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会是他。
“贺允淮。”
声音从他背后传来,贺允淮思绪回笼忙转过身去。
只见杨家大郎正扛着布袋站在他身后不远处,脸上难掩喜色。
二人上次见面还是他刚下炕走路摔倒那次,如今想来已过去好些时日。
杨家大郎把麻袋卸下,当即笑道:“瞧你身子健朗不少,怎么刚好就要回来做工,也不同我说一声。”
贺允淮走上前,回道:“上工怕是还不行,家里寻了个营生这不想着这边卖吃食的少便来这摆摊。”
二人寻了个干净地坐了下来。
回想起往日,杨家大郎心中愧意更深,那日他确实也吓坏了,那些人拿起棍棒他没敢上前帮他一把。
“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再说那日杨大哥你若是帮我,怕是咱们二人都回不去了。”贺允淮拍拍他的肩膀道。
“我瞧那些人不简单,回去后你娘问起话我也没敢同他们说。”杨家大郎道。
贺允淮心中明白,若是让他娘知晓是以前的人做的这事,她定会心中不安又要搬家换地方躲了去。
可他们又能躲到哪里去,难道要躲一辈子。
现如今家中人都以为是做工时他同人发生口角惹了祸事才会发生那一切,也罢。
“那些人后来可有来找你麻烦。”贺允淮怕因为自己让周围人也遭了祸事。
杨家大郎抬手就拍了下自己大腿,笑道:“哪能啊,你瞧我这身板好着呢,这不我这些日子还在这做工。”
贺允淮听完他说的这才放心,那些人见他都成了那副模样想来是活不了,这才没再来。
“你们就安心在这摆摊,若那些人敢来杨大哥我这次一定护住你们。”
贺允淮明白他的意思,“那就先谢过杨大哥了。”
二人没说几句,毕竟杨家大郎还要做工,贺允淮便没再耽搁他功夫。
只等着他活干完了,这才带着人来到自家摊位前。
这边贺凝文正在收拾碗筷,她们带来的碗筷不多,用完后就得快些清洗。
而且为了干净她都是洗刷三次,所以用水费了些。
眼瞧着自家二哥还不回来,她有些坐不住了。
“苏姐姐,要不我去提桶水回来吧。”贺凝文拿出帕子擦去手上沾的水,说道。
镇上不止一口井,离她们最近的井也要走过几条巷子。
苏意安哪里放心让她一个孩子去,万一碰上坏人怎么办,再说年关底下拐人的贩子最多。
苏意安正欲让她看着锅自己去提一桶水,就见贺允淮带着人回来了。
“二哥,你可回来了。”贺凝文眼睛蹭地一亮,高兴道,“你快去提桶水来,我这不够用了。”
贺允淮接过木桶,杨家大郎一瞧贺允淮若去打水这就剩下他一人,他可不方便同两个女郎在一块。
“我晓得那井在哪,我带你过去。”说完便拽着贺允淮一起离开了摊位。
走远了杨家大郎才道:“怎么想起卖汤面了。”
“想着冬日汤面受欢迎。”贺允淮回道。
镇上卖汤面的人家不少,生意都抢着来。
“这倒也是。”杨家大郎随后说。
贺允淮打完水回到摊位时,苏意安已经把他们二人的面条煮了出来。
杨家大郎一瞧是荤面,便掏出七文钱来。
贺允淮叫他过来也不是为了赚他的钱,只是想让人吃碗热乎饭罢了,如今杨大哥非要给钱,他怎么推拒都无果。
“杨大哥,你无需同允淮这般客气,一碗面你尝尝好吃不好吃,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也是第一次摆摊也不晓得旁人觉得如何。”苏意安客客气气的说,任谁听了都不好再给饭钱。
杨家大郎见状只能把铜板收好。
“那我就尝尝。”杨家大郎接过碗筷,端着便往河边走,一边走一边不忘叫上贺允淮。
“没想到你们夫妻二人感情这般好,我还以为和村里人说的一样。”杨家大郎往嘴里塞了口面,含糊道。
贺允淮抬头看他,问道:“村里人说什么。”
“自然说你们没感情。”杨家大郎这次聪明了,剩下的话并未说出口。
村民说的话可比这难听多了,冲喜哪有自己愿意的,还说贺家逼着把人姑娘拉入火坑,让人家姑娘守活寡...
当然,贺允淮醒了,不用守寡了。
贺允淮:...
他面上强扯出个笑,心中暗自道,村民说的一点也没错,苏意安对他是没有感情的。
杨家大郎端着碗往人堆里走去,晌午做工的人都在这歇着。
有吃干馍的也有吃自家带来饭的,像他这样捧着碗吃热乎饭的也有,不过不多。
“呦,今个吹得啥风,你竟舍得吃面去。”说话的人是余三与杨大郎一同做工,二人平日交好。
杨大郎笑眯眯地看着他,当着他的面喝了一口热汤了,“这天这么冷冻坏老子怎么办,一碗热汤下肚寒气都去了一半。”
这话倒是不假,冬日里谁不愿意喝完热乎汤。
“你去哪买的,咋还把人家碗带回来了。”余三又问。
他们这多是卖饼子的,这东西顶时候也不贵。
“就那边卖干馍那摊旁边,也是咱兄弟自家的摊。”说完看向贺允淮。
在河边扛布袋做工的人就那些,来来往往变动不大,所以这群人中有不少认识贺允淮的。
大家并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上次结了工钱他不想来了,所以没人当回事。
如今再见到也只是诧异这人竟摆起了摊。
“咋想起摆摊了?”余三问。
不等贺允淮回话,杨家大郎便道:“咳,我这兄弟摔了一跤身子还没好利索,像咱们这种力气活他现在都不能干,这不才来摆摊卖点吃食。”
“想吃热乎汤的就去哈,都是自家兄弟。”杨家大郎道。
人群中突然有人问道:“啥价,给咱们这帮兄弟便宜不。”
有人跟着起哄道:“可不是既然都是兄弟是不是得比外面便宜。”
贺允淮冷冷瞥了过去,“素面五文,荤面七文。”
“这价和集市上的一样,也没便宜啊。”刚说话的人啧了一声。
挣钱不易,谁还不想占个便宜,四文和五文虽差一文,但一文可以买一个干馍呢。
“兄弟是啥,是占便宜的主?”杨家大郎瞪了那人一眼,狠狠道:“想吃就买不想吃就不买,想占便宜的滚。”
起哄的人马上歇了声。
也有想吃的,凑过来看了看他们碗中的份量,面不少还有汤,划算。
“这荤面放的肥肉多不多。”
如今天寒,人们都想吃肥的多些油腥,若那荤面里放的是大块肥肉就好了。
“这样。”杨家大郎把香肠夹了一起来。
“这是啥?”旁人问。
杨家大郎咳嗽两声掩饰尴尬,他瞧着是肉就没舍得先吃光顾着吃面了,如今被问是啥肉,他也答不上来。
贺允淮:“香肠,家里自制的肉食,用猪肉做的。”
大家听都没听说过香肠,但一听是猪肉做的也就不怎么好奇了。
“我去买一碗尝尝。”人堆里有人咽了咽口水,忍不住道,“挣半天钱也该吃顿热乎饭。”
杨家大郎给人指了方向,三两口赶紧把碗中面条吃了个干净。
“赶紧过去。”咽下最后一口汤,杨家大郎把碗筷塞到了贺允淮空着的另外一只手中,催促道:“摊位就她们两个,你快去看着,咱们兄弟回村也能聚。”
贺允淮闻言也顾不上吃自己碗中的面,转身就往回走。
苏意安这边生意愈发的好,许是今日天冷,买汤面的人格外多。
荤面虽贵,但里面的肉众人没吃过,一人说好就有人愈发好奇怎么个好。
一来二去买荤面的人最多。
贺允淮回到摊位时,苏意安这已经用完了一碟香肠,那一碟可是切了一节香肠。
苏意安这正忙着,见他回来都没抽出空打个招呼。
今日带来的面不多,捞完这一锅就没了。
比贺允淮早到一步的那人问道:“还有荤面不?”
“就剩最后一份了,您来的真巧。”苏意安把面捞进碗中,又把剩下的几片肉摆在上面。
“您的。”她伸手递了过去。
不到申时,苏意安便收了摊。
今个带来的面都卖了出去,少说也有三十来碗,荷包里装满了铜板沉甸甸的。
苏意安把摆摊的东西都放在了那对老夫妻家中,一日两文倒是不贵,毕竟省去了麻烦。
“今个生意好,明日就不晓得了,不过家中香肠确实快没了,这得多准备些。”苏意安打算去镇上卖肉的摊位再买些猪肉回去,这次多做些香肠。
这东西如今有了出路,不怕做多了卖不出去。
三人背着空背篓一路往卖肉的摊位走去,谁也不曾注意到肉摊不远处有人悄悄盯上了她们。
第24章 我这身子真是不中用!
顾忌在外面被人瞧了去,苏意安没有将荷包中的铜板掏出来数一数,付钱时用的也是以前剩下的碎银。
屠户记得苏意安,见她这次买了四斤猪肉二斤板油还有一小桶猪小肠,便拿了三根棒骨给她当做饶头。
“姑娘这是做吃食还是年关底下准备多备些肉?”屠户余光瞥了一眼对面的摊位,随口问了一声。
苏意安将肉装进背篓中,不紧不慢的说道:“多买些这不是怕涨价嘛。”
如今猪肉仍三十五文一斤,倒是还没涨,听说最贵的时候能卖到四十文一斤。听的苏意安都想在家中养两头小猪崽子。
屠户没再多问,却同她提了个醒,“最近有人同你一样总来买猪肠,你下次要是要提前说一声,要不摊子上还不一定有。”
苏意安一愣:“那行,下次来买一定同您提早说一声。”
这个时候买猪肠其实不奇怪,穷苦人家买不起猪肉但拿出几文就能买些猪下水。
这东西虽不好吃但至少也是个荤腥。
可像她这种一买就是一桶的实在少有,如今卖肉的屠户还专门对她说了这么一番话,这不是就是在告诉她有人正暗戳戳的同她买一样的东西,就不晓得到底为何这般了。
苏意安越想越觉得不简单,赶巧的因素太多让她不得不生疑。
她抬眼望去,恰好与贺允淮四目相视。
二人皆是一愣,看来是想到了一起去了。
“苏姐姐,咱们还用买别的东西吗,家中米面若是像今日一样用,怕也吃不了几日。”贺凝文想着若以后日日如今日一般,这得赚多少银钱。
苏意安背起背篓,应道:“再买些米面,回去给你做好吃的。”
没有小孩子能拒绝吃食,贺凝文这个想赚钱的小姑娘也是如此,她高兴的牵起苏意安的手,笑着道:“都听苏姐姐的。”
整个贺家也就贺凝文还这般叫苏意安,贺允淮以往都没发现这么叫有问题,可今日杨大郎说的那番话让他内心五味杂陈。
苏姐姐,苏姐姐,声声字字都在提醒他,苏意安只是被迫嫁给他贺允淮的,她不应该属于这里,也不会属于他,更不应该在这里受这些苦。
见他没有跟上,贺凝文喊道:“二哥,你走慢些先歇歇,我和苏姐姐先去买,一会儿咱们在前面巷口见。”
苏意安回头望了一眼,见他面色苍白嘴角没什么血色,这才懊悔自己竟忘了他是个身子没好利索的病人。
“你且在这歇歇,我们速去速回。”苏意安折返回来,牵过他的衣袖将人拽到一旁的石头上。
贺允淮见她急忙离开,心更是往下一沉,他这身子实在是...不中用。
如今粗面五文钱一斤,苏意安便买了十斤,至于糙米也买了二斤,光这两样又去了六十多个铜板。
今个挣得钱都不够今个花的,可做生意就是如此有进也有出。
米面沉,苏意安同小妹把背篓互换了一下。
贺凝文看着背篓中满当当的东西,忍不住道:“苏姐姐,你真有先见之明,晓得今日要采买若咱们背着炉子铁锅定装不下,这才把东西都存放在那老妇家中,是不是。”
苏意安咳了一声,她当时还真没想到这一层...
之所以把东西放在老妇家中,全是为了省钱罢了。
他们三人背着背篓坐牛车来镇上,来回就要十二文,她想着不背那沉东西,就可以走着来镇上,刨去给老妇的两文,她们每日可以省下十文钱。
可瞧贺允淮如今的身子...这钱还真不能省。
想是一回事,到了地方瞧见现状又是一回事。
如今天冷,凑齐一车人车夫便赶着牛车回了村,她们现在想坐车也没有了。
“走回去也好,牛车那么快,吹的我脸疼。”贺凝文伸出小手揉搓着自己的红脸蛋。
苏意安见状也只能点头道:“那咱们走慢些,累了就歇歇。”
三人回程时明显走的慢了些,每隔一会儿还要在路旁歇歇,不用问就知道为何,贺允淮心知肚明。
他这身板还是要练。
那被李大厨派出来盯梢的伙计,见他们出了镇这才小跑着回了酒楼。
这几日他一直在镇上闲逛,就为了等这二人,可一等不来二等不来,他没法子便去了卖肉的摊位。
既然他们要做香肠,那就离不开猪肉,整个怀安镇上就王屠户这里的肉最新鲜,每日都是现宰的猪,他就不信他们不来。
这不今日总算被他等到了。
只是这二人没有在集市叫卖香肠,只往屠户那买了些肉,又去米铺买了些米面。
“你可瞧清楚了,她们当真没有再卖香肠?”李大厨把手中菜刀放下,拧眉问道。
他怎么就不信他们能这么快把那香肠卖出去,难道有旁的铺子收了他们的东西?
若真是如此,这可坏了事。
李大厨追问道:“她们今日在肉摊买了些什么,你老实说。”
“买了板油,买了猪肉,还买了师傅您这几日让我买的猪肠。”小伙计心有怨言,可他不敢直说。
这些日子李大厨见天的让他买猪肠子,买回来他还得自己清洗,他觉得自己都被腌入味了。
“没再去买别的肉?也没去别家食肆?”李大厨又问。
“哪能啊,我一直盯着呢,她们就买了这些东西,肉瞧着也不多,三四斤吧,买完就出了镇,瞧着应该是回村了。”小伙计回忆了一下,他往日也采买过,大概份量能猜出一二。
再者那几人的衣着打扮,一瞧便不是住在镇上的人。
李大厨心中琢磨了一番,若真如他这小徒弟所言,那二人看来还在制作香肠,至于有没有找到买家这还难说。
“这几日你先别来酒楼,在镇口盯着,看看他们若来了镇上都会去哪里都会做些什么,再打听打听他们是哪个村的。”李大厨从身上摸出半两银子抛了过去。
“给你的,别走漏了风声。”他叮嘱道。
得了钱,小伙计哪还有不愿的,他连连应下又发了一通誓。
李大厨懒得听那些没用话,摆手让他出了后厨。
李大厨知晓他们买的食材中有猪肠,这让他更加肯定那薄薄一层包裹住猪肉的膜就是用猪肠做的,不是什么鸡肠鸭肠。
只是如何让猪肠变成那样薄的呢,李大厨看向角落中那一桶被清理干净的猪肠,想着今夜回去一定再研究研究。
永阳村这边贺母在家心急如焚坐也坐不住,每隔一会儿她就得去门口扒望,看看他们三人回来了没。
去镇上摆摊这事,说到底她还是不放心。
“阿奶,你都来来回回进来这么多趟了,小婶她们回来了没。”贺兴晨从小木箱中摸出一块竹牌放在九宫格板上。
最近天冷,他已经不怎么去院里写大字,得空便同他爹玩这九宫格碰碰竹牌。
也算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法子。
贺母推门的动作一顿,折返回去把贺兴晨也拽了出来,嘴上念叨:“你既也想知道,那就陪阿奶一起去瞧瞧看。”
贺兴晨自是愿意的,他把竹牌扔进他爹怀中,兴致浓浓跟着贺母出了屋。
一时间屋中只剩下贺颂元和菀絮。
菀絮在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小衣,因孩子冬日出生,所以小衣明显都大了许多。
布料还是拆的以前的旧袄,上面虽没补丁但颜色却发旧的很。
贺颂元拿起小衣瞧了又瞧,这些日子的好心情全都散去。
他用胳膊使力挪动着身子往菀絮身旁靠了靠。
菀絮正垂着头想在衣裳上绣什么花样好,突然脊背一热,整个人被贺颂元搂在怀中。
“今日怎么了,这般不正经,被旁人瞧去了笑话。”菀絮看着他,打趣道。
贺颂元许久没这么搂过菀絮,他脑袋搭在菀絮肩头,呼出的气息喷在菀絮脖颈处,喃喃道:“也不知道这胎是小子还是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