继东在桌边设一偏座。众人难免出些机锋,那殷继东从容对答,诙谐有趣,满座生风,北静王爷越发有兴致,宾主皆欢。
  过了一会儿,贾琮见那殷继东出外廊更衣,便也跟出来,两人就在廊下,执手相问别来情形。贾琮道:“自别后,一直很是挂念殷兄,竟不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真是意外之喜。”殷继东却笑嘻嘻说道:“我是归不得家乡,见不到亲友,贾兄资助的盘缠勉强支撑了半年,就难为无米之炊了。幸而尊叔礼贤下士,给了在下一个教席,只想着找个地方容身,以备下一轮大比之年。”贾琮含笑道:“以殷兄的才情,自是不愁檀宫折桂了。我那两个弟侄也算是有福气。”殷继东笑着摆手道:“不过是诳人罢了,不过令弟令侄都甚是有志气,想来科举一道还是走得通的,只是气魄没有贾兄大而已。”贾琮连道惭愧,两人这样说说笑笑,甚是熟稔,就好似久别重逢的知交,贾琮在这个世道中并无朋友,至此有得遇知己之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