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嗯!”李世民狂点头,拍了拍心口,这才安心。
光嘱咐还不行,导演把在场人的手机都查了一遍,视频删了。
李世民见没事了,又神气起来,追着导演问:“汉朝不是说还没有后来的马具么?要不要换个原始的马蹬?我也行的,那更符合历史了。”
“不行!”导演斩钉截铁地说,并且让负责养马的人看紧了马,不许李世民随便牵走,更不许把马具都摘了。
要是哪天他看见“李市”这小子骑在光光的马背上给他玩着特技打招呼,他真的要撅过去了。
现在没团队的“梨村小柿子”现在有了个临时的专业团队,导演亲自带人给他拍摄直播,随后迅速安排那个热搜——#霍去病转世。
江琳就是个小霍粉,从上学就开始粉到现在的长情粉。她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简直上头,心想又是哪个流量没皮没脸的硬蹭?对了,最近有个戏在拍!肯定是演员买热搜!
她其实没想到少年小霍,想的是演成年的那个演员,一边点开一边想好了待会怎么转发骂几句发泄一下——粉丝除了骂骂也没别的办法,人家要演又拦不住,要吹也拦不住。不骂骂出气只能憋死自己。
所以看到是个小少年时她就先咦了一声,稍微不那么气了。之前她们粉丝群有贴过这个戏开拍的资讯,她看过一眼,知道这个戏的少年演员是客串,不是童星,话题估计是剧组带的。
再说这小孩是真的小,网上骂小孩就是粉丝先不占理了,她属于比较理智的粉,不干这事。
等看到少年驰马而过,腰身一挺侧身张弓,一箭射爆了挂在树上的气球时,脸都没看清她就剩“噢噢噢噢”了。
没说的,她打开同好群地址就发了过去,呼朋唤友来看。
“看看这个演少年小霍的,他真会骑射啊!”
本来买的热搜,就这样被顶成了真热搜。
粉丝是挑剔的,而且脑海中有一个自己多年巩固起来的虚化的形象。认真说起来就算刘彻把“真·霍去病”带过来演,粉丝都未必满意。但粉丝也饿很多年了,这下终于有合适的影视形象代入,再一深究,那个小演员没啥黑点,开直播连打赏都没开,只给村里助农带货。好啊,至少在成年之前不容易塌房了。
再看看脸,哟也是个小帅哥!这一下子就移情了,居然还有人跑去探班,又关注了李世民的视频号,把刘敏给弄得又喜又愁——货都卖光了,新的农产品还在地里,可粉丝一个劲的催,总不能拔苗助长吧。
现在只有茶叶了,但是梨村的茶叶不是什么特别品种,她在直播间里诚实地介绍了一下,没想到又卖空了。
不要说三个古人,就是刘敏也对粉丝经济咋舌,让李世民先别引流了。她怕以后有反噬,还是老老实实卖特产比较安全。
梨村的助农号都这样了,可想而知李世民那边是什么样。不过李世民是什么性子,嬴政默默吐槽的人来疯,越受欢迎越兴奋,再度跟人显摆他的骑术跟射术,差点又把导演给吓心梗了,狠狠骂了他一顿。
不过导演大叔很快就后悔了,这小孩不禁骂,一骂就眼泪汪汪的哭鼻子,惹得组里的女演员给他求情,演太后的老太太更是资格老的前辈演员,把人牵一边哄去了,临走飘来的那一眼显然是怪他太凶,吓着小孩了。
哎他可真冤枉啊!
不过他也没生气,因为李世民嘴甜,事后也不同他生气,还是跟他屁股后面,导演前导演后的给他跑腿,导演都觉得自己家的臭小子要这么讨喜,成绩差点调皮点他也认了。
这时候嬴政还没到,晚上李世民就快乐地躺酒店床上,在他们的小群里刷屏,发自己定格的马上英姿。这可是专业人士拍的,是女主自带的团队里的摄像大哥给他拍的呢。
刘彻看看,先给挑了通毛病:“我们那时候衣服不是这样。”
李世民:“我知道,哎呀差不多就行了,你看那些隋唐戏,有的穿得更离谱呢。重点是我像不像霍骠骑?”
哪像了,照刘彻看哪都不像。霍去病再被养得骄矜也是臣子,入宫是有规矩的,哪像这戏里拍出来这么活泼无所畏惧。
还有他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看着演员改剧本,这演的哪里是霍去病,这话痨活泼的程度分明就是李世民他自己!演技是一点不需要,本色演出就完事了。
他这一通吐槽叫李世民不乐意了,刷刷的贴粉丝夸他的话。刘彻就说一句话:“你懂霍去病还是我懂霍去病?”
他就蔫了,不太甘心地问:“真不像啊?”
“除了年纪和身手,哪都不像。”
李世民倒又高兴起来了:“身手像就行了。”
刘彻继续吐槽:“我看那些人就看中你这张脸了。”
李世民对此并无不满,反而得意,反问他:“你听说过侧帽风流的典故吗?”
刘彻没听过,不过他可以现查。一查就明白李世民在说什么了,而这时候李世民已经洋洋得意地发出一行字:“那是我祖母的父亲!”
那也是独孤皇后的父亲,以俊美风流著称,有次出门时帽子戴歪了,结果第二天城中官吏百姓纷纷学着他歪戴,颇有点东施效颦的好笑意味。放现在妥妥的带货顶流。
刘彻也是个颜控,遥想这样的风姿不由也向往起来:他大汉的美男子不知有没有能比的,若是能让他见一见这独孤郎就好了。
李世民那还没完了,又说:“我射术好也是家传啊。你们看看雀屏中选的典故,还有一箭双雕的典故。一个是我阿耶,一个是我岳父!”
刘彻没忍住,噗地笑喷了啤酒。他半路认识的驴友正跟他一起吃夜宵,伸头过来看,问他:“看到什么笑话了?”
“没事。”他把手机往里扣了扣,没让人看到屏幕,笑道,“家里的小孩,就爱吹牛。”
他父亲的射术传给他是家传没错了,他岳父,还是没成亲的准岳父,怎么也成他家传啦?这可真不见外,去病那孩子跟他可不像。
不过雀屏中选这故事也好笑。刘彻很难把看书时老头子印象的李渊,跟雀屏中选时的少年佳婿形象联系在一块。
嗯,他回酒店要在本子上记一笔,他得在年青壮年的时候多搞点能流传下去的故事出来。首先别让人看到他就该死的想起什么金屋藏娇,其次让人想起来就想到青壮时的形象,别一想就想到阴郁多疑的老头子。
他的形象都要被毁没了。要不是他实绩足够能打,真不知道现在会变成什么样。李世民还安慰过他,说要不是你实绩能打,人家也不稀罕编排你啊。你看你们东汉除了刘秀跟刘协,中间的小皇帝有几个数得上来的?
李世民还真试着数了数,不好意思,他都没数明白。
这让刘彻心情好了一点,确实,没名气的皇帝,人家连编排都懒得编排。像王昭君这样出名,不少人都知道她被画师陷害不得宠信,皇帝后来后悔的事,但真能说出来那是汉元帝的也不多。
甚至像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明明业绩和名气都很大,偏偏嬴政更有名,搞得好多年轻人还以为完璧归赵的秦王、囚死楚怀王都是嬴政呢。
刘彻想到这里,悟了。
他要把小说家这个职业培养起来,在宫廷里给他好好创作,写不好就关小黑屋。
把他的故事好好写,写出精髓来,早早的流传于世,让那该死的《汉武故事》就算写出来也不能流传!
嬴政来的时候,戏已经拍了一半,李世民也成了剧组团宠,还能把嬴政领进来玩。不过嬴政对拍戏本身的兴趣不多,纯粹是为了长长见识来的,他就转了一圈,算了算这个剧组从导演到场务用了多少人,然后就出去在影视城转悠了,把这一天多少个剧组在这拍摄也数了一遍。
然后他看见了等活的群演,犹豫了一下,过去跟人也聊了几句。
晚上他回酒店写日记,李世民住的是同一家,在他楼上,外卖点了四大袋烤串,穿着拖鞋就下来了,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吃。
对于这种外食,嬴政和刘彻有同样的心理历程。
惊艳!天下竟有如此美食,这样丰富而多层次的味道在舌尖绽放,是味蕾从未享受过的顶级香料!
嫌弃。丰富调料遮掩下的,是平平无奇的食材。也就是寡人/朕那里没有足够的香料,不然宫中庖厨远胜于此。
接受……反正这身体状态又不会带回去,食材有点问题也吃不死人……毕竟这味道实在是有点勾人……
嬴政坚持认为他都是被刘彻祸害的,因为刘彻先坚持不住,三天两头的点外卖回来,弄得屋子里都是那味道。他看书看视频稍晚一点,就被熏得口中生津,时间久了怎么可能把持得住。
今天门一开,半大少年李世民双手一举,四个袋子在眼睛底下晃,熟悉的香气扑鼻而来,嬴政悟了。
他就算逃得过刘彻,也逃不过李世民。
李世民之前还点过啤酒,被演太后的老太太发现没收了,好一通批评教育,把他说哭了又买了炸鸡哄他。他现在熄了心思,乖乖喝果汁。嬴政始终喝不惯这里的白酒,实在太烈了,而且他不喜欢这烈酒的味道,感觉是臭味。啤酒倒是正好,此刻喝两口啤酒撸一根串,极是爽快。
吃了一半,李世民才放慢了速度,看着扔了一篓的竹签叹道:“随随便便就能花掉两三百块钱,但一家家的生意还那么好,大家都挺有钱的。”
嬴政拿纸巾擦了擦嘴角的油渍,想着白天的见闻,慢慢道:“一部剧开拍,拿高薪的演员且不算,一个剧组少说也有百余人。我自己数了数,又四处问了问,这里多时能有七八十部剧同时开机,少也有二三十。这里就算年节期间,也有数万人工作,平时更是为十几万人提供了衣食之源。因着有这许多人,加上游客,于是周围卖日用百货,各种吃食的店家也极多。”
“嗯?”李世民没想那么多,有点疑惑地看着嬴政,听他分析。
嬴政自己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只是看这里忙忙碌碌灯红酒绿,其实对国家而言,只是与工厂一样,能提供许多工作岗位罢了。寻常百姓挣了钱在手,衣食花用,娱乐花用,汇少成多,这个行业也吸纳了一部分,使财富得到了重新分配。那些土地、工厂容纳不下的人,在这个行业却可以找到工作。”
其他文娱产业,无非如此。
他和刘彻曾经无法想象,十三亿人口的国家要怎么安排劳力。没有土地又苦读了十几年的青壮若是没有工作,那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可怕状况。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种危机确实出现过,而现在又不一样了。不说未来长久,只说眼下的情况,大部分人再困难,只要能吃苦,别的不求,吃饱总还是可以的。而各行各业的财富汇总到国家层面,又可以调配去给少数人兜底。
李世民已经把嬴政的笔记本拖过来看了,若有所思地点头,喃喃道:“军功爵……群演……明星……给他们希望……”
这是嬴政刚刚才写下来的。他看那些群演,其实工资还不如进厂,一天的钱也就够吃住,还不是天天能挣到。但群演里有一批人,始终有着当明星的梦,所以一直漂在影视城,自愿做着这个圈子的底层,一个剧组一个剧组的辗转着,套上无数人穿过的发臭的服装,一会小兵甲,一会群众乙。
哪怕成不了明星,能从小兵甲做到有一句台词的群众乙,再从有一句台词的群众乙,做到加起来能有两分钟镜头的路人丙,乃至女主身边的丫鬟,男主身边的书童——如果能稳定下来有这样的角色,他们的收入也能提高。
嬴政却是从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秦国的军功爵制。
嘿那可真是太像了。低等的爵位很容易拿到,就像这些群演,很容易就能入门。
想拿到有一定表现余地的角色,其实也不是太难,在这边混久一点,稍稍有点天赋,再有点人脉,很快就能在各个剧组稳定拿到角色。
但再想往上升,就难了。商鞅了不起吧,白起厉害吧,最后也不过是大良造,离彻侯还有几步呐!
但是从大良造到最底层的士伍呢?那可容易了,白起一下子就成老卒了。
群演不要说到明星了,就是到正儿八经的演员,都仿佛从士伍到大良造一样,天渊之别啊。但掉下去就很简单,就嬴政随便找了几个人聊了聊,在听到几个从群演混到角色的传奇人物之外,更听到许多黯然离开的普通人的故事。
李世民明白了一点,喃喃道:“有上进的希望吊着,都是自愿来拼的。拼不下去离开,也怪不了别人。不管怎么说,在这里做群演,吃喝也不愁,总也算份工作,养活了很多人,对吧?”
“财富的再分配。”嬴政又拿起了一根五花肉串,叹出了声,“归根到底,是农业生产有足够的财富,流入到这些环节,才能让人再分配。你我那时,不行的。”
“是啊。”李世民眼神有点放空,突然有点不好意思地眼睛四处乱瞄,不敢看嬴政,含糊地道,“我没听你们的话,把种子种下去了。”
“种子?”嬴政本来想问你哪来的种子,不过很快想起来,虽然李世民把自己买的种子都给他们了,不过还是抓了一些带走的。
他皱了皱眉,虽然不关他的事,但是对于脱出自己控制的事情有着本能地不喜,声音也就沉下去了:“原不是说,等你掌权了再种?”
“我等不得了。”李世民低声说,“陛下你是没见到,我那里那位炀帝陛下没你的本事,想干比你还大的事业。他还没征辽东呢,天下都已经有人造反了。我想,新的农技需要人学会了慢慢才能推广开,良种也需要育种再推广,远方的作物更是要农人从头去学耕作储存之法。我若是等到掌权再种,我能等,他们……他们不能等了。”
他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道:“陛下,到我当皇帝的时候,四千多万人口,就剩下一千多万了啊!多少人是死于战火,又有多少人其实是死于饥饿,我不知道,我只想早点做些什么,也许等我夺了天下的时候,能多活几百万人呢?”
嬴政微微摇头,觉得他妇人之仁,到底是年幼未经事,白白把祥瑞送给了杨广,也给未来增加了变数——唔,其实也还好,就杨广那本事,嬴政可不觉得良种和更先进的农业技能迅速传遍帝国,更不觉得多种些粮食,天下人就不造反了。
就胡亥和杨广那种皇帝,就算亩产千斤,最后也会搜刮殆尽,天下还是能被他们搞得民不聊生,烽烟四起。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本事,不服不行。更何况他们还不会杂交品种的育种,带回去的水稻小麦,在试验田也就四五百斤,推广后能有三百斤就不错了。
既说到这里,嬴政便正视李世民,问道:“既如此,你有何打算,是按史书一步步前行,还是抢先建立自己的势力,不依靠汝父,避免兄弟之争?”
李世民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摇头道:“我暂时没想那么多。从公来说,我觉得我父起兵,我征战天下,已经是极快的了。结束得越快,死人越少,若是我自己起兵,还不知会有什么波折。从私来说,曾有人造反,我父前去作战,一度遇险,是我率军杀入相救。如果我不跟在父亲身边,他遇险无人相救,岂不是会遇害吗?我不能放着父亲不管。所以……”
嬴政对此倒是没说什么。因为李世民跟随父亲起事到扫平天下,都是极年青的。确实,要让他自己建立势力伺机起事,这难度反而更大。借助李渊之势则更容易一些。嬴政问这一声,也是看他将良种都种下了,迟早要进入杨广的视线,前途必然与原本历史上不一样,如果想做点什么还是有机会的。
他自己不想,也就罢了。
-------------------------------------
嬴政在影视城一直待到李世民结束拍摄。他把笔记上的内容删减了一下,重新写了文章发在了网上。
没想到居然很多人关注点赞。嬴政因而改变了思路,他本来就不适合写风景随笔,既然这样的内容也可以,那正好,对于他塑造人设将来以采风的名义去采访基层官吏更合适一点。
李世民戏还没开播已经又收获了一波路人粉,可惜这会儿梨村没什么卖的,刘姐也不让他引流了,只能意思意思吆喝两句:“今年芒果收得更多,大家到时候记得来买呀……哎我要进站了大家再见!刘姐我不发自拍了哈,你看着我进站上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