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儿下了地,很稳当地走去石头跟前,仰头看着石头。石头也看着他,两人就这么相互看着不动。
夏娘子也不管他们,看了看香穗放在太阳底下晒的一片柴火,笑着夸她:“小娘子真勤快。”
香穗抿唇一笑,随后抬起头问夏娘子,“婶子,咱们村里有卖豆芽的吗?”
夏娘子以为,香穗要买豆芽,便说:“卖豆芽的没有,要等卖豆芽的人来了才能买。”
没有人卖就好,
香穗笑了笑,眼中闪烁着光,好像看到了铜钱哗啦啦装进了自己的荷包。
她笑得更加开怀了,“我家原先是卖豆芽的,就是因着一些事儿,来到这里。只要等我家稳定下来,就能重新开始生豆芽卖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以后咱们村里的人要是想吃豆芽,再也不用苦苦等待卖豆芽的人过来了,直接到你家买就行了。”
夏娘子听后开心地笑了起来。
他们村里的男子大多都在寨子里,村里就只有几个年迈的叔伯,像赵叔做木工,孙叔打铁。
就是没有人卖豆腐豆芽这些,以后程家生豆芽卖,那吃菜可就方便了,这可是件高兴的事儿。
夏娘子也不过才成亲三四年,骨子里还保留着年轻姑娘的活泼与好奇。
她兴致勃勃地和香穗这个小女娘继续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跑远了。
夏娘子好奇地问道。
“你家除了豆芽,还会卖其他东西吗?比如豆腐之类的?咱们村里人平常也就是吃些豆芽、豆腐,再加上冬天里的白菜萝卜这些。”
“我们家不卖豆腐,不过袁婶子会做豆腐,若是大家都想吃的话,我们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买个磨盘回来自己做豆腐。”香穗认真回答。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以前,袁婶子家也是做豆腐卖的吗?”夏娘子追问。
“不是的。”香穗笑着解释道,“只是袁婶子会这门手艺而已。”
“咱们村里的青壮都在寨子上,村里留下的都要女眷跟年纪大的男子。女眷们留在村里就种种地,闲下来的时候,做做针线。你们两家还没有分到地吧?
你们没有地,做些小营生,大家都会照顾你们的生意的。”
人就是这样,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
香穗跟夏娘子聊了一会儿才知道,若是外来的村民,村里会给分一点儿地。
只不过,他们来的不是时候,人家刚将麦子种上,自然是不能分给他们的。
等来年夏收过后,看有没有地分给他们。
现在村里人多了,分不到多的地,大部分是一小块,能种点儿粮食或者菜。
香穗想,他们应该不会嫌弃分的少,能有一小块也挺好。
粮食不够吃,大家基本都是一日两餐。
李家庄的人也大多是一日两餐,若是孩子饿了就吃点儿间食。
夏娘子也给舟儿准备的有间食,是炒的磨得精细的白面粉。
白面粉炒得黄澄澄的,散发着勾人肚子里馋虫的香味。
石头跟舟儿两个人,原本还很陌生,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都不敢先开口。
夏娘子跟香穗在一旁聊天,没有管他们,不一会儿,石头伸手牵住了舟儿的手,石头一牵上舟儿的手,舟儿就笑了。
他歪着头,甜甜地叫石头:“哥哥。”
石头咧着嘴笑,他也成哥哥了。就这么着,两个人就玩到了一起。
夏娘子跟香穗聊了一会儿,头顶的太阳有些偏西,她抬头望天上看了看,就笑着说:“这小子该回去吃点儿东西了,我们先回去了。有空来家里玩。”
香穗笑着应好。
舟儿跟石头玩得正好,他娘让他回去,他还不愿意,非要拉着石头。
不让拉,他眼看就哭,夏娘子马上妥协,“好,石头哥哥也来。”
说着她转头对香穗说:“你娘他们,兴许不能回来早了,你关上门,也来。我给你们冲点儿炒面吃。”
香穗觉着自己大了,怎么能吃别人家给孩子准备的东西,忙摆手道:“不用,不用。早上吃得饱,现在还饱着呢。”
香穗扶着肚子,望着夏娘子笑。
这孩子真是懂事儿,香穗不要,夏娘子也没有勉强,她说:“让石头来,我给石头冲一碗。”
“夏婶子,你只给舟儿冲就行了,石头也不饿。”
石头听到了,大声跟着说:“石头不饿。”
夏娘子笑了,说:“让舟儿跟石头在这玩吧,我回去冲了端过来。”
哥哥这个称呼对于舟儿来说,或许是新奇的,他追着石头一直叫哥哥,石头一脸的小骄傲。
太阳暖洋洋地照在地上,院子里飘着淡淡的干树叶的味道。
香穗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棍,轻轻地扒拉着她娘晾晒的树叶。她给这些树叶翻翻面儿,晒得快一些。
翻完自己家里的树叶后,香穗带着石头和舟儿又跑到隔壁严家的院子里帮忙翻树叶。
等到他们翻完回来时,看到夏娘子已经端着两个精致的小碗走了过来。
“来,香穗,你帮石头端着这个碗。” 夏娘子微笑着对香穗说。
盛倩难却,香穗乖巧地点点头,伸手接过其中一个小碗。
白瓷小碗中,有大半碗粘稠的深棕色糊状炒面,里面掺得还有一小粒一小粒的白芝麻。
碗里的炒面糊散发着香味,舟儿已经扑过去抱住了他娘的腿,“舟儿吃。”
“这就是给你吃的,你先放开娘的腿。”夏娘子动不了,哭笑不得。
屋里有长条凳,她去搬一条过来,香穗又将碗放到夏娘子手里,“婶子,等一下哦,我去搬个长条凳出来。”
说完,她便快步跑向屋内,不一会儿就搬出一张长条凳,直接就放到了夏娘子身后,“婶子坐吧。”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香穗身上,映出她那纯真而可爱的笑容。
夏娘子眼睛被晃了一下,暗暗感叹:这一家人长得可真好看。
夏娘子坐下,舟儿站在她跟前,张着嘴儿等喂。
香穗帮石头将碗放到长条凳上,石头站着,就自己吃了起来。
石头吃了一口,香,很香,是他没有吃过的美味。他便舀了一调羹,要香穗吃:“阿姐吃一口。”
这是人家给石头的,香穗哪好意思,香穗笑着说:“石头快吃吧,阿姐不爱吃。”
石头一直坚持,香穗正尴尬,夏娘子手里喂着舟儿,转头对香穗说:“不是我王婆卖瓜,炒面里我放了芝麻,比别人做的好吃,你尝一口看看。”
香穗笑着俯身尝了一口,一小勺炒面糊糊进口,满口留香。
“婶子真的很会做饭,这炒面做的真香。”香穗夸了夏娘子一句,又叮嘱石头赶紧吃。
两个孩子吃完,舟儿还想跟石头玩,夏娘子就让他在这里跟石头玩。
她回去洗了碗又回来了,拿了三块很酥甜的龙须酥,分给香穗跟石头一人一块,她自己跟舟儿吃了一块。
吃完,两人坐在长条凳上聊天。
香穗感觉夏娘子家应该是很好的,给孩子的炒面里还放了芝麻,还有这种精细的糕点吃。
于是,她问:“夏婶子,你家夏叔是不是也在寨子上?”
夏娘子轻轻嗯了一声:“我们成亲的第二年,他就跟着大当家上了山,这会儿在上面做个百户。”
这是不是军中的官职?
寨子里是按着军队在管理的?
夏娘子也不等香穗说什么,她接着又说:“税收太厉害了,家家还要收人头税,我家交不起我的人头税,准备将我随便找个人嫁了。他听说了过去求亲,两袋麦子就娶了我。”
说起来真是一把心酸泪。
香穗很能感同身受,就是她比夏娘子值钱一些,得了二十两还加一袋麦子。
“你娘家离这边近,他们有没有搬到村里来?”香穗问。
“他们没有熬过那一年,明明大当家第二年就立了山头,可是他们没有熬过那一年。家中多了两袋麦子,他们不舍得吃,都给了我弟弟,他们没有熬过去,没了。我弟弟现在在寨子上。”
夏娘子说这些跟说别人家的事儿一样,前几年,饿死人都是常有的事儿。
香穗低着头,不说话,因着她实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夏娘子转头看向香穗:“怎么是你娘带着你们兄妹三人?你爹呢?”
香穗没有回答夏娘子前面的话,她只说她爹生病,花了很多钱看不起病,病死了。
都是伤心事儿,夏娘子体贴的没有再问,香穗也不用为难怎么回答她家兄妹三人的事儿。
之前香穗觉着程乾是不认她的,她便当自己是程家的女使,不知道现在程乾怎么想的。
现如今他跟他们家相依为命,不然做干兄妹好了。
第76章 平顺
夏娘子没有跟香穗说太多,但是香穗从夏娘子的话里猜到,在寨子上做百户是有钱拿的。
不仅能吃饱肚子,还有钱拿,他们怎么不要女子呢?她可是也学了几天拳脚功夫的。
进寨子应该挺难,不过卖豆芽很快,虽然钱不多,不过钱都是一点点挣出来的。
算了,还是好好卖豆芽吧。
太阳落到屋后,院子里已经看不到一丝阳光,在门口跟舟儿玩的石头,扒着门缝对香穗说:“阿娘回来了。”
骡车从东边儿回来,石头迈开小短腿就跑去迎接,后面还跟着一个腿更短的。
香穗跟夏娘子出来,石头已经跑到了骡车前,袁婶子停车,马氏下来将石头抱上车,因着石头上车了。
舟儿虽然对马氏还陌生,马氏伸手抱他的时候,他还是让抱了。
马氏将他们两个放上车,舟儿坐在石头旁边,高兴地直笑。
“嫂子,你们回来了,东西都买齐了吗?”夏娘子跟着香穗一起,迎到了村口。
袁婶子:“还是镇上东西齐全,我们这一次就都买齐了。”
马氏笑眯眯扶着两个孩子。
骡车停到严家门口,马氏将石头跟舟儿抱了下来,“石头带着舟儿去一旁玩去,娘要搬东西了。”
袁婶子提着一口大锅进家门,看到家里晾晒的一大堆柴火,感叹了一句:“穗儿砍了这么多柴火?!”
香穗帮着拿下来两个水盆,听到了,抿着唇儿笑了笑。
夏娘子也慌着帮忙,马氏递给她两个笸箩,里面放了几个盘子。
严家讲究,袁婶子买了碗还买了盘子。马氏只买了几个碗,碗也能盛菜。
锅碗瓢盆,针头线脑,差不多都齐全了。
帮着严家搬完,余下的就是香穗家的,几人不一会儿就搬完了。
香穗洗了个碗,去严家帮她娘舀了碗温开水,回来看到夏娘子正在跟她娘唠闲话,夏娘子口中,无不是夸赞香穗,懂事儿能干。
见香穗端了水回来给马氏喝,又添了一句,“还孝顺。”
闺女被夸,马氏喜得不行,嘴里还得客气地说:“你太高看她了。”
袁婶子在家里粗粗收拾一下,提着两包果子过来了这边。
见夏娘子跟马氏在说话,她走过来听了一会儿,拿出一包果子递给夏娘子,“我们刚来,多得娘子关照,真是不胜感激。这次去镇上买了点儿果子,娘子拿回家给孩子甜甜嘴儿。”
马氏见了也忙回屋去拿东西。
夏娘子人不错,他们都给她家买了包糕点。
马氏也给了夏娘子一包,三人说说笑笑,夏娘子客气了几句,就收下了。
“剩下这包我们给隔壁余阿婆送去。”
夏娘子跟着马氏还有袁婶子过去敲开了余阿婆家的门。
这次袁婶子连比划再加上吼,余阿婆终于听懂了,她笑容满面地收了果子,嘴里连连说:“老婆子不中用了,也帮不到你们什么。”
也不知道她听没听到,反正大家又客气了两句。
果子送了,袁婶子笑了笑,让余阿婆回去休息。
门外就剩下他们三人,夏娘子拿着糕点,道谢:“多谢两位嫂子,我跟舟儿也不打扰你们了,你们快回去收拾收拾吧。”
她招手叫回舟儿,舟儿有几分不舍,石头说:“哥哥一直住在这里,明儿你还能来玩。”
石头这样说,舟儿才乖乖跟着他娘回了家。
家里也没有什么要收拾的,就是买的锅碗瓢盆,要洗一洗。
马氏跟着香穗正在灶房里洗刷,袁婶子过来了,她拿起香穗手里的碗就洗,边洗边对马氏说:“姐姐,严阿翁跟严雄都在山上不回来,我一个人做饭,还不够费柴火的。
以后我将我的粮食拿你家来,我就在你家蹭两顿饭吧?”
马氏笑了,“那有什么不行的,以后你一天两顿就在家里吃。”
因着要开锅,马氏狠心割了半斤肥肉,袁婶子也割了半斤。洗刷过后,两家就开始烧火开锅。
家里难得吃只吃肉,马氏不舍得多用,只切了一小半。剩下的,她想拿来炖萝卜给孩子吃。
这次去镇上,他们买了高粱麦子,马氏想着香穗说,还要生豆芽卖,在买粮食的时候,她就捡着好的黄豆买了半斗回来。
马氏拿出荷包算这一天花了多少钱,算来算去发现也没有买多少东西,竟然花出去近千文。
钱是真的不经花呀,马氏念叨。
香穗计划生豆芽的事,“阿娘,生豆芽还跟之前一样,做两个架子,架子上放木盘,这样省地方。明儿我就去木匠家,找他做架子跟木盘。”
“好,你去吧。咱们之前带过来的面粉也快吃完了,娘明儿也得找磨盘磨些面粉,就不陪着你去了。”
这点儿小事儿,自是不用麻烦她娘。
他们两家院子里都没有磨盘,要磨高粱跟小麦还得去别人家借用磨盘,也麻烦着呢。
睡下之后,马氏还想着要给程乾做鞋子,这次去镇上也买了布回来。
说到布,她猛然想起这次买的东西太多,她都没有机会去绣坊看看,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活?
不如,过几日找个时间再过去一趟。
翌日,舟儿一大早就要来找石头,夏娘子听马氏说要磨面粉,就说余阿婆家院里有个大磨盘。
马氏背着高粱,小麦过来敲门,余阿婆一开门,看到马氏手上的炊帚,袋子还有放在脚下的两半袋东西,就知道她要干什么。
也不用过多言语,反正说了她也听不清。打开门,就让马氏进来了。
余阿婆开了门,就回了堂屋,她家堂屋门口有个竹椅子,她就坐在竹椅子上,抄着手闭着眼睛小息。
马氏也不打扰她,拿出炊帚扫了扫磨盘,倒上麦子就开始推磨。
一家人,各有各的事儿要忙。
袁婶子想着今儿就开始在香穗家蹭饭,饭后洗刷一番锅碗,就拿起扁担水桶去村口打水去了。
香穗用过饭去了赵木匠家。
香穗在地上拿树枝给赵木匠画了个样子,“赵大伯,按着这样做两个架子,再按着这样做六个木盘,木盘下面留空隙,不用太密。这样要多少钱?”
“这个你要自己拿木头还是用我这里的木头?”赵木匠看着眼前的小女娃,一个人找来做东西,真是能干。
“自己拿木头能便宜?”香穗问。
赵木匠回:“能便宜。你自己拿木头,就只用付个手工费。”
香穗不好意思一笑,“我家刚搬来,家里没有木头。”说着她手往东北方向一指,“水泽山上的木头能砍吗?”
这孩子胆子不是一般大。
第77章 买肉
水泽山的树木,可是不能随便砍的,夏当家占了水泽山,那山上的一草一木也都是他的。
赵木匠笑了,“那山上的东西可都是大当家当家,这得去问问大当家哩。”
“哦~”
原来不能随便砍呀,香穗有些失望。
见香穗有些失望,赵木匠咧嘴笑了。
香穗看向,赵木匠棚子下面的棍棍条条,说:“赵大伯,我家没有木头,你就按着包工包料算吧。”
赵木匠又低头看了看香穗画的图,又问她要做多大。
香穗一一说了,赵木匠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最后给她报了一百六十文。
一个水桶还要二十文呢,一百六十文也不多,香穗痛快地应下了。
一切都说好,赵木匠让她过两天来。
香穗蹲身一礼,对着赵木匠大声道谢:“多谢,赵大伯,大后天我过来拿。”
赵木匠笑着点头。
香穗心中美得冒泡,过两天就能生豆芽了,她雀跃着跑出了赵木匠家,也忘了问一声赵木匠要不要付定金。
寨子里的人不回来的时候,夏娘子家中好像只有她跟舟儿两个人。
舟儿喜欢跟在石头屁股后面跑,夏娘子就常常跟来香穗家玩,袁婶子在这边吃饭,也是一整天都待着这边。
两天之后,香穗带着她娘跟袁婶子过去赵木匠家将东西拿了回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和顶流哥哥上综艺后我全网爆红(糯栗子) [现代情感] 《和顶流哥哥上综艺后我全网爆红》作者:糯栗子【完结+番外】番茄VIP2022-10-10 完结星光璀璨现代...
-
绊星(弥萝) [现代情感] 《绊星》全集 作者:弥萝【完结+番外】晋江VIP 2023-12-30完结章均点击数:105823总书评数:3112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