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家有童养媳(长袖不善舞)


香穗觉着这里有她们三个柳林村那么大。
后来,香穗在村子里卖豆芽,她大致数了数,差不多有五六百户人家。
这个村子叫李家庄,可是村子里姓什么的都有,是个由四面八方过来的人组成的一个大村落。
猴子先是带着他们去了村长家。
猴子站在村长家门口,高声喊:“村长叔,村长叔。”
“你个小猴子,整日大呼小叫的,可是大当家让你带话来了?”屋里出来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穿着粗布短褐,抓着一支长长的烟杆儿,边走边从嘴里往外吐烟雾。
小猴子一脸笑意,往前走了两步,“村长叔,确实是大当家的让我来的。咱村来新人了,大当家让您老人家给安排个住处。”
村长收起烟杆儿,打量严老翁他们一行。
严老翁在村长看过来的时候,拱手行了一礼,村长回礼。
看严老翁行的抱手礼,村长就明白了,这是江湖上的人。
“好,我知道了。”村长背着手,往前走,边走边说:“去村头吧,村头还有院子没有住人。”
走着走着,他停了下来,他又打量了众人一番,“你们人不少。”
袁婶子慢慢地赶着马车,笑着回他:“我们这是两家人。”她怕到时候给分到一个院子,不方便。
村长了然,“哦~好好好,刚巧那里还有两处院子,你们看着住吧。”
村里的房子大多都是一样的,泥土垒的矮矮的院墙,院子里有正房跟东西两个厢房,房子也都是泥土垒的,屋顶都是草编的。
泥墙上面露出一些麦秸秆,是用泥土掺了麦秸秆垒的墙。
房子建的都不是太高,不过能有个地方住,已经很好了。
村长将他们带到村南头,指着两个挨着的小院对他们说:“刚巧,这两处院子挨着,离村头的溪流近,打水,洗衣都方便。”
严老翁拱手向村长道谢,村长忙回礼,“老哥不用客气,咱们村……,以后你就知道了。”
村长这边说完,小猴子就恭敬地对严老翁说:“老人家,大当家在山上还等着你呢。”
严老翁他们的行李都在骡车上,马上什么都没有。
他们骑上马就能跟猴子走。
“你们先在家中收拾,我带着两个小子先上去看看。”严老翁笑着对袁婶子吩咐了一声。
“老爷子自忙去吧。”袁婶子回。
马氏跟香穗还有石头站在一旁,马氏面带微笑看向程乾,希望他跟着严老翁是对的。
村长跟严老翁又相互行了一礼,猴子就带着严老翁三人走了。
村长转过身说:“这两处院子都是一样的,你们看着确定下来各自的院子。有段时间没住人了,住进去前需得收拾收拾。若是忙不过来,我回去找几个女眷来帮帮你们。”
马氏跟袁婶子笑着说不用。
村长背着手,进了最边儿上的一家,他伸手将门推开,土坯建的房子,窗户门都小,大白天的里面也不是太亮。
马氏,袁婶子,香穗,跟石头都跟了进来。
袁婶子说:“这个院子挺好,我们就住外面这个院子吧。”
两家人就这么定下院子,随后村长问过了两家的情况,问完记住了才走。
走前还叮嘱,有事儿去他家中找他。

有了落脚的地方,村长一走,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打量起来。
这小院子,跟玉田县的小院布局差不多,就是大门是朝南开的,整个院子好像缩小了一些。
正房有三间,正中的堂屋里有个四方桌子,两个长条凳子。
两边的房间里都有张极其简单的架子床。
西厢房是灶房,东厢房有一间,里面放了张简单的架子床。
屋里除了床,什么都没有。
好简单啊,他们柳林村的家里还有一个五斗柜跟一个两开门的站柜呢。
香穗抿了抿嘴,好在灶房比较大,整理整理有地方生豆芽。
他们看的是严家,看完之后,袁婶子笑着说:“正房留给阿翁跟郎君住,我就住着东厢房里了。”
马氏说:“我们那边,我带着穗儿跟石头住正房吧,让阿乾住东厢房。”
“这样就很好。”袁婶子说着背着手又去看了一眼灶房,“好歹灶房里有口缸,不然吃水真不方便。”
“吃水去村口的溪水边提?”马氏微蹙眉头。
袁婶子接:“那村长是这样说的。”
“妹子,咱们什么都没有啊,水桶,扁担,都没有,哦,我看着院子里也没有扫帚,等一下打扫屋子都得去邻居家借。”
听马氏这样说,香穗抬头往西边看了看,李家庄的人家是一溜一溜的,他们这一溜儿大概有十几户人家。
不知道他们家的隔壁有没有人。
“穗儿,你回去咱们家看看,有没有扫帚,水桶扁担这些。”马氏使唤香穗回去看看。
“姐姐,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说着他们一行四人又来到了隔壁院子。
外面的院墙跟门,大概也就跟程乾差不多高,反正她娘跟袁婶子站在墙外面是看不到家里的。
若是程乾以后再长高一点儿,这个墙头就挡不住他的视线了。
他们进了家,首先就是去了灶房,只有一个水缸,连个锅都没有。
水桶扁担不用说,没有。
正房跟东厢房里有的东西都跟隔壁一样,若说那里不同,香穗发现,他家东厢房的床好像比隔壁宽一点儿。
看完之后,马氏跟袁婶子相视一笑。
真是家徒四壁。
“咱们去隔壁借用一下吧。”
袁婶子想,这村跟土匪寨子关系匪浅,村里人应该非常团结,和睦。
她说:“我去看看隔壁有人没有,有的话就借用一下。”
袁婶子去了隔壁,马氏还有香穗拉着石头站在门口看。
袁婶子敲了好久的门,才有人过来开门,白发花眼的老妪,眯着眼睛问袁婶子找谁?
“大娘,我是隔壁刚搬来的,想着打扫打扫房间,可是家里没有水桶,扁担这些东西,想来问问你就有没有?”
用眼睛看就知道,这婆婆眼花耳聋,袁婶子扯着喉咙将声音提到最高。
“啊?”老婆婆歪着头,她声音比原袁婶子还高。
袁婶子又将声音提高了一些,“你家有水桶扁担没有?”
老婆婆自说自话,“年纪大了,听不清了。”
老婆婆隔壁的院门打开了,走出来一位年轻的小妇人,看着不过二十出头。
她腼腆地问袁婶子:“你们是刚来的?”
哎呦,终于有个能正常沟通的,袁婶子笑了,因着她一张肉肉的圆脸,笑起来异常和蔼。
“对不住,吵到你了。我们是刚来的,村长领我们过来的,他刚走。我们准备趁着天上有日头,赶紧打扫打扫,晚上还要住呢,就是家里什么都没有。”
那年轻妇人也笑了,“余阿婆耳朵不好使,你来我家借吧。”
“唉好,那就多谢了。”袁婶子谢过那妇人,边比划边高声对余阿婆说:“阿婆呀,打扰你了,你先回去吧。”
余阿婆没有听太清楚,不过她看懂了袁婶子的比划,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耳朵,“老了,听不清。”
说着她随手关上了院门。
隔壁小妇人夫家姓夏,拿了家中的水桶跟扁担来。
人好像也很热情。
“村头有条小溪,村里人吃水都是去那里打,从柳树旁的小路就能过去了。”
夏娘子指着不远处的一棵柳树说。
袁婶子跟夏娘子道了谢。
邻里邻居的住着,总要认识一下。
趁着袁婶子还没走开,马氏忙带着香穗跟石头走了过去。
几人笑着就相互认识了。
“石头真乖,婶子家也有个弟弟,才三岁。”
夏娘子从袖口里拿出两个麦芽糖给了香穗跟石头一人一个。
香穗还有些怪不好意思的,她已经这么大了,夏娘子还当她是个孩子。
他们别了夏娘子,袁婶子自告奋勇去打水,马氏去骡车上找抹布。
跑路的时候,谁也不会带抹布呀,她就找了一件石头穿小了的里衣,拆了当抹布用。
袁婶子提着两桶水回来的时候,马氏已经拆出了几块小抹布。
她看到袁婶子回来,拿着抹布走了过去,“先从你家开始吧。”
从夏家门口一回来,香穗就将自己的那颗麦芽糖给了石头。
袁婶子提水回来了,她也跟着马氏去了严家,她帮着擦擦床,打扫能快一些。
三个人打扫果然很快,不过一个时辰,就将严家打扫好了。
接下来是程家。
他们家里人员特殊,马氏向村长报的是家主姓程。
骡车暂时拉去了严家,石头坐在大门口的门坎儿上吃糖。
香穗在屋里擦床,马氏跟袁婶子在洗灶房的大水缸。
家里来了人,屋中忙碌的几人没有看到。
“这缸以后盛水吃呢,得好好洗刷洗刷。”
“是的。”
接完话,袁婶子才反应过来,她抬头一看,夏娘子抱着个小娃站在灶房门口,石头站着人家旁边吃糖。
夏娘子怀里的娃,眼睛都要沾石头的糖上了。
马氏跟袁婶子都停了下来。
袁婶子笑着说:“夏娘子来了。”
马氏歉意的笑,“实在太乱,没法请娘子坐。”
“两位嫂子别客气,你们忙你们的,我突然想起来点儿事,过来跟你们再说说。水桶是家家必备的,少不了,你们要买水桶就去村里赵木匠家,他家里有水桶,还有扁担卖。”
袁婶子:“好嘞,真是多亏有你。”
后面,夏娘子又说了几句家常的话才走。
新来的邻居,或许不知道去哪里买东西,夏娘子好心过来告知一声,又因着人家刚来,她也不好打扰,说完就抱着孩子走了。

整整两个多时辰,终于将两个小院都打扫干净了。
太阳西斜,阳光暖洋洋的,几人拿出长条凳,坐在程家的院子里晒太阳。
马氏坐了一会儿问石头:“石头饿不饿?”
大人忙碌的时候,石头坐在门坎儿上舔吃了一整颗麦芽糖,他还没没有感觉到饿。
石头摇了摇头。
袁婶子见了哈哈一笑,香穗也咧着嘴笑,笑过之后,她站了起来。
“阿娘,袁婶子,你们歇着,我去骡车上拿饼子。”
好在当初她娘跟袁婶子烙的饼子多,不然今儿真没没有办法吃饭。
香穗跑去严家,将包饼子的包袱拿回来,几人拿着凉饼子吃,边吃袁婶子边说:“等一下也得去买两口锅回来。”
马氏点头。
吃过东西,又休息了一会儿,马氏叮嘱香穗,“在家看着石头,我跟你袁婶子出去买水桶,锅碗瓢盆。”
这样又要花出去一大把钱。
马氏身上藏了一两的散碎银子,她伸手摸了摸,摸到银子才放心下来。
夏娘子详细地说了赵木匠家的位置,马氏跟袁婶子很简单就找到了。
赵家院里打了个棚子,棚子下面是赵木匠做活的地方,他直接引着马氏跟袁婶子到棚子底下,让他们自己选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都有,两人各买了两只桶一条扁担。
他们也想买锅碗瓢盆,问赵木匠才知道村里没有卖的,要去十几里外的镇子上买。
两人挑着水桶往家赶。
袁婶子说:“还好当初拿了个小锅,不然今儿晚上真的没法做饭吃。”
马氏浅浅一笑,“灶房里没柴,今儿是吃不到热乎饭了。”
袁婶子一想,还真是。
两人没再提做饭的事儿,回到家先将骡车上的东西都卸了下来。
谁的东西放到了谁的屋里。
被褥也都带着呢,床板干了就铺了上去。
马氏跟袁婶子归置东西都时候,香穗也没闲着,骡子要吃草,她牵着骡子去了小溪边儿上吃草去了。
归置好铺盖,马氏又跟着袁婶子去打水。
他们走到溪水边儿上的时候,看到香穗盯着溪水看。
马氏快走几步,一把将她拉了回来,“穗儿,别离水太近了,万一掉进去了多危险。”
“阿娘,我看这溪水里好像有鱼儿,感觉从眼前一闪而过。”
袁婶子洗了洗水桶哗哗打了两桶水,放到溪水边。
“这水是往下流的,有鱼儿也不好捉,你可别打鱼的主意了,没得自己掉进去得不偿失。”
袁婶子走到香穗跟前,看了看在旁边低头啃草的骡子,“把骡子牵着,你跟我们回去。”
这溪水挺深的,还是要注意这些。
袁婶子跟香穗说话,马氏便没有逮着她教育,她去旁边洗水桶打水去了。
柳林村家中有水井,县城的程家家中也有水井,她还没有在外面打过水。
打水不是太利落,好在也打了两桶上来,她极少挑扁担,为了怕路上水都洒了,她也没有敢打太满。
袁婶子挑着水在前面领路,马氏跟在她后面,香穗牵着骡子走在最后面。
袁婶子的挑子很稳,马氏挑着有些晃悠,因着她桶里的水不满,路上也没有洒出来。
两桶水倒下去,还不到水缸的一半。他们现在连锅都没有,这些水就洗漱用也够了。
马氏将水桶跟扁担放到水缸旁边,走出了家门。
今儿得在严家做饭了。
严家院子里没有牲口棚,香穗就将骡子赶到了院子里的院墙边儿上。
“袁婶子,骡子就这样真没事儿”
香穗想问的是,真不用拴着?它不会胡乱跑吧?
袁婶子将小锅拿了出来,站门口往院墙旁边看了看,树上的树枝可能烧不着,捡些地上的干落叶回去热热饼子烧个水也行。
马氏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袁婶子在院子前面的几棵树下捡树叶。
他们住在村子的最外面,院子前面有许多树,东边同样也有好几棵,而东边更远处一些,则是一片平整的大片土地。
树下落了些枯树叶,两人捡了些,拿回去烧的时候,狼烟滚滚,呛得人直流眼泪。
灶房里待不住了,马氏和袁婶子跑出灶房站在灶房门口擦拭着眼角的泪,袁婶子苦笑着说道:“这些树叶还不够干啊。”
马氏也跟着无奈地笑了起来,“看来今儿咱们是没办法吃上饭咯。”
两人相视苦笑。
香穗望着冒烟的灶房,说:“我明儿就去前面树上砍些柴下来。”
石头蹲在门口往里一点儿都地方,看着墙角的骡子。
夏娘子怀里抱着一捆干柴,差点儿踢到石头,她侧过头,笑着跟石头说话:“石头在这里玩呢?”
“看着骡子,不让它乱跑。”石头蹲在那里一动不动,盯着骡子。
夏娘子笑了笑,香穗最先看到了她,高声叫了声:“婶子”
袁婶子和马氏正用汗巾子擦拭着眼泪,突然听到香穗的呼喊声,她们纷纷停下动作,抬起头来。
目光所及之处,只见夏娘子抱着一大捆柴火缓缓走来。
如此看着,这夏娘子犹如天上的神仙下凡啊。她给苦难的人送温暖来了。
袁婶子脸上露出感激之色,嘴里念叨着:“哎呀呀,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呐!”
她快步迎上前去,接过夏娘子手中的柴火。
夏娘子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从我家里那边,便能瞧见你们这边烟雾缭绕,格外显眼。我心想你们家中必定是没柴,也不知究竟是烧得什么东西能冒出如此浓的烟,便赶忙抱了捆柴过来。”
袁婶子不禁面露尴尬,干笑两声。
一旁的马氏则微笑着解释道:“灶房里确实没有柴火可用,我们在外面的树下捡了些干枯的树叶回来,哪曾想其中竟有未干透的,烧不起来。”
夏娘子说:“我家里有柴,柴火不干烧不起来,你们先去我家拿些来烧。”
马氏感激:“那真是麻烦你们了。”
“不碍事的。”夏娘子看了看灶房里,又说:“锅要去镇上买,要是不方便的话,不如都去我家吃晚饭吧。”
袁婶子进灶房放柴火,顺便将锅底下的没有烧起来的树叶扒出来踩灭,出来就听到夏娘子的这句话。
刚刚认识的邻居,哪能如此麻烦人家,她忙说:“不用了,我们带了口小锅,现在有柴了,一会儿就能做饭了。真是谢谢娘子了。”
夏娘子走了,走前还让他们不用客气,缺啥去家里借。

晚饭做好了,大家都没有吃,放在小锅里温着,等严老翁他们三人。
原本,石头坐在门口等,天黑后,被香穗叫进了屋里。
香穗跟石头肩并着肩挨着他们娘坐在长条凳上,香穗眼睛望着外面,这个时候,外面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人怎么还没有回来?
今儿还回来吗?
马氏跟袁婶子也焦急,屋里没有油灯,他们四个人就坐在黑咕隆咚的屋里。
袁婶子幽幽说了一声:“黑灯瞎火的,看来明儿要买的东西还不少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