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昭昭也不知道在里面撞了几次,额头已经冒出血。
“昭昭。”苏意安用手碰了下她的脸蛋,冰凉冰凉。
贺允淮帮着将木桶搬到地上,然后将昭昭抱了出来。
小孩晕晕乎乎睁不开眼,已经没有那会撞木桶的活力。
“嫂嫂。”她看清楚来人,小声喊道。
“嫂嫂带你回家。”苏意安用帕子捂住她的额头,防止血继续流。
“你们先回去,这我来收拾。”
贺昭昭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她朦朦胧胧中想到自己好像见到嫂嫂了。
嫂嫂,嫂嫂,她想抓住嫂嫂的手,可为什么就是抓不住。
贺昭昭梦里挣扎,小手扑腾一下。
“昭昭。”苏意安握住她的手,小声唤道。
“醒了醒了。”在另外一旁守着的贺凝文赶紧出去叫来其他人。
一家人围在床前,心中忍不住的庆幸。
尤其是昨夜将那贩子抓住后,他们问出来那人要将昭昭卖到何处。
若是再晚一步,若是没有赶上,简直不敢想。
贺昭昭眼睛逐渐聚焦,她小嘴一瘪,终于哭了出来。
“嫂嫂,娘,姐姐。”泪水涌出眼眶,她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回来了。
“乖,都在这呢,昭昭再歇歇,一会儿吃了药好不好。”贺母摸了她的脸蛋,见退了热这才放心。
“好。”贺昭昭乖乖点头。
贺凝文和贺兴晨留在了屋中,其他人全都去了前面食肆。
菀絮也想过去听听,便将满妹送了过来。
一屋子小孩聚在一块,还是第一次。
食肆中,姚金被捆绑着跪在地上。
昨日他们将人抓住没有着急报官,只关在了这里,虽问了一些话,但他没全都交代。
至于他脚边那个女娃,更是什么也不说,只狠狠看着众人。
贺母实在不明白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眼中恨意这么浓。
“说说吧,为何偷我家孩子。”苏意安将姚金嘴里的布拽了出来。
姚金还是那句话,都是他闺女选的,他什么都不知道。
“那你说。”苏意安看向那个女娃。
明明只有六岁,她却笑得狰狞。
“都怪你,全都怪你。”
原来女娃叫姚妹,确实是姚金的亲生女儿,那日来家中寻她的妇人,也确实是她娘。
“你娘呢。”苏意安问。
姚妹看向她爹,“被他卖了。”
卖了?!
“都怪你们,都是你们的错!”姚妹大声喊道。
原来上次姚金收了熊达的银子,本想将姚妹送进贺家,让她来偷方子,谁承想人贺家根本不收留她。
事情没成,剩下的银子熊达没给他。
姚金缺钱,便将媳妇卖了。
可卖一个妇人得的那几两银子根本不够他花,而这时姚妹也瞧出了他想卖自己的念头。
所以她选择了贺昭昭。
“那么多人,为什么就必须是昭昭。”
“因为她是王贱妹,她不是贺昭昭。”姚妹看着苏意安,声音越来越大,“你为什么要接她回家,你为什么要养她,为什么要给她改名字给她买新衣裳。”
“为什么,为什么。”
“她明明不配拥有的,她就是个孤儿,应该和我一样过这样的苦日子。”
苏意安:“你嫉妒她。”
姚妹笑了,“对,我嫉妒她。所以我不想让她过好日子。”
“你为什么收下她却不收下我,明明我同她一样,你瞧我手上还有冻疮,好多冻疮。”姚妹想让苏意安注意到自己,想让她看看自己的手。
她也很可怜,为什么不选择她。
“可你拐了昭昭又有什么用,你爹不还是想把你一起卖了。”苏意安扫了一眼她们父女二人。
若不是昨夜贺颂元回来说,她都不知道那板车上还有一个空木桶,里面装的就是姚妹。
这姚金想着一个也是卖两个也是卖,既然能换钱那就都卖了。
“挺好的。”姚妹不再哭闹,反而笑了。
“只要她能过苦日子,我就挺高兴。”她说。
可怕,人心可怕。
贺母被她的话吓出一身冷汗,若不是亲耳听见,她都不敢想这些话竟出自一个六岁的孩子。
“送官吧。”苏意安已经没有什么想问的。
贺颂元捡起布,正要重新塞回他们嘴中。
姚妹却问道:“那你呢,你为什么带她回家,我也来到了你家你为什么不要我。”
姚妹似乎被困住了,她走不出去,她不明白为什么她不是被选择带回家的那一个。
苏意安看着她,一字一顿道:“因为贺昭昭很善良。”
腊月最后一日, 贺家也彻底解决了贺昭昭被拐一事。
姚金挨了板子坐了牢,姚妹则被人带回了老家。
至于被谁带走的,苏意安就不晓得了。
屋内, 贺昭昭半躺在床上, 她想起那日的事还是害怕。
索性将那日在巷口见过姚妹的事情同贺凝文说了出来。
“好啊昭昭, 这么大的事你竟瞒了这么久。”贺凝文弹了下她的脑壳,有些恼火道。
“下次再遇见这种事可不能瞒着, 怪不得那日我瞧你面色不好, 你受了委屈不和家里人说和谁说,总憋着可不行。”
贺凝文嘴上说个不停, 但心中是疼惜昭昭的。
贺昭昭抓住贺凝文的手, 来回摇晃着,“好姐姐,我错了。昭昭以后再也不敢瞒着了。”
“昭昭你一定要记住,咱们是一家人。”
贺凝文刚说完,屋门就被贺母推开。
她手中那这两根红绳,满面笑容的走了进来。
“来瞧瞧, 娘给你们买了什么。”
贺母将红绳分给她们二人, 这东西是她今早出去买的,还好人家铺子开着门。
红绳是用绣线编的, 也不知用的什么编法,看着很是好看,而且红绳上面还串着一个银珠。
“娘,这是银子吗?”贺凝文问。
“不是银子还能是什么,不过这银珠轻,不怎么贵,但胜在寓意好。”
寓意好?
贺昭昭将银珠转了个圈, 只见上面刻着平安二字。
“平安。”她嘀咕出声。
贺母揉了把她的脑袋,满脸欣慰,“昭昭这些日子识字真是没白费,这上面刻的就是平安。”
家中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甚至是许多从未预料到的事情。
贺母买来这东西红绳银珠也是想去去晦气,希望新的一年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贺凝文最是喜欢银子,这可是钱。
她动作轻,正一点点将银珠往绳端移动。
贺母偏头看了一眼,正瞧见她的小动作。
“不许摘下来,戴手上多好看,再说要的就是这个寓意。”
贺凝文手一哆嗦,又将快到头的银珠推了回去。
今个大年三十,明日便初一。
巷子里家家户户都在晌午前贴对联,贺家也不例外。
贺允淮站在凳上,将面糊涂抹在对联后面,然后让下面的苏意安瞧看位置。
苏意安说正了,他才贴到墙面上。
“去年过年时,你还在书斋写对子。”
苏意安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候家里穷,她和小妹兴晨守着面摊,贺允淮则去书斋写对联。
那时书斋掌柜人也好,写一副对联就给几文钱。当时贺允淮赚了不少呢。
“你记得倒是清楚。”贺允淮从凳上下来,看着碗中还有一半的面糊,问她,“要不咱们再贴些,你瞧还有剩下的。”
苏意安:“家中还有红纸?”
贺允淮:“买了不少,都在桌上呢。”
既然还有那就再贴一些,过年嘛怎么吉利怎么来。
二人回了屋,取来剩下的红纸,只是红纸经过裁剪已经没有那么长,若是写对联怕是写不下。
最后苏意安想了个法子,把这些红纸全都弄成四方块大小,然后对角方向写下福字。
“这个你来写如何。”贺允淮将最后一张红纸平铺好,招手示意苏意安过来。
苏意安:!!!
不可!她虽说看多了知道福字怎么写,但是她不会用笔啊...
“这张贴在咱们这屋门上。”贺允淮说。
苏意安硬着头皮走了过去,这种时候怎么能说自己不行。
她拿起笔,学着贺允淮写字时的模样,沾了些墨正纠结要在何处落笔。
贺允淮走到她身后,右手握住她的手,然后在红纸上落了笔,他道:“我教你。”
苏意安听见‘我教你’三字后心中一惊,偏头想要看他。
“这样写,会了吗?”贺允淮攥着她的手执笔在红纸上写下一个福字。
被人这样戳穿,并且这样教写字,对于苏意安来说还是第一次。她羞的从脖颈红到了耳垂。
“你都知道了?”她问。
贺允淮将笔放下,松开她的手,在她耳畔嗯了一声。
苏意安想不起来自己是何时漏了破绽,她问他,“你是何时发现的?”
贺允淮脑海中浮现出那日苏意安倒着看书的模样,他没回她的话却笑了。
“嗯?”苏意安不死心,戳了下他的身子。
“你可还记得,你们回村避暑时,我曾给过你一本书。”
苏意安自然记得这事,这本书如今还在她手中。
贺允淮看着她,说道:“我若说了你不许生气。”
生气?为何要生气。
苏意安保证不生气,催着他快些说。
贺允淮:“当日你翻看了两眼,说很喜欢。其实...你在倒着看书。”
苏意安:...
啥!倒着看书,不应该啊,她记得上面的字迹是正着的。
“那本书与旁的不一样,得从后往前看。”
贺允淮当时也只是觉得不太对,毕竟读书识字之人不会这么看。
苏意安一瞬的无语,她没想到自己装了这么久,最后会露破绽在这。
“以后我教你写字。”
“你就不怀疑些什么吗?”二人同时开口。
贺允淮拉起她的手,说道“你不愿说自然有不说的理由。”
眼前人如此真诚,苏意安甚至想同他说些什么。
突然外面传来敲门声,贺兴晨一边拍门一边喊:“小叔你们写好了吗?”
“好了,进来拿吧。”贺允淮开口道。
原本以为是对联,没想到是一张张的福字。
贺兴晨举起红纸问他:“小叔,这个也贴在门上吗?为什么不正着写字啊。”
“这样好看,来咱们去外面贴上。”
苏意安端着面糊带着人去了前面食肆。
“这样贴,你瞧。”苏意安涂上面糊,找准位置后直接贴了上去。
“哎呀!小婶反了反了。贴反了。”贺兴晨只顾着看位置,贴好后才发现福字倒了。
“没错,就是这样贴。”苏意安又在另外一扇门贴了一个。
她解释道:“福倒福倒,福气到来的意思。”
贺兴晨惊讶的说不出话,他小婶好厉害!竟然能想到这种说辞。
此时谁也想不到,只半日,福到的说法竟然传遍了整个怀安镇。
镇上贴的起对联的,如今全都贴上了倒着的福字。
夜里,贺家老少全都聚在一个屋中守岁。
原以为几个小的会最先犯困,没想到他们几人全都撑到了爆竹响。
“新年了,你们都长了一岁。快去睡觉。”贺母见他们兴奋着还没困意,便一个一个撵回了屋。
其实苏意安早就困了,只是旁人都不走她也不好意思说。
便一直强撑着。
如今听见贺母撵人,她终于揉了揉眼回了屋。
这还是贺允淮第一次见她困成这样。
连汤婆子都没弄便上了床。
“怎么困成这样也不说。”贺允淮给她摘下发簪,小声问道。
苏意安一沾床便睡着了,自然听不见贺允淮问她的话。
“往日都说冷,今日连汤婆子都没弄就躺下。这得困成什么样。”
贺允淮无奈笑笑,用手刮了她鼻尖一下。
他起身往汤婆子中倒了热水,然后连人带汤婆子一同钻进了被子中。
许是感受到身旁有了暖意,苏意安往他怀中挪了挪。
翌日,天未亮外面就传来鞭炮声。
苏意安嫌吵还往被子里面钻了钻。
“时辰还早,你再睡一会儿。”贺允淮把被子往下拽了拽,直到露出她的脸。
今个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
贺允淮起来后便将前两日准备的铜钱拿出来。
他用红纸包裹好,一个里面塞了二十文。
小孩子嘛,讨个喜,红包中不用装很多钱。
“你怎么起来这么早。”外面鞭炮声不断,苏意安已经没了困意。
她揉揉眼睛,待清醒后这才看向桌前立着的人。
“一会儿小妹她们肯定来拜年,我先将咱们的红包准备好。”
苏意安嗯了一声,也没再歇歇。
大年初一的饭比较简单,家家户户都是吃饺子。
昨夜贺家人就将今早的包了出来,这不灶房里贺母已经煮好了水。
“娘,我来帮你。”苏意安梳洗好后便来了灶房。
“煮个饺子哪里用这么多人,你去屋里再歇会,娘在这就成。”
苏意安这次也听了话,没再灶房久留。
她回屋陪着贺允淮一起弄年礼。
虽说今年他们没有回村,但在镇上也是有要走动的人家。
别的不说,云娘那怎么也要去。
“这是给云娘他们的,这是给嫂嫂的,这是给娘的...”苏意安将一早买好的东西全都摆到桌上。
人不同东西也不同。
贺允淮见她给家中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礼,唯独没有自己的。
一股醋意涌上心头。
“意安,可还有旁的?”他实在没忍住还是问了。
“没了啊,都在这里了。”苏意安为此又数了一遍。
贺允淮见真的没有给自己的东西,心中一瞬的空唠。
不过转念一想,他们是夫妻,夫妻一体,也确实不用给他。
“喏,给你的。”苏意安像是变戏法一样,从衣袖下突然掏出了一个荷包。
“我瞧你荷包还是用的以前的,便绣了一个。”
贺允淮眸光一亮,双手接过荷包,心中雀跃不止。
他就说肯定会有他的。
“好看。”贺允淮将荷包直接挂在腰间,炫耀道:“意安绣的好看。”
那当然好看了,这可是她学了一个月才绣出来的竹子呢。苏意安忍不住想。
贺允淮其实早就给苏意安准备了礼物。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木盒,示意苏意安打开。
“簪子?”苏意安没想到他会送自己簪子,还是一个白玉簪子。
“我给你戴上。”这簪子贺允淮其实早就买了,从府城回来时就带在身上。
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送给她,如今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给她戴在头上。
毕竟这上面是荷莲鸳鸯纹,寓意夫妻相伴不离。
第122章 一路平安
新年眨眼便过去一半, 眼瞅着初七周围铺子都陆续开张,歇了好些日子的贺凝文再也闲不住。
这一大早刚吃完饭就跑来屋中撺掇她二嫂。
“嫂嫂,昨个我和昭昭上街, 你猜怎么着?”
苏意安正在练字, 闻言放下手中的笔。
“看上什么了?”苏意安知道她是个有主意的, 以为昨日出去她瞧上了什么。
贺凝文连忙摆手,“我倒是没看上什么, 不过我瞧咱们这条街好多铺子都开张了。”
苏意安立马晓得她要做什么。
还是小啊, 这般有精力,苏意安原本还想再歇几日, 毕竟这不干活只歇着的日子实在舒坦。
“今日怕是不行, 咱们家什么东西都没准备,不如明日吧。”苏意安说。
见二嫂答应,贺凝文哪有不愿的,小手给她捏了捏肩,没一会儿就跑了出去。
贺允淮从屋外进来,二人差点撞上。
“怎么在家还跑这么快, 当心些。”贺允淮抓住小妹的胳膊将她扶住。
“嘿嘿, 我知道了二哥。”贺凝文冲他做了个鬼脸,然后便跑了。
贺允淮:“今日她怎么这么开心。”
苏意安拿起笔继续认认真真练字, 闻声笑了笑,“小妹是闲不住,想着明日食肆开张,我猜她肯定去前面收拾去了。”
贺允淮后退一步,往对面一瞧,果真见贺凝文手中拿着抹布正在擦前面食肆摆放的桌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