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食网红打卡APP(卷尾巴猪)


到桂林和阳朔之后,其实禾嫒尺也在里面看过一些当地推广任务,甚至还在任务列表里看到美味竹筒饭。
任务要求是到店打卡探店,并且给出五星好评,以及撰写一篇美食笔记,任务完成可以获得300元,以及10经验值的奖励。
好家伙,这个任务一下将禾嫒尺对秒杀频道的印象拉低不少。
来到全州,秒杀频道里居然也有探店任务。
不过不是一般餐饮店,而是咖啡店,禾嫒尺还在小众点评上搜了一下,店里不光卖咖啡,还有蛋糕、面包等各种小甜点。
只是价格对于县城来说确实有些高,估计生意不好做吧。
不太了解当地情况的禾嫒尺对咖啡店探店任务没有兴趣,见没有想接的任务,禾嫒尺关掉APP,随后取出平板找美食纪录片看。
随着纪录片播放,温柔又舒适的旁白开始解说美食的由来,然而她的心思却不在纪录片上。
她在想赚钱的事。
前不久发的米粉探店文章和视频流量没上来,让她有些担忧。
虽说最近收入不错,只是视频流量总有下去的时候,一天一千的高收入估计持续不了多久。撑死一个月吧,下个月不到,影响力收入就会开始下降。
要是碰上那种情况,她是不是得想些别的方法赚钱呢?
禾嫒尺在各平台的账号数据全部都已达到可以接广的标准,现在的她哪怕不用影响力通过APP购买任务,也可以直接在各平台赚钱。
例如小众点评。
其实之前她已经在小众点评参加过笔记创作分成计划。
这两个月里,禾嫒尺没少写笔记,平台也不知道怎么算的,居然还真让她在小众点评赚到一杯奶茶钱,12.56。
多倒是不多,看着还挺有意思。
而、小紫书、P站,其实都各自有自己的扶持计划。
例如成为广告主之后,可以按照需求在文章内加入广告,只要有人看文章时路过广告页面,就能有收入。
P站则是可以按照视频播放量、互动量等发放收入。
小紫书是可以直接在后台接广,按照粉丝数量报价,能赚多少就看自己的本事。
如果禾嫒尺现在刚入行,估计不会考虑太多,直接全部加入,赚了钱再说。
但现在她已经不算一个完全的新人。
有时,她也会在网上疯狂搜索关于自媒体职业者应该怎么赚钱的笔记,搜出来的内容不一定有用,可是其中有那么几个关键点,她是记住了。
关于广告和流量。
在文章中植入广告得严格选择广告内容。
有时候文章页面出现不合适的内容,例如金融,甚至诈骗广告,可能会被举报,导致整个账号废掉。
这个倒是可以倒是可以看情况加入。
比较麻烦的是P站视频和小紫书的扶持计划。
这两个平台的扶持计划都会限流。
说白了也很简单,公域流量总共就那么多,平台会根据视频或笔记的互动量将流量分给大家。
只是如果笔记或视频里有广告,他为什么要将流量分给这些广告呢?
平台自己也有广告渠道,想推广可以直接花钱向平台买。能卖钱的流量可不会白白送人。
要是禾嫒尺粉丝多,倒无所谓限不限流,关键她粉丝少啊,尤其是小紫书。
别看她最近笔记发得热闹,数据不差,好像每天都在涨粉,其实粉丝到目前为止才三千出头。
就这,已经算涨得快了,毕竟过年前一千不到呢。
P站倒是好一些,毕竟连续有好几个视频上了首页,在禾嫒尺来广西游玩期间,冬阴功和羊魔牛的视频持续发酵,现在粉丝数量已经刚突破一万大关,开始奔着两万去啦。
禾嫒尺自己按照P站的流量扶持计划粗略算过,如果之前她加入了流量计划,这几部视频高低能给她赚个大几百。
问题是如果加入流量计划,她的视频还能获得那么多公域流量吗?
“哎,还是APP给的影响力收入比较重要。”
想明白的禾嫒尺把脑中杂念丢到一边,这才开始专心看美食纪录片,并尝试分析人家的剪辑手法和分镜。
看着看着开始馋,又去问酒店工作人员借了酒店里的员工专用微波炉把醋血鸭热了热,配着纪录片当零食吃。
由于禾嫒尺在吃晚饭时,有意识避开自己不算喜欢的苦瓜,现在打包盒里还剩下不少苦瓜片。
不吃是浪费食物。
想起在店里尝的苦瓜不算很苦,禾嫒尺又夹起一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
“嗯?”
或许是因为煮的时间长,还重新热过,苦瓜已经变得软趴趴尝不出苦味,像是煮软的莴笋似的,格外好吃。
而且血鸭本就味浓,一连吃这么多嘴里正腻味。配上苦瓜居然觉得格外清爽,像是自己吃了一种什么很有营养的东西似的,心理上也莫名很舒服。
禾嫒尺连吃好几块苦瓜,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小时候她爸说的话,欣慰地感叹:“我是大人了啊。”
次日,禾嫒尺在酒店附近尝过地道的全州红油米粉当早餐,继续乘坐高铁,踏上前往柳州的旅程。
“螺蛳粉,我来啦!”

说起柳州,禾嫒尺脑中首先浮现的是前几年她曾看过的一则新闻——
柳州某螺蛳粉厂辣椒油泄露事件。
那会儿柳州下大雨,螺蛳粉厂正好漏油,厂房附近整个片区的积水面上飘着一片片红油,被网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玩梗。
“这就是螺蛳粉不发货的原因吗?”
可以说是因为螺蛳粉,柳州这个地方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原本坐高铁到达柳州的禾嫒尺想下车后直接冲进螺蛳粉店杀个来回,结果才刚出站,被高铁站边上某家店截了胡。
最开始引起她注意的是气味。
“什么味?怪怪的。”
禾嫒尺顺着味一路找去,一家名为天天见的臭豆腐店进入视野。
“这是臭豆腐的味?”和她以前闻过的味也不太像呀?
难道是柳州特色臭豆腐?
说起柳州特色臭豆腐,禾嫒尺想起《臭豆腐加螺蛳粉,臭臭组合!》这篇笔记。
她记得笔记底下有网友说过,柳州臭豆腐就有螺蛳汤泡臭豆腐的吃法,要是有机会来柳州可以试试看。
难道天天见臭豆腐就是螺蛳汤臭豆腐?
好奇,进去看看。
然而进了店,禾嫒尺才发现天天见臭豆腐不光卖臭豆腐,还是一家麻辣烫店。
店子不大,门口进来左手边是开放式厨房,老板进进出出不知道在整理什么东西,老板娘则是在那待着做臭豆腐和麻辣烫。
右手边是一个大冰柜,里头放着各种各样的食材。
禾嫒尺到达柳州时,刚过中午不久,天天见臭豆腐看起来像是刚开始营业,店里除她以外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位不知是本地人还是游客,比她早一些进店,手里还推着行李箱。也不知他是刚从外地过来,还是准备吃完这顿就坐车离开柳州。
这位食客熟悉地拿起冰柜旁的塑料盆,开始往盆里夹各种食材。
禾嫒尺不懂,于是也跟着夹。
最近在广西吃芋头吃得有些上头,来一串。吃麻辣烫还是得加点丸子,禾嫒尺在虾丸、墨鱼丸、牛肉丸里选择了墨鱼丸。
有淀粉肠?也来一根。
吃麻辣烫,蔬菜得放吧?再来点空心菜和金针菇吧。
等等,不对。
把自己想吃的食材都夹盆里,禾嫒尺才想起自己进店要吃臭豆腐来着。
还没等她开口问臭豆腐怎么卖,比她先进店那位客人已经把盛放食材的盆递给老板娘点单:“给我再加一份小臭豆腐和面。”
这时,禾嫒尺才注意到冰柜最上方贴着价格牌,明码实价写着所有食材的价格。
臭豆腐的价格还涂改过,小份臭豆腐5元20个。中份8元32个,大份10元40个,平均下来1元4个。
改之前是均价1元5个。
店里麻辣烫串则是素菜均价2元,荤菜3元,加粉或面是5元。
麻辣烫的价格和鹏城一般小店差不多,但臭豆腐是真无敌便宜。
禾嫒尺也学着前一位食客的样子,将菜盆递给老板娘,说:“我也要一份小臭豆腐。”
不加主食,20个臭豆腐估计不少呢。
麻辣烫和臭豆腐共计16元,禾嫒尺把行李推进店里准备在里头坐着等吃。
然而很快,她就坐不住了。
老板娘居然当着她的面,把前一位食客的麻辣烫食材丢进锅里炸?
“啊?不是麻辣烫吗?”
她这么想,也这么说出来。
老板娘手脚麻利地将食材按不同种类分次丢进锅里:“我们店的麻辣烫是现炸后烫。”
谁家的麻辣烫先炸后烫?没听说过。
禾嫒尺好奇地凑过去,想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操作。
对了,拍视频!
禾嫒尺赶紧把设备从随身包包里拿出来,开始拍摄。
这时候,老板娘已经将前一位客人的食材炸好,并把这些炸好的食材,丢进炸锅旁的煮锅里。
锅里的高汤飘着红,看起来是辣汤。
炸好的食材并没在辣汤里泡太久就被捞起,放入一个套了塑料袋的大盆中。
炸过的臭豆腐为了保持脆劲倒是不进辣汤锅里炸,直接堆在麻辣烫边上再浇上两勺煮锅里的辣汤汁,最后——
“吃多辣?”
前一位食客回:“中辣,加多点酸梅酱!”
店里的辣椒是辣椒酱,看起来颜色红彤彤,挺浓稠,有点像番茄酱,只是细看会发现里头还能瞧见着辣椒籽和辣椒皮。
酸梅酱看起来跟禾嫒尺在广东吃的酸梅酱不太一样,颜色橙黄,也很稠,像是老板一家自己调的。
见禾嫒尺看啥都好奇,一副游客样,老板娘觉得有些好笑,又问:“你是哪里来的呀?”
“我从广东过来。”
“那很近啊,怎么想着来柳州?”
“过来吃螺蛳粉呀,这里螺蛳粉不是很出名嘛,有推荐吗?”
老板娘仔细想了想:“你不要去那些新开的网红店,店名带柳字的都不要去。”
“为啥?”
坐在厨房旁吃麻辣烫那位带行李箱的食客听了实在没忍住,在旁插话:“因为柳州老字号开店不会在店名前面再加地方名。”
禾嫒尺把这段话在脑子里过一遍,想起前不久吃的红油米粉。
全州红油米粉开在桂林时,招牌上会加全州两字,但在全州就是单纯的米粉铺。
“对哦,就像在桂林吃米粉,本地老店都不会在店名前面加桂林两字是一个道理。”
没多会儿,禾嫒尺那份麻辣烫和臭豆腐也正式出锅。
她正想学之前那位客人一样,要中辣,多酸梅酱,老板娘却提醒她。
“我们店的辣椒有点辣的哦,不够辣还可以加,太辣就不能减。”
说真的,禾嫒尺来广西半个多月,对自己的吃辣能力已经多次产生怀疑,难道她之前在广东吃的都是广东辣,所以在广西总是被辣椒酱辣翻?
老板娘说辣,她绝对听劝。
“那就微辣,多酸梅酱吧。”
或许因为听禾嫒尺说自己是广东人,老板娘给的微辣是真微,辣椒酱就意思意思滴了几滴,主打走个过场。
酸梅酱倒是给她打了整整两大勺。
禾嫒尺把麻辣烫捧座位上,还没来得及将酱料和汤底拌匀,已迫不及待捞起一块臭豆腐往麻辣汤汁里压,好让它能多吸些辣汤。
再裹上酸梅酱和少得可怜的辣酱,才放进嘴里尝。
这家店的臭豆腐个头很小,比陈记臭豆腐的小臭豆腐看着好像还要更小一些,一口能吃两三个。
刚炸过的臭豆腐还脆着,吸了汤汁底味麻辣,外头裹了酸梅酱后,又多出一层酸甜味。
这种没尝过的调味只能用魔性形容。
麻辣酸甜口的臭豆腐刚开始吃时,其实还有点不太习惯。
只是吃完一个,不知怎的会很想继续尝酸梅酱味,于是不知不觉,一个、两个、三个裹满酸梅酱的臭豆腐被她持续送入嘴里。
转眼已经没了一半。
这时她才放过臭豆腐,转而夹起盆里的芋头吃。
天天见的麻辣烫不是随便过过油,而是真炸。食材在出锅时都被炸得起泡发胀,直至放进辣汤锅煮时,才蔫下来。
炸过再煮的芋头吃起来还挺神奇,老板娘那锅油估计油温不低,芋头才没炸多久,外皮已经被炸出脆壳和孔洞来。
放进麻辣汤里一煮,吸过麻辣汤的芋头吃起来口感粉糯,再配上酸梅酱,味道是真刺激。
就是微辣真的不够辣。
这让禾嫒尺对自己的吃辣能力再次产生少许自信。
“再给我加点辣椒呗。”
她端着盆找老板娘。
“加多少,这么多够吗?”加的时候老板娘手抖了又抖,总想尽量给她少加些,像是生怕辣着她。
加了辣椒酱的麻辣烫这回算是够味。
禾嫒尺没把辣椒酱酸梅酱和汤底拌匀。刚才吃臭豆腐时她已经发现,天天见麻辣烫的酱不拌匀比较好吃。
她更喜欢酱是酱,汤是汤的感觉。
像臭豆腐这种炸过再煮,能非常吸汁的食材,和浓酱适配度相当高。
入嘴咬开表皮,里面的麻辣汤汁会biu~出来。与此同时,食材外表裹的浓浓酸梅酱和辣酱在口腔中开始汇合。每一次咀嚼,酱料的混合程度以及味道的层次感都不一样。
而这种辣酱在汇合时产生的多层味道,就是让人感觉调味魔性的最大原因。
再戳个墨鱼丸尝尝。
原本雪白的墨鱼丸在炸制之后颜色金黄,泡完麻辣汤再蘸上酱,吃起来和平时吃的炸鱼丸有点像,但它是刚炸的,口感更弹牙些。
只是与店里的芋头和臭豆腐相比,略显失色,有些平庸。
禾嫒尺发现,天天见的东西好像是越能吸汁越好吃。
不吸汁的品种尝不出汁水和酱料的交融感,除了酸甜麻辣的调味以外,和一般麻辣汤没有那么大区别,而且还有点油。
吃完麻辣烫的禾嫒尺把东西收拾好,开始补录店内环境,以及门口视频。
她脑子里开始盘算自己应该给这家店多少戏份。
单独出一个视频?
还真可以,因为这种吃法的麻辣烫是真少见,至少她来柳州之前听都没听过。
只是重点推荐吗?
有点难搞,因为店家的酱汁和汤底调味略重,刚尝味时,酸甜加麻辣的味道冲击力很强,可惜吃多以后,会有些腻味,且饱得快。
咋办呢?
不管,先把素材拍明白再说吧。

柳州酒店比全州贵一些。
五星步行街附近的商旅快捷酒店是136一晚,房间不大,20平左右,装修倒是新,还包双早。
136一晚的房型没有窗,比较压抑,屋里有一张小桌子,可以将就办公。
好在禾嫒尺没打算在房内多呆,在柳州,她就当个天天在外头溜达的纯粹游客。
毕竟酒店地段好,下楼就能随便溜。
禾嫒尺来柳州之前算过,出差经费所剩不多,毕竟她已经出门这么些天,要不是省着花,3千的差旅住宿费和2千的餐费补贴早花完了。
来柳州之前,住宿费还剩649.5。
因为广西消费不高,再加上每日任务有50元的报销额度,所以餐费补贴也剩529没花。
计划不如变化快。
其实按照禾嫒尺最初的想法,在桂林呆半个月取材,再到广西其他城市逛,时间卡得刚刚好。
半路杀出一家崖边鼎锅饭深得她喜爱,居然改变主意,半路跑去遇龙河住一周,就为了能多尝尝店里其他菜品,以及拍摄合适的视频素材。
这么折腾,留给其他城市的预算就不多了。
“还想去一趟南宁来着……”
毕竟南宁是广西首府,首府人多,好吃的应该也多吧?
禾嫒尺留给柳州的时间没有太多,所以刚到酒店放下行李,就跑外边玩去。
毕竟酒店距离步行街不远,不去也不合适对不?
全国的步行街样子都差不远这句话,在禾嫒尺来到这儿之后,开始有些真切实感。
毕竟她以前没怎么去过其他城市的步行街,没对比自然说不出这种话来。
步行街往里走一些,能看见一家好大的蜜雪冰城,比禾嫒尺平时去的那家起码大五倍以上,让她涨了见识。
附近还有麦当当和kfc、熟悉的绝味鸭脖和章鱼小丸子。周六的下午,人不算少。
她在五星步行街慢慢逛,路过炒冰店本想吃些冰,却觉得现在天气凉了些。看见螺蛳粉,又觉得现在不那么饿,最后跑到买木薯糖水铺里,点份木薯糖水坐着慢慢吃。
木薯糖水其实最近也渐渐有些名气,主要是配着螺蛳粉一块火的。
这种煮的甜汤,广东也有不少。
禾嫒尺之前一直不怎么感兴趣,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吃过,估摸着也就那个味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