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芽芽学羽)
一家四口,全都呆住了。
就算是卫氏这样的儿媳妇,也隐约知道自家公爹是不能生育的。
郑元乃也是当了二十余年的独生子,并且以为自己往后余生也都将是自家爹爹的宝贝独生子。
郑总兵与邱姨娘更是毫无心理准备。
第104章 郑元乃心结,茉娘成亲。
见郑总兵脸色变幻不停,邱姨娘有些忐忑,泫然欲泣地开口道:
“老爷,妾身……妾身可一直对您忠心耿耿!”
生怕郑总兵误会了自己。
谁知道,郑总兵回过神来,哈哈大笑:
“好好好!确实是一桩大喜事!来人,赏大夫十两诊金!”
又细细询问大夫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大夫每交待一项,他就重重点头,担心记不住,还拿纸笔记下来。
那一手狗爬字,真是惨不忍睹。平日里写题本,都得让人代笔。
男人中年得子本就是一件极其欢喜得意的事,更何况郑总兵那是伤了身体几十年,如今临到老了还再度开怀,岂能不欣喜若狂。
送走大夫,对邱姨娘那叫一个如珠如宝:
“来人,把桌上这些腥的臭的全撤下去,别熏着了你们姨娘!”
看屋里很多家具都有棱角,也是立刻就要吩咐人包着,还叫来管家,让他马上出去采购厚实的地毯,要把邱姨娘在府里经过的地方都铺上。
这隆重的架势,弄得邱姨娘都不好意思了,连忙劝说,才叫他只铺了屋里。
回过神的郑元乃,见亲爹这副模样,明明应该笑着恭喜,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心里酸涩得跟打翻了十缸子醋一般,饭也不吃了,坐在一旁闷闷不乐。
倒是一旁的卫氏,眼睛闪闪发亮。
她已经渐渐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看公爹那般高兴,这孩子就绝不是邱姨娘给他戴了绿帽子。
这说明什么?
说明绝育多年的他,竟是又恢复了生育之力!
除了一个多月前,观主赐下的那两瓶仙露,她想不到还有别的什么东西能发挥如此神奇的功效。
她虽然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是很明白,她给丈夫纳了好几个妾,大家都没有生育,足见问题是处在了丈夫身上。
所以……若是相公能再服下一些仙露,身体恢复到寻常男子一般康健,她也一样可以怀孕!
到时候,不拘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这一辈子也有指望了啊!
与丈夫一起回到房里,她便忍不住立刻将这想法跟他说了。
“相公,我们这次一定要把观主交待的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这样才有希望再得仙露!”
郑元乃的满心酸楚这才慢慢平息。
多子多福。
父亲这么多年只有自己一根独苗,心中不定有多难受。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弟弟或妹妹,高兴是理所当然的啊。
他都是个大人了,怎么能吃一个还没出生的胎儿的醋。
而且,夫人说得很对,只要他办好了这次的差事,观主肯定会赏赐他仙露。
到时候,他也会有自己的孩儿。
那时少不得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的妻子和孩儿身上,父亲定会十分寂寥。
有个弟弟或妹妹陪在父亲身边,让父亲得享天伦,不也挺好的么?
想到这里,他便彻底不介怀了,一心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利用扬州城富商的力量,尽可能给这次赈灾出一份大力气。
所有信众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特大洪灾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只有御史府的袁老夫人对此一无所知。
上次秦老夫人来拜访通知她这消息时,她不在家,带着茉娘去外头珍宝斋选成亲的首饰去了。
袁御史比她先回来,得知慈航观观主突然要召见信众,觉得肯定没什么好事,便直接做主让门房隐瞒了这个消息。
八月初一袁老夫人照常去烧香,其余信众见她上次没来,以为她没那么诚心,再加上也不想再多一个抢功劳的,都默契地没跟她说。
袁老夫人全副身心都在为外孙女备嫁一事上,也没发现异常。
府中的茉娘,随着婚期临近,却是一日比一日焦虑。
出嫁前两天,茉娘直接焦虑得夜不能寐。
她本就不擅与人交流,更别提要完全融入一个陌生的家庭,怎么想都让人害怕。
袁老夫人得知后,十分心疼,在一旁安慰道:
“茉娘,不要怕,你那未来夫婿品行好,只要你与他同心同德,事事为他着想,再苦再难都不离不弃,他定然不会负你的。”
“你看我与你外祖父不就是这般,一辈子都和和美美的。”
说着,又跟茉娘说了好些与袁御史的往事。
茉娘听着,才渐渐心安。
少年夫妻老来伴,外祖父对外祖母的体贴,纵容,关爱,让她对嫁人后的生活稍微有了些信心。
成亲的日子转眼即到。
袁御史府上这场婚宴,虽说不奢华,却很热闹盛大。
南都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来了。
唯一不圆满的,便是结婚当天在下雨。虽然不算大,按民间的说法,却兆头不吉利。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今年自入夏以来,就经常三天两头下大雨,听说中游的武昌府等地,更是没见过什么晴天。
今日没下暴雨,把迎亲队伍浇成落汤鸡,都算是十分幸运了。
茉娘的夫婿孙鹤荣家住城东,虽说只在地段不怎么好的地方有个两进的小院子,今日也是宾客如云,热闹非凡。
毕竟是娶了前任首辅现任右都御史的外孙女,哪怕孙鹤荣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在他的圈子里,这也是件极了不起的事。
孙鹤荣的同窗,师长,晚辈,族人,周围的街坊邻居,甚至分管这片的衙役,大小官员等,全都来参加了这场喜宴。
人多得小小的院子里根本摆不下那么多宴席,只能用油布搭了棚子摆在外头。
孙鹤荣身为新郎官,自然是春风得意。
其母曹氏虽说一如往日般待人和善,说话轻声细语的,眼中也不时闪过得色。
有那心中嫉妒的,忍不住说酸话:
“有道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妻,这二品大员家的孙小姐,只怕是不好伺候啊!”
曹氏目光闪了闪,随即低眉顺眼地道: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人家那么好的家世嫁给我们鹤荣,可不能让她受了委屈。”
一些有儿媳妇的妇人,纷纷对她的软弱怒其不争,立刻支招要叫她立起来,不能让儿媳妇给拿捏了。
曹氏一概都说:
“这不好吧。”
“不行,我儿读书就够辛苦了,可不能叫他为难。”
好事者觉得好没意思,只能纷纷岔开话题。
一些懂道理的人家,也都觉得曹氏是个心肠柔软的好人,将来必定是个和善的好婆婆。
那右都御史家的孙小姐,虽说低嫁,却是极有福气的。
第105章 若能治好靖南伯府的嫡少爷,定能叫张大人另眼相看。
新婚的这天,满心忐忑的茉娘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夫婿。
温文儒雅,器宇轩昂,掀开盖头便对她温柔一笑。
出去招待宾客前,担心她肚子饿,还特意让人给她准备了饭菜,还嘱咐她先换装,免得累着。
体贴周到,叫人如沐春风。
更可贵的是,茉娘与他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很有共同语言。
新婚两日,两人一起读书下棋,谈诗论画,宛若知己。
茉娘渐渐觉得,外祖母说得对,成亲似乎真没那么可怕。
三朝回门,袁老夫人见她满脸甜蜜羞涩,外孙女婿也十分体贴,心中的大石总算落地。
与此同时,三年一度的乡试也正式拉开帷幕。
九天考完,绝大多数考生都跟去了半条命一般。
乔师友在家休息了五天,终于渐渐缓过劲儿来。
自觉考得不错,中举有望,便再次向秦珍娘询问起了岳家帮他准备厚礼之事。
“你上次回来说,岳家那边要等我考完再筹备重礼,如今我也考完了,你去提醒他们一下。”
秦珍娘一脸为难。
上次回家,她怕影响相公科考,没敢跟他说实话,只能拿话搪塞,能拖一天是一天。
如今,却到了不得不说实话的时候了。
“相公,以我们的家世,想让张大人另眼相看太难了。那等官宦世家其实并不缺钱。我看要不还是不去碰这个软钉子,直接在国子监弄个捐生的名额也一样能得到名师教导。”
乔师友听出话音不对:
“南都国子监的老师怎能跟张大人相提并论!你什么意思?莫非岳父他们上次根本没答应?”
珍娘低着头十分惭愧。
乔师友顿时冷笑连连。
“真叫人心寒啊!还是嫡亲的岳父岳母呢,在家世上无所助益便罢了,关键时刻,竟连些许银钱都不肯帮衬!”
珍娘心中很难受。
相公早在娶她之前就该知道,他们家就是低贱的商户,无法在家世上帮到他啊。
为什么此时还要拿这种事来戳她心窝子呢。
有时候她也越来越觉得,跟丈夫的感情,不如新婚时那般好了。
心中委屈埋怨,却还是很怕他生气,拉住乔师友的袖子劝道:
“爹娘他们也是想着,张大人那边的门槛实在太高,一般人攀不上,所以才不想做无用功的。”
乔师友冷哼一声,甩开她的衣袖。
“罢了,既然你们靠不住,我便自己想办法!”
这一次,他真是下了血本,足足花了一百两银子,收买了张经宏身边一个小厮,向对方打探张经宏的喜好。
并且言明,如果自己能得到张大人青眼,还将送他一百两银子作为报酬。
那小厮见他“诚意”足,便又给他说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
“若想得到张大人青眼,你送什么东西都没用。倒不如从另一件事上着手。”
“还请小哥赐教。”
“去寻个能治靖南伯府那嫡少爷怪病的大夫。”
“这是为何?”乔师友不解。
在他这个层面,自然打听不到张家与靖南伯府的姻亲关系。
那小厮便耐心地他解释了一番,又道张家人对那位靖南伯府嫡长子有多疼爱。
还描述了靖南伯府那嫡长子的病情到底怎么回事。
“你若有了消息,直接来告诉我,我领你去见大人。”若真能治好瑾少爷的病,他也将得到重赏。
乔师友突然想起妻子脸上的斑,心下一动。
他记得当初珍娘就出去了一天,晚上回来,脸上的斑就消得一干二净,什么痕迹都没有。
后来岳母脸上的斑也不见了,人还年轻了许多。
他们一家,似乎都对那慈航观极为推崇,每月大把的送银子过去。如此想来,那慈航观倒是极其有能耐的。
“多谢小哥!若事成,必有重谢!”
回到家中,他便主动去寻了冷落了好几天的秦珍娘。
“珍娘,为夫跟你打听个事,你可要跟我说实话。”
见他和颜悦色,秦珍娘很高兴,心想那件事应该算过去了,连忙娇声道:
“我怎么可能不跟你说实话,你问就是啦。”
乔师友这才道:
“我记得先前给你把斑治好的那个慈航观,号称可治百病百伤,可是真的?”
珍娘肯定地点点头。
他们家,连最精明的父亲都对观主推崇备至,而且她也是亲自体会过观主神力的,当然是真的了。
乔师友眼前一亮:
“那可能治痿症?”
说着详细解释了什么是痿症。
珍娘想起母亲和祖母都曾再三叮嘱,慈航观之事不可轻易外传,听相公这话头,怎么像是要带人去治病呢。
犹豫了一下,问道:
“你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
乔师友没说实话:
“有个同窗好友家的弟弟,年纪轻轻便得了痿症,十分可怜,正到处求医,所以我帮着问问。”
在来的路上他就已经反复思量过了。
此事若是运作得当,他就算不能拜入张大人门下,也能成为张家和靖南伯府的恩人。
到时候,前途和普通读书人可就大不一样了。
凭借这层关系,他若是能再娶个大家族的官家小姐,那考中进士之后,又会更上一层楼。
有了这层盘算,他自然就不想让秦家知道靖南伯府一事了。
不然,他那岳父向来精明善于钻营,说不定会抢在他前头,拿此事去攀附靖南伯府与张家。
“你就说能不能治吧?”
珍娘想起年轻了十来岁的母亲,据母亲所说,那可是在短短一炷香之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且,祖母的牙齿也是完全违背了年龄规律凭空生长起来的。
仅仅是肌肉萎缩的痿症,在观主手中显然也不会是难事。
于是肯定地道:
“自然是能的。”
见丈夫满脸兴奋,立刻就起身要走,珍娘连忙叫住了他:
“相公,你是要让那好友的弟弟去慈航观治病吗?”
乔师友没有否认。
珍娘连忙提醒道:
“你们不知道慈航观的规矩,这样贸然前去,肯定是见不到观主的。而且,一个不好还可能得罪了慈航观,从此永远得不到救治机会。”
她想着,好歹是丈夫好友的弟弟,能帮还是帮一把,是以想给他们提点一下规矩,免得他们白跑一趟。
而且,也得让相公交待那位好友一家,此事不可轻易外传。
乔师友倒是不在意慈航观所谓的规矩。
但他要带张大人和靖南伯府嫡少爷这些贵人前去,最好顺顺当当的,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节外生枝。
他顿住了脚步,拱手作揖,做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来:
“还请娘子赐教!”
珍娘被哄得眉开眼笑:
“那我便好好跟你说一说。”
“要请观主出手,一方面是要准备上品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供品。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受治者必须是虔诚信众或亲属。若非如此,便要请虔诚信众代为引荐。”
乔师友没把供品的规矩当回事,只问道:
“找个信众引荐就行了?”
心道,他去慈航观烧香的人里,随意拉一个和自己同行,应该就行了吧。
珍娘娇嗔着跺脚:
“相公,是虔诚信众!那可不是一般的香客和信众,要成为虔诚信众是很难的!”
六月回娘家那次,她可是听她娘说了,刘首富还有杜会长他们家,都去了好几个月了,连观主的面都没见着呢。
也就他们秦家比较幸运,没人引荐也合了观主眼缘,这才能很快面见观主。
乔师友眼珠子转了转:
“那你们家时常去慈航观烧香供奉,应该已经是虔诚信众了吧?”
珍娘有些骄傲地道:
“我们家当然是了。”
而且在观主面前还相当得宠呢。
但娘说过,即使如此,还是不能轻易去麻烦观主,免得情分耗光了,自家人需要的时候就没得用了。
乔师友试探着道:
“那让岳父派个人去给那观主知会一声,说我要带个秦家的朋友去看病,应该没问题吧?”
在他看来,以秦家供奉的大方程度,去哪个寺庙道观不是座上宾。
那观主即使有几分本事,可毕竟毫无名气,岂能拂了秦家这大财主的面子。
珍娘顿时明白,他是想借自家的名头让他好友的弟弟治病,连忙摆手道:
“不行的相公!父亲他们很珍惜引荐的机会,没经过他同意,我不敢轻易允诺你。”
“而且,就算引荐,观主也要看被引荐的是什么人。并不是虔诚信众引荐了,她就一定会召见。”
说着,她便举例道:
“就比如说上次严同知家的夫人,带着袁御史家的老夫人去,就被拒绝了。”
“等等!”乔师友突然意识到,事情好像有些不不对劲。
“你说严同知的夫人是那观主的信众?”
“对啊。”珍娘愣愣地点头。
乔师友又问道:“那袁御史家的老夫人……?”
之所以会如此关注这位袁御史家,主要是因为,他在私塾读蒙学时的同窗孙鹤荣,便是娶了袁御史的外孙女。
得知两家定亲后,他心里真是跟猫抓了似的,一想起来就愤恨不已。
明明他的相貌学识都不比那孙鹤荣差,偏偏孙鹤荣娶了前任首辅现任二品大员的外孙女,而他……
却只能娶一个商户的女儿!
那一刻,他心中真是无比后悔早早就成了亲。
然而,心中再愤恨嫉妒,他还是得咬牙备下一份厚礼,叫父母去参加孙鹤荣的婚礼,并且一定要转达他因为即将参加乡试而不能前去的歉意。
珍娘根本不知道他此时在想什么,闻言老实答道:
“袁老夫人自然也是观主的虔诚信众。”
她如此一五一十地告知他这些事也存了些私心。
相似小说推荐
-
师妹社恐但有毒(又眠) [仙侠魔幻] 《师妹社恐但有毒》作者:又眠【完结】晋江VIP2024-12-31正文完结总书评数:470当前被收藏数:3397营...
-
听说我男朋友死了之后(秃头斑斑) [仙侠魔幻] 《听说我男朋友死了之后[末世]》作者:秃头斑斑【完结】晋江VIP2025-1-3正文完结总书评数:2865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