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食网红打卡APP(卷尾巴猪)


大晚上的,三个成年人自己把自己吓得哇哇乱叫。
刚从民宿下楼,禾嫒尺便看见等在路边的白苓和蓉初大包小包背着好些东西。
她上下打量着两人的背包:“你们带的什么,沉吗?”
蓉初:“摄影器材和化妆包,你要拎一下试试不?”
“好啊,”说着,禾嫒尺走上前去尝试着拎了一下,三秒不到马上投降,“……比我妈过年给我塞的那兜橘子都沉,你们每天都背这么多东西出门吗?”
“习惯了。”白苓打着哈欠说。
白苓和蓉初是在大理旅居的摄影师和化妆师,两人是朋友,合伙在当地租了个小房子。
平日里一起住,也一起工作。
摄影师和化妆师简直就是绝配,可以随便找家出租民族服装的店子挂牌接单,也可以自己在网上接一些散单。
最近遇上淡季,没旺季时好赚,便干脆结伴到云南其他地方游玩,顺便再拍些照片放到网上引流。
来泸沽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拍摄星云和银河。
但她俩拍的不是网上比较常见的星云银河,而是带人像的类型。
昨晚禾嫒尺遇见她们时,两人一人穿婚纱,一人穿中式礼服,说是这么拍好出片,放网上还能接结婚照商单。
“婚纱照最赚钱了。”
这是白苓说的。
禾嫒尺相当认同,毕竟星云结婚照还真不是随便找家照相馆就能拍。
要是拍得好,整合一下旅游资源,定个9998甚至19998的价格都有人愿意埋单,她俩商业头脑不错。
“走吧。”
三人上车,一脚油门,司机便从大落水方向,逆时针朝着四川方向驶去。
泸沽湖是坐落在云南与四川交界处的湖泊,之前禾嫒尺住的大落水属云南,想要绕湖一圈,就得经过四川。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见景色好的地方几人便下车逛逛,随便做些什么。
其实主要就是拍照。
禾嫒尺看白苓和蓉初拍照的阵仗都看愣了。
她俩道具是真齐全。
落地长三脚架、镜头、赤道仪,要啥有啥。都说差生文具多,好学生文具多起来也很吓人,就是东西拎起来也真的沉。
因此,两人虽瞧着都偏瘦,在高原负重前行生活久了以后,体力和耐力都大得惊人。
扛着三脚架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气都不带多喘几口。
佩服得禾嫒尺只得多吃几口走婚桥附近卖的苹果干定定惊。
泸沽湖的苹果干和别处的苹果干不太一样,尤其是厚果干。甜味很足,咬起来肉肉的还有些脆,属于当地特产。
15~20块钱一包,路上有不少小孩和奶奶阿姨在路边卖。
就是据说离开干燥地区之后,苹果干会蔫得很快,得赶快吃,也不好多买。
三人早餐都没吃好。
环湖日出门要早,拍星空却是越晚拍越好。
白苓和蓉初是本来就要拍星空,而禾嫒尺则是很好奇星空到底要怎么拍,认识她俩聊过几句之后,便也想学着拍拍看。
最后三人折腾到凌晨过后才睡下,早上便起得晚了些,上车前都没吃早餐。
包车司机听说她们想找个地方吃些东西,便将她们拉到了四川和云南交界位的餐馆吃了顿米线。
嗯,不必仔细形容,是禾嫒尺在云南吃过最难吃的一顿米线。
于是到了中午,三人便不再听司机指引,而是自己在网上搜了家评价不错的店就餐。
#泸沽湖必吃榜第一名
#明星拍综艺时连吃一周
#开业20年老店
#不加一勺味精
#45元包你吃饱
以上,便是好人小吃店的标签。
很能唬人,路过见了,便会很想进试试店里到底都卖些啥厉害东西。
三人刚进店,便听见老板招呼:“三个人是吧,随便坐。”转头,他也没再说啥,便一头扎进厨房开始干活。
或许有些人会纳闷,老板怎么不等人点菜呢?
因为这里不用点菜。
好人小吃店虽说名为小吃店,实际上卖的是正餐。45元包吃饱,说的就是店内餐食价格,这家店只卖四道菜。
糖拌西红柿、清炒白菜、松茸炖鸡、鱼汤。
在不浪费的情况下,只要客人有需要,四道菜都能无限续,吃多吃少都是一个价。
就在老板跑进厨房干活期间,三人开始打量这家在网上评价不错的店子。
好人小吃店子占地不小,店里至少有二十张桌子,是自建房,环境不怎么样。
店内挂满了各种旅行团或是组织的旗帜,门口外墙上还能看见写着必吃榜第一、五星商户、见义勇为的牌匾或奖状。
架势十足,可惜店里总共就没几个人。
淡季嘛,泸沽湖最大村落大落水的餐饮店里都没什么人,这里更偏一些,没人也很正常。
45畅吃确实很划算,味道怎么样不好说,但位置太刁钻,估计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要是想拍些素材,现在就得开始录制。
禾嫒尺便问自己刚认识的新朋友们:“我想录制一下今天的菜品,不会拍到你们也不会影响你们就餐,可以吗?”
前一天晚上几人刚认识的时候,便大概聊过各自职业,她俩知道禾嫒尺是美食赛道的自媒体人。
都是做自由职业的,大家对彼此工作都比较尊重,像禾嫒尺在她俩拍照时不会去催,她俩见禾嫒尺吃饭时要摄像也没什么所谓。
蓉初拿出化妆小镜子,仔细地将嘴上口红擦掉:“没关系,你拍吧。”
白苓则是看上了禾嫒尺拿出来的镜头:“这是什么型号?”拍美食和拍景用的镜头和拍摄方式侧重点不太一样。
就像禾嫒尺会在白苓拍景时候会产生好奇一样,白苓在禾嫒尺拍实物的时候,也会很想看看到底怎么拍。
于是她俩便凑一块研究上了。
白苓和蓉初打破了禾嫒尺对摄影师的刻板印象。
在她心里,能玩摄像的,都得是家境优渥的有钱人,就像之前在张家界时认识的华蕾。
华蕾就是因为家里底子厚,才能非常随意地想做什么做什么,身上的松弛感,大约也是因为有富裕家庭作为底气。
禾嫒尺在入行时了解过,摄像设备相当烧钱。
如果想拍遍祖国大好山河、世界各地景观,烧的钱只会更多。不是一个嘴上说喜欢,就真能冲去玩的爱好。
因此,禾嫒尺最初遇见白苓和容初时,便以为她们家境都不错。
实际不是,白苓家境并不丰厚,而且家里不太重视她。
高中毕业后没继续上学,便出来工作。小时候就喜欢摄影,却没有钱买器材,也没真正学过摄影的她,当然也不可能马上就成为一名摄影师。
最初,其实她是听了亲戚朋友的建议,先去学了化妆。
就是那个时候,她和蓉初认识了。
学过化妆后,两人最先是找了家美发美妆的店子打工。
美发美妆行业做好了前景也不错,白苓却不那么喜欢。
她后来找了个机会,跳槽到一家个人开的摄影馆当前台,兼职化妆师。
那家照相馆主打证件照拍摄,哪怕白苓的化妆功夫稍微差一些,也算够用。
个人开的照相馆虽说待遇低一些,不那么稳定,还需要她一人身兼两职,好在学习机会多。
摄影师本人忙,偶尔出外景的时候,会让她帮忙拎东西,渐渐地,她便顺带兼职了店里的摄影助理,还学了些知识。
到后来,店里客单多,摄影师本人忙的时候,她还能试着帮忙拍一些照片。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技术上来了,而且由于市场风向改变,她在某些客人口中,似乎比开店的摄影师本人更受欢迎。
她不‘调教’客人。
尊重客人的想法。
拍摄之前给客人上妆的过程,会一直跟客人沟通,让她在拍摄时能清晰理解客人的意思。
甚至有些客人在店里拍过照后,将她介绍给其他朋友,会有人指名希望由她拍摄。
再过些日子,她忽然发现自己好像能单干了。

白苓过完年便29,蓉初比她大几个月。
两人真正组成独立工作的摄影师和化妆师组合,是半年前的事,距离她们离家工作十年以上,经验和钱都是慢慢攒的。
有些人会觉得年到30,精神充足,身体最健康的小半辈子已经过去了。对于她们来说,精彩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在好人小吃店里等菜时,几人又零碎地聊着最近的日常生活。蓉初说:“从出生到目前为止,这辈子最快乐的就是现在。”
白苓补上:“但是接下来感觉还能更快乐。”
好的,这句话被准备给三人上菜的老板听见了。
他中气十足地说了一声:“那是!”
随后把刚做好的糖拌西红柿和鸡汤白菜放在桌上:“把裤腰带松一松,来了就敞开吃。”
转头又进厨房端出来一盆松茸土豆炖鸡和一小碗辣椒,然后告诉她们得按合适的顺序享用才行。
“先喝鸡汤,再吃鸡肉。”
“鸡肉要先吃原味的,尝过本来的味道再蘸辣椒吃。”
禾嫒尺耳边听着老板的话音,眼睛却被桌上的糖拌西红柿牢牢吸引。
皮薄肉脆的西红柿新鲜得仿佛上桌前才刚摘下来,熟得刚好,见不到半点青生,上桌时便能闻见清新的蔬果香。
她飞快地夹起一块放入口中咬下。
瞬间,西红柿的果肉在口中清脆碎开,迸出的汁水带着高原蔬菜极为分明的甜酸果蔬味充斥味蕾。
它好吃得跟老板的手艺都没有任何关系,就是纯粹的好吃。
“老板,店里西红柿哪里买的?好好吃。”说完,禾嫒尺又给自己夹了一块西红柿。
没想到这句话简直问到老板的心坎上,他手一摆:“好吃多吃点,都是自家种的。店里的青菜、西红柿,都是自家种的,随便吃,不够再加。”
禾嫒尺家里没有地,没见过自家种的蔬果,吃下几片西红柿后,又连忙给自己夹鸡汤白菜吃。
白菜味不重,清爽鲜嫩得很。
虽说是用鸡汤煮的青菜,吃起来却不会有肉类的油腻感,仅是多出一层鲜。
站在一旁的老板上了三道菜后,一直没再进厨房做第四道鱼汤,而是忙活着给大家上茶、打饭,折腾一些零碎活。
看起来很忙,但实际上是在假忙。他在观察店里来的客人对他其他菜有什么评价,是不是跟他想的一样满意。
禾嫒尺瞧出来了。
然后非常捧场地说:“菜也好鲜,里面加了什么?”
在旁转悠的老板一听这话,便马上晃过来:“鲜吧,汤里没加一点味精,全是用的鸡汤和菌子提味,我的独家秘方,上面飘的油都是我特制的菌菇油。”
“菌菇油,菌菇也能榨油吗?”几乎同一时间,三人的注意力全都落到汤里的油点点上。
见大家似乎对菌菇油产生了少许兴趣,老板又连忙用碗打了些菌菇油端来给大家看。
这回禾嫒尺看懂了。
不是用菌菇榨油,而是用油把菌菇的味道炼到油里,感觉有些类似人工提炼菌菇鲜。
煮菜时放一勺,再加点儿封在油里的菌菇,就能起到类似用菌菇鲜、鸡精提鲜的作用。
三人正研究菌菇油,老板则又有些急:“天气凉,你们先喝些汤。”说着,便开始给她们打鸡汤喝。
其实禾嫒尺不太喜欢在外边喝汤。
她妈妈虽然饭做得不好吃,汤却煲得很好,在外边总不太容易喝到家里的味道。
好人小吃店里的鸡汤却意外地不错,尤其是里面的鸡。
养殖场里圈养催肥的鸡肉,吃起来总是有些散,炸着吃、煎着吃还可以,煲汤却不太合适。
而这里的鸡,肉是有嚼劲的,也就是俗称的走地鸡。
于是禾嫒尺又把老板的鸡汤夸了一顿。
很好,一套流程走完,老板终于被夸满足,决定回厨房给大家做他的压轴大菜。
做之前还先给大家放了句狠话:“等会儿给你们做的鱼汤比这个鸡汤更好喝,你们先吃,不够再加。”
等三人把菜吃掉一半,老板端着他刚做好的鱼汤出来了。
鱼汤极浓,色泽奶白偏黄,瞧不见底。
汤刚上桌,老板便又给几人各拿上几个一次性纸碗,亲自给每人把鱼汤盛上,又拿来勺子,并叮嘱大家:“不要把筷子往汤里放,沾着杂味不好喝的。”
见大家听话地开始喝汤,他也还没走,又继续说:“我跟你们讲,我店里的鱼汤别处你们绝对喝不到,是我母亲的独门配方鱼现杀现做,不放一点葱姜蒜调料,能喝出一点腥味算我输。”
刚出锅的鱼汤还很热,三人小心翼翼地勺着汤喝,嘴里没得空闲答应他,他也不管,反正继续说自己的:“喝完汤吃鱼,还可以用鱼汤泡饭吃,我们店里米饭用的是高原红米,可软了。”
最后看大家听话地把鱼汤都喝了,并如他所想一般露出惊艳的神情,还开始按照他说的方法用鱼汤泡饭吃。过了一阵,店里又进来几位新客人,老板才满意地转移阵地,接待新来的朋友们。
走之前还留下一句:“多吃肉,把肉吃饱了再吃饭啊,管够!”
活着就是有意思,能认识到很多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人。
好人小吃店的老板是禾嫒尺以前完全没见识过的类型,他是个好人,是个显摆的好人。
他喜欢做好事,但是做的好事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最好是大家知道之后还能认可他,他就高兴,然后有动力继续做好事。
证据就是贴在店里的好人事迹。
这家店名为好人小吃的原因,就是老板本人是个好人。
他被发过好人奖。
锦旗还挂墙上,是位被认证过的真正好人。
好多年前,这位老板曾经以命相拼在湖水里救过两位差点淹死的人。
因为施救时间过长,导致他本人生了一场大病,救人那年冬日,每个夜晚都在咳嗽,还会咳出血来。
当时他家里穷,花了好些钱,还找亲戚借钱拼凑着,才将病治好。
钱借了肯定是得还的,他又不想做头蒙拐骗的事情挣亏心钱。于是便在湖边搭了个棚子,把自己最拿手的四道菜拿出来卖给游客。
20年前物价低,店里卖的大部分东西又都是自家种的,要不了多少钱,便收25一人。
明码实价,能让当时的游客吃饱,吃好,还不必担心被坑钱财。
后来渐渐把店子做起来,看病借的钱也还了,前些年才将棚子拆掉,建起房子,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门面,继续干。
禾嫒尺把墙上贴的故事都拍了下来,准备充当自己的作品素材。倒不是因为故事有意思,而是鱼汤真好喝。
就像老板说的一样,她没在汤里尝到任何葱姜蒜的味道,将鱼肉都捡着吃完了,也没见到除小松茸以外的其他调料。
神奇的是,真的如老板所说,半点腥味都没有,且极鲜。
鱼在干净的水源里养大,并且得现杀现煮,才能只得鲜味。鲜鱼煎过之后再配上山珍炖煮,套上‘喝一口鲜掉眉毛’这句总能在美食评文里看见的话,竟再合适不过。
好人小吃的鱼汤水平已经足够成为泸沽湖的一个打卡点,对不喜欢葱姜蒜,甚至连一点儿姜蒜味都不能尝的人来说,这家店的所有餐品都很棒。
最难得的是,禾嫒尺问老板,店里的鱼是不是在泸沽湖里捞的时候,老板理所当然地说:“肯定不能,鱼是我另外买的。”
还真是个实诚人。
就是爱显摆些,还爱听人夸他。
店里人少的时候,客人得给他提供些情绪价值,三人离店那会儿,禾嫒尺又看见老板跑到另外一桌刚来的客人那边,重复地又来上一套刚才在她们那桌时干的事。
并乐此不疲。
离开好人小吃店,吃饱饱的三人没上车继续环湖,而是先在附近溜达几圈消食。
溜达时白苓一直憋着笑。
“笑死我了,刚才我还特意上点评看过往期评价,这个老板好像真的会给每桌客人演示一遍应该怎样吃他做的菜。”
“据说新建了店子之后,地方大,人多,旺季的时候就没时间这么干。”
随后她还问禾嫒尺:“刚才在店里拍的那些你都会传到网上吗?”
禾嫒尺打了个饱嗝:“那肯定的。”
万一视频火了,回头老板又可以在店里多贴一个标签。毕竟之前有明星在这连吃一礼拜的事就被他做成牌匾贴门旁来着。
三人在湖边溜达十几分钟,感觉饱意稍微下去些,才又继续环湖,还坐索道上女神山和山上的猴子斗智斗勇。
没斗得过。
禾嫒尺被抢走了半包苹果干,白苓拼命护住了她的眼镜。
在山顶眺望过湖中全景,进过女神洞,才又小心翼翼地回到山脚继续环湖观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