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将月去)


于氏点了点头,带着丫鬟端着菜便离开了。
孙氏深吸一口气,“这么多菜呢,也不知能不能成。”
要是成不了,岂不是白来一趟,白花坐牛车的钱,而且,林秋然还白忙活小半天,白给人做了顿饭。
林秋然也不知道,二人就在厨房等着,等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看太阳高挂都到中午了,还没来人。
林秋然抿了抿唇,这般慢难道是不合胃口,可不合胃口不该尝尝不满意就把菜端出来吗?
孙氏也觉得时间太久,她安慰道:“这也不是回回都能成,你做得好吃,是每个人口味不一样,没事儿。”
林秋然点点头,话是如此,可忙活这么半天却没成,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孙氏笑笑,“咱们一会出去逛逛,吃个午饭,这边还有小馆子啥的,想吃啥就吃!不能天天给别人做对不。”
林秋然:“嗯,一会儿出去吃饭。”
这边又等了一会儿于娘子才过来,于氏脸上带着笑,她道:“等急了吧,老太太今儿胃口好,我就多陪着说了会儿话。林娘子手艺可是没得说,每年夏日我婆婆胃口都不好,今儿却是吃了许多。”
林秋然听这话的意思,是成了?

于娘子笑着说道:“老太太很满意,咱们坐下把事儿定一定。”
孙氏惊喜地看了林秋然一眼,真成了!秋然可真有本事,她还以为……还以为成不了呢。
林秋然心底松了口气,她虽做过不少席面,但来这儿之后一切从头开始,这是没人帮忙,靠自己手艺找来的,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她对着于娘子笑了笑,“好。”
于娘子请二人移步正厅,这是王家待客的地方。
到了正厅,于娘子请林秋然和孙氏坐下,她道:“我婆婆寿宴在六日后,七月二十七,请了十六桌,一桌十人,每桌菜定的是十六道。”
林秋然心里了然,按理说菜的数量是要比每桌客人多的,只不过当初萧家穷,没那么多钱,只能每道菜份量大一些。而于家虽有些家底的,可村里人穷,真敞开了吃多少银子都收不住。
十六道菜算是比较规整的席面了,更高的还有十八道、二十六道、二十八道,菜品都是双数,这个没得说。
于娘子继续道:“要四道凉菜,一道汤,其余都是热菜,荤素你看着来,但是得有那道红烧肉和福袋。我婆婆牙口不好,往日吃肉都嚼不动,但是林娘子做的这道肉实在合她胃口,可以说得上入口即化,好吃的不得了。福袋喜庆,味道也不错,我还是头一次见呢。我婆婆特意嘱咐,一定要有这两道菜。”
于氏刚刚也坐下尝来着,红烧肉她也吃过别人做的,但就是没有林秋然做的好吃,那软糯程度,让人惊叹。福袋亦是巧妙,咸甜口的肉丝辅以胡瓜丝一点都不腻,凉菜也很爽口,光是这四道菜,就让王家没法子再用别人。
林秋然道:“好说,菜单我仔细想想,过两日再上门一趟,把菜单定下来。于娘子,这菜样数多,我得提前一天过来准备,还有便是这工钱。”
林秋然没等于娘子说给多少,她得自己争取,“工钱我要八钱银子,定金先给一半,而且我们不管洗碗,碗筷盘子得准备好。”
菜多,光忙就得忙活两日,这两日就做不得别的。去于家庄给了三钱,但只半天,王家的寿宴她要八钱银子不算多。
于氏沉吟片刻,道:“八钱是不是多了些。”
在县城,做这样的席面五钱到一两银子不等,全看师傅手艺、名气。于氏本想给六钱银子,没想到林秋然倒是敢开口。
林秋然道:“老太太六十大寿,是喜庆的事,于娘子肯定也希望寿宴尽善尽美。”
于娘子笑笑,“也罢,我们府里有个厨娘,当日也能帮忙。缺什么拟菜单那日再说,来不及准备的今儿提前告诉我也成。菜的味道最要紧,千万记住的。”
林秋然点点头,“寿宴交给我,娘子放心就是。”
于娘子给了一半定金,做这个是不必签文书的,再怎么说王家也是个官,谁都不会做毁前程的事儿。
从王家出来,孙氏同林秋然道:“秋然,娘还以为成不了呢。”
林秋然:“我也以为,不过后面想,若是不成早该过来说了,不喜欢直接让我走就是。试菜拖得时间越长,反而说明机会越大。”
孙氏赞同地点头,“哎,饿了吧,咱们先吃饭去。”
若孙氏一个人肯定就回家了,但林秋然做了菜,肚子还有孩子,不能饿着。
林秋然也想尝尝这边的菜,知己知彼,日后做菜做席面心里也有数。
小饭馆还不太成,林秋然在街边走走看看,最后找了个看着还不错的二层酒楼。
孙氏还是那个性子,见林秋然要去酒楼,说什么也不进去,“你去,娘买俩包子就成了。”
林秋然好说歹说,“你要买包子,那我也吃包子好了,咱们都吃包子,吃完就回家,也不坐牛车了,我跟你走回去。”
孙氏脸色写着纠结,走回去哪儿行,“哎,走吧走吧。”
林秋然笑了笑,真让孙氏买包子,她在里面吃,她哪儿能吃得下去,“就这一次,也看看别人做的同我做的有什么区别。”
进去之后,二人坐在大堂,林秋然就点了两道菜,一道红烧肉,一道素的蔬菜什锦。
前者八十文一道,后者二十文,米饭两文一碗,林秋然要了两碗。
孙氏在心里直呼抢钱。
先上的是红烧肉,偏甜口,这肯定是早就炖好的,样子好看红润油亮,味道还成,却不及林秋然炖的软烂入味,多吃几块就会觉得腻。
炒青菜很快也上来了,里面什么菜都有,胡萝卜土豆青菜……只不过是一锅炒的,口感不太好。
有的菜过熟,有的口感则偏硬,这样的菜要想好吃,得提前处理,有的得过油,看火候一样一样往里放。
孙氏是不是一个爱泼冷水的人,尤其这菜还是林秋然点的。她指定不能说不好吃,她昧着良心夸,“不愧是大酒楼,味道就是好。”
林秋然摸摸鼻子,这要是别人见了,还得以为孙氏是酒楼请来的托。
她吃过心里也有数了,若是自己摆摊卖,知道该怎么定价。酒楼菜的菜份量不算大,这道菜一斤多点的肉,却能卖八十文。不过若在外面支个小摊,比不上酒楼宽敞明亮,肯定卖不上这么高的价钱。
等吃过饭后,林秋然又去香料铺子买了十几种香料,还去了杂货铺子买了香蕈干儿。她打算自己做十三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些菜就是看调料。这种秘方得自己带着,不能去主人家里现做。她还打算生意稳定了,打一副好用的刀,这刀工也和菜的味道有关系。
香料要价贵,二人吃饭花了一钱银子,买香料花了两钱。
买完这些,林秋然看时间还早,跟着孙氏去打听了打听县城的宅子多少钱。她这才知道,地段差一些的三间房要二三十两银子,好一些的就要四五十两了,总之地方越好、越大的房子越贵。
孙氏心里唏嘘,几十两银子,萧家这么多年都没有攒过这么多,这还是卖了株灵芝、林秋然又挖了金子才有些家底。
银子就那么多,买了宅子就没了,孙氏更愿意林秋然留着钱傍身,若以后他们老两口……林秋然和孩子也能好好过日子。县城宅子虽好,可总归没那么安稳。
孙氏想说几句,但家里的钱林秋然管,她又怕插嘴了林秋然觉得她想反悔。
这般想着二人就走到了牛车旁,她们来得早,只有早上一块儿来的李婶子在这,还得等一会儿别人。
李婶儿住在萧家旁边,家中三个儿子,一个去从军了,剩下两个在家里种地,日子还算不错。
她上下打量了林秋然一遍,最后目光落在林秋然肚子上,“孙姐,这些日子你们咋总往县城跑?”
孙氏和萧大石几乎日日去,今儿孙氏又带着林秋然来,也不知道去县城干啥,刚才李婶儿在街上碰见,远远看着俩人进了间铺子,只不过离得远,也没看清进啥铺子,孙氏臂弯的篮子又被布蒙着,李婶儿盯了半天,也没看出所以然来。
孙氏道:“就过来瞅瞅,换点东西。”
李婶儿:“换啥东西还用跑县城来,乡里乡亲的,我家也能换啊。”
林秋然伸手摸了摸肚子,开口道:“昨儿有些不舒服,我娘带我过来看看,顺便换点东西。”
说完,她冲李婶儿笑了笑,“婶子来县城买东西吗?”
李婶儿提着一包点心,红纸包的,很是显眼。林秋然知道,出门在外不能说自己多好,会招人嫉恨。
李婶儿拍拍大腿道:“这不是我的儿媳妇也有了身孕,胃口不好吃啥吐啥,完了我儿子还是个心疼媳妇的,非说来县城买些可口的吃的。他那还得干活,哪儿抽得出空,所以就我来了。还是秋然好,我儿媳嘴挑还娇气。”
孙氏皱着眉,她不爱听这话,这就好像说林秋然命不好一样,别人害喜有相公惦念,林秋然没有才不娇气。
有道是不争馒头争口气,孙氏不是爱争的人,可不想林秋然瞎想。她刚想开口,林秋然就拉住她的手,“嫂子哪儿是娇气,是命好有人疼。”
林秋然按着孙氏的手,轻轻拍了拍,别人想显摆就显摆,顺着她的话说自己也不会掉块儿肉。
难不成说自己赚了钱,过些日子打算搬走,真这样说估计恨不得把她吃了。
闷声发大财的道理她懂。
李婶儿笑了笑,“哎呀,啥命好命不好的,都是瞎说,你快坐下,这有孩子还是得当心点儿。”
李婶儿心里得意,照她说萧家也是可怜,就那么一个儿子还没了,老两口带着儿媳,也不知道以后日子可咋过。两个老人一个女人,纯纯拖累,秋收都够呛。
估计去县城也就是挖点东西过去卖,估计都不够坐车的钱。没个男人,操心的事儿可多了,还不如把孩子打了改嫁。
林秋然也是个傻的,这都拎不清。
等人齐了,牛车就晃悠悠回萧家村,等到了,林秋然从袖袋里摸出四文钱给了,跟着孙氏回家。
李婶儿拎着点心,还问林秋然吃不吃,林秋然摇摇头,“给嫂子拿回去吧,我就不吃了。”
太阳已经落山了,孙氏晒得微黑的脸上透着几分难堪,“都是娘对不住你,让你受委屈了。”
今儿咋不买点点心。
林秋然轻声安慰道:“有啥委屈的,你和爹对我好,又不缺吃短喝,难不成前些日子的瓜果鸡肉难道都是大风刮来的。再说咱们家每日都赚钱,说不准过些日子搬到县城去。只是这些事不能和外人说,财不外露嘛,她说两句就说两句,娘你别在乎这个。”
孙氏心里动容,林秋然远比她想得要聪慧通透,县城宅子要买,一定得买!

到家之后,孙氏把要去主簿家做席面的事儿同萧大石说了。
萧大石今儿去了地里除草,人又黑了一圈儿,他咧嘴笑,牙显得更白了,“那可好,哪天呀?我也跟去帮忙。”
林秋然道:“二十七,不过得提前过去一天准备,还得抽一天把菜单定了,宜早不宜迟,后天我先去一趟。”
这两天林秋然就想想菜单,若是寿宴席面的菜肴主簿家满意,宾主尽欢,那往后有得是生意。怎么也是个官呢,没准儿能够上县丞、县令,还有余安县的有钱人家。
萧大石问:“秋然,那明天还做鱼不?我捞了几条。”
说来也巧,昨天没捞到,萧大石本来不打算去河边的,可是他从地里回来,那会儿正是未时,最热的时候,他热得厉害就想去洗把脸,结果看见河里有鱼。
那会儿地里河边都没人,他赶紧回家拿东西,捞了八条大鲤鱼。
林秋然眼睛一亮,“做!”
昨儿还有一条鲤鱼呢,只不过中午吃了肉,晚上林秋然也不想弄,明儿一块做了卖了去。
马上就天黑了,林秋然让孙氏做的晚饭,自己找了个石臼把香料都磨成粉,按照以前记的配比,做了十三香和菌菇鲜,分别装在了罐子里,然后用布给封好。
日后出门做菜,除了山楂干还得带上这两罐东西,林秋然直接给放在自己出门背的布袋子里了。
孙氏是看着林秋然忙活的,一样样,也弄好半天。说实话,她是有些不解,不知道林秋然做这有啥用,还放在布袋里,这是还要带出门?
出门给别人家做菜都是准备好现成东西,缺啥让人家备就好了,哪儿还用自己买。
这些东西买还花不少钱,照她说,不如买了吃的给林秋然吃了强。
孙氏忍不住问了问这都是啥,“秋然,王家啥都给准备,还用你费心?”
林秋然看她神色,明白孙氏什么意思,她耐心解释道:“娘,都是些香料,做菜放了会更好吃。去别人家倒是能现做,只不过人家也有厨娘,我怕这些被看到学了去,不如我自己先给做好了。”
都是做菜,肯定是谁做出来的味道更好,办席面才更愿意用谁。可菜就那些,烹煮蒸炒的手法大差不差,想要更好吃,就得各方面都注意,刀工、火候、调料。
刀工火候林秋然练了多年,大锅不比小锅方便掌控,暂且是没进益的空间。而刀得有钱了才能打副趁手的刀具,急不得。
所以她想先在调料上下功夫,万事都得有投入,这暂且算她做席面师傅的前期投入,别人若是问,就说是家里的秘方。
孙氏觉得林秋然说得有道理,难怪做菜这样好吃。估计是林家传的,要么是自己琢磨的。
次日林秋然上午把鱼做完,让孙氏和萧大石去卖,自己找了块木炭和包点心的废纸,在屋子里写写画画琢磨菜谱。
凉菜四道,最好是两荤两素,或是一荤三素,绝不能是全素。
素菜好说,拍黄瓜、菠菜果仁……时间来得急话,菠菜果仁里还能放粉丝,酸辣口吃起来很是爽口的。
荤的自然得做卤味,到时候切盘,只要味道足够,连蘸碟就不用,摆盘又好看,前一日卤好,第二天能省不少功夫。
至于卤什么,可以卤猪耳朵,若现在是秋冬,可做猪皮冻,但夏日估计不太成。猪耳朵摆盘可以,就是不知能不能买到那么多,这寻常一个肉摊老板一日也就杀一头,估计得把城内的肉摊都问遍了。
总共十六桌,十六盘猪耳朵就得八只猪,林秋然就怕问了还是不够,实在不行就拼一拼,再卤一些猪肝啥的,一半一半这样摆。
像是现代常见的卤牛肉是没有,这个朝代禁止宰杀耕牛,和牛相关的都做不成。
剩下一道菜,林秋然可以做擂椒皮蛋,好吃省事儿。凉菜暂且定这些,她又琢磨起热菜来,福袋和红烧肉两道,这便还剩九道菜一道汤。
鱼肯定是要有,这次她打算做道松鼠鳜鱼,总是红烧鱼,别人也看不出她的手艺来。明儿问问,若是王家有要求两道鱼,还可以做个清蒸鲈鱼。
其余的菜荤素搭配,荷叶□□宝饭荷叶饭都成,汤到时候再看,有鱼就做鱼汤,有鸡就做鸡汤。
其余做些素菜,林秋然打算明儿就去王家,先定下菜单,需要的东西让王家提前准备出来。
下午,孙氏和萧大石回来了,孙氏今儿又买了肉回来,别的她也不懂,但是知道林秋然辛苦,多吃肉肯定是好的。
林秋然帮着卸了东西,她道:“娘,菜单我已经定好了,明儿等做了鱼,我坐牛车过去。”
今天早上萧大石又捞了些鲫鱼,明儿还能去卖,她先过去王家,等下午跟着孙氏和萧大石一块回来。就不坐牛车了,走一会儿,累了让孙氏萧大石推会儿。
孙氏:“成,王家你一个人去成不,要不娘跟你一块儿去?”
林秋然:“就定个菜单而已,我一个人就行。”
孙氏迟疑着道:“要不明儿就不卖鱼了,你还得去城里呢。”
林秋然摇摇头,“没事儿,我先把明儿用的东西备出来,累不着,你放心好了,我知道顾着身子。”
眼看林秋然要去园子,孙氏拦着道:“你别动了,明儿用啥我准备就行了。”
左右不过是些葱姜蒜、酱调料这些,孙氏去剥蒜了,不过家里不多了,再做得去别人家买了。去也去于婶儿家,孙氏不愿意去李婶儿家里。
等次日,林秋然做好了鲫鱼,便赶着去坐牛车。今儿没见李婶儿,总共四个人,还让林秋然坐里面去,倒是很好说话。
等到了县城,林秋然按照上次的记忆找到王家,敲了敲门说明来意,然后就被小厮带了进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