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吉祥如意(暮兰舟)


但,这总比瞎了眼睛强啊!
故,王嬷嬷的鼻梁上压着两片玻璃镜不舒服,时不时的用手推一推眼镜架,但精神看起来非常好,身体也似乎胖了些。
尤其是戴上金边老花镜之后,从透明镜片里折射出来的光线,使得王嬷嬷的眼神都有种锐利之感,一看就是一副很不好惹的样子,不怒自威。
如意赞道:“嬷嬷的精气神比以前更盛了!”
年纪大的人觉少,王嬷嬷起得早,这会子已经把两趟八段锦都打完了,鼻尖微微出汗,如意赶紧递上热帕子、热茶等等,殷勤伺候。
王嬷嬷喝着茶休息,“这六个月来,你把紫云轩各项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让我能安心休养,你辛苦了。”
其实如意这六个月来劳心劳力,累得很,但嘴上还是说道:“不辛苦,应该做的,要不嬷嬷升我当一等作甚?有月钱、还有赏钱拿,有时候纵然辛苦,也值了。”
王嬷嬷说道:“我既然回来了,就放你三天假,权当奖励吧。听说鹅姐的儿子吉祥当官了,也是你的邻居,你回去一起热闹热闹。”
是鹅姐从中牵线搭桥,介绍了曹鼎夫妻和长房的夏收魏紫认识,夏收因而得到了宝庆店掌柜的位置,王嬷嬷一直记得,这一回也派人送了一份贺礼到了鹅姐家里,恭贺吉祥高升。
王嬷嬷放了如意三天假,也是向鹅姐示好的意思,鹅姐平日待如意就像亲生女儿似的。
“多谢嬷嬷!”如意当即就往家里赶——她此时恨不得长一对翅膀,飞到四泉巷,抱着如意娘狠狠的撒娇。
王嬷嬷笑道:“你不回承恩阁拿些行李了?”
如意说道:“不拿了,家里都有!”
王嬷嬷问道:“不给你娘捎点好东西回去?”
如意说道:“我就是我娘最大的好东西了。”
才三天团圆时间,如意一刻都不想浪费,直接回家。
与此同时,豹子营,气氛也是一片欢腾,张永张公公平定安化王之乱,还铲除了刘瑾乱党,连立两项大功,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公公的两个兄弟还因此而封了伯爵,泰安伯和安定伯,一个太监的家族居然一门两伯,张家一下子荣耀至极。
张公公没有忘记豹子营的功劳,将人数一分二,也放了三天假,轮流休息三天。
还把皇帝赏赐的银钱彩帛等等分给了豹子营,又因在打安化王的时候,吉祥那句“不会叛军已经被平定了吧”,最后白日梦成真,远征军不战而屈人之兵,张公公觉得吉祥是一员福将,就把赏赐的斗牛服送给了吉祥。
张公公说道:“锦衣岂能夜行?你小子穿着斗牛服就算是衣锦还乡了,让你父母也乐一乐——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当了官也不能仗势欺人,莫要学那些轻狂之人得志便猖狂,否则,就是刘瑾的下场。”
这一回跟着张公公去宁夏平乱,吉祥亲眼见到张公公肃清军纪,将欺压百姓的军人斩首示众,毫不手软,晓得跟着张公公混,绝不可以触碰其底线,再说吉祥也不是轻狂的人,便说道:“属下谨记公公教诲。”
回到营地,吉祥和赵铁柱收拾东西回家,赵铁柱见他把斗牛服装进包袱里,就问道:“你怎么不穿在身上?衣锦还乡?”
吉祥说道:“我要是穿着这一身回家,被四泉巷所有人看见了,我娘会罚我跪搓衣板的,带回去关上门,给家人瞧一瞧就行了。”
鹅姐连赚了一万两银子都不准他说出去,她不喜欢招摇,这件斗牛服是大红妆花缎的衣料,胸口缝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金线缂丝工艺制作的斗牛补子,穿在身上比秋天的太阳还要扎眼,又不是过年过节,穿这一身回家不合适,衣锦还乡是别人家的事,吉祥全家都是闷声大发财的,免得惹人眼红。
吉祥依然穿着豹子营的豹纹战裙,把他心爱的斧子也带着,回家好帮如意娘劈柴,最好把下半年用的柴火都劈好。
就在吉祥收拾行李的时候,武安侯世子郑纲也在收拾东西,准备回武安侯府看望年迈的老父亲。
然后,吉祥就看见郑纲把一盏气死风牛角灯笼放进包袱里了!
这个灯笼,就是下雨那晚,吉祥保护王阁老的儿子王延喆的时候,如意送给郑纲走夜路用的。
郑纲把这个牛角灯笼带进了营地,还挂在床头,夜里有的时候就在灯下看兵书,或者趴在炕桌上写一些张公公交代的文书。
每次看到郑纲点亮灯笼,吉祥心里就莫名酸酸的,只有拿出如意送给他的沤子壶闻一闻,才能平息这股酸味。
现在,郑纲居然要把灯笼带回家去!
这是想干什么?
吉祥走近过去,用肩膀撞了撞郑纲,“你把灯笼带回去干嘛?你家里起码有成百上千个灯笼。”
郑纲说道:“我回家三天,军营里还有一半人在,他们毛手毛脚的,我又不在,万一他们擅自拿着用,摔破了怎么办。”
吉祥抬了抬下巴,“这不每个人都有一个柜子吗?你把灯笼锁在柜子里不就行了。”
还非得带回家,哼!
郑纲说道:“你管的太宽了——你有这个精力,不如好好管一管你儿子吧!”
因偷儿跟着吉祥姓吉,改名叫做吉庆,所以豹子营戏称吉祥白得一个好大儿。
吉祥回头去看“儿子”,吉庆不知啥时候把斗牛服摸(偷)出来了,好奇的打量,“看起来像个蟒袍,为什么叫做斗牛服呢?就是蟒的脑袋上有一对牛角罢了,根本不是牛的样子啊。”
吉祥赶紧过去,一巴掌把吉庆的手拍开,拿回斗牛服,说道:“锦衣卫穿的飞鱼服也长这样,也不是鱼——你以后若是不经过容许拿老子的东西,老子打死你这个龟儿子!”
吉庆一溜烟的跑了,还笑道:“我是龟儿子,你就是老乌龟!”
吉祥追过去打,吉庆跑没影了,不愧是偷儿,跑得贼快。吉祥去追“好大儿”的时候,郑纲就乘机卷起包袱回家了。
且说如意回到四泉巷,邻居鹅姐家里高朋满座,热闹非凡,谈笑声都从门窗里溢出来。
如意娘不善言辞,人多了不自在,就借口去看烤炉里的栗子饼好了没有,实则在厨房里躲清净。
如意看到自家新建的厨房烟囱冒着烟,就晓得如意娘在厨房,就直奔厨房。
“娘!我回来了!”如意跳在如意娘的背上,把亲娘压弯了腰,如意娘背着好大的一个闺女,喜出望外,“回来好,休几天?”
“三天。”如意从亲娘背上爬下来,“娘在做什么好吃的?”
如意娘说道:“栗子饼,是送给鹅姐家里当招待客人们的茶食。刚放进烤炉不久,得等好一会呢,你先吃点月饼。”
如意摇头:“这几天吃月饼都吃腻了,中秋节官中给我们一等大丫鬟每人都发了二十多个,我就吃了一个,其余全部给丫鬟婆子们分了。”
东府和颐园五百多家奴,分五千多个月饼,中秋节的月饼都是底层家奴不够吃,上层家奴吃腻了,就分给底层家奴。
如意娘问道:“你想吃什么,我给你现做。”
如意搬了个小杌子坐在如意娘身边,往娘身上一靠,“刚吃了早饭,现在不饿,就挨着娘坐一会。”
如意娘说道:“你到炕上躺着去,我给你掏耳朵吧。”
于是母女就回到了正屋,如意枕在如意娘的腿上,把耳朵交出去,如意娘依然用身体把耳挖簪捂热乎了,才给女儿掏耳朵。
掏的太舒服,如意居然睡着了。
且说另一边,吉祥和赵铁柱出了豹子营,吉祥说道:“咱们有今天,全靠着郑侠大哥的举荐,首先得感谢他啊。咱们这一回去,肯定会忙着应酬恭贺的来客,怕是没功夫去郑家茶楼了,干脆先买些东西去茶楼感谢恩人相助。”
赵铁柱还没想到这些人情世故,说道:“也对,吃水不忘打井人。就是郑侠大哥向来萍踪浪影,不会一直在茶楼里待着,上一回就扑了空,这一回不晓得在不在。”
吉祥说道:“管他在不在,我们买了礼物送过去,是一份心意。茶楼老板是他的亲戚,要老板转交便是——上一回咱们不也是带着礼物转交么,礼多人不怪。”
于是,两人调转马头,去买两坛子新酿造的菊花酒、酒糟的大螃蟹、迎霜麻辣兔等等秋天应景的吃食,足足有两担子礼物,来到了郑家茶楼送礼。
巧了,今天郑侠就在茶楼!
郑侠还带着一副画作,亲手挂在茶楼里,正是《清明上河图》,对茶客们说这是请了高人临摹的赝品——其实是真迹。
茶客们都赞这赝品画的好,夸赞“郑老板真有眼光”,郑侠沾沾自喜。
虽然现在早晚已经穿上夹衣了,一点都不热,郑侠依然挥着扇子扇风,一副风流倜傥的样子,和茶客们一起欣赏名画。
看到吉祥两人送来的这些吃的喝的,郑侠很高兴,“来都来了,送这些东西干嘛。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来来来,刚好我还没吃中饭,饿了,把东西摆出来一起吃。”
吉祥和赵铁柱把酒食拿出来,吉祥负责筛酒——桂花酒里会有一些杂质需要过滤一遍。
赵铁柱拿着拆蟹的家伙事,把大螃蟹的肉和黄都剔出来,放下小盘子里,方便郑侠下酒。
赵铁柱会吃啊,他把拆下来的螃蟹空壳摆出一个蝴蝶的样式,显摆自己的手艺。
郑侠赞道:“真是个拆蟹的高手,拆出来之后,壳和肉都是完整的。”
赵铁柱笑道:“我每年秋天至少要吃一百个螃蟹,都是练出来的手艺。”
吉祥把酒也筛好了,给郑侠倒酒。
美酒美食当前,郑侠就放下扇子,拿起来酒杯。
吉祥看着桌子上扇子,总觉得眼熟:这把扇子跟我从刘瑾家里抄检出来的扇子好像啊!尤其是扇柄上的绿玉坠,连玉坠的水头和纹路都是一样的。
郑侠举杯,说道:“来,喝酒。”
三人干杯,赵铁柱把迎霜麻辣兔的四个兔子腿都扯下来,分给郑侠和吉祥,自己啃兔头,他的舌头就像长着钩子似的,喝完酒之后,就剩下个白骨森森的兔子头。
迎霜麻辣兔的辣味来自于茱萸,虽然不如后来传入中国的辣椒辣,还是把赵铁柱的双唇辣的红彤彤的,有些微肿,不敢再吃麻辣兔了,就埋头拆蟹,三个人把一大篓子糟蟹全都吃完了。
郑侠很欣赏赵铁柱的拆蟹绝技,又快又完整,可惜,赵铁柱舍不得小铁柱,要不就成为第二个张公公了。
饭后,两人告辞,郑侠热情的送给他们几包茶叶,“这是贡品,皇帝喝的好茶,我托了张公公的朋友的关系才弄了一些给茶楼用,你们拿回去给父母家人们尝尝。”
吉祥赵铁柱谢过郑侠,约定改日再来拜访,然后各回各家。
吉祥回到家时已经到了下午,客人们都散了,家里堆满了各种贺礼,鹅姐和鹅姐夫凭着记忆把每一份礼物的主人名字报出来,如意拿笔在礼簿上记下名字和礼物,将来好还人情。
见到吉祥,如意停了笔,笑道:“哟,大将军回来了。”

吉祥没有料到如意会回来!
半年不曾相见,突然见到如意坐在自家的炕头上写字,吉祥就像做梦似的,心想:早知如此,我就穿着斗牛服回家了!就是被母亲罚跪搓衣板也值啊!
不过,现在还来得及。
吉祥说道:“我……我衣服脏了,先去换衣服。”
吉祥提着包袱冲进自己的卧室,心急火燎的换衣服。
越是着急,就越容易出错,他解开衣服的时候,把交领上衣腋下的衣带拽成了死结!
急的他用力一拉,把衣带给拉扯断了,穿上金光闪闪的斗牛服,还对着镜子照了照,吉祥深吸一口气,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却不见如意,只有父母在家里收拾堆成山的贺礼。
吉祥忙问:“如意人呢?”
“她写完了礼簿,回家看如意娘熬那个洋柿子果酱去了。”鹅姐低头拆开一盒贺礼,把里头的燕窝拿出来,说道:
“这燕窝不错,是来寿家的送的,是好东西,你把燕窝给如意娘拿去,给她补身子用。秋天干燥,好好滋补——你怎么穿成这样了?”
鹅姐抬头,看到穿着大红斗牛服的吉祥,忙道:“快脱下,别穿这个出门,让外人瞧见了不好,还以为咱们家升官发财了呢。”
如意走了,没能看见他锦衣还乡、威风凛凛的样子,吉祥很失望,说道:“这是斗牛服,是张公公给我的,我拿回来给穿给你们瞧瞧。”
鹅姐夫放下手里的活,围着吉祥好好的欣赏,“我儿子穿这个真威风啊!真有官样,不过,你私底下穿给我们、如意一家、九指等人看看就行了,别穿出去啊,难免惹人眼红,明箭易躲,暗箭难防,咱们以前怎么过,现在还是怎么过。”
鹅姐夫赚了一万两银子一回家就跪搓衣板呢!也是闷声不响的性格。
吉祥只得又回去,换了一身他当看门小厮时穿的半旧不新的衣服,然后拿着燕窝出门。
鹅姐又叫住了:“你把斗牛服包进包袱皮里,拿给如意娘看,她辛辛苦苦养你一场,让她也高兴高兴。”
吉祥照做,拿着两样东西去了如意家的厨房。
厨房是九指叔牵头帮忙新建的,一应炉灶、刀具等等,都是重新置办的,明亮齐整,如意娘在一个红泥小炉上熬果酱呢,酸酸甜甜的气味,但又不是橘子蜜饯,这东西红红的,就像火似的,吉祥从未见过。
“吉祥回来了!”如意娘把木制锅铲给了如意,“要不停的搅拌,小心熬糊了。”
如意娘走过去,伸手摸着吉祥的脸和肩膀,“好像又高了,还瘦了,得好好补一补,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我中午吃过了,还不饿。”吉祥把鹅姐转送给如意娘的燕窝拿出来,“这我娘给的,你拿去吃。”
又拿出斗牛服,在手里抖开,“这是张公公送给我衣服,斗牛补子的红袍子,好不好看?”
“好看!”如意娘伸手想摸一摸,但是想到自己的手因常年下厨,杀鸡宰羊的,很是粗糙,怕勾了丝,中途把手缩回去了。
吉祥看了,很是心酸,说道:“您随便摸,没事的,我的手更糙,摸了一点事没有。”
如意娘就摸了摸,乐的合不拢嘴,如意也很高兴,一边搅拌洋柿子果酱,一边说道:“穿起来给我们瞧瞧。”
终于可以穿给如意看了!
吉祥喜滋滋的把斗牛服穿在外头,如意笑道:“衣带没有系好,胸口和背面的斗牛补子有些歪。”
如意把搅拌果酱的木勺给了如意娘,走近过去,把他的衣带重新系了一遍,还退后几步敲了敲,“这下穿正了,你走几步官步瞧瞧。”
方才如意靠近给吉祥整理斗牛服时,感觉到细细软软的手指在自己的腋下和腰间挪动,吉祥身子僵直,还屏住了呼吸,生怕中午喝酒的酒气喷到如意了。
如意要他走路,他就梗着脖子走,双手双腿都不听使唤了,就像提线木偶似的,不像走路,倒像是中风打摆子似的。
逗得如意哈哈大笑,如意娘也忍俊不禁笑道:“别笑了,头一回穿这个稀罕物,等以后穿习惯就好了。”
如意心痒痒,说道:“快脱下来,给我也穿一穿这个稀罕物。”
吉祥就脱下斗牛服,想起在卧室因心急而把衣带扯成了死结,吉祥计上心来,故意把斗牛服的衣带也扯成了死结!
如意说道:“你别瞎扯,再扯衣带就扯断了,我来!你把胳膊张开。”
如意解开了衣带,帮吉祥脱下斗牛服,穿在自己身上,撩起衣摆,震了震衣袖,摸着并不存在的胡须,学着戏台上的大元帅,正色道:“众将听令!”
吉祥和她从小玩到大,立刻心领神会,在地上打了个半跪,“末将在此!”
如意说道:“你把唐僧师徒给我抓来!”
吉祥笑嘻嘻的,“怎么从三国变成《西游记》了。”
如意又道:“林冲,你敢违抗本官命令,本官将你发配到山神庙草场。”
又从《西游记》变成了《水浒传》。
吉祥拿起一根柴火当长矛,扮演林冲,“你这个狗官,拿命来!”
作势就要追“狗官”如意,如意穿着斗牛服,咯咯笑着在厨房乱跑,吉祥在后头追,故意追不着。
如意娘熬着果酱,看着他们围着自己笑闹,一如小时候那样。
两人闹了好一会,如意才脱下斗牛服,叠好,还给了吉祥,吉祥说道:“你喜欢就拿去,反正我平日也不穿。”
如意说道:“你拿回去,万一混到御前当差,你就有机会穿这件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