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装修风格爱洛肯定没在谁家里见过,倒是和学校的形体课教室很像。
“呵呵,很少。主要是画我自己的时候需要有这么一个地方。”雷吉娜颇为自豪地说道。
爱洛笑道:“这么说来,您在肖像画上一定很有造诣了?”
“天天看,画的多了,的确有几分心得。”
雷吉娜站在另一侧的架子前,拉开盖在上面的灰麻布,露出大大小小的画框,请爱洛鉴赏。
“这么多?”
爱洛看着连续三排长木架,上下两层摆满了画作,羡慕的两眼发红:“您这是画了多少年攒下的?够开私人画展了。”
呜呜,想到她要参加明年夏天的画展,可现在一副能拿出手的画稿都没有,真让人焦虑!
第一排的画,尺寸都不大。看过几幅之后,没等走到第二排,爱洛就被一副描绘大海的画吸引了目光:“这是一只鲸鱼吗?”
“对。这是我们刚来康布瑞那年,在船上看见的。那个时候港口还没封闭,也没有这么多的舰船。现在近海已经看不到这样体型的鱼了,出海去远洋水面才有机会碰上。”
雷吉娜对当时的感受记忆犹新,“那么大只的鲸鱼,就在船边游来游去,非常奇妙。”
“不过,”
看到爱洛一脸的羡慕,她转了口风说道:“新型舰船停在海边,比水里的鲸鱼更让人震惊。那样的钢铁巨兽,真不知道是如何建造出来,又怎么让它在大海里游弋的。”
“我只见过内河,坐过木船。您说的这些,想象不出来。”
爱洛前世当然见过大海,但水面舰艇之类的军用设施,只在电视上见过。
想想那些被拍的可可爱爱的驱逐舰,很难和钢铁巨兽这个词连在一起。
估计这个时代的舰船,也就过江轮渡那么大吧。
雷吉娜突然站起来,惊讶道:“海边离得这么近,你居然没去过?走,十分钟后你就见到了。”
。。。。。。
说话间,雷吉娜拉着爱洛下楼,喊女仆们拿来帽子手套,一阵风似的带着她上了自己的钢架马车,嚷道:“虽然我们只能在很远的地方看一看,但肯定让你大开眼界。你的车去不了那附近,我们挤一挤。”
爱洛愣了一下才回过神,只好露出配合的笑容,任由马车拉着她们奔向雷吉娜口中的黑石礁滩。
“那里地势高,无论是看海还是看船,都是最好的位置。”
雷吉娜对这一片很熟悉,经过两道不太严格的岗哨,马车载着众人进了海军基地的外围。
在一处小石山脚下车,几个人向上爬了几步,站在了一块凸起的青黑色岩石上。
两层楼高的花岗岩山伫立在一大片乱石之上,和周围的石块错落堆砌,形成一道天然步梯,让女士们能够轻松走上去,欣赏大海的壮美。
顺着陆岸往前看,不远处是一道长长的石柱铁网,隔开了她们所在的外围地区和真正的核心地带。
“港口在里面,皇家海军日常的训练以这道网为界。这一片是缓冲区,我们最多能到这里。现在管理严格,想上船没以前那么容易。要不然,我还可以带你出海逛逛。”
雷吉娜同样是成天找灵感的人,很知道绘画者需要经常接触新事物才会有创作的欲望。
“到这里足够了。”爱洛顾不上多说,目光转向大海。
此时,阳光照射下深蓝色海面十分平静。微风吹过,略有起伏的波浪闪出一道道粼光,映在爱洛眼里,仿佛一片巨大的丝绒织金缎,柔软舒适,贵气逼人。
更加遥远的海岸边,一大片暗沉沉的舰船停在灰色的栈桥前,码头上的建筑物完全被笼罩在船身的阴影下。
雷吉娜口中的那艘钢铁巨舰黑体白边,高高伫立在海波之上,庞大的身躯让船上的人看起来像砂砾一样渺小。
爱洛拼命搜索脑子里那点儿可怜的军事知识,嘴里喃喃自语:“这是蒸汽铁甲战列舰啊。三支风帆桅杆,两个蒸汽烟囱。看起来,帝国海军经费充足,实力不俗呐。”
“你说什么?”
雷吉娜只知道这是用于战斗的船只,对于驱动模式和建造材料的突破完全没概念,不过很高兴爱洛被震住了,开心的说道:“现在懂得什么是钢铁巨兽了吧。我年初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惊讶了好半天呢。”
爱洛攥紧双手,两眼发光,激动地问道:“年初你才见到,这么说,这艘船下水不久?报纸上有没有发过详细的外形图呢?”
雷吉娜很奇怪,“报纸写这个做什么?这艘船从茵河船厂开过来以后就没出过港,詹姆斯忙的一个月才回来一趟,哪有空接待记者。”
爱洛嘿嘿一笑,不再解释,眼睛沾在远处的高大船身上,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我记得报纸上只说过海船下水,别的一概没提,这肯定是代表当代军事科技实力的新入列战舰。明年画展的主题,有你一个。”
既能够展示蒸蒸日上的帝国荣耀,同时,静海蓝天与巨型舰船浑然天成,又是一副动静交织,意味悠长的画面。
囿于信息传输速度,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只知道木船,听都没听过钢铁战舰,更别说是见过了。
所以,这是划时代的技术与欣欣向荣的完美结合。
灵感突然爆发,到时候,要有白色的海鸥,浅蓝的天,深蓝的海,还得有,嗯。。。
爱洛沉入自己的思绪,雷吉娜无聊的等着,还跟远处船上隐隐约约的人影挥了半天手,虽然分不清谁是谁,但或许是詹姆斯呢?
过了好一会儿,见爱洛依然一脸痴迷,只能拍拍她的胳膊,催促道:“就是这样,以后可别说没见过大海了,我们回去吧。”
“嗯,”爱洛贪恋的看着眼前的景物,牢牢记下此刻澎湃的心情。
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再来这里,这会儿多瞅两眼,今天下午就把草图画出来,将来可以用写实的画法表达感受和内涵,不必特别描绘细节。
真没想到,拜访同事商量工作还有这样的收获,爱洛心满意足的跟着雷吉娜上了马车,离开了嶙石蜿蜒的海边。
婉拒了共进午餐的邀请,趁着思路清晰,心情到位,爱洛赶着回家,将新鲜的大海,蓝天,海鸥,战舰,七七八八画了好几张,作为明年画展的备选稿。
绿山层染成金黄, 时间来到十月底。
秋季学期还有两天结束,十天短假过后,就是冬季上学期了。
周三一早, 爱洛在餐厅碰见了一周没见的莎瑞娅,两人坐在一起聊了起来。
这学期,爱洛住在卡尼亚特。每天早上乘坐马车来学校,课后基本直接回家,傍晚散步时不会再跟语言老师碰面, 但免费的拉丁语课程一直没停。
眼看要放假,莎瑞娅鼓励她:“你的语言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只要坚持下来,估计明年就能独立写信了。”
“我也有感觉,最近的阅读速度快了不少呢。”爱洛开心道。
在焦头烂额的绘画辅导课中,读一读拉丁语的文章竟然成了难得的放松, 真是没地方说理。
这就叫钱多事也多。
原本计划买了大房子就开始创作,但现在, 不提也罢。
本学期最后一次绘画组教学会议上,对于假期后开始安排学生绘制参赛作品的工作,爱洛吐槽道:“赶紧出题目, 我们这里抓紧画, 两下展完得了。”
拖拖拉拉两个月, 仍然在提高基础和筛选人选上打转, 心里还压着明年的画展没有正式动笔, 她有点儿烦了。
南希介绍了一下往年的进度,“按照惯例, 冬季学期的第一周,女校联展组委会发布当年的主题, 12月10日左右交付, 12月18日到圣诞前展出作品,节前一天揭晓奖项,新年后结束。”
“所以会有一周的时间筹展,谁负责呢?是组委会统一风格还是各校自己布置?”
爱洛想到展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更烦了。
“地点是在温妮·泰特美术馆,没有哪家学校离得近。因此都是提前三天将作品送到,不用单独设计展位。”
南希说道:“到时候提前去,组委会负责所有事务,我们最多带几个后勤处的人跑腿。”
“好。”
爱洛点头,不用管其他的琐事,也行。
假期虽短,她也要好好歇一歇。
这个秋季学期,可比春天忙多了。
放假第一天,吃过早午饭,爱洛收到了霍华德伯爵夫人的来信。
信中说,卡罗琳已经度完蜜月回到兰敦,祝贺私人画师购置资产,乔迁新居。
同时,非常感谢爱洛当时紧急完成的结婚画像。回来一个星期,她开了三场宴会,得到无数的赞誉和嫉妒,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再一次证明卡罗琳·科内德女士在绘画艺术上的眼光无人能及。
因为夏季临时决定的法尔西之旅,耽误了原本的安排。所以,卡罗琳今年冬天不去拜阿斯城,而是到兰敦郊外,霍华德名下的奥斯伍德庄园过圣诞。
在此,郑重邀请爱洛冬季假期时和她一起去庄园,如果届时感觉好,可以画一副肖像画。
哦哦哦,来活了。
爱洛拿着信沉思片刻,写了一封接受邀请的回信,让车夫送去邮局寄走,问莱莉:“你还记的夏天时夫人的小别墅里,那一柜子的报纸吗?”
“当然啦,还有很多服装杂志,上面都是我没见过的款式,真想把那些图片撕下来带走,可是您又不让。”
莱莉嘟着嘴说道:“要是拿给学校的嬷嬷和女仆们,我猜从此之后,您找她们做衣服都不用给钱了。当然,您现在也不需要她们的手艺了。”
什么话?
“是为了省钱还是为了炫耀啊?”爱洛批评道:“我是想说我们要关注新闻,如果不是看到海边的铁甲舰,我都不知道蒸汽船发展到这个程度了。要是在明年夏天之前,报纸上依然没有相关信息,我的画就能保持新鲜感了。”
“哦,您要画那艘特别可怕的铁船吗?它跟我们当初乘坐的木船太不一样了。”
莱莉那天在海边吓死了,又担心掉下去,又害怕船沉了,好几天才缓过来。
因此,爱洛认为,她的画不仅要体现出大海和战舰的气势,还要借机开展科普活动。
假期第二天,爱洛花了一上午,逛遍了康布瑞城大大小小的书店,报刊亭和邮局。
其实总共只有三家,都在一条街上。
两本服装杂志买给莱莉,然后订阅了兰敦时报,金融时报和科技先导报。
收到卡罗琳的信,爱洛再次意识到,她的生活圈子太过狭窄,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不利于志向远大的孩子成长。
正式搬家后,忙碌了一个学期才想起来拓展消息面,现在要赶紧恢复以前的好习惯。否则,怎么能够掌握时代的脉搏,抓住腾飞的翅膀?
后面几天,爱洛成天折腾那几幅关于船的草图,可惜非常不顺利,画了好几稿都不满意。
本来打算凭借想象力画出一幅巨大的海船图,但过去几年,创作的画要么是写实方向,要么是有样本的定制画广告画,忽然之间,技术不够用了。
那天海边的惊鸿一瞥,感觉还在,但手上表现不出来,直接画成印象风,又和她的想法背道而驰。
最终,爱洛收起各种船型图,放弃了。
先忙学校的联展,然后集中精力给卡罗琳画肖像,这些才是她现在的立身之本。
至于关乎光明未来的画展,车到山前必有路。
灵感的事,急不了。
十一月三日,冬季上学期第三天,南希拿到了女校联展组委会寄来的展出细则。
拆开厚厚的邮包,取出各种表格清单文件,铺了一桌子。
南希拿起一本册子,翻看了两眼递给爱洛,说道:“今年是建筑物,还好我们贝德拉尔别的不敢说,拥有历史感的石楼砖楼在各校中绝对数一数二。”
爱洛看着关于联展主题的短短两页说明,皱眉问道:“每年都这么简单吗?其他的这些都是什么?”
雷吉娜笑道:“目标,流程,评委会人员构成,各自的履历,评价标准,报名表等等,都是和联展相关的文件。”
“我可看不明白这些规则。别的不说,评委会成员一个都不认识,哪知道别人有什么偏好和禁忌。”爱洛挠头说道。
南希接口道:“交给教务长大人吧,我们哪懂这些,只要管好作品的事就行了。”
三言两语将事情说完,爱洛拿着说明文件回到办公室,研究了一上午,做了好几版规划,才在两天后提交给菲奥娜审核。
在教务长办公室,联合画展执行会议上,面对筹备组的全体成员,爱洛讲解她的思路:“以校内的主要建筑为中心,或是全局,或是部分,无论正面还是侧面,最好能够运用立体构图来展示建筑物本身的时代感,色彩可以新潮也可以复古。”
刚说到这里,就被南希打断了,“你是说,我们要以前查尔索亚修道院的中世纪风格为主了?”
“基本是这样考虑的。本校的建筑其实非常有特色,我在兰敦逛过,没见有类似形制的房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
菲奥娜点头道:“看起来老旧,但或许是怀旧呢?”
爱洛笑了,“是的,最起码在传承教育方面,贝德拉尔是有历史的。此外,可以通过添加人物或者景物来隐喻希望和爱。”
“也就你行了。”雷吉娜小声说道。
“好的,就照这个方向来。”教务长若有所思,同意了。
整个十一月,九年级的老师和学生全都忙晕了。
主题发布,学生们动笔后,爱洛的一年级课程暂时找人代替,她和雷吉娜两人全力支持所有人。
因为,尽管确定一多半的人不参加画展,但大家依然兴致高昂,争先恐后要求一对一指导。
不就是学校的建筑物么?虽然没上大名单,可只要去问爱洛老师,她又不会拒绝,总能给出建议,多少都有收获。
万一夜里被绘画女神附体,被选上了也说不定啊!
所以,参赛的学生兢兢业业,其他人也不放弃,工作十分繁重,雷吉娜跟着加班,整个筹备组苦不堪言。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深秋时节,塔白山北侧的那半坡枫树,红了。
某一天中午,爱洛没休息爬到山顶,准备找一个新的角度描绘校园时,不经意扫到了掩映在古老砖石围墙内外的红枫林,顿时惊呆了。
这是,什么情况?
绘画组那么多老师,怎么从来没听人说过这里的风景?
天然的画卷不就在眼前吗?
从金黄色到金红色再到火红色,顺着山势层层递进,一直延伸到石墙之外,直至目力无法抵达的远方,全然是一座枫林山谷。
顾不得再找角度,爱洛急急下山,让办公室的侍女达格妮背上画箱,拿上画架,又匆匆爬上去,找到一个绝佳的位置,铺开画纸就动手,要把这突如其来的满心喜悦画下来。
于是,在不时借鉴脑海中的名作蓝本,辅导学生们的参赛作品,提供改稿建议的过程中,爱洛的第一幅二十年卓越展作品,于第一场初雪到来之前,大开大合的完成了。
绘画作品,真的就反映了作者当下的状态。
比如说,画面上满山的枫叶看起来凌乱交错,色彩有些斑斓,实际上隐含了一条固定的变化曲线,完全展示了季节和地势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
同时,也真实体现了爱洛在这一个月里,是如何从纷乱繁杂的工作中精确计算出每天光线照射的时间,祈祷次日晴空万里,不要下雨,以紧赶慢赶的粗犷风格完成整幅画的。
3英尺宽,2英尺高的秋日枫林图是在爱洛的办公室里画完最后一笔的。
虽然名为秋日枫林,但整个画面不见萧索,只有起伏山谷中的片片红叶,以并不细腻的笔触堆叠出无尽希望,仿佛黄叶不意味着隆冬,而是烈日艳阳的盛夏一般。
第177章 女校联展
完成这幅画的当天, 之前封锁的消息不知怎么被传了出去。一个下午,绘画组有课没课的老师都来看过一遍,然后默默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