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胤礽他姐团宠日常(冬日暖歌)


康熙一句话问出口,所有人心中一凛,随即下一息,众人齐齐俯身下拜,高声齐喊:
“皇上圣明——”
然而,这句歌功颂德的话一出口,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康熙,却并没有如以前那样用愉悦的声音做出回应,反倒是冷笑了一声。
这一下子让所有的人都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康熙也并没有让他们多等,几乎是立刻的,他直接高声斥道:“圣明?你们以为,这次谈判的胜利,仅仅是朕想胜利就胜利的吗?”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明白康熙发脾气的原因。
“这次谈判会有这样的成果,哪里是靠朕的料事如神,真正的原因,是事在人为!”
一句“事在人为”,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纷纷开始面面相觑,人群之中,只有知道些许真相的纳兰明珠和知道全部真相的张英没有任何的动作。
“朕……早在去岁沙俄之行没能成行的时候,就派了一队人马,前往了我大清与沙俄的边境提前探路,他们不足二十人,领了朕的密旨之后,轻装上阵,不惧风霜,一路走了快一年,最后才终于拿到了可以定下大清此次与沙俄边境线的决定性物件!”
康熙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环视了一下四周围的众臣。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张英的身上。
“敦复,你养了个好儿子啊。”
此言一出,众人忍不住哗然的同时,齐齐看向了平日里在朝堂上就以低调出名的张英。
康熙的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像是“责骂”,而不是夸奖,但当下这个时刻,再结合康熙话前话后的语境,所有人都听明白了,康熙刚才所说的派去“探路”的那一小队人马里面,领头的,应该就是张英的儿子!
而张英的儿子,据他们所知,老大张廷瓒,至今还在翰林院里面熬资历,翰林院里面的臣子们还经常见他,怎么的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去边境,那么皇上口中的儿子就只有张英那个才刚刚中举没多久,就在恩荣上闹出“抄袭”《洛神赋》风波的次子张廷玉了。
“微臣惶恐。”
张英在康熙点名之后,就立刻双手一打袖,整个人直接躬身跪了下来。
“诶~你惶恐什么?”
康熙摆摆手:“张廷玉能在弱冠之年,敢于就领着那么几个人,只身进入苦寒之地,最后不仅能平安到达尼布楚,还给咱们大清带去了谈判胜利的决定性证据,此子可堪大用啊!”
“承蒙圣上看中,犬子能为皇上效劳,能为大清出力,是犬子之荣,亦是犬子身为大清子民该有之责,然犬子年轻气盛,尚需磨砺,臣斗胆,还请圣上帮微臣严加管教,莫要让犬子心大,以至于将来试了分寸。”
张英让康熙帮忙管教儿子这话一出口,大家看向张英的目光变得更加新奇了。
毕竟他们可从来不知道,一向低调内敛的张英,这一次不仅儿子大出风头,连他自己都开始说出让皇上帮忙管教儿子这样的话了!
虽然说皇帝从某种说法上来讲,是为“天下万民之父”,但你也未免有点……太直白了吧?
“哦?这不仅不跟朕讨赏,还要让朕帮你管教儿子?”
果然,康熙也听得十分有趣,说话都带着调侃了。
随即调侃完,他不等张英再说什么,便摇头道:“敦复啊,你这样可不行,管教子女,要宽严相济,张廷玉既然此次为我大清立了功,还是几近于开疆拓土的大功劳,那朕就得赏!大大的赏!”
掷地有声的赏字说出口的时候,站立着的大臣堆中,有几个人立刻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他们暗暗的点了点头。
而龙椅之上,康熙说完了赏,眉头便又皱了起来:“不过朕也不能让你这个当父亲的以后不太好管教儿子,所这个赏,朕还得再斟酌斟酌……”
“启禀皇上,奴才有一个法,或可让皇上与张大人两全。”
就在康熙“为难之际”,人群中一个满臣忽然出声,这回,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那位满人臣子的身上。
“托合齐?你能有什么两全之法?”
康熙的语气里带着玩味,但他一发话,就代表着他允许了托合齐的发言。
“禀皇上,奴才听闻,张大人的二子张廷玉,至今还未婚配,想必是此子自有一腔报国之心,无心婚配,如今既然已功成名就,皇上何不赏此子一桩婚事,成人之美,待此子顺利归家,岂不双喜临门,更加欢喜?”
托合齐发言结束的那一刻,朝堂之上,直接安静了一瞬。
康熙没有说话,张英也没有开口。
这时:“启禀皇上,奴才觉得托合齐大人的说法有失分寸了,向来咱们满人的婚事,由皇上定夺,此为常理,而汉人婚姻,历来是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圣上下旨,虽无不妥,但恐对满汉和谐造成影响啊……”
居然是纳兰明珠开口了。
“纳兰大人所言有理,但既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廷玉的婚事应与其他汉人没有什么干系吧,只要张大人同意,圣上只做牵线指婚,于满汉和谐应当无碍才是……”
“奴才觉得托合齐大人的提议……”
一时间,朝堂之上,满臣们居然开始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待到众人发觉康熙已经许久不出声,就连纳兰明珠也是只说了那么一席话,就不再言语之后,众人终于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敦复……张廷玉……居然没有婚配吗?”
康熙在众人安静下来之后,第一个问的,就是张英。
而垂着头的张英,在听到康熙问的这句后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反而是轻轻的闭了闭眼,随机睁开:“是,犬子……尚未婚配,但……并非像诸位大人所言,只是因为有一腔报国之心,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婚事,如此而已……”
“这倒是奇了。”
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康熙的目光,从张英的身上,转移到了刚才“踊跃发言”的诸位满臣身上。
“这么好的苗子,直到过了弱冠,都一直没有合适的婚事……反观咱们八旗子弟……”
满臣们心中不禁一个咯噔。
“别说是出几个能看的好苗子了,这不足弱冠的之年,尚未出仕的,不思在家习武念书,反倒是天天出门斗鸡走狗,串花溜巷,惹是生非……”
一句句讽刺之余砸下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满人都缩起了脑袋。
康熙冷笑一声:“最后居然都能欺负到先皇、朕、以及阿哥公主的头上,这么一比,简直是连人家的一根脚指头都不如啊,众卿,惭愧与否?”
“奴才——有罪——”
在一群“扑啦啦”打袖声中,扑通扑通的跪地声响彻在了九经三事殿内,人群中不少儿子此刻被关在顺天府的满臣们忍不住的抬头擦汗,生怕康熙一个不高兴,把他们待在大牢里面的儿子统统拉出去砍了。
要知道“天子一怒,伏尸万里”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行了!”
康熙没好气的回应响起:“成日里的有罪有罪,你们要真知道自己有罪,就不会舔着脸站在朕的面前让朕看了心烦了!都下去吧,关于张廷玉的赏赐,押后再议!”
说罢,他一个甩袖起身,迈着四方步离开了九经三事殿。
这也代表着朝会到此为止。
“就……这么完了?”
澄心堂,宁澄澄听着胤礽绘声绘色给自己讲述的,朝堂之上关于张廷玉赏赐的廷议,听到最后的时候,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这帮满臣的未免……也有点太愚蠢了吧?
虽然早就已经明白,康熙当初之所以轻轻放过钮祜禄家,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趁机试探一下满人对康熙这个旗主的真正忠心程度,顺便让他们去想他想让他们想得“歪门邪道”,但宁澄澄真的没想到,他们居然就这么轻易上当了!
居然连一个想要“趁机捡漏”的都没有!
身为那个“漏”,说实话,宁澄澄是不知道该难过还是该庆幸。
可你要说他们蠢吧,他们又偏偏是能推动她与张廷玉婚事的唯一推手,因为如果康熙不让他们主动来推,那么将来,这些人就会是他们两个之间的最大阻力。
只是这想出来的推动的办法,真的……着实有点太低端了……
“怎么可能?”
胤礽看着眼中满是怀疑的宁澄澄,微笑着啜饮了一口茶:“他们虽然没读多少书,但像这样逼着汗阿玛干一件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的办法,还是挺多的。”
说罢,他重新将茶碗放回桌案,然后用手指轻轻的敲击了一下桌面。
“姐姐且等着吧,后招马上就来了。”
胤礽这话说完后没多少日子,宁澄澄便听说,一场关于满族女子和汉族男人的婚事之争,被直接闹到了御前。

第140章 题外之案
“要说这索绰罗氏家的姑娘,那样貌是真的平平无奇,要不然,也不会在选秀的第一轮,就被撂了牌子。”
“那要照你这么说,那家的姑娘长得明明不够漂亮,又为什么还能让那李家的书生,着迷到茶饭不思,以致于后来忤逆长辈至死,让他亲叔叔把他告到公堂上去啊?”
“就是就是,现在啊,京城一带早就传开了,说是这索绰罗氏家的姑娘,那是狐狸大仙转世,专门下凡来迷惑男人的,只是咱们圣上有苍天保佑,这才让她刚进了紫禁城的门,就灰溜溜的被打发了出来,这才有了机会去祸害李家的。”
京城一个胡同口儿,剃头匠正在给一个客人剃头,一旁放着的长凳上,一群穿着棉制长袍,头上或是长着“草”,或是已经剃干净的人正聚在一起聊天,说的话题,也是正是近日里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的“书生忤逆大案”。
这书生来自京中一户普通的汉族人家,这家姓李,书生名李通海,惯常是街坊邻居口中的好儿孙,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李家虽没有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李通海读书尚算拔尖,所以一家子人都希望他能在来年的科举考试中一举中第,好让李家改换门庭。
然而大半个月前,李家却突然爆出了一桩“丑闻”,说是这李通海,竟把自己的祖父给生生气死了,就是因为只要他祖父一死,身为长子长孙,他就有至少三年的孝期,这么一来,先前他父母要给他选婚的事情,就可以作罢了。
当时此时传开之际,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纷纷都理解不了这李通海这么做的意义,后来众人才知道,这李通海倒也并不是不想成亲,而是他想成亲的人,不是他父母给他安排的人,而是一个出身满人的女子,名为索绰罗氏。
而说起这索绰罗氏家,他们家也并没有在朝中有什么一官半职,不过是普通的旗人而已,她父亲也是靠在满人官员的府邸中做事谋生的,不过就算是如此,索绰罗氏身为满人,该走的选秀流程一定会走,她的年龄比较恰当,于是便在合适的年纪入宫走了一边流程,然后因为外貌平平,就直接被撂了牌子。
于是索绰罗家便开始给女儿寻摸婚事。
只是两家人都没想到,在这个空档,只因为索绰罗家为了让女儿能排解一下选秀被撂牌子的郁气,随着女儿的意思让她多出门了几次之后,就让她遇见了李通海。
原本满女与汉男,本是不该有什么交际的,可是架不住索绰罗氏虽然样貌平平,却是个满人女儿家中的特例,她腹有诗书,在散心之际随口吟出几句诗来,这就引起了刚好去那里“采风”的李通海。
李通海本就不是以貌取人的,他欣赏的,正是索绰罗氏的才华,索绰罗氏也因此对李通海心有好感,所以即使知道不应该,还是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冒名汉女与李通海相互交流了几次。
而这几次之后,两个人便也互生爱慕了。
恰巧此时,李家提起了李通海的婚事,李通海便说自己心有所属,想要父母给自己说亲,李家听闻此女方的大概消息,心中虽然有些不满索绰罗氏“行为不端”,但还是随着儿子意愿去查了一下,这一查不要紧,发现索绰罗氏的真实身份之后,李家自然是坚决不同意。
毕竟满汉不通婚,这可是朝廷禁令所在啊,李家本本分分一辈子,还指着儿子改换门庭呢,怎么能因此而毁了一家子?
于是李家人跟儿子一说,让他立刻断了念想。
李通海一开始也不敢置信,还跑到索绰罗家去确认,待到真的拿到索绰罗氏的“道歉信”,李通海也明白了真相,明白了他与她之间的鸿沟所在。
可自那以后,李通海就开始茶饭不思,整日浑浑噩噩,是书也不念了,学也不上了,别说是考科举了,书院都要让他退学了!
李家一下子急了,就想着尽快给儿子安排一桩婚事,可是没几天,李家就传出了李家老爷子突然去世的噩耗,伴随着这噩耗而出的,还有李家老爷子是被自己的长孙生生气死的消息。
然后没过两天,李家的次子,也就是李通海的叔叔,就把李通海告上了衙门,说是他忤逆不孝,谋杀亲祖父。
此案一出,众人瞩目。
当然,众人也知道,李家叔叔把侄子告上公堂,自然有他的小心思,俗话说“烂船还有三斤钉”,何况李家不是烂船。
这李家老爷子一死,免不了要说起遗产问题,正常情况,李家叔叔是继承不了多少东西的,可要是李家长孙有了重大过失,那事情可就说不定了。
以上自然是大家在此案刚发生时议论的其中一点,不过随着顺天府对李通海“杀害”祖父动机的深挖,索绰罗氏的存在就被爆了出来。
遗产之争什么的,哪里有男女之间的“缠绵情爱”说起来更引人入胜啊,更何况这里面还牵涉到了一个更大的社会矛盾,那就是满汉之争,于是乎,这一桩“小小”的忤逆案件,就直接成为了全城热议的“大案、要案”。
更不用提,事到如今,据说已经发展到了究竟要不要开棺验尸的地步了!
“据说啊,那李书生的爹,在听到他弟弟说起要府衙大人开棺验尸的时候,直接仰天喊了一句‘索绰罗氏’,你害我李家不浅啊!’,然后,就直接晕了过去。”
本来是等着修理自己头上青青草地的男人说到此,抿着嘴狠狠咽了口吐沫润了润喉咙,回过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身边居然已经围了不少人,随即——
“然后呢,说啊!”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催促道。
“对啊对啊,晕了之后呢,死了吗?”
说八卦的男人:“……没有吧,我也不知道啊。”他双手一摊转头看向剃头匠,发现居然连剃头匠手里的刀都停了,立刻嚷嚷道,“喂喂喂,你倒是快点儿啊,这儿还等着有事儿呢!”
“哦,好的好的,马上马上!”听八卦听得入神的剃头匠赶紧回过神来收拾手里的“脑袋”,等一下好为下一位服务,而周围的人则是纷纷遗憾不已。
“嘁,话说一半,真不地道!”
说完,众人四散开来,各自去忙生活,而他们不知道,后续并非那说八卦的男人想知道就能知道的,因为此事,已经直接上达天听,被御史奏报到了康熙那里。
“也是……毕竟,这也是牵涉到咱们满人与汉人之间局势稳定的问题啊。”
荣妃的咸福宫里,听完三阿哥胤祉给自己“科普”的宫外最近的八卦,宁澄澄内心触动良多,忍不住感慨出声。
她今日本是前来给荣妃送生辰贺礼顺便找二公主果心聊天的,但刚好撞上两母女都不在,却遇上了前来请安的老三胤祉,没聊两句,就听闻了这样的消息。
“不止是这样啊!”听见宁澄澄为此事定了性,胤祉更来劲了,“大姐姐你不知道,这是忤逆啊,这可是关乎民生教化的大事啊,汗阿玛要是再不重视,这民间风气就坏了啊,到时候可是要乱了套的!”
宁澄澄:“……啊?……嗯……你说的是。”
她的回应有些心不在焉,因为她隐隐有一种担心,担心这是康熙或者是胤礽他们暗中操作的,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她与张廷玉的婚事,但要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事情,再让一个本来不该牵扯到里面的人,背上了谋害长辈的罪名,还带累了另一个满族的姑娘……
那说实话,她就算是如今已经能看淡很多她以前看不淡的东西,也做不到完全无视别人的痛苦。
但从另一方面说,她又不愿意把康熙和胤礽想成那样,因为她觉得,他们就算是不知道她所有的秘密,也应该是懂得她的这份心思的才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