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千灯录(侧侧轻寒)


他们之间,发生过一些所有人都不知晓的事情。
即使当时掩饰了,可最终,她面对他的背叛,失了常态,无法控制。
因为在凌天水面前,她不是那个冷静理智、执着固守父祖荣耀的县主,她回到了十七岁的少女。
那些深埋的天真、憧憬、冲动与依恋,他与所有人求而不可得,这世间,可能唯有凌天水拥过。
所以在决裂时,也会更加撕心裂肺。
崔扶风收紧了自己的手指,可他终究舍不得责备她,最终,他只能道:“木已成舟,多思无益。县主放心,无论何时何刻,后果如何,扶风定会竭尽全力,助你一起承担。”
此话说得郑重,只是千灯如今陡遭大变,神思不属之际,未曾深入琢磨他的意思,只呆望着父祖的墓碑,低声喃喃道:“其实,凌天水走了也好,毕竟他和我发现了……发现了……”
说到这儿,她却又悚然闭了口,不肯再提。
崔扶风下意识追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长风拂过王陵上的长松,发出阵阵怒涛般的声响。千灯陡然间如梦初醒,摇头道:“不,崔少卿,此事内幕太过凶险,没有确切证据与把握之前,我……不能让你一起涉险。”
崔扶风定定望着她,问:“即使,有博陵崔氏作为后盾,县主也心怀疑惧吗?”
他一路与她探寻至此,虽在敏锐上比她欠缺了分毫,可只需要她这一瞬间的反应,他便瞬间知晓了隐藏在背后的可怖内幕。
千灯知晓他心思深透,既然瞒不过他,她只能道:“崔少卿自有广大前程,若卷入我这场的是非,对你、对崔家都没有好处。”
“或许吧……可县主还记得吗?在去年夏末,我在庄子上对你说过,当年宫变之时,是我没照顾好你,但以后,你定会好好的。”
当初在动荡中许下的承诺,如今想来已有些恍如隔世之感。可他自此后信守承诺,为她在寒潭豁出性命,也为她抛却骄傲进入王府后院,更为她毫不犹豫站在政敌对立面,端掉了郜国公主府。
一直以来,她岂能不知崔扶风的心意。
这一路艰难坎坷,她身边鲜血淋漓、缘分离散。
至亲至爱的家人离她而去,与她感情或深或浅的郎君们一一逝去,甚至,她曾以为可以彻底信赖交托的凌天水,都背弃了她,撕开了一贯以来的伪装,露出了深藏的残酷真相。
唯有崔扶风,始终站在她的背后,即使她曾一次又一次害他受伤,依旧坚定不移,步步相托。
他永远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等待她,从不曾让她失望,永不会令她落空。
遥望着父祖的墓碑,一直横亘在她心口的那些介怀情绪,似乎也松动消解了。
当年祖父与父亲的死,虽然与崔扶风与临淮王逃不开干系,可对于父祖来说,又岂非是纵万千人吾往矣的壮烈抉择。
明知为了大局需要他们殒身,可祖父依旧毫不犹豫选择了执行,为大唐社稷而从容赴死。这与他们无数次告别祖母、母亲和她,率军出征血战沙场时,又有何异?
父祖是将军,自当百战而死;崔扶风是谋士,合该纵横捭阖;皇帝是君王,必须稳镇朝纲。
他们都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最终也达到了目的。
她的祖父与父亲为一生的信念而死,为天下安定而死,也为当年在烈火中出走龟兹的小王子刻下了最完美的终结。
望着父祖高耸的碑石,千灯在长风松涛中眼圈通红灼热,心想,或许他们在那一刻已实现了平生理念,纵然离去,亦是坦途。
“多谢崔少卿,我这一路走来,虽不算好,但也在成长在努力……只是,我一时还看不清前路,理不清从今以后,我该如何走下去。”
而他声音一如既往的温煦:“若县主不弃,或许可与我讲一讲。”
“比如说,崔少卿,我祖父、我父亲,都以大唐的和平安定为信念,殒身不恤。我也在想,我身为白家人,是否也该继承祖志,踏上和亲之路,为大唐和西域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呢?”
在剧痛中斩断了与凌天水的缘分后,她如今竟有种自暴自弃之感,既然找不到母亲临终所指之人,她宁可如父祖般为白家三代的信念献身,以自己的微躯,为白家再添最后一笔荣耀。
可崔扶风毫不迟疑,断然否决道:“县主此言实在不明智。大唐与西域的安定,怎可能因为一个女子献身而改变?你无须因这般牺牲情怀,误了自己一生。我想王爷与世子泉下有知,也不会赞成你这般考量。”
“可是崔少卿,我口口声声想要继承父祖荣光,让白家的辉煌延续下去,可我却实在不知道我该如何去做。我的高祖母、我的祖父、我的父亲……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而我才识浅薄,囿于一隅,我愧对我的父祖,我……不知如何继承先祖的遗志,让他们不要对我失望。”
“确实,你高祖母归善女王,率龟兹归顺大唐,结束了龟兹及周边各国的战乱与苦难,开辟西域和平昌盛局面;祖父昌化王于大唐危难之际力挽狂澜,转战西北平定八方;你的父亲为大唐殒身,碧血丹心,你的先祖们都将名标史册,功垂千古。”
崔扶风凝望着她,声音虽然低,却充满了力道。
“而县主你,虽然昌化王府只剩了你一名孤女,可你不堕父祖之志,以一己之身独撑门庭,竭尽能力照护你父祖旧部、为天下女子谋求权益、为所有你亲近的人悉心尽力,相信你父祖泉下有知,也定然会为你感到骄傲。县主,切莫再妄自菲薄,你委实已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了。”
他话语低低的,却饱蕴体贴,令山陵的风似乎都停了下来,也让千灯空洞荒凉的心头涌上热意。
“其实,你此生种种艰辛,其他人或许不知,但我陪你一路行来,都看在眼里。望你切切宽慰心怀,朝着认定的方向坚定步履而行。”他光华明灿如春阳的面容上,是发自肺腑的诚挚,“如今形势发展至此,前路已然坎坷叵测,可我相信,县主定能不畏险阻,无论遭际有多可怕,最终都能揭发罪恶,替杞国夫人、替昌化王府讨还一个公道!”
春阳熙盛,听着崔扶风坚定的话语,千灯仿佛终于明白了自己面前铺展的道路,该去往何方。
她郑重地点头,缓缓道:“好,多谢崔郎君提点,我一定……一定会走好自己接下来的道路。”
“请县主凭心而行,放手一搏。”而他凝视着她,如许承诺,“无论如何,我定会与县主同行、同谋、同归。”

第七十四章 长命缕
五月端午,宫中赐下玳瑁扇、轻罗衣,千灯依例入宫赴宴,向皇后殿下叩谢天恩。
“零陵县主。”在含凉殿前列队等候时,她听到旁边传来温柔的呼唤。
回头一看,与她打招呼的正是崔夫人,崔扶风的母亲。
她本就是风华浓艳的大美人,今日嘉节盛会,着贴金对鸾紫罗大袖衫,鬟间层层堆金花树,胸前垂垂璎珞珠光,更显天姿国色,不可逼视。
“崔夫人。”千灯与她见礼。
崔夫人笑盈盈地拉着她,目光落在她的手腕上,问:“怎的没有系五彩线?”
千灯诧异抬头看去,这才发现其他入宫觐见的命妇贵女手腕上,都系着端午彩线。
她恍然想起,璇玑姑姑确实曾命人准备了赤、黄、青、白、黑五色长命缕,只是她最近神思恍惚,夜夜难眠,今日早上起来仓促,竟忘记佩戴了。
她有些迟疑:“我不知宫中的节庆规矩,是以疏忽了……不知这是否要紧?”
“倒不要紧,只是小事。”崔夫人笑道,随即便解下了自己腕上编织繁复的彩线,让身旁的侍女拆开后将其拆为两份。
她随身的侍女十分机灵,很快便将其分编成了两份长命丝缕。
崔夫人取过联珠绞花式样的那条,亲自替千灯系上,说:“你是小姑娘,适合这个花色。像我这年纪,得用那条卍字如意纹的稳重些。”
说着,她替千灯系上长命缕,轻轻握了握她纤细的手腕,面露疼惜之色:“县主怎么比上次又更清减了?虽然你府中事务繁杂,听扶风说最近又有风波,但无论如何,还是身体最重要,天大的事情也要先照顾好自己,知道吗?”
千灯点头应下,帮她系上另外那条卍字如意纹彩线。
望着面前她低垂的面容,崔夫人难抑心下欢喜,忍不住轻声凑到千灯耳边道:“扶风那孩子,虽然外表看来沉稳内敛,但去西北也是头一遭。县主与他若遇到什么难处,可以相互扶持商量,总比一个人好拿主意。”
千灯顿觉错愕,问:“他是大理寺少卿,法司与军政素不相干,怎么会随行去巡边?”
崔夫人一脸意味深长地望着她,目光中写满了“你说呢?”三个字。
在她的注视下,千灯不觉赧然避开她的目光,不再问了。
而崔夫人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将昨日家中的那场纠纷告诉她,心想,或许还是儿子亲自给她惊喜比较好。
她的丈夫,当朝侍中崔期思,昨日从公署回来就沉着脸,一见儿子便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掷于案上:“这两日,礼部拟定的公文已经呈到了门下,关于你正式入册为零陵县主夫婿候选之事。”
迎上来的崔夫人望着那封公文止住了脚步,而崔扶风则问:“父亲这次,还是要驳回么?”
“驳回你的,不是我,而是族老们的决议。对于崔氏一族来说,你娶零陵县主,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崔期思点着那份公文,一字一顿慎重道,“扶风,五姓七望中,博陵崔家是天下氏族之首,你更是崔家如今最为出色的子孙、下一代的中流砥柱。凭着家族的力量与你自己的能力,你将来按部就班,自然能履人臣之极。而你却弃王、李、郑、卢的望族闺秀,与一群寒门甚至武将、商户子弟争夺一个毫无前程的王府县主,岂非堕我崔家门风?”
见丈夫问话如此严峻,崔夫人心下也自紧张,看着儿子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别人求娶县主,是为了朝廷授个五六品官,企图改换门庭,可她儿子确实没有必要,有的是更好的选择。
崔扶风却笑了,反问:“我这般名声狼藉,哪个闺秀敢和我结亲?不怕被我灭了满门吗?”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神情微黯。
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零陵县主也是被他灭门的受害者之一。
一听他这话,崔夫人眼泪都快下来了,低声劝崔期思:“夫君未曾见过零陵县主吧?那孩子聪慧坚韧,京中其他闺秀与她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予崔扶风并无助力,可扶风对她动心,我亦喜欢她,不如就……”
“聪慧坚韧,都是大家主母最不需要的东西。”崔期思冷冷道,“我与零陵县主也有数面之缘,当初扶风入昌化王府时,我亦早将她的一干卷宗都看过了。零陵县主确有过人之处,若是陌路之人,我自然欣赏嘉许,可若她要主掌我崔氏门庭,成为我崔氏主母,我却要细加思量,充分考虑了族老们的意见再说了。”
崔扶风早知族中对于他的婚事慎重,尤其五姓七望常结秦晋之好,纵然朝廷禁止通婚,也是形同虚令,反而更增世家傲气。
但他只笑了笑,指了指案上公文,不咸不淡道:“父亲身为侍中,还望多加谨慎,不小心将朝廷公文带回家中,此事可大可小。若被御史参上一本,说您将公务泄露给当事人,怕是会引发非议,麻烦不小。”
崔期思声音微沉:“你这是为了零陵县主,要违逆家族了?”
“父亲说笑了,我既是崔家子弟,光耀崔氏门楣亦是我毕生夙愿。”崔扶风理好衣襟,将羊脂玉蟠螭腰带钩扣上,轻微地咔哒一声,拂衣起身,“只是如今,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与官场倾轧、党同伐异不一样的人生。”
崔期思沉着脸,而崔夫人则惊疑不定地望着他:“扶风,你说什么?”
“我说,我厌倦了尔虞我诈、玩弄权术的人生,我想用这仅有的一生、短短数十年,做点对社稷和百姓有实际用处的东西。”崔扶风声音平淡从容,却掷地有声,“父亲,母亲,崔家出过不计其数的公侯宰相,而我在这样的家族中长大,读书、及第,仕途一帆风顺……可我并不知道这一切意义何在。直到进入大理寺,才觉今是而昨非。蝇营狗苟不是我想要的人生,纵然按照家族的安排,我能成为朝堂上翻云覆雨之人,那也不过是为崔家多增一个宰相的荣耀。这种荣耀,崔家已经够多了,并不缺我一个。”
“那你想要的是什么?”
“父亲应该问,崔家缺的是什么。”
崔夫人不安地望向丈夫,而崔侍中只双眸微沉望着儿子,等待他后面的话。
“儿子认为,崔家千年仕途,需要的不再是高官,而是名臣。何为名臣?不是落在史书上、宗祠里的高低品级,而是将名声落在百姓的口中、心里,真正做过事、为朝堂社稷谋过利益之人。待到百年之后,千百个尚书令、中书令、侍中的虚妄浮名都将落定,所有名不副实、尸位素餐者都将无所遁形。父亲,您有信心,脱离这些庸碌之辈行列吗?”
崔期思冷笑欲发作,但看着儿子那意气风发的面容,最终还是压住了:“所以你有信心?”
“我会竭尽全力去试试,用我这一辈子,去验证我自己,看看究竟能否达到心底的期望。”
眼看儿子翅膀硬了,丝毫不受他的掌控便大步离开了堂前,崔期思气得直瞪眼,大失宰相风范。
他拍案而起,追到堂前:“所以你选择的路,准备如何起步?”
“儿子已经起步,甚至,连偕同前行的伴侣也已寻觅到了。我自会与她一道,走向我们共同的人生目标——”
崔扶风在博陵崔氏的百年华堂前回身,因为年轻而更显不知天高地厚的面容上,是难以隐藏的耀目光彩。
“不论前路如何,我都想与她一起试一试,看看我们能否真正地做到一些切切实实的事,扳倒一些鬼蜮恶人,达到我们梦想中的目的地。”

第七十五章 花树
想着当时儿子那不曾见过的焕发英姿,望着面前可能会改变儿子一生的女子,崔夫人心下涌起复杂的欢喜感慨。
整班已毕,她不再说什么,只笑着轻抚千灯的肩,示意她赶紧回队列准备出发。
在宫人的指引下,命妇贵女们列队入含凉殿。
夏日水风徐来,撩动裙摆衣袂飘飞,披帛彩带长命缕伴着盛妆靓饰,俨然重回煌煌盛世。
皇后亦是仪容庄重,席间祝酒神采飞扬,看来精神头很不错。
等到繁杂的宴会结束,千灯正要与其他人一起退出时,皇后身边的女官过来,示意她随到后殿。
绕过重楼绮廊,到了后殿一看,不止皇后,连太子也在。
“零陵,我听太子说,此次巡边你也要随他去?”
“是,龟兹那边传信过来,说蒙大唐朝廷垂恩,我父祖得以国葬于山陵,这是龟兹王室之幸。不过祖父当年为曾祖母重修坟茔之时,也曾留下自己的百年之所,因此我决定送祖父生前甲胄回归故土,也算给曾祖母一个慰藉。”
皇后赞许道:“如此甚好,你一个女孩子千里迢迢跋涉西北甚是不便,如今既然太子巡边,你们一起出发,也能有个照应。”
“是,这一路零陵仰承太子殿下关照了。”
太子望着她,含笑答道:“哪里,零陵你多次帮孤于危难中,这一路你我算是携手前行,相互扶持了。”
“零陵不敢。”千灯默然垂首行礼。
皇后瞥了太子一眼,淡淡一哂,转了话风:“既然是一同前往,那么此次昌化王府有多少人前往?如何编队?”
千灯答道:“我父祖旧部与府中侍卫多为西北士卒,如今知道要往西北去,共有三百余人欲一同回乡探亲,届时王府、所属军队与他们自己三三分摊费用,不须侵占朝廷粮饷份额。另外,我府中尚有几位郎君,都会与我偕同前往。”
说到此事,皇后目光从太子身上移开,倒是多问了一句:“说起来,你府中如今还有几位候选郎君?”
千灯低声回禀道:“尚有太乐丞薛昔阳、御林军录事纪麟游两位,另外还有大理寺少卿崔扶风和回纥王子鸣鹫二位。”
太子说道:“这四位郎君,此次都会随同前往西北。”
千灯应道:“是,我父祖旧部原本便由纪家接管,御林军录事纪麟游便是此次领队之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