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如雷垂着眼皮。
不知怎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闻星落的身影。
他恨透了她。
却又忍不住地想,如果跟着母亲去镇北王府的人依旧是月引,如果待在家里的依旧是闻星落,那么这一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二哥做生意不会赔了个精光。
他还是李老将军的关门弟子……
看出他情绪不对,回家的路上,闻月引靠近他,轻声问道:“三哥在想什么?”
闻如雷颓废道:“我在想,要是你像闻星落那般,求着我、逼着我去拜师学艺就好了。或者像她那样,向父亲进言,请父亲亲自押着我去也好啊……”
闻月引猛地掐紧手掌心。
闻如雷都十七岁了!
这么大的人了,自己的前程自己都不在意,怎么还要别人求着他、逼着他上进?!
真不知道上辈子闻星落是怎么忍下来的!
她面上僵硬,勉强才挤出一个笑容,“我在李老将军的门前,不是已经劝过三哥了吗?”
闻如雷不屑,“那也叫劝吗?你不知道前世闻星落是怎么劝我的。她指天发誓说我就适合参军入伍,还说李登昌会是我这辈子最好的引路人,叫我一定不要错过。她连着哄了我三天,端茶倒水把我伺候得服服帖帖,就差给我跪下了!而你呢?你就只是口头说了两句!”
闻月引的白眼几乎要翻到天上。
她不知道闻如雷是怎么好意思说出这番话的!
好半晌,她才幽幽道:“上辈子她跟着爹爹生活,只有你们前程锦绣,她才能贵不可言,因此她绞尽脑汁为你们筹谋打算,只不过是为了她自己罢了。这辈子她进了王府,攀上了高枝儿,自然也就不把你们放在眼里了,更别提为你们打算。”
闻如雷愣了愣。
闻月引又道:“真正在乎父兄的也就只有我,三哥可不要糊涂了!”
闻如雷紧了紧拳头。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
但月引说的每句话又都很有道理。
他脑子实在不够用,干脆懒得再想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你说得对,归根究底还是闻星落不好!她以为她不帮我们,我们就不能像前世那么显赫,可我偏要证明给她看,凭我自己,我依旧能当上金吾卫副指挥使!等下个月朝廷征兵,我就去参军入伍建功立业!我要让闻星落后悔!”
闻月引微笑。
意气风发,不可一世,这才是她印象中的三哥。
她柔声道:“我等着三哥风光无限的那天!”
闻星落踏进慈云寺观音殿。
她看着目光怜悯的观音,想起谢观澜在阳城还不知道如何了,不禁想为他求一道平安符。
谢拾安在殿里转了一圈,回过神看见闻星落在捐香火钱,又向老和尚虔诚地求了平安符。
他好奇道:“宁宁,你给谁求平安呢?”
闻星落送给他一枚,“给府里每个人都求了,这是四哥哥的。”
“我居然也有份!”谢拾安满脸幸福,“有个妹妹就是好!”
闻星落似腼腆一笑。
九重莲花宝灯自彩绘藻井垂落。
闻星落重又望向观音,双掌合十,深深垂目。
愿观音菩萨保佑谢观澜安然无恙。
与此同时,阳城。
蓉城云开雨霁,阳城却落着潇潇大雨。
杜太守府满目狼藉,尸横遍野,哭声起伏。
不知是谁横冲直撞毛手毛脚,连佛堂供奉的观音像也给摔碎了。
垂花厅里,燃烧的黄铜九枝灯驱散了阴雨天的晦暗,仿佛是这染血败落的府邸里唯一的亮色。
绯衣玉带的青年,在厅内负手而立,看中堂悬挂的那副对联。
他身后,杜广弘满嘴是血,狼狈地摔倒在地,被扶山恶狠狠踩住脊背。
杜广弘艰难地仰起头,目眦欲裂地盯着谢观澜,恨恨道:“你以赈灾之名带兵闯进阳城,又声称本官中饱私囊侵吞赈灾银,将本官一家三十七口尽皆屠戮!谢观澜,你眼中可还有王法,可还有天子?!”
薄金色烛火,勾勒出谢观澜优越挺拔的骨相。
他玩味地看着那副对联,“‘侍卫天子忠君报国,端绪安民兼济天下’……杜太守不愧是天子门生,在西南为官十年,却仍旧不忘本心,时时刻刻牢记着忠于天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杜广弘吐了一口血沫,“本官不报效天子,难道报效你谢指挥使吗?!谢观澜,你肆意诛杀朝臣家眷,你就不怕将来天子问罪?!”
谢观澜低笑两声。
他慢慢转过身,居高临下地看着杜广弘。
脑海中,谢拾安的腿伤历历在目。
他记得闻星落是怎么被迫和他流落荒村缺衣少食的。
他更记得,当年谢厌臣是如何远赴京城替他当了七年质子,是如何被欺负成现在不人不鬼的样子,是如何背负姨娘的骨骸,抱着带姨娘回家的信念,独自穿过茫茫大雪的。
青年的狭眸晦暗深沉,好似寒渊。
他看着杜广弘,又像是透过他在看别的什么人。
他幽幽道:“杜大人怎么知道,将来不是在下问罪天子?”
杜广弘愣了愣。
他指着谢观澜,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你……你……”
“造反”二字,堵在喉咙里,重若千钧。
谢观澜拔出狭刀。
薄薄的刀刃,清晰倒映出杜广弘惊愕恐惧的目光。
下一瞬,寒芒毕现,手起刀落。
一颗头颅骨碌碌滚落在地。
谢观澜收刀入鞘,“回家。”
军队穿过阳城街巷,谢观澜注意到街边有一家糖糕店。
他听手底下的副将们闲聊时提起过这家店,说是味道很好,他们的妻儿妹妹都很喜欢。
他忽然勒住了缰绳。
蓉城放晴,时值盛夏,蝉鸣声声。
闻星落坐在梳妆台前,刚戴上金蝴蝶簪子,翠翠欢喜地跑进来,“小姐,前院那边传来消息,说世子爷回来了!”
闻星落双眼清亮,连忙挽起裙裾,匆匆去了万松院。
闻星落走得急,走到万松院时脸颊晕开了些许嫣红。
她望向垂花厅,谢拾安正围着谢观澜叽叽喳喳问东问西。
透过楹窗的光影照落在谢观澜身上,他依旧绯衣玉带渊亭山立,坐在圈椅上的剪影藏敛凌厉锋芒,薄唇噙着三分笑,看似温和可亲,实则眉梢眼角尽是疏离审视。
随意搭在圈椅扶手上的手修长如玉,没什么新伤。
裙裾拂过绣花鞋,闻星落尽量步履端庄地踏进门槛。
她唤道:“长兄,四哥哥。”
“宁宁你来得正好,”谢拾安高兴坏了,“大哥说杜太守死了!上回他故意在堤坝上做手脚,害你流落荒村,现在你也算是报了仇!”
闻星落笑了笑,“是啊。”
“对了,”谢拾安又指了指桌上的攒盒,“大哥说给我们带了礼物,是阳城最有名的时令糖糕。这年头谁爱吃糖啊,甜不拉几的!你全拿走吧,我和二哥都不要!大哥你也是,难得去那么远的地方,怎么只带了糖糕回来,你明知我和二哥不爱吃糖……”
他话多,也不管别人搭不搭理他,倒豆子似的说个没完没了。
闻星落望向攒盒。
是很精美的那种攒盒,用昂贵的紫檀木制成,雕花彩漆,每一格都盛放着不同颜色的糖糕。
糖糕颜色鲜丽,有的捏成小小的鸭梨,有的像是半颗苹果,还有一些宛如盛开的鲜花。
一看就很招姑娘家和小孩子喜欢。
闻星落弯起杏眼,示意翠翠收起来,“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长兄。”
谢观澜屈指叩了叩扶手,像是没什么情绪的样子,“吃多了长牙虫,你每日少食些,别一口气全吃完了。”
闻星落:“……”
她看起来像是一口气能吃那么多糖糕的人吗?
她什么时候给谢观澜留下这么能吃的印象了……
谢拾安瞅了瞅谢观澜,又瞅了瞅闻星落,突然生出一种荒唐的错觉——这一盒糖糕,根本就是大哥特意给闻星落一个人带的,他和二哥看似收到了礼物,其实根本没有!
但是说不通。
他可是大哥最爱的亲亲小宝贝,在校场打拳的时候,大哥每次揍他都会尽量轻一些。
大哥怎么可能偏心宁宁呢?
可能是阳城的雨太大,大哥不方便买别的礼物吧。
谢拾安越想越深以为然,老成在在地点了点头。
他快活道:“我去看看小厨房的枣泥糕有没有蒸好!”
他走后,闻星落取出平安符,垂着眼睫,双手递到谢观澜面前,“前几天四哥哥陪我去慈云寺,我在观音殿给祖母和爹爹他们都求了平安符,这一道符是长兄的。”
谢观澜看着平安符。
小姑娘的心情比天气还难猜,上回在府门前莫名其妙地闹脾气,现在又自个儿好了。
他接过。
指尖轻捻着平安符,他慢条斯理,“包括杜广弘在内的三十八口人,尽皆被我的心腹屠戮殆尽。似我这等刀尖舔血草菅人命的人,观音会保佑吗?”
闻星落面色平静,“我虽然没读过几本书,却也知道‘斩草除根’的道理。咱们与杜家是血仇,既然总要死一个,为什么死的不是他们?更何况杜太守身为朝廷命官,却为了私人恩怨毁掉堤坝,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这等官员,与国之蠹虫有何分别?依我看,他是死不足惜。”
谢观澜挑了挑眉,玩味道:“按照宁宁的意思,我杀杜广弘,是为民除害?”
“怎么不是呢?”
听着少女清脆的回答,谢观澜轻轻笑出了声。
他把平安符递给闻星落,“为我佩戴在腰间。”
那平安符做得精巧,是用一小块桃木精雕细琢而成,底下缀着鹅黄穗子,可以挂在房中也可以用作饰品。
闻星落道:“烦请长兄起身。”
谢观澜起身,随手理了理衣袍。
闻星落低着头,把平安符郑重地佩戴在他的腰间。
青年身上的檀香气息很浓,叫她有一瞬间的呼吸凝滞。
指尖触及到青年的腰。
即便隔着锦衣衣料,似乎也能感受到他结实坚韧的肌肉,灼热到仿佛要烫伤她的指尖。
那是和女子的身体,截然不同的触感。
闻星落一触即离,拉开与谢观澜的距离,“好了。”
谢观澜摸了摸平安符。
余光瞥见少女始终低垂的眼睫,他顿了顿,直白地问道:“我自问在荒村的时候不曾苛待过你,可你近日为何总是不肯直视我?”
青年身姿颀长,覆落的阴影几乎笼罩住了闻星落,令她像是一头被困住的小兽。
闻星落捏着手帕,“没有。”
谢观澜眉骨下压,缓缓朝她逼近,“闻宁宁,我不是可以随便糊弄的人。”
闻星落沉默着步步后退。
正僵持之际,谢拾安端着一盘枣泥糕兴冲冲回来了。
少年单纯活泼,像是没心眼的小狗。
他丝毫没察觉到垂花厅里诡异沉重的气氛,一边吃一边挤到两人中间,举着枣泥糕含混不清地问道:“热的,你俩吃不吃?”
谢观澜和闻星落各自撇开脸,都没搭理他。
谢拾安凑到闻星落面前,“祖母院子里的枣泥糕越来越好吃了……”
闻星落避开他的唾沫星子,“四哥哥多吃点。”
“那是!”谢拾安又笑眯眯地凑到谢观澜面前,“我叫小厨房再蒸一锅,明天带去和李老头一块儿吃。大哥来一块?”
谢观澜嫌弃,“吃死你算了。”
谢拾安嚼嚼嚼:“大哥你好狠的心!我还是不是你的心肝小宝贝啦?!”
三人说着话,老太妃出来了。
得知了杜广弘的下场,她拄着龙头拐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也不知道宫里的那位,会不会另外派人接替太守职位。”
杜广弘是那位的爪牙。
死了一个杜广弘,还会有张广弘、李广弘。
眼见侍女们端来一盘盘各式花样的早膳,谢拾安拿起一个油冒冒的肉包子,“管他呢?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有大哥在,咱们什么都不用怕!”
闻星落悄悄看向谢观澜。
他用膳的仪态很优雅。
他被镇北王府所有人信赖倚仗,他是所有人的庇护伞。
老太妃也不愿再想这些恼人的事,笑道:“后天就是乞巧节,从前咱们王府没有年轻小姑娘,现在有了宁宁,得办的像样些才是。子衡陪妹妹过节吧?”
这一天女子们穿针乞巧、守夜祈福,是美满热闹的节日。
听见老太妃的提议,闻星落望向谢观澜。
谢观澜回答道:“杜广弘才死,我要给朝廷写奏疏,还要拔除他在西南的心腹,这两天很忙。”
言外之意,就是没空。
闻星落默默收回视线,低头搅弄手帕。
她知道的,他是永远把正事放在第一位的那种人……
谢拾安突然举手,“祖母,我和二哥可以陪宁宁过节呀!”
老太妃嫌弃,“你和厌臣,一个贪玩一个古怪,一点儿也不稳重!我都瞧不上,更别说宁宁了!”
谢拾安:“……”
他和二哥人憎狗厌的一生!
“没事的,”闻星落温声细语,“乞巧节罢了,比不得正事要紧,不必长兄陪我的。况且那日我已经约了朋友去西陵楼船赏景,大约会回来的很晚。”
老太妃闻言,这才作罢。
从万松院出来,谢拾安去找李老将军学本事了。
谢观澜恰和闻星落同路。
他不动声色地抚了抚腰间佩戴的平安符,“你后天约了谁?”
闻星落目不斜视,“朋友。”
她其实根本不记得后天是乞巧节,也根本没有约什么朋友。
她只是……
在谢观澜拒绝她之后,想要为自己找回一点脸面。
谢观澜却要刨根问底,“哪个朋友?”
“我有许多朋友,说出来长兄也不认识,又何必问呢?”
少女就差把谢观澜管得太宽直接说出口了。
又行了一段路,谢观澜道:“可是沈渝?”
闻星落脚步一顿。
若非谢观澜提起,她几乎都要忘记这个人了。
谢观澜看她,“不许再和沈渝来往。”
闻星落轻声,“没有沈渝,将来也会有别的男子。长兄不许我逃离镇北王府,可你终究不能把我拘在府里一辈子。”
谢观澜扶了扶她髻边的金蝴蝶,“能拘一时,便是一时。我不想将来,只想眼下。”
丢下这句话,他便走了。
闻星落绞着手帕,目送他穿过回廊。
风雨没能毁掉园子里的石榴花,枝头一簇簇榴花红的像是火焰,却压不过青年的半分秾丽。
闻星落的眼尾染上些微蓼红。
这人真讨厌。
明明是最不可能的身份,为什么偏偏要说出最让人误会的话?
若非她知道他是想把她绑在王府大船上共生死,她会以为他是在……
翠翠抱着紫檀木攒盒,一脸天真,“小姐,您怎么不走啦?咱们快回去尝尝糖糕吧!”
闻星落低声,“破糖糕……”
她闷闷不乐地折了一朵石榴花。
到了乞巧节这日,谢观澜果然不在府中,说是抓人去了。
闻星落不想自己孤零零过节,叫他知道了显得自己太可怜,便约了白鹤书院里几个玩得好的姑娘,一同去西陵楼船赏景。
西陵楼船坐落在云台湖上,说是船,其实是一座建在城郊的酒楼,因为云台湖一带地势颇高,因此从楼船上可以俯瞰整座蓉城。
乞巧节流行“曝衣”,家家户户都喜欢把衣裳拿出来晾晒,今日登上西陵楼船,可以看见满城锦衣招展,色彩鲜艳错落有致,是难得的奇景。
闻星落和约好的几位小姐纵目远眺,果然瞧见满城彩衣,风一吹就簌簌摇曳,是其他时候都看不到的盛景。
她正努力寻找镇北王府在哪儿,赵家小姐忽然提醒道:“宁宁,那不是你姐姐吗?”
闻星落望去。
从楼船底下经过的两个人,正是闻月引和闻如风。
也许是感受到了她的视线,闻如风下意识仰头望过来,“真是巧了,小妹也在这里?”
闻星落扫了眼他和闻月引。
那日城中,是她派翠翠悄悄向官府检举闻如云哄抬粮价的。
闻如云交不起罚金,囤积的粮食被尽数没收。
闻家遭受重创,这兄妹俩连一身好衣裳都穿不起了。
她弯唇,摇了摇碧玉绢纱团扇,柔声问道:“大哥和姐姐也是来赏景的吗?”
闻月引抿了抿嘴唇。
不知为何,明明前世是自己赢了闻星落,这辈子又掌握了重生的先机,可是在闻星落面前,她依旧生出一种无法掌控的心悸。
她看着闻星落髻边的金蝴蝶,看着闻星落一身的碧纱绫罗,隐秘的嫉妒在心底疯狂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