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紫和桃香自觉的站在姜初身后,她们也想听。
林木能怎么办?只能妥协了。
“大人也猜到了,我的笔名,梦先生的梦,就是林和夕,我八年前就认识常夕了,我心悦她。”
姜初点头,在嘴里塞了个果脯,“细说。”她确实联想到了。
林木继续道:“我十八岁的时候,家乡干旱,颗粒无收,官府不仅不赈灾,还要加赋税,我们村子的人活不下去了,就收拾东西各自逃难了。”
“我哥是货郎,大嫂是外县认识嫁过来的,我们就去投奔大嫂家,花了钱,艰难的在她们村子落了户。身上没钱了,虽然分了块荒地,但是哪里立刻就有吃的。“
“一家人厚着脸皮去大嫂娘家讨吃的,我们家有八个人,都是穷苦人,哪里给的起。”
“实在没办法,妹妹被卖了,我跟着村里的先生读过书,大哥也四处打听,想要给我娶个好媳妇。”
“到处说我是文曲星下凡,后代必考状元,每天有人像买猪一样来看我。”
“我也想着,自己能卖个好价钱,也算报了父母恩,可惜,天不遂人愿,我肚子里的墨水少的可怜,哪里那么容易骗到有钱的地主老爷。”
“我一边干活一边吃的很少,我也怕被赶走,我还等着卖个好价钱,把妹妹买回来呢!”
“她被卖给村里死了三个老婆的屠夫,我妹子才去屠夫家里一个月,就被打五次了。”
“我没等来买我的,等来我妹的尸体,身上没有一块好肉,屠夫又扔了五两银子,这件事就没人追究了。”
“一块破烂的草席子,一个土坑,就是我妹的归宿了。”
“我给她立了块木头当碑,就离开了那个村子,离开了已经疯魔的我的家人。”
“我混在流民里面乞讨,到处走,混了一年,听人说淮阳到处是粮食,我也跟着来。”
“我们大批的流民被淮阳的官兵拦截,我们都疯了,明明遍地是吃的,为什么不给进?”
“结果不知道怎么打起来了,官兵有被打死的,我们的人死的更多,我被人踢到河里,河水刺激,我清醒了过来。”
“看着倒下的尸体,鲜血,我顺着河拼命游,稀里糊涂就到了青州。”
“我到青州混到了青州的乞丐群里,在这里,守着酒楼后门,每天都可以要到吃的,我幸福极了,我好久没吃饱了。”
姜初听着,早就吃不下任何东西了,守在酒楼后门,这种事她也很熟练的。
林木的表情并不是很悲伤,毕竟都是离他太远的往事了,他甚至都快想不起来自己大哥的样子了。
“后来,我发现帮茶楼散播消息,吸引客人,还可以赚到钱,我记性好,听着说书先生的故事,我到处绘声绘色的念,有人好奇,自然就来茶楼。”
“茶楼老板和我合作,我给他引客他给我钱。常夕就是我引来的听客。”
“我站在石头上念着听来的故事,只说一段,有人好奇,我就指着茶楼的方向。”
“其他人听过就走了,只有常夕,她会感谢我。”
“她说:大哥,你讲的比说书先生说的还好。”
“她会感谢我,给我带点吃的,她从不会叫我臭乞丐。”
“她就像戏文里的仙女一样,我用存起来的钱买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我想干干净净的站在她面前。”
“可是我又胆怯,我跟踪过她,她是夫子的女儿,她知书达理,美丽善良,而我,只是一个连户籍都没有的流民。”
“我走进茶楼,听了太多故事,我无聊的时候脑子里有各种故事,我讲故事也讲的好,我向茶楼老板自荐,我也可以当一个说书先生。”
“茶楼老板跟我合作了一年了,让我写一个小故事给他看。我信心满满,畅想着赚了钱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在常夕面前。”
“茶楼老板很看好我,他说早就觉得我很有天分了,可是我没有户籍,这是很麻烦的事,除非我愿意签卖身契,他才帮我重新弄个户籍。”
“那不是奴籍了么?我想拒绝,可是老板说的对,没有他给的赏钱,我连干净的衣服都穿不起。“
“再三协商下,老板总算让步只签二十年,也同意按照故事的好坏给我工钱。”
“我静下心来,准备大展拳脚,只要我第一个故事能让人喜欢,我就有钱了,可以去找常夕,可以去问她愿不愿意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努力的。”
“我用了三个月,写出了畅销青州的话本子,茶楼里天天在说我的书,老板很高兴,他大方的给我工钱。”
“可是,我找不到常夕了,我去她家里找她,可是才到巷子里就听到很多人议论,说常家闺女嫁人了。”
“我错过了,我回到老板给我安排的小房子,把自己关起来写话本,我不敢再去打扰常夕,我幻想着,她一定是嫁给和常夫子一样的先生家里了,说不定,她的丈夫还可以考秀才,考举人......”
“不像我,只是个卖身二十年的臭乞丐。”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原来常夕这么苦啊!”
林木捂住脸,接连几天的痛苦,已经让他流不出泪来,但是心中的酸涩依旧控制不住。
姜初拍拍林木的肩膀,安慰道:“造化弄人,就算你知道,你也救不了常夕,只会跟着白送命而已。”
“而且我听说常夕都不记得你了。你就忘了吧!”
“大人,你安慰的我更难过了。”林木干涸的眼泪差点又丰沛了。
“常夕只是没见过我干净的样子,她一定记得我。”
“都这个时候,就不用纠结这个了吧!”姜初默默的想,常夕都要秋后处斩了啊!
林木当然知道这事,毕竟县衙的布告已经贴出来了,罗列了所有人的罪状,常夕因为姜初动了恻隐之心,用了化名,已经很人性了。
不然常夫子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林木默默的往自己袖子里,怀里,陆续掏出银票。
“五百六十两,大人,这是我所有积蓄,还是托了大人的福,看我和大人交谈和谐,最近老板给的工钱翻倍了。”
林木说着默默的把钱推到姜初面前。
“你这是做啥?”姜初惊呼。
“大人,常......”
姜初赶紧打断:“不可能放过她的,她已经不是当年的她了。”
“大人,我还会继续挣钱的。”林木又推了推。
又补充道:“我最近又想了新想法,肯定大赚。”
姜初头都快摇掉,万万没想到梦先生居然是这等痴情人。
她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
“大人......”林木哀求,“让她活在牢里也可以。”
“林木,常夕打死的人有些确实伤害过她,可是,小灵儿才十三岁,是她亲自买回来的,就因为梳头发弄疼了她,她用发簪刺瞎了小灵儿的眼睛。”
“林木,小灵儿是活活疼死的,林木,常夕不该死么?”
姜初大声质问。
布告上写的不会那么详细,大多是用害死几条人命,如何处决来叙述。
所以林木并不知道这些,他以为,常夕只是反击而已。
“大人,”林木声音艰涩,“会不会弄错了,常夕连乞丐都不会嫌弃的,我......我见过她对其他的小乞丐,也是一样的温和。”
“她自己也认罪的。”姜初虽同情常夕,但是她同样厌恶常夕的心狠。
林木失魂落魄的走了。
人心的变化他不是早就经历过么?为什么这么难以接受呢?
爹,娘曾经不是也疼爱妹妹么?
可是妹妹被打死了,娘连眼泪都没掉,只眼神发光的看着五两碎银。
大哥不是也疼爱自己这个弟弟么?
货郎多辛苦啊!大哥晒得脸上的皮一层层掉,也要给自己买一本书。
可是,把自己当种猪一样卖的,不也是这个大哥么?
可是,常夕啊!你不是仙女么?
仙女怎么也会变,仙女不是爱世人么?
第74章 心安
林木走了,姜初心里也不好受,她兴冲冲的准备听故事,只以为会听到一段简单的爱恨情仇。
可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发展。
姜初从来没问过林木,一直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青州人。
“大人,要不要出去走走?”看姜初一直在发呆,桃香询问。
“要吃晚饭了吧!”姜初看看窗外,阳光正明媚。
“还有一个多时辰呢!”桑紫回答。
“那快到中秋了吧?可以看花灯了?”
“大人,中秋还有近一个半月呢!”
“那......算了,我还是看书吧!”姜初捧起律典,翻到做记号的地方,开始背。
桃香和桑紫对视一眼,默默的退了出去。
“大人看来心里受伤了。”桃香小声道,毕竟姜初可是除了早上,从来不会拿起书本的人。
“许是梦先生的事让大人想起不愉快的事了吧!”桑紫叹息,流民这样苦,真不敢相信大人受了多少罪。
“你说大人也有暗恋的人?”桃香惊呼。
“你想哪里去了?我说的是生活经历。”桑紫简直服了,自从沉迷情爱话本,桃香思想就容易偏。
“哦。”桃香点头,“我还是去厨房看看,准备几个大人爱吃的菜吧!”
“我们一起。”
姜初读着律典,心慢慢安定了下来。
听到敲门声才抬起头,已经是傍晚。
夕阳映照着,一切变成金黄色,,温暖,宁静。
姜初的心情好了起来,背着手走出了书房。
笑眯眯的看着敲门的桑紫:“吃饭啦?”
桑紫也跟着高兴起来,脆声道:“是呢,大人,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炸馒头片。”
“哇,那快走吧!”姜初欢呼。
炸馒头片是李娘子研制的新吃法,馒头片裹上鸡蛋面糊,炸得金黄酥脆,再撒上秘制调料。
姜初吃着比肉还好吃。
饭桌已经坐满了人,自从姜初正式拜师后,乌先生也不单独吃饭了。
“大人,你终于来了!”孔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吃馒头片了,这东西费油,油又贵,厨房那边不经常做的。
“见谅见谅,让大家久等啦!”姜初高兴的坐下,看着乌先生。
乌先生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菜给姜初,大家才动手吃饭。
一大盆的馒头片,很快就浅了下来,其中谢辰和孔能速度最快。
见姜初抢不赢,桃香心里急,这可是特意给大人做的,她裹蛋液都裹了好久。
她干脆跑去拿来一个盘子,夹起一盘,淡定的放在乌先生旁边。
“先生够不到。”见大家看着她,她红着脸解释。
姜初悄悄竖起大拇指,因为乌先生年纪大了,根本不爱吃这类油炸的东西。
乌先生从善如流的笑纳。
姜初看了看满满的一盘子,心满意足了,放慢了速度,不去抢了。
季师爷很嫌弃的看着吃相粗鲁的两人,斯文的吃菜。
孙立和赵齐埋头吃饭,今天轮到他两巡晚上,可以在县衙蹭顿饭,其他人都回家去了。
吃过饭,众人又在院子里喝茶,讨论最近发生的事。
因为都是参与者,此时议论纷纷,一点小事说起来,也让人听得认真。
姜初真是太喜欢这样的生活。
又过了七天,罗佛寺的模型终于好了,长远大师派人来通知姜初。
季师爷心里的石头彻底落地,两人一起亲自去取。
然后这充满佛意的礼物,和已经被消灾的巫蛊娃娃,就被送去了京城,和季师爷准备的各种贵重器物,银钱一起。
牛工匠的手艺,让姜初觉得大有可为,特意挑了个铺子,给他在里面做一些工艺品售卖。
你别说,买的人还挺多。还有特意定制的。
然后近几天没事的姜初就早上上课,下午去巡视码头,河道是修缮情况。
每个人都干的起劲,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但凡姜初路过,都有人热情的打招呼。
姜初每次看书看到头晕,但是一出门感受这些生活气息,就心情舒畅。
逛的差不多,又在街上买了糖人,叼在嘴里回县衙。
姜初一到,桃香就迎了上来,“大人,孔主簿有事找你。”
姜初几嘴吃完,才去找孔能。
跟在后边的孔能,桑紫,慢慢吃着,桑紫还递了一个给桃香。
“大人,快看!”孔华一脸喜色的递过一封信给姜初。
姜初看的瞪大了眼睛。
“朗州刺史郎然回死了?接手的新刺史是皇帝的人?”姜初惊呼。
孔华点头,道:“杨丞光身死,直到看到尸体,其父母才知道,杨珛直接就爆发了,杨谙一直只说受了伤,没说有性命之危,就这一个独子,直接最后一面都没见过。”
“然后杨珛葬了儿子,天天沉迷喝酒,趁着所有人都在关注青州瘟疫的时候,派人遣到了朗州,还出钱雇了大批杀手,郎然回一家直接灭门。”
“郎然回的岳父一家,本来儿子没了就难过,女儿也没了,杨珛做的明目张胆,齐家直接恨上了杨家。”
“齐家夫人的弟弟,就是单将军,掌握着朗州所有兵权,外甥,外甥女都被杀,郎然回也死了,单将军也担心自己。”
“杨家在朗州治下的县也安排了好几个县令,全部被绑了。”
“太子本就安排了人在朗州,直接把事情快速的告到了朝堂。”
“杨家敢杀刺史,有御史弹劾造反,皇帝第一次在早朝上骂了杨谙。”
“杨谙无法,推出了他的亲弟弟,杨氏家族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经过博弈,新刺史是皇上一直看中的心腹,叫周莘。”
说到这,孔华压低了声音道:“周莘表面是皇上的人,私底下是杨太傅的人,实际上是太子的人。”
”厉害啊!“姜初由衷的佩服起周莘。
“这些都是半个月前的事了,现在周莘都在朗州大展拳脚了。”孔华感叹,在青州忙碌,突然接到这么大的好消息,太令人振奋。
“大人,谁能想到一个邱芝芝,居然引起这么多事,多亏大人捂紧了她杀人的原因,才让误会越来越大啊!”
孔华语气赞叹,信里的卫大人也是这个意思,毕竟青州发生的所有案子,孔华都会送去一份给他。
在由卫大人斟酌上报太子。
也是如此,青州报上去的死刑犯,根本没有人来要二审什么的,直接定刑。
姜初挠挠头,突然道:“怎么办?我有点相信长清大师的批语了,难道我真的是祥瑞?”
孔华沉默一瞬,他其实也是不信长清大师的批语的,觉得扯,可是,事情发展出乎意料,姜初只是做了一点小事而已,就让太子收获这么多。
还有最近时间送去的奇珍和银钱。
“不...不对!”孔华差点被带歪了,“长清大师说你是杨太傅的祥瑞。”
两人面面相觑,可是真没哪里做过对杨太傅好的事啊!只是在默默的挖断钱袋子。
“帮杨家减轻罪孽,怎么不算呢?”姜初强行解释。
孔华点头,幸灾乐祸道:“大人多多益善。”
姜初笑的眯起眼睛,就是能打碎杨家头顶的两片瓦,那都是厉害的事了。
“还有铺子的事,太子来信说叫我们送给古家!”代,康,古,三家的铺子也是不小的数目。
古老爷会做生意,连京城,朗州,祁水这些地方都有。
都是非常赚钱的铺子。
”免费啊!为啥?“姜初不乐意,这要是因为公主驸马,姜初可不同意。
孔华提起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待姜初看过,撕碎,又泡在茶杯里。
嘶,姜初倒吸一口冷气,古家大方啊,直接拿出全部身家给太子养兵了。
那这铺子,不如说是免费给太子的。
姜初同意了,“我开给牛工匠的铺子有没有过到我的名下啦!”
孔华点头,那铺子不大,不值几个钱。
姜初想了想,还是好奇,”古家以前都舍不得,怎么现在?”
“皇后突然要给公主赐面首,其中两个还是公主的远房表弟。”孔华不自觉放低了声音。
这些都是要命的八卦啊!
“嘶~~公主同意了?”姜初同样小声,其中两个这种话,说明给的有点多啊!
“没有,但是公主拒绝第二天,驸马的马车就出事了,差点就死了。”
姜初啧啧摇头,所以古老爷心疼儿子了,儿子要好好活,太子就不能输,才下了血本啊!
“皇后这么糊涂的么?”姜初小小声。
“杨太傅提议的。杨珛的事,长公主和驸马插手了,不然杨太傅不会等人死了才知道。”
“现在杨珛还在刑部大牢关着。杨谙不想救人,但是亲弟弟都可以放弃,杨氏族人会对他更不满的,杨氏子弟散落各地,好多都是有实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