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来找春月姑娘,记得记得,前两天来过一次。”
婆子还挺好,香穗放下心来,“麻烦妈妈,帮忙去叫一下春月姐。”
“好,你等着,我去前面给你叫去。”
婆子走了,她走前顺手将门关上。香穗只得蹲到旁边的墙根边儿等着,她眼睛盯着地上来来往往的蚂蚁,耳朵听着徐家后门的动静。
香穗脚蹲麻了,站起来走了走,她在外面等的有半炷香的时间,那婆子才回来。
香穗跑过去,那婆子抱歉地说:“对不住小娘子,老婆子没有叫来春月姑娘。今儿老太太院里来客了,她忙来忙去走不开,老婆子一个看门的,没敢上前去叫人,怕到时候主子怪罪。”
看门的婆子语气中满是诚恳,香穗也能理解,“谢谢老妈妈,我明儿再来,晚些时候若是方便,麻烦你给春月姐说一声,说我明儿这个时候再来。”
“唉,好嘞。”
香穗兴致冲冲的跑过来,没见到人有些失望。
老话怎么说来着,好饭不怕晚。没事儿,再多等一天而已。
翌日,差不多的时辰,香穗又跑了过来。
她刚一敲门,就有人过来开了门,门一打开,香穗一看是春月,她惊喜道:“春月姐,你提前过来了?”
春月见了香穗先道抱歉,“对不住,昨儿老太太院里比较忙,一时忘了跟你约的时间,想起来已经晚了。昨儿晚上徐妈妈跟我说了你过来的时辰,这不,今儿我便提早过来了。”
“春月姐太客气了。”
香穗心里焦急,只想赶紧知道结果,闲言也不多叙,她嘿嘿地笑,腼腆的问:“春月姐,那事儿能成不?”
春月见香穗如此着急,调皮地想要急她一下。
她摸出帕子在手里摊开,“昨儿,老太太赏了我两块马蹄糕,我给你拿来了。”
香穗看了一眼,两块焦黄色的看起来透明的方块糕点,看起来像甜甜的麦芽糖。
“春月姐,我不吃,你拿回去吃吧。就是那个……,你有没有问灶房的厨娘?”
春月抿嘴一笑,拉过香穗的手,将马蹄糕放了进去。
“看你着急的,姐问了,也将你送的豆芽给了灶房桂嫂子,她吃了你的豆芽后说,比在街上铺子里采买回来的好吃,让你往家里送呢。”
香穗嘴巴渐渐咧开,毫不掩饰自己的开心,“真的?谢谢春月姐。”
“别谢我,是你的豆芽生的好。桂嫂子说,明儿先送个五六斤过来,到时候哪日要多少,她会提前给你说的。”
“嗯,好。明儿我一早就过来送。”香穗重重点头,接着又问:“往这边送菜走哪个门?”
“东南角还有个小门,那儿离灶房近,你从那里进就好。”
“谢谢春月姐。”
香穗不住的道谢。
春月不高兴了,嗔了香穗一眼,“你一个劲儿地跟我道什么谢,怪外道的。”
香穗咧着个嘴笑。
“你赶紧回去吧,我也不能待太久。”春月说着叠了叠手里的帕子往袖口里塞。
香穗往后退了退,在门外笑看着她。
春月盯了香穗一会儿,又走了出来,她俯身对着香穗的耳边悄悄说:“桂婶子有个跟你一样大的闺女,她很是娇惯着,桂婶子针线活不好,前阵子我听说她找人想给她那闺女做一双绣花鞋。”
香穗听了,有些懵懂,“我去买一双送给她?”
春月蹙眉,她见香穗小,就直接说了出来,“不用,大田婶针线活不是极好吗?你让婶子帮她做一双妥了。”
香穗收了笑脸,愣了一瞬,她在程家的情况还没有完全告诉她娘呢。
春月见香穗面有难色,接着又说:“不做也没事,往后也别提。好好送菜就行。”
香穗郑重点头。
香穗别了春月,心事重重,不知道该不该将她在程家的情况告诉她娘。
愁也就愁了那么一会儿。
翌日,香穗开始往徐家送豆芽,那桂嫂子见她也就跟自己闺女一样大,倒是对她挺照顾。
她哪天要多少豆芽,什么时候来送,她都认真的跟香穗说得很清楚。
铜钱也是当场就结算。
自从开始往徐家送豆芽,香穗一日平均下来能多卖十多个铜板。
她一日将近能卖出五十文,若是将两个生豆芽的架子都用上,她一日能卖出去一百多文。
还是往大户人家送菜卖得快,香穗想着在城西在找一户人家,她就能一日进账百文。
除去买豆子的钱,她一个月能挣三两银子,一年就是三十六两。
香穗信心满满,干劲儿十足。
这日香穗刚去徐家送了十斤豆芽,进了永福巷就看到一妇人背着个孩子站在程家门口。
熟悉的桃粉色的小袄,让香穗心里一阵激动。
“石头?阿娘?”
香穗挎着篮子疯跑着过来。
马氏听到香穗的声音,转过身看过去,小小的女娘提着个硕大的篮子,笑着往她跟前跑。
不知道为什么,马氏一下红了眼眶。
这两年,家里缺吃少穿,她也没有让香穗去做工干活,最多就是让她去地里寻些野菜,捡个柴火回来。
现在到了程家,她以为她的闺女在程家会比在自己家好些,谁知道,她还要出去谋生。
她那么小,每日要背着那么一大篮子豆芽走街串巷。
石头甜甜地叫:“阿姐。”
香穗没有发现她娘的异常,她高兴地问:“阿娘,你咋来了?”
马氏柔声问香穗:“这一大早的,你去哪儿了?敲了半天门程家也没有人。”
香穗笑容僵在脸上,她娘都来了,怕是再隐瞒不住,只得讪讪道:“娘,我去送……送豆芽去了。”
“给徐员外家送豆芽?”
香穗惊愕地看向她娘,黝黑的眼睛里瞳孔晃动。
她娘已经知道了?!
这才几日啊,她娘就知道了。
春月姐只有过岁节的时候才能回去两天,不可能是春月姐说的,可是这事儿也只有她知道啊。
香穗眉头轻蹙,不知道该说什么。
马氏叹了口气,轻声说:“开门,进去说吧。”
香穗开了大门,领着马氏跟石头进了院里。她在灶房门口放下竹篮子,引着他们两人进了堂屋。
“阿娘,用过饭了吗”香穗的声音小小的,没有了之前的雀跃。
“用过了。”马氏坐在椅子上,抬头打量堂屋。
“我去提开水来。”
香穗去灶房之前,先去了西厢房,岁节的时候,袁婶子给她的糕点她还没有吃完,她要拿给石头吃。
石头到了陌生的地方,变得更加乖巧了,站在马氏腿边也不动。
香穗将手帕里包着的糕点打开给石头,石头欢喜地叫了声:“阿姐。”
“吃吧。”香穗笑了笑,转身倒了两盏开水,而后乖乖地坐去了一旁的椅子上。
马氏没有心思喝水,看了一眼香穗,悠悠开口:“程家郎君呢?”
“他出去给书塾里的先生准备束脩去了。二月里开始上学。”
程家郎君去学堂,而她的穗儿,小小年纪在家里操持家务。
童养媳也没有做到这份上的,若是家中有父有母,童养媳最多做些清闲的活计。
马氏一脸心疼,“我等他回来。”
这时节没有芹菜,程乾提着一条新鲜的猪肉回来的。
他一进院门,就看到堂屋门大开着,走近两步扭头往堂屋里头看,看到屋里似是有人。
灶房里暖不易放肉,放到外面又怕被野猫叼走了,于是他提着肉往堂屋走。
香穗眼睛一直瞟向门外,待程乾一走近,她就看到了他。
于是,忙站了起来出去迎他,“郎,郎君,你回来了。”
程乾轻嗯一声。
香穗挡在他身前说:“郎君,我娘来了。”
程乾抬头往堂屋看,原本坐在屋里的人已经站了起来。
程乾将肉条递给香穗,进屋拱手施了一礼,“小子见过伯母。”
彬彬有礼,无可挑剔。
马氏抄手而立,柔声道:“程郎君不必多礼。”
香穗提着肉条跟进来,她将肉条搁在桌子上,人顺势就站在了那旁边。
程乾向马氏见了礼,安静地站在了香穗的左手边。
屋里一时安静下来。
程乾话少,马氏猛然间见了程乾,心里计划要说的话,突然间说不出来了。
她抄着手,细细打量站在穗儿身旁的程乾,小郎君长得俊俏,剑眉星目,像是戏文里的公子。
他身形极高,比穗儿高了两个头,就是整个人极瘦,身上的学子襕衫松垮垮地挂在身上。
衫子洗得已经泛黄,下面也短了很大一截。
这就是没娘,没人管的孩子,生活得过且过。
马氏心陡然软了下来。
程乾见马氏一直站在那里,便躬身请马氏入座,“伯母请就坐。”
礼数倒是周全。
马氏坐下,忙伸出手也让他坐下,“程郎君也坐吧。”
程乾坐下,他转头看了香穗一眼,香穗偷偷瞄了她娘一眼,见她娘没说什么,便也轻轻地坐了下来。
马氏双手交握,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她将手指肚都扣疼了。
之前签了契书的,她很难开口说,将二十两银子还给他,然后她将穗儿带回去。
可她也被骗了啊,程家并不像郑婆子说得那样,家中有老妈子照料。
是他们欺骗他们在先,她要悔契也是情有可原。
马氏斟酌着开口:“程家郎君,当初郑婆子说,你家中有个照料人的老妈子,怎么不见她?”
程乾视线移向马氏,清冷地说:“她骗你的,从来没有什么老妈子。”
这么诚实。
马氏有种欺负小孩子的感觉,可是为了穗儿,她无所谓了。
“没有老妈子啊。郎君,穗儿如今还小,即使家里再穷,我也没有舍得让她去做过什么。
听村里人说她在县城里走街串巷的卖豆芽,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初,郑婆子说你家中有伺候的老妈子,我才同意签了那契书。穗儿还小,针线、灶下的活计都得有人教她。
当初想着,你家有个老妈子,好歹能教教她女儿家该会的东西。
如今这样,实在令人担心。她实在是太小了,今儿,契书跟当初的二十两银子我都拿回来了。”
马氏说着从包袱里拿出一个荷包,从里面往外掏了四个银锭子,其中一个带个豁口。
“当初多给了一袋麦子,如今新麦子还没有下来,我折成了一百五十个铜板。还有当初从银锭子上剪下来一点儿用,也补在这里了。你点一点,都在这里了。”
马氏往旁边推了推那堆银子跟铜板,抿了抿嘴唇,接着说:“你拿了这钱,也能好生过个几年,穗儿便让我带回去吧?”
程乾眼睛盯着地面不说话,眼睛里是旁人看不到的一片灰暗。
要走了吗?他才刚刚觉得生活有点儿意味。
而香穗想着自己以后一年就能挣二三十两银子,二三十两呀,她不待程乾开口,自己就开口拒绝了她娘:“阿娘,我不回去。”
马氏凝视香穗一眼,低声斥责她:“你住口。”
香穗不情不愿地闭上嘴巴,撅着嘴低着头,埋怨她娘来了之后也不提前给她透个底。
现在当着程乾的面,她不好嚷嚷着住在他家挣钱。
程乾没想到香穗不愿意回去,他心中一喜,抬起头来开口说:“伯母,我今岁十三,再过两年就成年了,待我成年我就去寻个营生,以后我出去挣钱养家,不让香穗辛苦。”
啥挣钱养她?她不是在他家做女使呢吗?
啥乱七八糟的,香穗脑子很乱,她现在卖豆芽能挣钱,等她在县城里挣他个百八十两的,将来给程乾三十两,把她的契书还回来。
还有,以后挣了钱,他们也可以送石头去书塾读书呀。
读过书的人,在城里的铺子里孬好能找个好的活计。
若是她回去了,一切计划都泡汤不说,她这刚跟徐家这做成的豆芽生意也得黄。
回柳林村生豆芽,不行,从柳林村到县城里可是很远的。
再说,在县城里什么都方便,豆芽卖得也好,回家去的话,豆芽指定没有在县城卖得好。
她不回去,她要在县城挣钱。
一年三十两,她跟程乾平分也能得十五两。
马氏嘴角动了动,气得闭了嘴,她没有想到香穗不愿意回去。
“郎君,不若这样吧,我带穗儿回去再教她两年,待针线活,灶下的活计都学会来,再让她回来。”
马氏担心,香穗还太小,若是累伤了,以后病歪歪的,岂能长寿?
她就想让穗儿跟她回去,只能又提了这个折中的法子。
香穗不乐意,叫了声:“阿娘……”
马氏眉头紧蹙,瞪了香穗一眼。
程乾坐得笔直,他心中有许多拒绝的话,契书在手香穗就是他程家的人,岂是说要回去就要回去的。
若是执意如此,他可以去官府告他们的。
可是来人是香穗的娘,自然不能将事情往僵持的方向整。
思来想去,程乾心中也有个温和的主意,只不知她愿不愿意?
程乾望向马氏,“伯母对香穗的一片心意,小子明白。若是伯母不放心香穗,不若带着弟弟一起搬到家里来,这样也方便教导香穗。”
马氏没想到程家郎君能这样想,感觉人还是挺不错的。
可她带着儿子住到未来女婿家,说出去像什么样子。
别说是现在还没有成为女婿,即便是正经的女婿,也没有见哪家拖家带口的住去女婿家的。
马氏闷闷的,再说不出过分的话来。
过了一会儿,马氏对程乾说:“劳烦郎君,让我们母女单独说说话吧?”
看香穗的态度,程乾知道香穗是不愿意回去的,虽然他不知道香穗为何不愿回去。
他希望香穗能坚持住,他看了香穗一眼,香穗正低头扣着手指头,没有看他。
程乾站起来,慢慢对着马氏拱了拱手,有些留恋地出了堂屋。他回了东厢房将堂屋让给了马氏跟香穗娘俩。
石头完全搞不懂屋里的状况,他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手里的麻枣儿。
马氏看了眼自家的傻闺女,伸手招她,“穗儿,过来坐娘身边来。”
马氏语气缓和了,香穗走去马氏身旁的椅子上坐下,顺便将石头放到了她旁边的椅子上。
香穗不愿意回去,马氏猜是她是不是不想给家里添负担。
之前家里的积蓄被用尽,家里好点儿的桌椅柜子都卖了,种了一年粮食依然不够他们三口嚼用。
可如今日子好了点儿,她寻到了生计,能赚钱了,自然也不用她这个小娃儿操心生计。
第36章 比你爹生的豆芽好
马氏拉过香穗的手,柔声说:“穗儿,娘现在不单单做帕子、荷包拿去绣坊卖。
也有人找娘做衣裳,做衣裳比帕子、荷包挣钱。
娘现在也存下了几两银子,以后,钱慢慢的挣,总够咱们娘仨吃喝的。”
香穗不为所动,她实在舍不得未来一年三十两银子的收入。
于是她开口劝道:“娘,要不你跟石头搬来程家吧。这样你可以给县城的绣坊做衣裳。而我则继续卖豆芽,我仔细算过了,豆芽一年下来差不多能卖到二三十两。到时候我们有钱了,等过两年就能送石头去书塾读书了。”
听到这话,马氏着实吃了一惊。她没想到小小的豆芽居然能带来这么大的收益。
但她还是心疼香穗,忍不住说道:“可是你还小啊,你每天都要挎着那么重的篮子去卖豆芽,这得多辛苦啊!”
香穗却一脸轻松地回答:“娘,我一点都不觉得累。而且每次卖完豆芽后,我还有时间去前面的严家学习拳脚功夫呢。”
香穗不遗余力地要说服她娘,“娘等过段时间,我买个独轮车去,这样就更省力气。”
她深知母亲心疼她,但她不想让母亲担心,于是故作轻松地说道。
香穗的态度如此坚决,马氏见无法说服她,只能无奈地叮嘱道:“别太累了,要知道休息。”
香穗乖巧地点点头,“嗯,知道的,阿娘。”
看着女儿如此懂事,马氏心中满是苦涩,她轻轻叹了口气,“娘跟石头不好住到程家来。你照顾好自己,过段时间娘再来看你。”
香穗十分不解,她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不愿意搬到县城里来居住,明明在村里生活得那么辛苦,还总是小心翼翼的,如果能搬到县城里来,岂不是更好?
她试图再劝说她娘,马氏开口对她说:“穗儿,你去叫程郎君过来吧,娘跟他说句话就回去了。”
这么快就回去?
香穗劝说她娘,“娘,回去的路这么远,吃了饭再回去吧。”
马氏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不用,你去叫程郎君过来吧。”
相似小说推荐
-
和顶流哥哥上综艺后我全网爆红(糯栗子) [现代情感] 《和顶流哥哥上综艺后我全网爆红》作者:糯栗子【完结+番外】番茄VIP2022-10-10 完结星光璀璨现代...
-
绊星(弥萝) [现代情感] 《绊星》全集 作者:弥萝【完结+番外】晋江VIP 2023-12-30完结章均点击数:105823总书评数:3112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