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义正言辞地拒绝。
但,目光触及到被她拿在手中的东西。
他稳重地颔颔首。
“该试。”
四月初七,皇后千秋节。
不同于去年参加万寿节宴时槛儿只是陪衬,穿的也只是低阶礼服。
这回槛儿作为东宫唯一的侧妃,自然而然能和其他亲王王妃侧妃、公主们一道向裴皇后朝贺献礼。
良娣冠服也是要安排上的,所以一大早,瑛姑姑她们就围着槛儿收拾开了。
等弄完。
槛儿一身金团三爪翟云纹鞠衣,镶青罗暗赤色大衫,深青色绣练鹊纹的霞帔,缀着金练鹊珍珠帔坠。
头戴三翟翠云金冠,冠顶插金簪衔珠结,另有绯罗蔽膝,青素玉带,绿松石玉佩宫绦,脚踩青缎尖头履。
槛儿容貌明艳妩媚,身段儿丰腴,穿常服和低阶礼服时挡不住那股子媚。
总让人觉得此女不端。
但这样的正式冠服往她身上一穿。
婀娜的身姿隐在大衫霞帔之下,眉眼间的秾丽似乎一瞬间被压了下来。
非但没显得不伦不类。
反而极其雍容,加之她神态沉静从容,一眼望去格外有种不怒自威之感。
瑛姑姑和寒酥她们都看呆了。
心不自觉就提到了嗓子眼儿,还是曜哥儿哇呜一声把众人拉回了神。
快三个月的曜哥儿今天也不能偷懒的,到底顶着一个“长”的头衔。
在太子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他就得代东宫履嫡子之责,去朝拜裴皇后。
“小主子也觉得良娣主子这般装扮很好看对不对?”喜雨逗小皇孙道。
曜哥儿踢踢小脚。
娘最好看!
趁着没涂口脂,槛儿亲了儿子胖脸蛋一口。
没多会儿,曜哥儿由奶娘抱着,槛儿领着一行人来到仁安殿前的朝华门前。
时候掐得刚好,太子从朝华门出来。
青天白日当着宫人的面,太子没做什么拉拉小手摸摸小脸的动作。
只神色无常地瞥了眼槛儿身上的行头,然后微不可察地颔颔首,“嗯。”
嗯什么,低着头的宫人们不懂。
槛儿看明白了,扬起了笑。
所谓外臣不面后,本朝即便是封后大典,皇后也不会与皇帝一起接受朝臣拜贺。
因此今天朝臣那边的朝贺是在奉天殿前朝着坤和宫的方向拜,寿礼自有礼部的人收上来转交给内廷。
太子今日也是如此。
他和皇子们的贺寿要等到晚上家宴。
因而出了东宫。
槛儿和太子照例分开了。
到坤和宫时裴皇后也正好收拾停当,深青色翟衣,头戴九龙九凤冠。
一派肃穆威严,贵不可言。
等集体朝贺完了。
槛儿率一众亲王侧妃候在殿外等着献礼,王妃的献礼结束,女官高唱:
“太子良娣宋氏进——”
槛儿身后的一众皇子侧妃面朝正殿神色恭敬,心里却是无不唏嘘复杂。
暗道真是世事无常。
去年还只能站在裴皇后身后当柱子,连和她们聊天的资格都没有的小侍妾,如今却是成了她们的领头。
槛儿进献的寿礼有两份。
一份代郑明芷转交的。
郑明芷虽被禁了足,名义上却还是东宫的女主人,太子妃之责没被解除。
除非她有意自请废太子妃,若不然身为储妃和儿媳该尽的孝就得尽上。
礼三天前霜月先送去典玺局核检过才送到槛儿手上的,槛儿早上过来时又交给坤和宫的人检查了一回。
这会儿进献就是走个过场。
是一幅两尺半见长,一尺半见宽的缂丝花鸟挂屏,绣着春夏秋冬四季景。
据说是郑明芷亲自绣的。
槛儿毕恭毕敬地献上。
代为贺寿的话也说得中规中矩,没有任何暗戳戳给郑明芷上眼药的意味。
倒叫在场之人颇为意外。
要知道现今东宫后宅就是这位宋良娣一家独大,她若是个性急或是蠢笨的,又岂会放过这么一个机会。
可见果真是个心机深沉的。
槛儿只当没察觉到投在自己身上的那些视线,跟着献上自己的礼。
一座雕白鹿踏云的青玉山子笔架。
白鹿踏云是槛儿一个月前自己画的,请示了太子让造办处照着刻出来的。
青玉山子则是太子出的,精巧雅致又不至于抢了太子妃那份寿礼的风头。
裴皇后对两份寿礼的态度没差多少。
一个儿媳,一个诞下长孙的侧妃。
倒也算是两相端平了。
大人们献完礼就轮到孩子们了。
能被带来后宫的男嗣年龄皆在七岁以下,仍是按尊卑长幼的顺序来。
因此别看曜哥儿最小,却是第一个献礼的,奶没喝完就被抱进了殿。
之前满月,因着当时天冷穿得多且娃儿也小,满月宴上众人就没看清太子家的长子究竟生的什么模样。
所以这会儿曜哥儿一进殿,所有人的目光就不约而同投向了小家伙。
洗三宴之后便有太子长子沉静有仪,通解人意的传言,满月宴后更甚。
可到底有的人并非亲眼所见,不免觉得夸张,于是此刻大伙儿的关注点便在曜哥儿会不会哭闹这事上。
槛儿倒想得开。
这么小点儿的人,本就是哭闹的时候呢,跟他讲规矩根本是天方夜谭。
掉链子也没事,大不了事后补救。
但曜哥儿没掉链子。
相反表现得极好。
奶娘托着他的小屁股面朝凤位上的裴皇后,没等随行的跳珠呈上寿礼。
小家伙就抱起两只小胖手摆出作揖的姿势晃着,嘴里一贯地乌拉哇啦。
看模样竟像是在贺寿!
给裴皇后稀奇的。
差几天才满三个月的娃儿懂啥啊,做大人的就是想教也教不明白啊。
别说还是这种场合,他不哭闹就万事大吉了,偏这小家伙竟是作起了揖?!
席上包括之前看过曜哥儿洗三的宗亲妇在内的一众人,更是只差目瞪口呆。
槛儿也险被口水呛住。
虽说儿子平时确实很乖,鲜少有哭闹的时候,且也的确通人意,甚至能在想拉想尿的时候哼唧着提醒奶娘。
可到底只是个小奶娃不是?
哪就这么神了?
结果,嘿!
这小东西还真挺神!
因着荣王禁足,自己也跟着深居简出,今儿这种日子必须到场的荣王妃笑道:
“大公子真是聪明睿智又孝顺,小小年纪便知向皇祖母贺寿了。”
康国公夫人。
也就是裴皇后的娘家大嫂笑得合不拢嘴:“可不是,我可还从没见过哪个这么小的孩童如此聪慧的。”
和荣王妃一样,陪信王禁足了近一年今天也进了宫的信王妃含笑看向槛儿。
“宋良娣年纪轻,倒是会教孩子。”
其他人便也望向槛儿。
脸上无不是一副“不到三个月的娃儿就能教成这样,你是怎么教的”的纳罕。
也怪不得大伙儿会以为是槛儿教的。
实在是这个月份的奶娃要没有大人教,便是再聪明也不可能知道做这些。
当然,除了纳罕。
大家心里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
那便是这般大的婴孩,就算真能教出来,肯定也是不止教几遍就能教成的。
想来当娘的是下了不少功夫。
大家不免就觉得这位宋良娣为了讨皇后娘娘欢心,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不到三个月的亲儿子也能下得了狠手,小皇孙能有此时的听话模样,想是私底下不知经受了多少打骂呢。
真是作孽。
从某些人眼里读懂这层意思的槛儿:“……”
好家伙。
合则她成虐待亲儿子的恶娘了。
可惜不能直接否认。
若不然就成了她对裴皇后的寿辰不上心。
槛儿面上笑得尴尬:“王妃谬赞了,说来惭愧,妾身出身微寒所知甚少。
许是顾及妾身教不好幼儿,所以日里殿下没少指导妾身,曜哥儿如此聪慧想来定也是随了殿下。”
槛儿果然是懂说话的,看似在自贬,实则把这事儿给推到太子头上了。
言下之意就是即便孩子真是教出来的那也不是她教的,是太子教的。
谁觉得她苛待孩子,谁就去找太子。
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但说法不一样。
听着既表达出了太子对孩子的重视,又拐了个弯儿说了太子一通好话。
说太子好话,不就等于在说裴皇后的好话?
这马屁拍的。
大伙儿看槛儿的眼神一下子便意味深长起来。
曜哥儿也感觉到现场的微妙气氛了,小动作僵了僵,觉得对不起娘。
也是他当魂魄时和父王云游四海,听了不少古史传说,奇闻轶事。
知晓传说老子生而能言,释迦牟尼佛生就步步生莲,民间也不少在世神童。
所以曜哥儿就想向皇祖母贺寿,也借机想让皇祖母更喜欢他和娘。
难不成弄巧成拙了?可东宫就他一个孩子,他又不用顾忌会抢了谁的风头。
“瞧你们说的,好像这么大点儿的孩子真能大人教什么就听什么似的。
这般月份的孩子惯是行事没个章程,误打误撞罢了,不值得上纲上线。”
裴皇后看了看孙子茫然的小表情,斜了信王妃一眼,状似随口笑道。
信王妃面色微窘。
裴皇后没再看她,笑着逗孙子:“好乖乖,要给皇祖母的礼是什么啊?”
曜哥儿的礼是一个青莲足印。
就是在他的右脚丫上涂上无毒的朱砂油膏,用特制的蜡模印一个小脚印。
然后经造办处工匠精心处理把足印刻到暖玉上,再在周围錾刻上缠枝莲。
取“足踏青莲,福寿千秋”之意。
裴皇后打心底喜欢孙子的礼,当场给曜哥儿戴上一个玉麒麟的长命锁。
之后的孙辈献礼没再有什么意外。
献礼结束后,众女眷暂至别处歇息。
曜哥儿太小,裴皇后便让人给槛儿单独辟了一间宫室出来供她母子歇脚。
槛儿借机问奶娘。
“你们可有教大公子给娘娘贺寿?”
两位奶娘又怕又懵,连道没有。
槛儿便去看儿子。
曜哥儿黑黑的眼珠转了转。
然后眼一闭,睡了。
槛儿:“……”
总觉得自己生了个小精怪。
话说曜哥儿上辈子这般大的时候也这样?
午宴过后,大家到万春亭、千秋亭看杂耍观戏,之后则是自由赏景。
槛儿之前还是昭训时就和宣王妃挺聊得来,如今她位份提上来了,两人自然而然就聚到了一起。
另有宣王府的顾侧妃。
三人从万春亭出来一路悠闲地赏景聊天,途经一处小凉亭打算歇歇脚。
“七婶!”
却是韶宁郡主朝这边来了,跟着一起的还有高首辅家的孙女高若漪。
宣王府与信王府不甚亲近,但面上功夫得做,宣王妃招呼她们也来坐。
韶宁郡主小跑过来。
“七婶,瑜姐儿和映哥儿争玩具闹起来了,不小心被映哥儿推下了台阶!”
映哥儿是荣王家的幺子,孩子们用过午膳后便没跟大人们在一处了。
毕竟小孩子玩的和大人玩不到一块儿,就给他们另安排了地方,由乳母和专门的宫女太监集中照看着。
曜哥儿没满一岁,被安置在琼苑的暖阁。
宣王妃“腾”地站起来。
“伤到哪了?”
“额头破了点皮,瞧着倒是不严重,就是瑜姐儿哭着找您,乳母哄不住。”
宣王妃待不住了,同槛儿打了声招呼匆匆离开,韶宁郡主跟了过去。
一起走的还有顾侧妃。
槛儿原也想去看看的,但宣王妃走得太快,她追过去反倒显得不好。
于是一时间。
亭子里就只剩了她和高小姐。
“不知宋良娣可介意。”
高若漪仪态端庄优雅地向槛儿行了一礼,随后看了看亭中艾叶青大理石桌边,铺了软垫的石凳,温声问道。
槛儿莞尔一笑。
“高小姐请。”
高若漪道了谢,侧身落座。
两个小宫女进来奉茶。
她温柔地伸手道:“给我吧。”
一个小宫女就从另一个人端着的托盘里端起茶盏呈到高若漪面前。
可也不知是高若漪没接稳,还是小宫女办差毛手毛脚,茶盏忽然一歪。
尽管小宫女飞快端住了茶盏,但还是有几滴茶水溅到了高若漪的短衫上。
小宫女忙不迭道歉认错。
高若漪浑不在意地笑着说不碍事,也没让她们重新上茶,就将那盏茶接下来了。
等小宫女们走了,高若漪似有些难为情地对槛儿道:“让宋良娣见笑了。”
槛儿道没什么。
跟着看了看对方桃粉衣襟上的水印,道:“若不去净室收拾一下?”
高若漪低头看了一眼。
笑道:“清茶该是留不了什么印,许是稍后就干了,劳宋良娣费心了。”
“高小姐客气了。”
高若漪随用手帕擦起衣裳来。
槛儿低头品茶没多看。
但就在她刚啜了两口茶时,余光中忽而闪过一抹靛青色落到了她脚边。
槛儿低头一看。
是一方帕子。
槛儿看眼对面的高小姐,却见对方也正端起茶喝,像是没察觉到什么。
于是槛儿搁下茶盏,弯腰捡起那方帕子问道:“高小姐,这是你的东西吗?”
高若漪愣了愣。
而后看到槛儿手里的东西。
她神情一慌,像窘迫又像害羞地朝槛儿伸手道:“是臣女的,有劳宋良娣了。”
槛儿觉得此人有点怪。
掉了一方帕子,何至于反应如此大?
再者这帕子难道不是她刚刚擦衣裳的帕子?拿在手上的东西是怎么掉到她脚边,而本人还不知情的?
槛儿狐疑地将帕子递过去,也是在这时候她冷不丁瞥见帕子的一角绣着獬豸。
獬豸也。
额生一角,貌若山牛,司清平公正,表司法。
大家闺秀如高小姐,会在自己惯常用的手帕上绣这种面貌不甚好看的荒兽?
高若漪把手帕接了过去。
害羞般攥着帕子解释着道谢:“这帕子臣女惯是舍不得用,许是方才不慎从袖中掉落,多谢宋良娣。”
槛儿又道她客气,没问帕子上的绣图。
高若漪看看她。
遂环视一圈四周,确定亭外的宫人离得远,她方娇羞但不失大方地轻声道:
“良娣有所不知,此物乃太子殿下三年前赠予臣女的,臣女不知殿下赠帕为何,可否请宋良娣指点一二?”
第188章 槛儿夺帕,“殿下将此帕赠予了臣女!”
宋良娣不想指点,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趁其不备,夺过了那条帕子!
高若漪始料未及。
本能地怔了怔,而后“蹭”地站起来肃容道:“不知宋良娣这是何意?!”
高若漪情急没收住声。
在不远处假山、湖边等处赏景的夫人小姐们听到动静朝她们这边侧目。
见高首辅的孙女竟是和东宫宋良娣在一块儿,众人的神色顿时别有深意起来。
要知道本朝凡二品及以上大员的女儿、孙女,是不能参加选秀的。
且除了刚开国那会儿,有过颇具实权的开国勋贵之家把女儿嫁入皇家外。
之后本朝就严格限制手握重权的勋贵和文官之后,与皇室核心成员联姻。
这么做当然是为了预防外戚。
可凡事都有例外。
像是元隆帝不就娶了裴皇后这个历经四朝,手握实权的康国公家的嫡女吗?
也不知是先帝早属意了元隆帝这个儿子,又顾及他当时势弱才赐了这门婚平衡,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先帝爷驾崩了,这事也不好说。
但总归破了例不是?
所以很早之前,信王、荣王和睿王都曾表现出聘高家女为正妃或侧妃的意愿。
可惜都被元隆帝压下了。
而东宫直到去年万寿节之前都还处于失宠阶段,有人那时就猜裴皇后会不会在高家的庶女中挑一个接入东宫。
为太子拉拢势力
然而并没有。
可之前东宫的两个侧妃位都空着,正巧高首辅最小的嫡孙女那时没有及笄。
于是又有人猜,太子可能有意把位置留给高家女,另一个留给孙翰堂家。
孙翰堂是甘肃总兵。
一文一武,不是刚刚好?
以高首辅在朝中的地位,嫡亲的孙女不能给人做妾,那就日后做妻呗。
侧妃可是能扶正的呢。
如今侧妃位被占了一个,可那不还剩一个嘛。
因着这种种猜测,此时大家见高若漪和槛儿在一处,心思不免就活跃了。
“高小姐确定要这般与我说话?”槛儿攥着帕子,没事似的微笑着问。
经她一提,高若漪也察觉到了不远处的一道道视线,身子顿时一僵。
跟着调整好情绪和表情。
“可否请宋良娣与臣女换一个地方说话。”
相似小说推荐
-
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Felio) [无CP向]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作者:Felio【完结+番外】晋江VIP 2025-09-17完结总书...
-
我助始皇统一全球(萤河) [BG同人] 《(历史同人)我助始皇统一全球》作者:萤河【完结】晋江VIP2025-06-02完结总书评数:3554 当前被收藏数: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