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禾嫒尺最近在桂林探店的经验来看,这种名字哪儿都不搭的小吃店就像少林寺里的扫地僧,很有可能藏龙卧虎。
例如恩恩小吃店的糯米饭、知明小吃店的卤味火锅。
名字起得不明不白还能经营下去,基本只能靠口碑支撑,但凡味道差一些,早倒闭不知道多少年。
这家店的螺蛳粉有拌粉和汤粉,拌粉是一两10元二两11元,汤粉是一两8元,二两9元。
单卖的螺蛳是8元一碗。
有单买的螺蛳证明螺蛳粉味道够正,至少汤底不是汤料包兑的,而是真正每天自己熬的大骨螺蛳汤。
除此之外还有猪脚鸭爪等各种配料,都比鹏城的价格便宜三分之一。
禾嫒尺在鹏城吃螺蛳粉舍不得到店里吃,贵,基本都是自己煮。
自己煮粉,料就那么些,体会不到在店里随便加小料的快感。现在难得来到螺蛳粉发源地柳州,趁着各种配料划算,肯定得多加料。
鸭脚鸡脚3元一个,得各来一个吧。
豆腐吸汁,2元一个,肯定也少不了。
豆腐酿还能泡螺蛳粉里吃?也来一个,3元。
吃螺蛳粉难得见到螺蛳,也来一碗让大家尝尝味呗。
小料多,就会担心粉吃不下,最终禾嫒尺只要了一两汤粉,共计28。
“我的粉煮软一些。”
煮螺蛳粉的大姐问:“要多辣?”
原本按照禾嫒尺平时吃速食螺蛳粉要把辣油全加进去的习惯,她肯定至少得来一份中辣粉。
毕竟在她的印象中,螺蛳粉就得被辣油包围,泡得红彤彤才显得有食欲又好吃。
问题是她今天嗓子有点不太舒服。
也不知是不是昨天吃完炸串麻辣烫又跑去吃蛋散、辣炒各种东西闹的,所以——
“我想要一份不辣的。”
“不辣也会有一点辣哦,小料是辣的。”
“好。”
三人各自端着自己点的粉找桌子坐下,先拍照再吃粉,嘉嘉还发了个朋友圈。
配字:在柳州抓到两个美少女,一起吃粉啦。
三人加的料都不少。
佳佳能吃辣,她那份螺蛳粉上的辣油已经将螺蛳汤遮得严严实实,夹出来的每根粉条上都裹着红油,上面还豪放地放着一块8元的炸猪脚和3元的虎皮鸡爪、油豆泡,看起来卖相很不错。
嘉嘉吃辣能力差不少,她就意思意思点份微辣,还额外要了一碗煮芋头和萝卜。微辣的红油少很多,也就比禾嫒尺那份不辣看起来多那么点儿红。
三份螺蛳粉,禾嫒尺那份看起来味最淡,汤面上漂的少许红点来自酸笋和虎皮鸡爪等小料。
据说螺蛳粉的精髓是汤底,所以云螺小吃店里有勺子。吃粉之前,禾嫒尺决定先给自己来一口汤尝尝味。
她将手里的勺子往碗里压了压,螺蛳汤沿着勺边往里滑,汤里没什么油,在勺子里看起来更清。
先呼呼吹几口气,确认汤没那么烫嘴,再就着勺沿慢慢吸汤汁。
螺蛳汤入口瞬间,禾嫒尺不由自主地将眼睛睁得大了些。
这份汤底喝起来比看着浓得多,清澈的汤底咸中带着来一股鲜甜味,这股鲜味跟禾嫒尺平时在家吃的花甲、贝类有些相似,却又好像更浓一些,而且不腥。
想必汤底在熬制的时候没少放螺蛳,螺蛳本身也足够新鲜。
尝过汤,这时她才夹起一小撮粉放进勺里,再添上一根酸笋、少许豆角、配着汤一块吃。
因为下单时,她叮嘱过煮粉的大姐要将粉煮软一些,所以出来的粉条软硬程度恰好是她喜欢的口感。
偏软的螺蛳粉和汤一起滑入嘴里,每次咀嚼,鲜美的汤底配着酸辣脆爽的笋和豆角在口中与米粉汇合,让嗓子有些不适的禾嫒尺吃起来也很舒服。
随后,她将粉里的虎皮鸡爪鸭爪、还有豆腐酿往汤里压了压,将粉条从碗底捞上来,盖在它们上面,想让汤把它们泡软。再夹起碗里的豆腐吃。
香螺小吃店的豆腐是油豆腐。
不是那种小油豆泡,店里倒是也有小油豆泡卖,1元一份。不过她没买,而是转而选择2元的长油豆腐。
它比油豆泡更扁、更宽、更长。
豆腐在加入粉里之前,其实正泡在一份螺蛳辣汤里温着,早已吸饱了味。
夹起豆腐,在边沿上咬下一小口。鲜浓还带着少许辣味的螺蛳汤迸出来,配着豆香十足的豆腐,吃起来让人相当满足。
她没舍得一口气将豆腐全吃完,转而将碗底的虎皮鸡爪捞出来。
其实禾嫒尺以前不算喜欢吃螺蛳粉。
螺蛳粉其实火得很突然。
在她的印象里,螺蛳粉刚火那会儿,和其他粉区别也不是很大,就是速食做得好,在哪儿都能吃。
煮起来能自己加各种蔬菜,好像比方便面健康好吃一些。
直到后来网友推荐得厉害,她试着把网购的虎皮鸡爪零食加到螺蛳粉一起煮。
虎皮鸡爪配螺蛳汤是真厉害。
炸过泡囊的鸡爪皮能把汤汁牢牢兜在里面,每次咬开鸡爪的关节时,鸡爪上卤得软糯带筋的皮肉连着汤汁一块进入嘴里,能让哪怕最普通的速食螺蛳粉吃起来香上一个档次。
打那以后,禾嫒尺每次吃虎皮鸡爪几乎都会配着螺蛳粉吃。
毕竟最近虎皮鸡爪很贵呢,直接吃,几口就没了,不是很划算。
在螺蛳粉店里吃的虎皮鸡爪比速食的和螺蛳汤更搭,毕竟做的时候就是准备配粉吃,所以卤味没那么重,杂味更轻。
吃起来螺蛳汤的鲜味会更明显。
把虎皮鸡爪啃没,鸭爪暂时留着,禾嫒尺将最底下的豆腐酿翻出来。
其实广东也有豆腐酿,只是广东的豆腐酿基本当菜配米饭吃。
泡螺蛳汤里?
这回还是第一次见。
豆腐酿里的豆腐,用的是油豆泡。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先剁馅,将油豆泡挖空,把提前拌好调过味的馅往里面塞,再上锅蒸熟。
蒸熟的豆腐酿被禾嫒尺泡在螺蛳汤里温着,看起来鼓鼓囊囊,皮薄馅足。
她用嘴唇试了一下温度,发现不太烫,随后直接沿着豆皮外侧咬下一小口。
“嗯?”
禾嫒尺低头看一眼被自己咬开的豆腐酿,里面的馅料口感让她有些意外。
禾嫒尺小时候吃的豆腐酿里,大多是以猪肉碎为主,香菇、马蹄等食材为辅拌的馅料。做好之后不管是空口吃或是配上米饭,都挺香。
香螺小吃店里买的豆腐酿跟她以前吃的不一样,主料是糯米和芋头。
糯米、芋头、加上少量肉沫、木耳拌成的馅料塞在油豆泡里,剁成小块蒸煮过后的芋头入口化泥,吃起来沙沙粉粉,再配上带着韧劲软糯的糯米,口感奇特,像是在吃糯米烧麦,层次感却又比糯米烧麦更丰富。
表皮韧劲更强,还带一股豆香。
由于豆腐酿里的主材是糯米和芋头,所以调味不重,哪怕不配任何东西,直接把它当主食吃也很合适。
禾嫒尺感觉自己要是没吃螺蛳粉,能一口气干掉至少八个。
既然现在在吃螺狮粉嘛——
她选择将这个被她咬过一小口的豆腐酿再次泡进汤里,好让螺蛳汤能直接透过口子,渗进豆腐酿的每一个缝隙。
豆腐酿的馅料塞得紧实,咬开之前哪怕泡在汤里,也仅仅只是让豆腐酿看起来湿了些,并且能保持一定温度,并未能让它吸着汤汁。
所以现在,禾嫒尺才算真正吃上泡螺蛳汤的豆腐酿。
要说刚才的豆腐酿算是质朴的民间美味,那么泡在螺蛳汤里的豆腐酿,则摇身一变,变成螺蛳粉配料中的又一样精品。
鲜美的螺蛳汤将糯米泡得更软,每咬下一口豆腐酿,螺狮汤底都会从糯米与芋泥之间的缝隙渗出来。馅料连接油豆泡皮的地方,更是能将汤汁兜起来,咬一口豆腐酿,再配一筷子带酸笋的螺蛳粉,口中滋味鲜咸带着少许酸辣,和谐得很。
“好吃吗?”嘉嘉见禾嫒尺夹着豆腐酿,一边吸溜豆腐皮上的汁一边咬里头的馅,好奇得很。
“好吃!”禾嫒尺点着头将最后一口豆腐酿塞进嘴里细细品尝:“里面是糯米和芋头、还有木耳和少量肉沫,单吃好吃,泡着螺蛳汤更好吃。”
“真的吗?”
想着离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嘉嘉和佳佳又各自临时多买两个豆腐酿泡汤里吃。
佳佳的螺蛳汤里红油多,豆腐酿泡在里面被染成红果果。
她的吃法跟禾嫒尺不一样,没选择先将它咬开,再往汤里泡,而是直接用筷子给豆腐酿戳个洞,好让汤汁往里漏。
濑尿豆腐酿DIY成功,放嘴里时一口爆汁,吃得满嘴流红油,赶紧拿纸巾擦擦。
禾嫒尺慢慢将所有配料和螺蛳粉吃完,腾出手来,才开始对付碗里的螺蛳。
螺蛳粉听得多吃得多,螺蛳确实是第一次见。
她用筷子将螺蛳夹起,朝着孔洞使劲吸一口,比螺蛳粉里更鲜浓的汤汁瞬间窜进嘴里,吃不吃得着肉先不说,这口汤已经值了。
煮过的螺蛳其实味道已经没那么浓,比起前一天吃的钉螺味道略淡一些,禾嫒尺却更喜欢煮螺蛳的味道。
她喜欢这种鲜美清爽的感觉。
三人将螺蛳分着吃完,在店里休息会儿,见天色不太好,像是要下雨的样子,决定找点不那么容易淋雨的地方玩,去柳州工业博物馆。
离开香螺小吃店之前,禾嫒尺还抽空去拍店里的环境配菜招牌等素材,准备写笔记用。
柳州其实原本是个工业城市,工业博物馆也主要向大家展示当地的工业发展过程。
门口还陈列着好些火车头,要是喜欢火车,来到这里估计会非常高兴。
逛完博物馆,外头已经开始飘下雨滴,三人决定吃些暖的,又钻进当地牛杂火锅店里吃锅子。
柳州的牛杂锅其实吃起来和桂林的牛八宝也有些相似,辣锅主要是酸辣味,而不是纯辣锅,可惜禾嫒尺嗓子疼,导致她只敢涮鸳鸯锅里的清汤。
好在柳州的牛杂够新鲜,哪怕涮清汤也不会吃出来奇怪的杂味,甚至牛肠吃起来还有股纯正的牛油奶香气。
因为用了团购,价格也不贵,三人才158。
走的时候,禾嫒尺还有些恋恋不舍:“我想吃凉拌牛杂来着,那也是辣的。”
“下次吧,”嘉嘉倒是无所谓:“留些遗憾才好再来一遍。”
回到酒店的禾嫒尺将这两日拍摄得来的素材分类,准备继续更新广西逛吃笔记。
在柳州小吃吃得多,导致素材也多,加上全州的醋血鸭,能分出来三篇笔记。
“全州醋血鸭跟哪篇合在一起好像都不是很好用,暂时不写笔记,单独出视频……”
“在柳州只拍照没录像的小吃就整理成笔记,不做视频好了。”
“糯米芋头馅的豆腐酿我要重点推荐一下……要不然出一期螺蛳粉配菜合集?”
好像可以?
毕竟说起柳州,大家还是容易联想起螺蛳粉,先用螺蛳粉笔记把网友骗进来,后面再放其他柳州美食也有人看。
说干就干,禾嫒尺暂时将前一天吃的麻辣烫、蛋散、炒钉螺等各种食物抛到一边,把今天吃的螺蛳粉
《柳州螺蛳粉居然还放这种配菜?》笔记发布成功,76现金和流量券到手,老样子,把流量券用掉。
笔记发布之后,禾嫒尺开始做其他事情打发时间,直到凌晨过后,查看完APP推送数据,她才打开小紫书后台,想看看新笔记流量怎么样。
打开后台之前她信心满满,打开后台之后——
“我去,限流?”
“逗音呢?”
“……”
她的账号早已被认定为美食账号。
所以在她发表笔记后,平台也会按照算法自动推送给用户。
因为她的账号已经有一定粉丝基础,一般情况下,如果不用流量券,她的笔记发出之后不管有没有人互动,总归浏览数量能在一天内最少到达500。
要是用过流量券,浏览量只会更多不会少。
如果平台不限流,通常刚发出来那几个小时就能看出流量走势,是涨是跌,是否能火,从浏览量和互动量的比例就能分析个大概。
只是今天的流量显然不太青睐她,小紫书笔记已经发出两个小时,加上流量券赠送的100,也只有129的浏览量。
逗音倒是更多些,能有157,只是逗音的浏览量比小紫书其实更水一些,估计大部分人没仔细看就划走了,新笔记又没打出水花。
按照以前的习惯,禾嫒尺这个时候就该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的笔记写得不好?哪里还能改进?排版是不是有问题,换个方式写怎么样呢?
然后开始陷入内耗。
但最近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在桂林风景看太多,心态开始产生少许转变。
她不光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实在不行还会从别人身上找。
关键时候别怪自己,都怪别人!
禾嫒尺已经发现了,流量平台最初给的流量完全就是玄学。
毕竟同一时间平台内的流量总共就那么多,要是出了几篇热度特别高的笔记或是视频,或是同事间发的笔记数量足够多,那么每篇笔记会分到的流量就会变少。
据说一模一样的文章,换成不同时间不同账号发出,得到的数据很有可能完全不同,所以甚至行内有些美食博主在笔记刚发出时,流量不好的情况下,会选择删除笔记,换个标题重发。
禾嫒尺的笔记绑定任务奖励,最多只能改改内容,不能删掉重发。
看过小紫书和逗音的后台数据,她也仅是有些郁闷。
“哎。”睡觉吧。
把脑瓜闷在被子里打滚的禾嫒尺没注意到,她的笔记发出去并不是完全没有动静。
毕竟她没看小众点评。
小众点评算是禾嫒尺开启美食博主之路的引路APP,她的第一个粉丝是从小众点评来的,最开始的笔记也在上面写。
只是因为这个平台日活少,无法给她提供太多粉丝量,并且在这个平台上的笔记也不会有额外平台加成,所以渐渐地,禾嫒尺已经没把小众点评的数据放在眼里。
日常还在用,主要是因为任务需求,以及到达一个新地点,想找些吃的,却又完全蒙圈的时候,小众点评确实好使。
她是真的在用这个APP。
甚至偶尔还会用它打发时间。
在桂林和阳朔遇龙河待的那段时间,禾嫒尺无聊时,偶尔会在小众点评上写评价。
原本按照她的习惯,每天其实只会按照任务写一篇点评。就挑当天账单最贵的店写,写完好报销。
像3元的糯米饭、5.5元的米粉、十几块的酸嘢之类,她全都不写店铺评价。要是碰着好吃的,拍照发笔记就行。
然而人无聊起来真是啥事都会干,于是她在桂林下雨不好出门那几天,没事就开始补以前吃过那些店的评价,单价两元的店也写。
美食网红打卡APP智能得很,这些评价不会算进任务里,不至于占用她每日评价报销名额。
禾嫒尺在小众点评上关注别人少,所以她没注意到这个APP其实有个功能,会在店铺点评区域置顶关注者的评论。
这对于某些喜欢使用小众点评找美食,并且对某些大V评价持信任态度的用户来说,很好用。
认可小迟没吃饱的用户只要关注她,往后打开她曾点评过的店铺,上面就会出现她给这家店的评价。
甚至能在日常搜索店铺评价时,不必点入她的个人空间,就能得知哪家店铺她曾去过。
于是,禾嫒尺的小众点评粉丝数量在此期间,每天都在稳定上涨。
在小众点评关注小迟的用户可不管照片拍得好不好看,笔记文字是否优美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
对于他们来说,推荐的美食好吃才是王道。
但他基本只看别人的评价,自己评论的次数屈指可数。
偶尔看到别人的评论或笔记合自己心意,也会点个赞。
他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有个习惯,不管去哪家店吃,在进去之前大多会看看点评里有没有这家店的资料,其他客人的评价如何。
如果评价中规中矩,大概不会影响他进店消费。
如果里面差评偏多,他会根据差评内容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
要是去哪家评价不错的店踩了雷,他出来之后也会重新看一次点评。主要是在里头找差评看,看看有没有跟自己感受差不多的食客,找点儿共情感,顺带在人家评价下面一块吐槽。
日积月累下来,他甚至掌握了在点评APP里鉴别店铺是否刷过评论,用户评价是否准确的能力。
会关注小迟没吃饱,算是因为偶然吧。
路峰四天前到达桂林游玩,他下榻的民宿靠近象山景区附近居民区。
等他玩累了,在民宿搜索附近美食时,就能发现民宿不远处恰巧有一条专属居民的小小饮食街,这条街上的餐饮店几乎都是本地居民在光顾。
相似小说推荐
-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苏荷里耶) [穿越重生]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作者:苏荷里耶【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08-30完结总书评数:290 当前被...
-
不渡雨(杯一安) [现代情感] 《不渡雨》作者:杯一安【完结】江VIP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695 当前被收藏数:15721 营养液数: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