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食网红打卡APP(卷尾巴猪)


杜嵩对广西菜的味道不抱任何希望。
年轻那会儿他和父母跟团来过广西旅游。跟团游玩吃的自然就是团餐,在他印象中,广西菜味道也就那样,饭菜吃不惯,也就米粉还行。
景倒是不错,距离鹏城也不算远,难得有假期,倒是值得带家人孩子一块过来看看。
对了,杜嵩就是郭清女儿朋友的爸爸。
他是个平时做事情比较有规划,出门旅游之前喜欢提前做好攻略的人。
游玩攻略他会愿意参考马蜂窝等游记app上的内容,饮食方面,则更倾向于来当地之后,按照小众点评上的评分等级去找餐馆就餐。
他认为点评上的高分餐厅一般不会太差。
其实中午那家吃着一般的店,就是他在小众点评上找的。
那家名字里带着啤酒鱼的店在点评排名靠前,评分数4.4也不算低,店里的东西明码实价,6人消费六百多,人均一百出头,对他来说倒是个正常景区价。
至于店里的东西味道好不好嘛,不好说。
难吃肯定不至于,要说味道好,又差点意思。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假期人多,上桌的菜要么不及时,要么就是不温不热,怪怪的,吃着有点像预制菜。
用餐体验不太好,又加深了杜嵩认为广西菜不好吃的印象。
午饭后,自家女儿缠着他,说晚上想去崖边鼎锅饭吃饭时,其实杜嵩最初并不同意。
因为他在点评上查过,这家店的评分数量只有三十多条,评分总数也只有3.8,连4分都不到。
在阳朔,4.4分的店体验都这么一般,3.8分的店岂不是更差?
而且店子位置又偏,天知道那里到底是个什么环境,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乱收费的情况。
他女儿说:“这是探店up主推荐的店呢。”
杜嵩:“现在的探店视频都是恰烂钱的,随便看看就好,哪有人真跟去吃啊?”
女儿:“视频评论区有本地人说味道确实很好,他们当地人都会专门开车去吃。”
杜嵩:“评论区可以刷,晚上吃火锅怎么样?爸爸吃不惯广西菜。”
见自家老爸不同意,转头,杜嵩女儿又去找自己妈妈。
最终让杜嵩松口的并不是她女儿,也不是他老婆,而是郭清一家。
“这个探店up主之前在鹏城推荐的店我们也去过,她视频里的评价还挺中肯,应该是真吃过才推荐的。”郭清老公建议道:“试试呗,反正下午我们也要去遇龙河,近。”
两家一起出门玩嘛,要顾虑的东西总是很多,女儿朋友的家长说想带孩子去试试,倒也没必要不给面子。
“行吧。”想着吃顿饭,在哪儿吃不是吃,杜嵩便也应下来。
晚上,两家人开车前往崖边鼎锅饭,发现这家店虽然地方偏,停车场里车却很多时杜嵩想的是——
好家伙,又是一家被吹起来的网红店,花多少钱买的营销?
景区餐饮业是好赚啊。
进店点餐时,他看着四周环境和菜牌上的菜品名:“你们看着点吧。”
脑海里想着两家人对环境和饮食的要求不同,明天得分开换点其他菜系的店吃。
这个想法只持续到饭菜上桌,他把第一块酸芋苗焖鱼放进嘴里前。
店里的大厨做鱼有一手功夫,新鲜宰杀的鱼肉紧实嫩滑尝不出半点腥味,蘸上咸酸带些辣味的酱汁,配上店里用小鼎锅焖煮出来的米饭简直一绝。
还没等其他菜端上来,他已经就着焖鱼干掉大半碗饭,就连他那平时不怎么喜欢吃大米饭的女儿,也在干掉两大块鱼肉之后,用酱汁下了几口鼎锅煮出来的大米饭吃。
柴火灶配大铁锅烹制出来的美味粗犷朴实,是在鹏城那些开在大商圈里,装修漂亮的餐馆里很难尝到的味道。
随后芋头鸡、芋儿白菜、酸笋炒牛肉、田螺酿、小鱼丝瓜汤等几个不同菜品上桌,他更是吃得话也不多说几句。
桌上另外几人倒是边吃边聊天。
“广西菜原来是这个味,比我想象中好吃很多,怎么不出名呢?”
“那也不是所有厨子都能做得好呀。厨子不一样做出来的菜都不同,连青菜都炒得比我们中午吃那家店好一些。”
杜嵩老婆:“现在的探店达人还真有两把刷子,这么偏的店也能找到,她还介绍过当地什么其他店吗,回头我们再看着试试怎么样?”
杜嵩没插话,还趁机刮两块锅巴配着菜吃。
饭后,其他几人已经开始交换意见商量明天吃点啥,期间还偶尔提起介绍这家店的探店up主。
杜嵩认为美食号的推荐总是不那么靠谱,这家店好吃估计也就是偶然。他独自打开小众点评,开始仔细翻看崖边鼎锅饭的评价区,想整明白这家店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评分才3.8。
打开评论区,他发现其实这家店的评价大部分都是四五星好评,店子评分低,大概是跟点评的商家评分系数有关——
时间长没人点评,商家评分就会自动下降。
看评论期间,他发现这家店的最近评论几乎都被同一个ID霸占,也不知道这人怎么回事,在店里吃这么多次,几乎把大半菜品都尝了一遍。
“要说刷分也太明显了吧?”号的等级倒是不算低。
他点进对方的个人空间,从上往下拉,发现这位名叫小迟没吃饱的用户之前在广西去过不少店铺消费,好些桂林阳朔甚至鹏城的店铺都留有她的下评论和足迹。
评论内容有褒有贬看起来十分中肯,看记录还曾发布不少关于美食的笔记,应该不是刷分号。
而且常驻地区是鹏城,口味和评价标准估计跟他们也能更接近一些。
关注一下,回头可以参考着吃吃看,这种在小众点评真吃真留评的人瞧着比什么P站探店up主靠谱多了。
“差点忘了,先给个好评。”
杜嵩平时是只看评论不写评价的类型,只是这次,他实在是忍受不了味道这样好的商家在点评上的评分居然只有3.8。
“哦豁,又一条好评。”
就餐高峰期过后,崖边鼎锅饭的员工们好不容易闲会儿,正在后厨摸鱼。
带头摸鱼的是老板一家那不咋靠谱的小儿子。他小子还在上专科,趁着清明假期回来帮忙。
他总是躲懒,忙没咋帮上,发现自家店子人气忽然上涨后,却第一时间在各大平台搜寻自家店子的推荐消息,还真让他找到了。
前不久,小迟没吃饱P站账号,以及小迟逛吃,几乎是同一时间,均发布了他家店子的探店推文和视频内容。
而且P站视频似乎还挺火,从播放量来看,估摸着已经上过首页。
好消息不能光自己知道,还得跟大家分享。老板小儿子找到视频来源喉,公然在店里用手机看探店视频,还外放。引得店里其他干活的叔叔阿姨伯伯,甚至他爹妈都想凑过来看。
要是换做平时,他爸妈肯定给他撵出后厨,让他帮忙接待客人点菜去,但今天没有。
长辈们就着他的手机看探店视频,觉得自家每天工作的地方被拍成视频还挺有意思。光看视频还不算完,他们还喜欢看评论区。
没有厨子不爱听食客的好评。
只是一般情况下,厨子都在后头做饭,听不见。
以前小众点评刚推广的时候,店家倒是赶时髦也把自家店铺传到点评上,时不时刷一下后台,看看有没有新增好评。
店里逢年过节来吃饭的老客不见少,但他们全都不用小众点评,结果十几年过去,店里评论总共也才那么些。
除了开始那几个月,店里掌厨的老板后来就再也没刷过评论区。
现在不一样。
在网上看过视频才来店里消费的客人,有不少都有用小众点评,或是各社交分享平台的习惯。
所以短短几天,小众点评上平均半年才会涨一条的评论,居然开始以每天1~2条的速度开始上涨。
于是老板那儿子偷懒时,给自己找了个能摸鱼又不被骂的活——
给店里叔叔伯伯姨姨婶婶们念来自各平台的评论,或是视频弹幕听。
评论弹幕的留言肯定有好有坏,没来过店里的不少网友都会觉得店子环境不好,装修简陋,还会刷各种难听的话。
他就捡着好话念。
“姨,你看,视频这块拍到你了,弹幕上说你捞鱼的样子超熟练,表情冷漠得就像在大润发连续杀了十年鱼!”
大姨没听过这个梗:“什么玩意,杀鱼的是你叔,我抓鱼点菜。”
“爸,这个发弹幕的肯定是老客,说他人在外地,看到视频想飞回来吃你炒的菜。”
“哇,点评的分数好像涨了。我看看,有新评价,是游客评价,说来我们店吃饭之后对广西菜有改观……”
他爸应两声,倒也没答什么。只是儿子知道,这会儿他爸没让他滚蛋,心里估计就是爽着,想让他继续念下一条。
不过这些网络评论都是添头。
对于店里干活的员工老板大厨们来说,其实小迟本身的探店视频内容,就是一条又长又详细的大好评。
掌厨的老板和老板娘,这些天只要下班休息回家,就时不时会偷偷将她拍的视频拿出来放。
就是每次放到“这家店的醋血鸭不推荐……”这一段时,会选择性跳过,继续看她视频里的其他内容。
老板娘还琢磨:“回头我们能不能把这个视频下载下来,在店里搞台电视机重复播放?”
禾嫒尺的视频和推文发布时间卡得正正好。
好得就连她那粉丝多是鹏城人的都被带上流量。
毕竟鹏城距离广西近,路费不贵,桂林阳朔景点密集。时间多想长玩,有长玩的玩法。时间短,想走马观花,两三天也能踩上好几个景点。
碰上假期,好些正在思考自己到底要去哪儿玩的鹏城人在看过推文之后,便将目的地定在那儿。
广西的餐饮、旅游工作者们在清明期间为了赚钱忙得脚不着地。
远在鹏城的禾嫒尺也没休息,她终于在清明假期结束之前,编辑出自己回到鹏城之后的第二篇探店推文和视频《桂林人吃火锅时都往里面放些啥?》。
“假期快结束了,现在发能赶上趟吗?”
“……赶不上就五一吧,反正这波赚得也不少。”
退出视频发布页面,她来到《本地人从外地回家也要驱车去吃的农家乐饭店?》视频底下开始浏览网友们的视频反馈,并时不时给他们点个赞。
其中一条来自广西IP,名为崖边鼎锅饭的网友留言吸引住禾嫒尺的目光。
“我是店主的儿子,最近这几天过节,店里多出好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提前囤的鸡和鱼都被吃完了,现在准备去邻居家里抓!谢谢小迟对我们店的肯定,最近大厨炒菜都是笑着炒的!”
底下还有网友给他点赞,并在下面留言说他家米饭好吃等内容。
禾嫒尺点个赞,想了想,又将他的评论置顶再退出P站。
随后,她打开美食网红打卡APP,看了一眼后台的收入记录,嘴角又没能忍住上翘的幅度。
旅游城市的餐饮业在假期是真赚钱啊。
清明前一天、第一天、第二天、她挣得的影响力收入分别为1879、2387、2746,其中有70%以上来自广西。
像崖边鼎锅饭这种景区店味道好,其实定价不算便宜。再加上位置偏,地和人都是自己的,不用交什么房租,其实利润很高。
给禾嫒尺提供的影响力收入高达10%,加上平台额外附加收入,能达到13%。
清明几天的影响力收入倒不是全是它给的,虽说景区店在假期很赚钱,倒也不至于那么赚。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之前看过笔记的游客会跑到其他店消费。
例如某家被禾嫒尺在笔记里一带而过,并未重点推荐的乡土农家菜和兴坪古镇物美价廉的小七排档等。
不过目前比起手里赚到的这些钱,还有一件事让禾嫒尺格外高兴。
《桂林人吃火锅时都往里面放些啥?》发布成功之后,她的跨城探店任务成功做完。
奖励是100经验值和6张5000平台流量券声望。
她的用户等级终于提升啦!

禾嫒尺看着用户下一级所需经验后面那几个0,头是真的大。
从Lv2升到Lv3需要500经验值,愣是花掉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把等级升起来,现在升下一级居然要2000,每日基础点评报销任务才给2点,如果不做其他额外任务或是接广告,光靠吃饭打卡,得吃三年才能升级。
不过升级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目前禾嫒尺的用户等级为3,每天做点评任务可以报销的额度从之前的50,一下涨到100。
房补额度也从之前的每个月35%,补贴上限2000,飙升到每个月50%,补贴上限3500。
只要她每个月写满4篇推文或是探店视频,现在她租的房子只要交1149.5就行。
房租下降,吃饭能花的钱还上涨,禾嫒尺在鹏城的生活成本再次降低。再往后,很容易就能攒下钱来。
不过……
“钱是王八蛋,花了再赚!”
禾嫒尺失业前已经好几个月没拿到工资,导致她手中拮据许久。获得APP之后,前一两个月赚的钱不算多,刚够交房租和配置新住处的家具家电等东西,手里也没什么钱。
等她笔记火起来,真正赚钱,其实已经是年后的事。
年后,她在广西呢。
在广西期间虽说有持续笔记收入,但出门在外,网购还是不那么方便,所以她很多东西都没怎么买,现在嘛……
“夏天到了,买几件短袖穿一下,鹏城夏天长冬天短,一件短袖能穿十个月,嗯,夏装划算。”
放进购物车。
“睡衣?”禾嫒尺只有专门的冬睡衣,没买过夏睡衣。
她现在身上这件衣服还是洗旧的T恤。
旧棉T洗多了变形发软,穿着外出显旧显脏,当睡衣穿倒是舒服,就是不好看,专门的薄睡衣会不会穿着更舒服呢?
不知道,先买两套试试吧。
放进购物车。
最近天气热起来,要不要买些冷饮喝喝,还有冰激凌!
禾嫒尺想买冰激凌很久了。
以前在家里住,妈妈不让她吃太多冰激凌,基本都是买一根吃一根,家里囤不住。
后来在学校住宿舍,宿舍里又没冰箱,也是只能买一根吃一根。
毕业之后住城中村也一样。
但现在不同,她是有冰箱的人啦!
冰激凌,冰棍这种东西,现在不管扑超市还是便利店,一根一根单独买都很贵。
比如较出名的苦咖啡、脆宝、甜筒什么的,都得3-5块钱一个,有时候可能更贵。
但是如果批量买嘛……
“不是吧,附近的米团超市苦咖啡才9.9一盒6根,脆宝10.9一盒6根?”
“咦?!怎么这个品牌的冰激凌还能叠加99-40冷饮券?”
买买买!全部放进购物车!
禾嫒尺靠在沙发上刷购物软件刷得兴起,手上这台工作4年多的手机忽然卡了。
“啊!我要买手机,新手机!”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禾嫒尺的影响力收入正式突破3000大关,次日一早,她用这个假期赚到的钱,跑到品牌手机专卖店给自己买了一台新手机。
内存大大的,型号新新的,刚开机,美食网红打卡APP像是预安装软件似的已经住在上头。
新手机到手,她才发现自己旧手机是真的卡,只是之前用得习惯,所以不在意而已。
用户等级上升还买了新手机的禾嫒尺心情好得不得了,她决定庆祝一下,试试平时不怎么会吃的东西。
比如说西餐。
禾嫒尺小时候是吃过西餐的。
她爸出门打工那会儿据说富过一小阵,可能几个月吧。那时候她爸也不晓得投资什么的,反正赚了钱就是花。
二十年前的人花钱路子不多,要么买衣服,要么吃。
她爸给全家都买了衣服,又带老婆孩子到当年市里最高档的西餐厅里吃好吃的,说是见见世面。
那次吃饭对于禾嫒尺来说,可能是出生以来最隆重的一次。
三人的饭前准备快要赶上出门喝喜酒。
她爸不知从哪儿弄来一罐发胶,模仿发哥在上海滩的样子,把自己的头发全部往后梳得整齐,又穿上一套结婚时的西装,还踩着一双扁头皮鞋,看起来像模像样。
她妈则是换上她爸新买的衣服,涂上粉底口红,还描了眉,闻起来香香的。不过她提前烫卷的头发摸起来也很硬,估计跟她爸用的是一罐发胶。
那天出门前,她妈在家里的鞋盒堆里翻出一双禾嫒尺从没见过的超尖高跟鞋,穿上愣是看着高一截。
家里两个大人都重视对待,还在上幼儿园的禾嫒尺当然也要打扮,她被父母双方一块折腾,穿上厚厚的红色毛呢裙子和小白长袜,脚上套着一双圆头小皮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