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自己找餐馆,比较难找到某些不出名的当地特色菜。
比如说牛八宝、卤味火锅等。
所以兜兜转转,她们又开始跟着小迟的笔记吃。每吃一次,周明晴都会拍照发到小迟笔记的评论区,招来网友们各种各样的留言。
按照笔记吃饭,居然让她吃出景点打卡的感觉来。
三个人一路吃一路玩,终于玩到阳朔遇龙河。
“我们中午到这家店试试怎么样?崖边鼎锅饭。”周明晴向她朋友们建议道。
“有点远啊,好偏,也是小迟笔记推荐的店吗?”
“嗯,昨天刚发的笔记,据说店里米饭是柴火煮的鼎锅饭,好像还挺不错。”说着,她把笔记转发给两位朋友。
小迟拍的美食图一向诱人,加上三人玩得累,肚里空空早已有些饿。看笔记之前还嫌店子远,看完笔记觉得打个车也不是什么问题。
反正遇龙河的餐饮店基本都是农庄,不像城里或是西街一样集中,到店里吃饭基本都得走一段路,或是打车才能到。上哪儿吃不是吃?
于是午餐时分,她们坐到崖边鼎锅饭的店里,点了一份小迟重点推荐的酸芋苗焖鱼,以及芋头排骨、酸笋炒牛肉、上汤南瓜苗。
先不说饭菜的味道怎么样,平日在城里看惯钢筋水泥的三人,已经很久没见过柴火灶,瞧着居然觉得挺新奇。
“店里的饭真用柴火烧啊。”
“直接把锅放在火上烧,不会糊底吗?”
“会吧,不然锅巴怎么来的。”
看过烧饭的锅,三人又跑去河边看养在水里的鱼,觉得老板真会想,又拍照各自发朋友圈,直到菜品开始上桌,她们才老实坐下吃饭。
最先上桌的是酸笋炒牛肉。
新鲜牛肉被切成片状,混合少量青红辣椒和姜蒜酸笋炒在一起,只加放了油炒,没有用淀粉勾芡,上桌时还热得冒着烟。
凑上去闻一下,牛油带着少许辛辣香气扑鼻而来,还能在风中闻到少许酸味,不臭。
店里炒菜用的酸笋和平时在米粉店里吃到的小料酸笋不太一样,本身不辣。
原来广西酸笋其实也不怎么臭,只是会有一股腌渍品的味道而已。
三人也不客气,直接伸筷子夹菜吃。
周明晴夹起一筷子酸笋牛肉,夹起一片牛肉配两根长酸笋,荤素搭配,正巧是她满意的比例。
入口时,最先被咬开的是酸笋。
这家店的酸笋据说是自己泡的,选材不错,都是嫩笋,入口不带筋,一咬就脆得能裂开来。笋腌得不算很酸,里头的酸味仅仅只是起到给菜提味的作用,配上新鲜牛肉炒制,酸笋的酸味正好中和了牛油的油腻感,是一道搭配十分巧妙的下饭菜。
得配米饭吃。
说起米饭,这三个平时没少在鹏城下馆子的人有话要说。
她们这几天在广西饭馆吃到的米饭确实不太好,口感不是很好,优点是便宜,一般1~2元就能随便吃,价格和味道是相符的,在广西,饭馆里的米饭不赚钱。
鹏城则完全相反。
鹏城的饭馆很卷,他们会卷一些比较容易用钱就能解决的事,比如说米。
这样他们就能有理由把菜品和米饭卖出更高的价格,尽量提高客单价。
是的,鹏城的大米饭价格不便宜,一般饭馆现在已经大多收取3元一碗,某些饭馆甚至要5元。
用的米大多是品牌东北大米,某些专门做下饭菜的店为了让米饭更好吃,还会配专门的电饭锅。
小锅米饭,一桌一锅。
店里一共多少桌,就有多少电饭锅。小锅米饭的味道会跟家里自己煮的差不多,晶莹剔透粒粒分明,不夹生也不会水了吧唧。
所以在鹏城,要是正常到饭店里吃饭,大米饭都不会太难吃,毕竟卖那么贵呢。
然而崖边鼎锅饭的米饭,却是好吃又便宜,2元自助。
本地大米经过柴火烹煮,饭粒干爽松散,还有柴火香,配着猛火炒出来的酸笋牛肉,农家田园风味十足。
酸笋牛肉被扒着配饭吃掉一半时,重头戏来了。
外表看起来十分朴素的酸芋苗焖鱼和上汤南瓜苗接连上桌。
周明晴回忆着前不久才看过的笔记:“小迟说酸芋苗焖鱼是她第一次打车过来时,本地司机推荐给她的菜,据说本地居民来这大多是为了这口鱼。”
“好像是,”说着,其中一位朋友往隔壁桌使眼色,“刚才那桌也点了这道菜。”
周明晴没吃过酸芋苗,对它的味道很好奇,于是没有马上吃鱼,而是夹起一块酸芋苗先尝尝味。
酸芋苗的口感对她来说还挺神奇,她口中这块不知道是不是有些老,外头能感觉到有一层薄薄的芋苗皮,咬下去有一点点韧劲。
芋苗里头更柔软,和一般酸菜还不太一样。
在周明晴琢磨芋苗的功夫,她两位朋友已经分别夹走自己心仪的鱼块。
三人也点的剑骨鱼,毕竟刺少。
新鲜鱼肉吃起来味道就是好,鱼身肉质紧致弹嫩。酸芋苗的酸味已经在炒制时浸入酱汁里,配着少许辣椒的香辛味,让鲜香的鱼肉吃起来味道层次更丰富。
煮过的鱼肉与鱼骨之间已经产生少许缝隙,要是夹起靠近鱼尾部分的鱼块,放到嘴边略微用力一唑,鱼肉便会与中间的鱼骨分开,连着皮,以及刺边上的鱼脂胶质,一并滑进嘴里。
剩下的鱼骨干干净净。
刚上桌的鱼更适合直接吃,煮久了酱汁更浓,配米饭会更香。
等鱼被三人啃掉一半,芋头排骨才悠悠上桌来。
芋头和排骨都是需要花费些许时间慢慢烹饪的食材,这种搭配其实在不少地方都能看见。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
将芋头铺在碗底,排骨放在芋头上边,加上少量调味,一并蒸制,排骨里头渗出的肉汁会慢慢沁到芋头里,让芋头吸足肉味,吃起来香糯软滑。
崖边鼎锅饭对于排骨和芋头的处理其实也和一般做法差不聊多少,但他们不蒸,而是选择焖煮做法。
焖煮过的芋头和蒸的不一样,会有些散。散开的部分混合肉汁,会像泥一样裹在排骨身上,吃起来软滑得很。
这道菜喜欢芋泥的人会很爱吃,可对于喜欢排骨的人来说却有些残忍。
排骨的味道被芋儿盖过风头,三人在这道菜上桌时,第一筷子都瞄准了里头的排骨,然而没过多久,排骨变得无人问津,倒是芋头被消灭得飞快。
平时三人吃饭喜爱聊天,然而店里的饭菜实在味道好,这顿饭前半程几乎没什么人说话,哪怕偶尔聊几句,话题也都离不开这桌饭菜。
直至大家吃个半饱,平日里的闲聊话题才再次出现在饭桌上。
一顿饭吃完,周明晴已经开始琢磨着把照片发到小迟的笔记底下,表示自己已经来这里打过卡的事。
跟着美食博主的笔记打卡其实有点意思,笔记和美食博主越火,推荐的店家越偏,就越有意思。
因为会有很多很多人在打卡评论底下发表各种言论,有羡慕的,有问味道的,有整活让炫自己嘴里的,还有震惊党。
震惊她怎么能这么快到达博主笔记推荐的店里打卡。
吃过饭,三人也没马上离开崖边鼎锅饭,而是选择靠在店里的椅子上,喝茶欣赏风,并闲聊路上的见闻。
她们不知道,其实这天前不久,小迟刚来店里吃过饭。
尝的还是桂林特色菜——
醋血鸭。
完蛋,醋血鸭踩雷。
其实不少地方都有血鸭这道菜,禾嫒尺虽没尝过,却也曾有听闻。她对于没见过的美食大多抱有一定兴趣,所以见店里有这道菜,就点来试试。
血鸭,就是将鸭血同鸭子一块烹煮焖烧的菜品。烹制过程中,鸭血会逐渐凝呈暗褐色,像泥浆一样裹在鸭肉外。
醋血鸭,则是在这基础之上,往里面再加些醋。
只可惜崖边鼎锅饭的大厨也有不擅长的菜,也不知道是醋加多了还是调料的原因,让这道菜尝起来怪怪的,一股子浓重姜味,没能给禾嫒尺带来特别的新体验。
“嗯,这道菜不推荐。”倒不是醋血鸭不好吃,而是这家店的醋血鸭味道不太行。
没尝过味道好的醋血鸭,禾嫒尺也不好仔细评判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只能暂时归类为自己不爱吃。
吃过午饭,禾嫒尺带着打包剩下的醋血鸭,骑着自行车回民宿写稿。
在她心中,第一篇关于广西美食的推文稿已经初具雏形,内容是——
说起广西桂林的美食,大多数人都会想起米粉。
毕竟桂林米粉在全国各地的知名度和当地山水景色不相上下。
禾嫒尺来桂林这些天当然也没少到处吃粉,桂林的米粉已经成为她每日的主食之一,不光早餐,甚至午餐晚餐,也偶尔会买米粉吃。
于是她察觉到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
那就是只要开在桂林的米粉店,味道都不差。
这里说的不是广西本土米粉,而是特指某些外来品种。例如贵州的遵义羊肉粉,湖南的衡阳鱼粉。
桂林人其实也跟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喜欢品尝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当地除本土特色餐馆以外,也有非常多湘菜、川菜、粤菜、西餐、贵州菜等各种餐馆。
所以当地的米粉种类也多种多样,不仅只有本土品类。
虽说禾嫒尺这次来桂林主要目的为探店取材,得尽量吃本地美食才行,只是她偶尔也会想尝点别的。
例如说某天早上,她在看自己以往拍摄的视频时忽然想吃羊肉粉。
想吃就吃。
于是她在桂林钻进了贵州羊肉粉店。
开在桂林的贵州羊肉粉不受游客欢迎只有本地人会吃,羊汤味浓料还多。价格比鹏城已经很划算的花记羊肉粉还要便宜一半,只要9元一碗。
味道和花记相比,各有千秋,调味和小料略不同,却都好吃。
而且桂林这家羊肉粉还卖米皮。
在桂林尝到的鱼粉也是一绝。
禾嫒尺喜欢吃鱼,所以几年前在学校听陈灵提起衡阳鱼粉的鲜美,并知道学校附近有鱼粉店时,曾兴冲冲去某家连锁店尝过一次。
进店的时候有多期待,粉上桌的时候就有多失望。
连锁店鱼粉的汤底看起来呈奶白色,好像很浓似的,喝起来就像涮锅水,一点都不鲜。
米粉也硬,吃着像是在嚼胶,没味。一碗米粉,汤是汤,粉是粉,互相之间完全没有联系。
还贵,二十多一碗。
在鹏城可怕的鱼粉踩雷体验,让她接下来再也没在鹏城碰过鱼粉,但她现在来到了广西桂林。
贵州羊肉粉在桂林的味道不错,说不定桂林的鱼粉也能好吃呢?
还真是。
在桂林吃到的鱼粉,和在鹏城吃的鱼粉根本就不是一种东西。
汤底鲜浓,米粉柔滑,两者融合得恰到好处,禾嫒尺没尝过衡阳的鱼粉到底什么味,至少桂林鱼粉味道不差,价格也只有鹏城一半。
要是她在桂林常住,估计时不时地也会来上一碗。
桂林的粉好,其实和原料有很大关系。
得用本土大米和漓江水一同制作才好吃。
本土大米,就是禾嫒尺这些天在各大饭店里,吐槽觉得不太好吃的那种米。
人民的智慧真是神奇。
同样的食材,只要换一种做法,出来的味道能有这么大区别。
直接加水煮成米饭的做法显然不那么适合桂林灿米,它的淀粉含量太高,煮着吃口感发硬,略干巴。泡上漓江水,磨成浆再制成米粉,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回到民宿的禾嫒尺,将之前在桂林搜集的米粉店的图片编辑成合集,分成上下两篇。
上篇主要是桂林本地品类米粉探店内容,包括卤菜粉、牛腩粉、红油米粉、冬瓜粉、马肉粉。
下篇则除了酸辣煮粉,猪手粉的内容以外,还额外增添一篇桂林米粉来源故事,以及某些开在桂林的外地米粉店铺介绍。
由于APP的每日任务,限制每天只能提交一篇文章,或是长视频,所以禾嫒尺决定将这两篇文章分开发。
《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上)》发布。
【每日任务4已完成,恭喜您获得700现金奖励(上限800),一次幸运转盘抽奖,10经验值,300流量券】
【跨城探店任务完成进度25%。】
随后几日,禾嫒尺又按照同样的逻辑,剪出新的P站长视频。
视频同样分为上下两部,按照禾嫒尺的个人喜好,她将重点放在桂林卤菜粉,以及全州红油米粉之上。
APP的评分标准是按照素材数量,以及成品长度计算。这次禾嫒尺写的文章,以及视频长度都不短,所以从APP那儿获得的基础奖励较高。
米粉篇共计收获现金3050。
只是真正将作品发出之后,她制作的内容是否足够成熟,能得到网友们认同,还得交给网络检验。
说实话,文章的反应一般。
主要原因在于,禾嫒尺的粉丝大多都在鹏城。基本只对鹏城的探店内容感兴趣。
对他们来说,跨区吃饭还行,跨省嘛……
还是略夸张了些。
从数据上来看,愿意把笔记一拉到底,随便看看图文的人不少,只是仔细观看,并产生想到广西尝尝味的人,却不多。
毕竟远呢。
评论区也有些冷清,本来看的网友就不爱留言,内容不搭,就更没人说话。
哦,倒也不是完全没人。
周明晴在呢。
收到推送,她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小迟逛吃图片和她最近看的小迟没吃饱账号一模一样。
脑子一转,就知道这两个号大概都是同一个人在经营。
她兴奋地在文章底下留言:我最近关注的小紫书逛吃账号居然是你!我照着你推荐的店打卡了很多桂林美食,那些内容在也会更新吗?
周明晴怪高兴的,毕竟她是小迟逛吃第一批关注者,这种发现让她觉得自己像是捡到某个幼年时期的美食账号,有一种养成快乐感。
禾嫒尺看过她的留言也很开心,开心到甚至想后台开抽奖搞黑幕,给她送自己从APP笔记盲盒里抽到的粉丝奖品。
可惜,抽奖功能还挺公平,没她能插手的余地。只好回复:会更新,小紫书的内容更像日常记录和预告。等探店结束,我会整理出觉得最值得推荐的美食,精选编辑成文章和视频发到各平台。
谢谢支持!
或许是因为评论区有了第一个人说话,看起来没那么安静,后来陆陆续续才又有几人冒头。
三水哥:我还以为你发这么长的桂林米粉特辑是想转行带货卖米粉,拉到底居然没有广告?6赞
行李箱里的人:我们在鹏城吃不到这个啊啊啊啊!好想念老家的切粉,鹏城的粉好厚,又贵又不好吃。26赞。
底下有人回复他:桂林的湿粉根本走不出广西,一天不到就坏了,网购都吃不到。
看完大家的反馈,禾嫒尺甚至在思考自己是不是能开发带货业务,后来想想还是不行。
毕竟桂林湿粉真走不出去,干粉随便哪儿都有卖,没什么特色,也不是那个味。
不过日后做起来,粉丝变多,又正巧找到适合网购的美食时,试试这个路子也不是不行。
P站视频发出去倒是有些水花。
毕竟P站网友看美食视频目的和不一样。大家就是好奇,或是单纯想看美食,看完视频不一定非要吃嘴里,反而互动良好。
可惜的是,米粉这类美食的画面冲击力和火锅、烤肉等类别相比实在是弱不少,导致视频基础播放量也没有很高。
网友们很现实。
既然视频里的东西吃不到,大家会更喜欢那看些看起来味道浓烈,能给与视觉更强刺激的内容。
米粉太平淡。
它平淡得就像本身在市场中的定位——
每日都能吃的早餐。
哪怕每天换着样吃,每天都吃不腻,但关键时候总是想不起它来。
所以,禾嫒尺憋着劲,准备多日才写出来的文章,以及细心剪辑的视频都没能爆出太高热度。
阅读量和播放量不能说很少。毕竟和最初相比,现在的她已经拥有少许基础粉丝。
但也不能说多,毕竟之前好几部视频都上过P站首页,获得不少流量,这次的视频没有。
文章和视频带来的浏览量,甚至还没她最近在小紫书和逗音发的那些笔记浏览量总数多。
毕竟这些平台更新频繁,内容简略,一下就看完了,不费时间。
“哎,”禾嫒尺支着下巴叹气:“难怪最近在和P站做的美食博主越来越少,大家都开始转战逗音和小紫书。”
自媒体人的日常就是这样,做出爆款视频或写出阅读量10万+的文章是很少见的事。
绞尽脑汁做出来的作品无人欣赏才是常态。
相似小说推荐
-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苏荷里耶) [穿越重生]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作者:苏荷里耶【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08-30完结总书评数:290 当前被...
-
不渡雨(杯一安) [现代情感] 《不渡雨》作者:杯一安【完结】江VIP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695 当前被收藏数:15721 营养液数: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