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鱼卖得极快,二人回来得早,中午三人简单吃了些了,等到下午林秋然睡了一觉就收拾收拾去了徐家,还是孙氏给送去的。徐家宅子大,很像林秋然前世见的江南园林的建筑。
她过去的时候,徐家几个厨子已经忙活开了。鸡鸭鱼肉摆了一桌,没做好的、做一半的、做好了的……琳琅满目。
厨房给她留了两个灶,离晚饭还有一个多时辰。
这三道菜林秋然都做过,但不做大锅菜,肯定会更细致一些,做出来味道也会更上一层楼。
红烧肉用砂锅炖的,每一块大小形状几乎一样,只选五花三层分明的,其他的一概不需要,但做大锅菜的话,那么一整条五花肉不管肥多瘦少还是瘦多肥少的,林秋然肯定会都放上。
在徐家做,每道菜得注重样子,不然就算好吃,依徐家见多识广,也会觉得粗鄙。所以连摆盘她都格外注意,以往就盛到盘子里,包括在驿站给几位大人做菜也是,但是在徐家她是挑模样最好看的,一块块捡出来,把油亮肥糯的肉皮对着上面。
卖给老百姓,一斤二十文,卖给徐家,一盘就要九九八。
总共摆了十六块,摆好之后,再淋上汤汁,盘边干净纤尘不染,瓷白的盘子装着红亮的红烧肉,这道菜就算好了。
管事进来看,看了一眼便满意地点点头离开了,听说这林娘子之前做席面的,他还担心大锅菜恐难登大雅之堂,还算聪明。
林秋然等他离开继续做宝塔肉,肉已经炖好了,就差切好蒸了,这道菜的样子就更好看了。就连尖椒酿虾滑都是一条一条的摆好,而且摆得不多,小巧且精致。
林秋然还雕了几朵萝卜花儿摆在一旁,一起看着赏心悦目。
这几道菜做得多,但摆盘的不过少数,管家先试过,而后痛快结了账,“林娘子手艺好,说不准日后还有机会尝到林娘子的手艺。今儿中秋,这匣子月饼林娘子带回去吧。”
管家管着府里的大小事儿,考虑得自然多。
徐家是靠做生意起家的,生意上的伙伴可不少,少不了要请客吃饭。
府里的厨子老爷若不满意,酒楼大多吃过,那只能请外人。林秋然做得菜要新奇的有,比如宝塔肉和尖椒酿虾滑,老菜色也有。
给林秋然送月饼是他自己的主意,他打听过,林秋然给县城几位大人做过菜,那就不一般了。
林秋然买月饼都是油纸包装的,这个却装在木匣子里,上面几个字,写的是“五芳斋”,她在县城,出门看招牌旗子也认识了不少字。
五芳斋是县城最好的点心铺子,这匣月饼得一两银子,专卖给有钱人,寻常百姓看都不会看。
林秋然笑着把点心接过,又从布袋子拿出两罐新的十三香和菌菇鲜,本来她是想趁机卖的,但是外面的东西府里不让用,更别提卖给府里厨子了。
光收礼她过意不去,林秋然也不想日后因为徐家送了盒月饼,就白来帮忙。
“这是我家祖传的秘方香料,管家拿回去尝尝,做菜放上少许味道就会更鲜美。”
林秋然都收了月饼了,管事也就把这两罐的香料收下了。
从府里出去,林秋然见孙氏在外面等着,她快走几步,“娘,你怎么来了。”
第二十四章 定制菜
天色已经暗了, 但还没完全黑透,今儿十五,明月高悬, 这会儿街上安静, 县城人都在家吃团圆饭呢。
孙氏是不放心, 怕萧家人还找来。也怕这团圆的日子, 林秋然一个人走回去孤单,万一想起不高兴的事来, 多难受。
她就过来接接,也能一块儿说说话。
孙氏道:“饭做好了也没啥事儿, 省着你一个人走回去没意思, 累不累?东西给娘。”
林秋然把布袋子和月饼给了孙氏,她摇摇头道:“不累,就做了三道菜。”
这是赚钱最容易的一次了。
孙氏放心地点点头, 又看手里的东西, 惊讶道:“这是月饼?”
“嗯,管事给的。”
孙氏不由道:“徐家做事儿可真体面。”
林秋然笑了笑,“娘,不是徐家的意思, 是管事费心, 事事周到,等有钱了,这些事都不用自己操心。”
虽说士农工商, 商在最底层,可是林秋然去了那么多家,属徐家日子过得最好。林秋然不知道县令家是什么样,但在王主簿家中都是府里娘子管事。
林秋然还见了两个娘子几面。
可徐家就是管事做这些, 丫鬟仆从成群。徐家人,林秋然根本没见着。
连从外面请人都是管事自己的主意,送月饼自然也是。林秋然可不觉得自己一个小小的厨娘,值得上面的人费心。
孙氏笑着道:“那可是好,你饿不饿,先吃一块。”
林秋然道:“还好,等回家一块儿吃团圆饭吧。”
孙氏饭已经给做好了,她做了红烧鱼,还炒了几个菜,瓜果月饼啥的都摆上了,一桌子满满当当的。
等二人回来,萧大石招呼着,“快来吃饭了!”
萧大石把饭盛好,林秋然和孙氏去洗了把手,一家人坐下吃饭。
萧大石给三人倒了水,他笑着举起杯子,“秋然,我也不会说个啥,以后爹有哪儿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就直说,想干啥也跟我们说,家里肯定是都听你的。老家那边你不用管,下次连门都不让他们进。想要我俩做啥你就说,我和你娘多干。”
孙氏看向林秋然,目光透着两分感激两分慈爱,“是呀,不管你以后想做什么,都可以跟我们说,咱们一家子商量着来。改嫁也无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是应当的。
你嫁人了我俩多个女婿,要是招赘就多个儿子。外人的话别往心里去,我跟你爹也不希望我们老两口和孩子绊住你。要是真有合适的,我俩年纪虽大,但见的人多些,还能给你把把关。”
孙氏和萧大石白天也商量了,对他们而言,林秋然把孩子生下来,就是万幸了,林秋然还年轻,孙氏也挺愿意林秋然改嫁的。
孙氏说话的时候,萧大石就在旁边不住地点头。
林秋然不禁笑了下,“娘,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我觉得现在挺好,也不能为了嫁人去相看,若真遇到合适的我会考虑的。咱们先吃饭,我都饿了,你们一直等着,肯定也饿了。”
孙氏萧大石不住地说不饿,林秋然可不信,给俩人一人夹了一口鱼,“快吃吧!”
她先吃了两口饭,然后吃了青菜。孙氏烧的菜,就是家常菜的味道。中规中矩,可林秋然莫名觉得温暖好吃。
孙氏把鱼肚子的肉都夹给了林秋然,“多吃点儿,吃鱼可好呢。”
林秋然尝了一口,瞥见孙氏一直朝她看,她夸道:“娘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再过几天,也能做菜往外卖了。”
孙氏不好意思道:“哪儿有那么好,喜欢就行,快吃快吃,多吃点儿。”
林秋然晚上吃得不少,便是味道没她做得好,可是孙氏做的有家的味道。
吃过饭也不用林秋然收拾,孙氏还问她用不用洗个澡,林秋然闻了闻衣袖,她道:“洗洗吧。”
孙氏:“那我就烧水,明天让你爹问问做个大点的浴桶,早上我再给你量个尺寸,天冷了,得做新衣裳。”
她看林秋然这些日子肚子大了些,先做两身秋衣。
林秋然点点头,“我一会儿拿钱。”
做了三日生意,今儿还去了徐家,这几天赚的都快二两银子了。
林秋然:“娘,都做新衣吧,我看你和爹的也旧了。要是实在舍不得扔你俩就先做一身,换着穿。”
孙氏点点头,“对了,明儿卖啥?”
萧大石早上也好去买菜。
已经卖了三日了,分别是红烧肉、尖椒酿肉和红烧鱼。
林秋然道:“明儿还卖红烧肉吧。”
她也想换别的肉比如鸡肉做,可是这不适合往外卖,几只鸡炖下去,每个部位肉和骨头的都不一样,孙氏往外盛的话,肯定会有人找给谁少块鸡腿,多块鸡爪子的。
省着扯皮,干脆不做。
红烧肉卖得好,就做这个好了,林秋然道:“娘,肉和菜都各加十斤。”
先看着卖,要是还不够再加,林秋然估计这几天生意也该稳定了。
等洗了澡,林秋然就去睡觉了。
晚上下了雨,林秋然半夜听见雨声,觉得冷,把窗户关上才继续睡。
次日一早,地上湿漉漉的,但是天已放晴了。
萧大石看能出摊,就去买肉了,俩人依旧是把菜备好,才叫林秋然起床。
早饭林秋然吃了碗蒸蛋羹,又吃了块月饼。
到底是五芳斋名气大,豆沙更细腻,甜味也不是重,枣泥里还放了核桃仁儿,吃起来香而不腻。
但孙氏觉得林秋然买的更好吃,吃着甜,“那个你吃,你买的我和你爹吃。我是真觉得你买的好,那个味道太淡了。”
林秋然想,家里虽然赚了些钱,可日子还不算好。
等更有钱了,吃的用的好东西多了,便不觉得过分甜腻的好了。而如今,家里可着做生意,做好的菜往外卖,林秋然会留些,但他们俩也舍不得吃,宁愿多卖一点。
能吃肉就很好了,点心什么的不常吃,自然觉得越甜越好吃。
林秋然心里清楚,却没明说,真逼着吃,孙氏指定肉疼比高兴多。
所以今儿林秋然把炖好五花肉多留了一些,留着中午吃。总之每日多少吃点肉,就不会那般想肉吃。
菜做好,由孙氏和萧大石推着上街去卖。林秋然就在家里扫扫屋子喂喂鸡,临近正午,天穹堆起一大片云,只眨眼的功夫,豆大的雨滴就落了下来。
林秋然回屋拿伞,还没出门,孙氏和萧大石就回来了。
二人衣服上都是雨打的点子,孙氏抱着东西进屋,“街上雨下大了,我看着快卖完了,就和你爹赶紧回来了。”
这雨来得真快,本来孙氏看着天也就阴下,还想卖一会儿,可雨噼里啪啦就下来了,周围摊贩紧着收拾东西,街上也没人了,他们也走了。
赶回来的时候这边雨小,城南街上雨点子比豆粒还大。
林秋然看了看桶,就剩一些菜了,肉是全卖了,她道:“正好中午不用做饭了。”
孙氏笑了笑,她觉得林秋然这点好,甭管啥事儿,都能往好了看。
孙氏:“那我烙两块饼,你快别站在外头了,赶紧进屋去。”
林秋然点点头,回屋前看了眼天色,乌云都聚在一块儿,黑云滚滚,雨点落下,早上也就是有些阴,这会儿就下上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放晴。
如果是明日还下,可就出不了摊儿了。
林秋然回屋数钱去了,今天买的肉多,赚的银子也比以往多,有五百多文。
萧大石把桶卸了下来,也看了眼天,“他娘,等雨停了我回趟村里,这也该收秋了。”
家里有地,纵然种地没有做生意赚得多,可不能放着不管呀。总共三亩地,今年种的稻子,现在不用交税,自己够吃还能卖。
萧大石一人回去就行,孙氏也想回去帮忙,毕竟俩人能快一点,还能早点回来做生意。
这萧大石一走,她推车都费劲,可又放心不下林秋然自己在家,孙氏道:“不然你给她于婶儿家送点东西,让他家帮着收收,你好早点回来,咱们赚钱不更快?”
于婶儿家三男人呢,地也没那么多。
萧大石道:“你问问秋然。”
家里的事儿,都是林秋然做主。他俩觉得好没用,要是儿媳妇觉得自己回家收好,就回家收。
萧大石还挺乐意种地的,他没孙氏会说话,去卖东西也就推车过去,张罗客人、称菜都是孙氏来,他也就在旁边杵着管收钱。
萧大石更愿意跟庄稼地打交道。
孙氏也知道,可一家生计总得管,那还都想歇着呢,秋然不也天天做菜。
她把东西放下,“我跟秋然商量商量去。”
孙氏问秋收是回去还是找人,林秋然想了想,自己收也不知道几天弄完,肯定是找人好。
她都把收秋这事儿给忘了,萧家有三亩地,那会儿萧大石还说把地卖了呢。
因为萧寻走免了五年赋税,林秋然还问了,是种地、做生意都不交税,有地肯定得种,但是自家种费时费力。
林秋然道:“让爹回去一趟,跟于婶儿他们说一声,不管是送东西还是给钱,好帮着咱们把粮食给收了。”
请别人自然也成,但是没于婶儿家放心。
给多少钱呢,林秋然城里短工一日十文工钱,谁都能干的活工钱一律不高,但帮忙是情分,不能只算工钱。
林秋然道:“娘,先按三日算,李家三人干活,一日给三十文,咱们加点算一百文,再让我爹再买十斤猪肉送去,干活费力气。”
孙氏觉得这样也成,她道:“等不下雨我跟你爹一块回吧,你爹那嘴笨,我怕东西送不出去。看看还有菜不,带点回来。”
事办完了就赶紧回来。要么今儿下午,要么哪天做生意的下午,也不耽误卖菜。
林秋然数了二百钱出来,“娘,要是于婶儿不乐意,咱们也别勉强,自己回家收就是了。”
也就耽误两日生意,不妨事儿,万一于婶儿家也有要紧事呢,不能勉强别人。
孙氏点点头,“是这个理儿没错。”
外面下雨也不干啥了,孙氏就在屋里给林秋然做衣裳,家里有点好料子,再买些就够了。
买料子的钱,林秋然也给了,给了五百钱。
自从加了菜,每日赚的能有五百多文,以摆摊来说,这赚得已经足够多了。
别的小本生意,一日有个一二百文就够多了。萧家赚得多,那也是因为本钱多味道好,街上就没别人摆摊卖这些。
家里每日花销不算多,一直吃的是从萧家村带回来的菜,这回俩人回去,还能带些回来。
家里花销多在买水果、点心、衣料上,搬家那天花得最多,加一块儿总共花了八百多文。
林秋然不觉得多,毕竟照着一日五百多文赚下去,一个月能有十几两银子。只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就像今日就没法出摊,以后不管刮风、下雨,入冬以后下雪天气严寒,都出不了摊。
到时候一个月能出几次摊,就不知道了。
林秋然是想盘个铺面,可不知这样的生意开铺子价钱涨了后客人还买不买账。
这些日子也没人问她席面的事儿,眼下家里还有十两五钱的存钱,一千多个铜板,等哪日得把铜板换成银子也好存放。
对于孙氏和萧大石来说,这钱已经够多了。林秋然也明白。日子要一日日过,饭要一口口吃。
可是没钱赚的日子实在让人心慌。
下午雨停了一会儿,孙氏和萧大石赶着回老家,等晚上回来雨又下了起来,倒也让林秋然给猜中了,天有不测风云,一直到第二早上,依旧没停。
这样的天,街上没多少人,就算冒雨出摊,生意也不会好,还白白淋雨受冻。索性不出摊,萧大石出去做浴桶了,孙氏就在家里做衣裳。
孙氏还安慰林秋然,“没事儿,就当歇一天。”
林秋然也只能这样想了,待到下午,雨势小了些。
孙氏挪到窗边做衣裳,她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个衣着很体面的男人,头戴方巾,穿着道袍氅衣,笑眯眯地问道:“这可是林娘子家?”
孙氏点点头,对着屋里喊了声,“秋然,找你的。”
林秋然从屋里出来,见人一愣,“徐管事?”
徐管事对林秋然笑了笑,“不知林娘子可方便,想请你过去做菜。若是方便,外头备了马车,工钱不用担心,给这个数。”
徐管事比了个一,这比那日还多一倍。
林秋然当机立断道:“劳烦等会儿,我去收拾东西。”
林秋然松了口气,每每她觉得赚不来钱的时候,钱就来了。这孩子莫不是财神爷转世,不过要真是财神爷,估计直接投生到徐家了,那不是坐拥千万财富。
林秋然心道,一两银子,哪怕做一桌菜都是成的。收拾好东西,孙氏也想跟着去,但林秋然没让。
又不是做席面,况且还有马车接送。
坐上马车,林秋然问了问给谁做,做多少,管事都答了。
徐管事道:“今儿是二公子吃,那日家宴,林娘子做的菜二公子下筷子最多。今儿二公子晚上在家用饭,林娘子看着做就是,主子们的口味,我们也摸不清。”
林秋然明白了,这位二公子要么受宠,要么能干,不然府里下人也不会这么上心。
给这样的人做菜贵精而不贵多,不仅味道好样子也得好。林秋然要更费心,贵一些也是应当的。
林秋然问了问忌口,得知徐二公子不喜辣,河鲜海鲜都吃。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红黑反转剧本(泉中柏) [无CP向] 《(综漫同人)我的红黑反转剧本》作者:泉中柏【完结】晋江VIP2025-09-17完结总书评数:527 当前被收藏数:27...
-
我在养崽综艺被幼崽养(陈允一) [仙侠魔幻] 《我在养崽综艺被幼崽养》作者:陈允一【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02-25完结总书评数:58 当前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