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将月去)


现在简单搬进去,林秋然就很满意了。
于婶儿把柴火放在厨房,“添柴添财,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孙氏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秋然,快开火!”
搬新家得在这边开火,林秋然烙了两张鸡蛋饼,又让孙氏去买了豆浆油条来,一群人坐着吃了。
来得早,于婶儿一家吃完,说道:“秋然,让他爹帮着拼拼家具,我和桃花也去城里转转,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们。”
林秋然:“婶子,中午早点回来吃饭。”
于氏点点头就出去了,天已大亮,林秋然让孙氏萧大石先收拾着,她出门买肉去了,中午做菜的肉还没买的。她在村里待了一个月,这回来到城里买东西,尽管比不上以后,林秋然还是觉得满足。
乔迁得有鱼,她买了一条五斤重的鲤鱼,还买了一大块五花肉一会儿好做宝塔蒸肉。
青菜带过来了,想了想,林秋然又买了只鸡,三个肉菜三个素菜,人多吃得肯定也多。
等她回去,屋里床已经拼好了,被褥孙氏都给她铺好了。
林秋然看了两眼没管,去厨房烧火做饭。
厨房有大灶,从家里还带了铁锅,在炉子上用就成。
林秋然看了眼水缸,里面水是满的,想来是于婶儿儿子打的,倒是勤快。
她先炖的肉,五花肉是要整块炖的。等炖好之后再切、淋酱汁上锅蒸。
宝塔肉形如其名,样子好看,但做出来却不容易,选一整块四方的五花肉,从最外层切片,到另一面不断,从外向里切,一片连着一片,最后由里向外拼起来,才有宝塔的形状,最考验刀功火候。
毕竟肉炖的太烂切不出来,太硬味道则差。
好在林秋然做这个次数多,熟能生巧,而且她炖了三块,一块不成还有两块备用呢。再不成,可以做酱蒸肉。
米饭也做了,掺着红薯米,为了好吃,她又加了些糯米。
上午,刘氏过来了,她也带了捆柴火,进来好好看了宅子一遍,就去给林秋然帮忙去了。
林秋然未见余氏,松了口气,她怕她娘答应了却食言。
刘氏心道,都嘱过了,再带来不是添堵嘛。她往灶膛添了把火,火旺旺的,以后日子才旺!
等五花肉炖好,林秋然把鸡也炖了,切小块放香料慢慢炖,里面又放了土豆、豇豆这种配菜。
人多,尤其于婶儿三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林秋然怕菜不够吃。
临近中午,于婶儿带着女儿回来,手里还拎着两包点心,“我看着不错,给你们也买了一包。”
他们本就是帮忙的,谁知还留饭,她是邻居,若留饭,只送柴火就不妥了。
林秋然觉得这样有来有往也好,日后她想让于婶儿帮忙,也可以说是因为今日帮忙的恩情。
人齐了,也开饭了,凉菜拍黄瓜往上一端,然后就是宝塔肉蒸肉、红烧鲤鱼、炖鸡块。
一道炒茄子,一道炒豇豆,菜便齐了。
几人围着桌子坐了一圈儿,萧大石把酒也拿了出来,跟着李叔一人喝了两杯。
谁都没在饭桌上提萧寻,这种高兴时候,提萧寻做什么。
人死如灯灭,怀念也得有个头。于婶儿是觉得,提起一回就会让孙氏他们又想起自己儿子没了,让林秋然想到自己夫君不再,那哪儿是安慰,分明是往那伤口上撒盐。
所以,像李翠花那样的人才实在可恶,嘴上说着为你好,可句句戳人伤疤。那是图啥,看别人想起伤心事儿自己心里就好受了?明知萧家看重林秋然肚子里的孩子,却非说林秋然胎像不好,去县城看大夫,巴不得孩子没了。
如今,也算是扬眉吐气。
饭菜好吃,于婶儿几个孩子正是能吃的年纪,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大鱼大肉,鸡也有,不过于婶儿来之前敲打过,不能狼吞虎咽,也不能把菜全吃光了。
不过林秋然做得多,乔迁饭大家吃得尽兴。
吃过饭,于婶儿想帮忙刷碗,孙氏没让,林秋然还偷偷塞了十文钱给她,“婶子,今儿多谢你和李叔,钱你拿着坐牛车去。可不能不收,不然我还得送你们到村里才放心。”
于婶儿笑了笑,“成,以后有啥要帮忙的就直说。”
刘氏林秋然也给了钱,她也不想刘氏大老远走回去。
刘氏今儿是真放心了,拍拍林秋然的手,“用娘干啥就说一声,好好过日子。若是遇见合适的,看看能不能接受你有孩子,还是得找个依靠。”
林秋然点点头,她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却没想孤独终老。这个,她会考虑的。
人都走了,孙氏和萧大石收拾碗筷,林秋然有些累,便回屋歇着了。
于婶儿一家在县城逛逛,不常过来,到县城也算见见世面。差不多到时辰了,他们就往牛车那儿赶。
一家五个人,都不用等别人,直接就回村了。
坐在车上,于婶儿还是感叹萧家不容易,林秋然把老家钥匙给了她一把,让她帮着照看,虽然没啥东西,可菜园子里还有菜呢,太嫩的胡瓜豆角孙氏没摘,长大了直接吃就是,不然一直长得老了。
于氏不禁想,秋然这孩子是真不错。
回到家,她在萧家外头转了一圈儿,看李翠花在后头看,鬼鬼祟祟的。见她来了,还打听了一句,“他们家人呢?咋一天没见着了?”
于婶儿道:“今儿搬家,搬走了。”
李翠花一愣,搬家,莫不是萧家村都待不下去了了,“搬到哪儿去了?”
于婶儿笑了笑,“县城,以后就去县城住了。”

第二十二章 生意
李翠花愣了愣, “你说啥?搬县城去了!你可别胡说,萧家连个抗事儿的男人都没有,哪儿来的钱!”
李翠花声音拔高了许多, “还搬家, 别又是身子不好, 去县城看大夫去了。你这说瞎话的本事……”
于婶儿哧了一声, 道:“也就你天天盼着萧家过得差,以前没钱咋了, 秋然手艺好,县城的人都请她做席面, 再冲娘家借些钱, 咋就不能买宅子了。别看萧寻走了,可秋然却是个好福气的,萧家一家福气都好, 这不, 今儿早上搬走了。别看有人儿子多,那不也没搬去城里住。”
于婶儿也不想说太多,省着招李翠花记恨,这如今搬走了, 离得远远的, 李翠花就算想使坏也没办法,挺好。
也不知道她咋想的,就那么见不得萧家好。难不成是觉得, 萧寻走了,没看到萧家散了,反而立起来心里不如意?
这人咋那么坏呢。
于婶儿往后稍了两步,李翠花没瞧见, 她脑子都顿住了,咋可能呢,咋可能搬走了呢。
上回她问林秋然,林秋然还说是身子不好,去县城看大夫,敢情是骗她的!李翠花想了想这几日,萧大石和孙氏几乎天天出去,推个车带俩大桶,准是桶里有好东西。
他们一家去县城好几次了,有几回还坐牛车,要是没钱,怎么可能坐牛车呢,这是偷偷摸摸赚钱去了呀。
这一家子心眼子可真多呀,李翠花心里气得不行,如今孙氏和林秋然不在,她有气也没处撒去吗,看于婶儿还在为萧家说话,她咬咬牙道:“人有钱又如何,那也不是你的钱,用得着你在这儿吆五喝六?这可是好性子,比我家的畜生都好使,在这儿乱吠!可是畜生看门护院还有骨头吃,你这么为他们说的话,也没见赚钱的时候带着你呀!”
于婶儿真是被这话气笑了,她道:“你这话说的,谁家赚钱不可着自己先吃饱了。咋啦,赚钱给自己花还有错了,你有钱给你儿媳妇买点心,也没见你给村里人吃,你都做不到,还让别人做。成日见不得别人好,偏就不如你意!”
说完,于婶儿还忒了一口。
李翠花气得不轻,手指着于婶儿直哆嗦。于婶儿懒得跟她计较,扭头就走了。李翠花精神恍惚地回了家,她儿媳肚子大,过些日子就生了。肚子尖尖的,看着像是男胎。
儿媳问她咋了,李翠花摇摇头。
李翠花心道,没事没事,林秋然肚子里也不知道是个啥,准是丫头片子,萧寻没了,孙氏就盼着是个儿子,要是生个丫头可就笑话了,没法传宗接代,萧家不还是断了香火。
李翠花忽然想起来,萧大石一家搬走了,本家知道吗。有钱咋了,叫他们有钱,不给外人花,还能不给亲戚花。
孙氏把从村里带来的菜给邻居送了些,刚搬过来,也认识认识。再说她和萧大石肯定有回老家的时候,能托着邻居照顾林秋然。
有句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
一家娘子姓许,一家姓陈,头一回看性子还不错,总之先送些,若是日后不好相处就离远点儿,也不妨碍什么。
等她回来,林秋然也醒了。
孙氏端来瓜果,“我出去买的,你快吃。”
上午没空,孙氏下午才闲下来,以后就是要过日子的,吃的喝的都得备着。在县城比村里方便,想买啥都容易,就是不咋便宜。
村里几乎没啥花销,但来城里,总想啥都买点儿。一不注意,就把钱花出去了。
林秋然点了点头,“不急,一会儿再吃。娘,我也不太累,我们合计合计,明日摆摊的事儿吧。”
萧大石主要干力气活,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孙氏卖,所以林秋然和孙氏商量就行了。
早先林秋然就让孙氏跟常来买鱼的顾客说了,明日不仅摆摊,还会上新菜。
林秋然打算多积累客源,日后好开铺子的。终于搬来县城了,也方便,得好好想想怎么做这生意。
孙氏卖了这么多天的菜,也有些头绪,她道:“秋然,你说现在不用推车来回跑了,省了花在路上的时间,早起街上就有肉菜卖,让你爹早起买去,买回来做好,我跟你爹去卖,住在县城方便,啥时候回来都行。”
孙氏不会做菜,暂且想到的只有这么多。
街上人多,免不了磕了碰了,林秋然还是在家做菜安稳。
林秋然点点头,“娘说得对,以前最多一日卖二十多条鲤鱼,四十多条鲫鱼,能全卖光,也有前几日有事没来的缘由。菜量肯定得加,但我想着总吃一样客人也会腻了。”
不仅客人容易吃腻,林秋然虽喜欢做菜,可总是红烧鱼蒜香鲫鱼这两样,她也做腻了。
林秋然道:“每日菜色得不一样,比方说第一日做红烧鱼,第二日红烧肉……等做个几日,菜色再轮换回来。若是哪日我出去做席面,这天的菜就不做了,得等下回。”
吊着客人的胃口,生意还更好呢。萧家几次没来县城,再来生意都会好些。
不过虽然吊着胃口,但做什么菜色,还是依着客人的口味,以赚钱为主。轮换着来,是因为总吃一样,容易吃腻不说,就算前一日买了,第二日还想吃,也会顾及刚昨儿吃过犹豫一番的。
钱就那么多,县城百姓过日子也省吃俭用,哪里会日日吃。
隔几日就换菜色,喜欢吃这个口味的会等着,若是好吃的,隔三岔五就买一次,她们生意也好些。
孙氏听林秋然说完,笑着点点头,“这样成,有时候几天不去,再去生意就好,连着去也能卖完,但我看没有日日来的客人。”
鱼卖得不多,来过的客人孙氏基本上都认得了,回头客不少,新来的也有。
菜品解决了,就剩价钱了。
以前做鱼不用本钱,整条鱼按斤称倒还行,哪怕家里出油、调料、柴火这些,赚得也不少。
但如今,买来鱼要去内脏,其他的肉炖久了水分也流失,要是还按斤称按两倍的市场价卖,虽然还有得赚,但赚得少多了。
若是租铺子,还有借口涨价,可是还摆摊呢,若冒然涨价,客人肯定也不乐意。来这儿买鱼,不就是看中便宜还好吃吗?真涨了,恐怕得丢一半客人,传来传去,最后还会影响摊子生意。
林秋然还想攒钱开铺子,赚得少不行。也有别的法子,多做多卖,定价便宜却能薄利多销,可是她有身孕,靠量赚钱,时间长了肯定受不住。
光卖肉不行,那加上菜呢。
林秋然想着可以用肉汤煮菜,有肉香菜的味道自然好,看处理菜的难易定价,哪怕卖得比肉便宜,时间长了,赚得自然也多。
再有便是做菜步骤多,有的要炖有的要炸,煮菜简单。
若生意稳定,可以找供货商,把本钱压下去。肉菜以味道取胜,吸引客人,普通人家想换换口味,也不会买太多肉,大约会买些肉汤煮的菜吃。
鱼汤可以煮豆腐,肉汤可以炖土豆豆角。价钱又不贵,总会买一点。
俨然孙氏也想到价钱的事儿,她问:“秋然,价钱还和原来一样吗?”
好像一样了不好,不一样也不好。
林秋然道:“卖鱼的价钱最好和原来一样,买肉太贵的话,恐怕都只买鱼不买别的了,定价不能变。不过可以加些菜,炖鱼炖肉都会留汤,就放汤里面炖。”
孙氏和萧大石把菜洗好切好,炖不费事,算是薄利多销,有些人家光吃肉不够家里分的,味道好的菜也能解馋。
孙氏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她道:“不然明儿试试,若是成就还这样做,不成再想别的法子。”
林秋然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那明儿先做红烧肉吧,娘,你买三十斤五花肉,三十斤土豆三十斤豇豆。”
以往做鱼,一条四五斤重,八条也有三四十斤呢。
头一回林秋然只敢卖这么多,先看看生意如何,再看着加菜。
林秋然先数出五百一十文,五花肉价钱看当日,今儿林秋然买的五花肉十文一斤,后腿什么的便宜一文,倒是可以掺着卖,但是她还是想味道好些。
土豆三文一斤,豇豆贵一些,四文一斤,明日五花肉按二十一斤卖,虽然炖出来缩水,可也是赚的。豆角炖豇豆,就按七文一斤卖。
孙氏让林秋然一会儿先吃饭,早点休息,明儿还得忙呢,“你做菜得当心身子,等我们买回来洗好了切好了,再叫你起来。”
林秋然点点头,她看了孙氏一眼,又摸了下鼻子,“娘,我今晚上想擦擦洗洗。”
林秋然今儿也收拾东西了,从萧家村过来弄了一身尘土,而且做饭油烟重,今儿是住新家的第一天,洗干净点寓意好。
孙氏笑笑,“那还不好说,我烧水去,等吃完饭水就好了。”
吃过饭,孙氏把水给林秋然兑好,又去烧了一锅。两锅水,林秋然总算洗干净了,擦干头发,她便睡下了,次日萧大石推了一堆东西回来。
孙氏萧大石俩人先把土豆削皮切块,然后又把豆角摘了,切成两半,肉也都切好,最后她给林秋然煮了三鸡蛋,这些都弄好了,她才叫林秋然起来。
林秋然这一晚上睡得极好,睁开眼的时候,吊顶虽然有些陈旧,可却不是黑漆漆的木头房顶了,屋里干净整洁,窗户开着,晨起的阳光透进来,让她觉得以后的日子都有盼头了。
果然钱得花出去,哪怕捡了金子灵芝,林秋然也不会日日看,但是换成宅子就不一样了,每日在家里,心情都是好的。甚至还想着这个有些小,等有钱了,再换个大的。
林秋然心里高兴,也没赖床,起床吃过早饭,她就开始做菜了,红烧肉常做,对她来说很简单,但炖菜不一样。
这可不是把菜丢进去就行的,土豆豇豆得注意火候,时间长了土豆不成块儿,都融进汤里,卖不上价钱。豇豆需要软一点好吃,但也不能太烂。
林秋然是差两刻辰时开始做的,因为分开卖,她是等红烧肉好了之后才炖豇豆土豆的,等到巳时二刻,菜已经做好了。
做好孙氏和萧大石装菜,今日两个大桶,林秋然道:“娘,中午给你们送饭去。”
离得近,自然不用再买着吃,省钱是一方面,吃得也更舒心。
孙氏道:“嗯,不着急,你吃完了再送。”
林秋然打算送饭的时候替替二人,也看看生意如何。按以前的经验来说,红烧肉卖得应该不错,定价低,比酒楼的味道还好,还胜在份量多价钱便宜。
林秋然还尝了,今天做的味道和以前一样,咸口微微甜,肉软糯入味,肉她不担心,她担心的是菜卖得怎么样。
菜的份量可多多了,还全做了,林秋然本来也想现做,毕竟这个简单,孙氏也能煮,可是没方便的锅,推个车带着炭火不方便。
如今只能盼着生意好点儿。
林秋然回屋歇了一个时辰,就起来准备午饭。二米饭,炒胡瓜鸡蛋,还有早上她留出来的红烧肉,她吃得多些,给孙氏和萧大石的少,但也有,吃完她就去送饭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