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丁珰)


“与此同时,刚刚说到的郭子仪这个华夏历史上都数得上名次的大将军正带领军队在叛军后方大杀四方。安禄山心急火燎,退有郭子仪,进又是死啃啃不下的潼关,那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
哭得脑袋都有点疼的李世民心中也很焦急。
不管安禄山怎么办,潼关是绝对不能丢的。有高封两位在潼关据守,牵制住安禄山,才能有郭子仪在后方屡屡打胜的发挥余地。
潼关很重要啊!
突然,李世民听到李晓诗冷笑了一声——这个和她年龄完全不相符合的动作由她做出来,李世民的心立刻凉了半截。
果然,他听到她道:“还能怎么办,安禄山朝中‘有人’啊,怕什么?反叛的道路上遇到难题?当然是干爹替你解决了——李隆基下令,在潼关现场斩了封常清和高仙芝。”
李世民眼前一晕。
阵前斩将……阵前斩将!
斩的还是如此有大功的将!!
李隆基这是造的哪门子孽?!
“不过还好,接替高仙芝封常清的,也是一个名将。这就是我们屡次打败吐蕃的老将军哥舒翰。哥舒翰接替守潼关的任务后,依旧是和高封两位一样,死守不出。安禄山着急呀!”
李晓诗语气微妙,听起来似乎真的是在替安禄山着急一样,观众却都能听出其中对李唐朝廷的嘲弄讥讽之意。
“也不知道我们贵妃的好哥哥,宰相杨国忠大人是不是还惦记着自己妹妹的这个干儿子,反正他是开始给妹夫吹耳旁风了,一直在催促让哥舒翰出战。那我们的皇帝陛下听了没有?——作为安禄山的干爹,他当然听了呀!”
“所以哥舒翰无奈带兵迎战,然后二十万大军一败涂地,潼关城破,长安城危在旦夕、皇帝弃城而逃。”
刚得到了点希望、不过转瞬就又一次破灭,李世民的心情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竟是昏昏沉沉了起来。
见状,长孙无忌连忙唤门外早就候着的太医进来。
好一通折腾,李世民才悠悠转醒,一直在流泪的眼角已经被磨得泛着血丝了。
他一把抓住长孙无忌的手腕,怔然望着天幕上的李晓诗。
“他……他……”
二十万,潼关,斩将,谗言,长安……几个词语来来回回在他嘴里过着,最后说出口的却只有一个被咬碎了的“他”字。
长安的沦陷能只怪李隆基一人么?
显然不能。
那些进谗言的小人、那些眼中只有自己利益的蛀虫,甚至于是酿成这一切的凶手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路烧杀抢掠的叛军——人人都有错,人人都有罪。
但无论是李晓诗,还是百姓,更或者是天幕前万万千千的观众,所有人最怨恨的、最恼怒的,却毫无疑问、都是一个李隆基。
这和马嵬坡兵变,所有人都需要一个交代、一个承担这一切罪责的人,所以选中了最合适的杨玉环不一样——
李隆基身为皇帝,身为这样的封建制统治下、一人一言一身可改天下命运的皇帝,他的无能、他的昏聩、他的愚蠢和自私害了这么多的人,害了全天下,他理所应当来承担这一切。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确确实实地、因他而起,因他而成的。
正在观看天幕的,其他朝代的百姓们这会儿又忍不住叱骂了起来。
“怎么不让他多体验一下?就一次也太便宜他了!”
“这种皇帝就该去死,怎么上了天还不会让他死啊,天幕太仁慈了。”
“就该让他去替杨玉环死,再让他去替高将军死,还有颜真卿一家!!”
“……”
百姓们很淳朴,他们和有知识的人想的不一样,他们只知道,谁是好人,谁就该有好下场,谁是坏的,谁就该被惩罚——他们才不管什么天幕是不是干涉现实,他们只想看李隆基自己吃自己的苦果、看李隆基承担该有的惩罚。
看着弹幕上激愤的现状,李晓诗摇摇头,没有让他们收敛一点,也没有劝。
因为更让人难受的,还在后边呀……
“长安城破,唐玄宗逃到了蜀地,太子李亨、唐肃宗,率军在平叛。其实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叛军已经深入大唐腹地,他们随意烧杀抢掠,践踏百姓,蔑视生命——但安史之乱最终还是被平定了。叛乱被平息的原因,除了叛军内部的争斗和混乱以外,还有一场……持续了十个月,堪称是安史之乱转折点的战争。”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位新上来的幸运观众吧!”
李晓诗把视线转到新观众的画面上,对观众们道。
“唔,这位观众是安史之乱时期的一位节度使,叫做贺兰进明。”

他完全想不到为什么会是自己被选中来到天幕上。
难道他们都猜错了, 这个天幕选陛下上来不是为了“惩罚”,而是真的很“随机”?
不然要怎么解释这会选到自己身上啊!
他有点茫然地抱着那捆箭,麻木地往城墙地方向走——还有, 这是哪儿啊?
事实是, 周围没有人可以回答他。
他只能亦步亦趋往城楼上走, 顺便仔细打量四周,判断着当前的形式。
但越走, 他就越是心惊。
这里甚至还没有刚刚看到的长安城要好, 唯一还算可以的地方就是, 这里城门还没破,敌人还没冲进来。
但这种情况,城没破看起来比破了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街上没有任何店铺开着, 这一点是可以以“正在战斗”为理由说过去的, 可为什么来来往往的人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壮年男子、而且就算是妇孺老幼,也个个都瘦成这个样子?
这是打了多久了?没粮草吗?战况怎么样啊?
还有,这到底是哪个城、在哪边打起来的啊?
贺兰进明心中有一万个疑问,厘不清弄不明, 这种东西靠自己想是没有用的, 于是在又一次有人擦肩而过时,贺兰进明叫住了对方。
那是个皮肤黄黑的妇女,皮肤干裂,头发枯黄, 只有一双眼镜还透着些精神。
她望向贺兰进明,眉头紧皱, 却还是停了下来:“什么事?现在城里很忙,就算你年纪大了,也不要总偷懒。”
联想到刚刚那个人也是叫他“老头”, 贺兰进明现在明白过来了,这里的人看到他的样子应该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吧,他没有解释,只是试探着问:“没偷懒,就算想问问,这外头的人……是哪一路啊?”
女人摇头:“关我们什么事,他们要杀我们,我们就守,对方是谁,还能对我们手下留情么?”
“……”贺兰进明想了想,又换了个问法,“咱们这……是什么地方?”
女人瞥了他一眼,转身就走。正当贺兰进明以为自己真的问不出结果了的时候,才听到那女人遥遥丢过来一句话,“……睢阳城。是我们要埋身的地方。”
“睢阳城?”贺兰进明喃喃,旋即,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脸色大变。
……睢阳!
那不是张巡从雍丘逃到了睢阳么,和许远他们还一起立功了,受封了,现在还是什么河南节度副使呢——!
听说最近尹子琦在带兵打睢阳。
这地方难道跟他还有什么渊源不成?!
直播间外,镜头前。
看到这位新幸运观众的身份信息,李晓诗也觉得有点奇怪。
她还以为这一次被投票上来的会是唐肃宗呢……但转念一想,唐肃宗在这时期百姓口中的声誉应该是很好的——那也应该是加害者吧?比如叛军的人之类的,就算安禄山已经死了,那不是还有安庆绪么,万万没想到会是贺兰进明。
不过奇怪归奇怪,作为一名小主播的素养还在,她很好地收拢着情绪,解说着原本要说的话:“当时的混乱不止唐王朝,安史叛军内部也是一样**混乱,斗争不断。”
“公元757年,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掉了,安庆绪接替了安禄山的反叛大业,登基称帝。在安庆绪登基后,他担心逐渐反攻的唐军,所以派出了尹子琦带了十多万军队往东去打江淮地带。”
江淮地带,这不用李晓诗说,天幕前的大家就知道这地区的重要性。
经过了西晋时期的大量人口南迁,又有隋朝时候的运河,还有唐朝贞观到开元的积累,这片地区的富庶早已不言而喻,说是朝廷的钱袋也完全不为过。
贞观年间。
李靖叹了口气。
江淮的位置、以及睢阳的位置,说睢阳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毫不为过了。
睢阳如果沦陷,那叛军就可以直接南下,一路再无阻碍,长驱直入,直捣江淮。
……不能丢啊。
他转向旁边显示着睢阳之战情况的画面上,又是叹了一口气。
画面上,贺兰进明已经上了城楼,把抱着的箭递给了专门掌管军备的士兵,才下去在城中驻军处转了转。
城里现在早就没有什么军营和百姓住处等的分别了,大家都混做一起,只要行动方便,怎么都行,彻彻底底地“军民一家”。而且连生活物品都是随意在外边扔着,像是完全不担心被谁偷走一样。
也是,谁会偷啊,偷了又做什么用呢?说得好像能活着一样。
看清城里现状,贺兰进明和李靖一样,都是心中一沉。
怎么说呢……
想过会艰难,没想过这么艰难。
眼下到了饭点,半干的锅里咕嘟嘟煮着的是看不出颜色的水,冒着的气味更是难闻,不知道是什么,看着还有点黏糊。揽了个帮忙搅锅的活计,贺兰进明才有机会弄清楚,这煮的竟然是军队的软甲。
……这也能吃吗?!
难怪这些人都这么瘦——不是,重点是,他也要吃这个吗?
一定程度上算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贺兰进明哪里见过着场面,打定主意就是饿死也不要吃这些。
“而迎接尹子琦大军的守将,叫做张巡。”李晓诗终于正式说到了这位可谓是大名鼎鼎的“张睢阳”,勉力压着情绪,尽可能平静地叙述着,“张巡原本就是个文人,后来做了个小县令。但是唐朝的文人嘛……大家应该都知道的,看看之前的颜真卿就是了。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巡不愿意投降归附叛军,所以就地决定反抗,因为他这个人平时名声太好了,为人义气、又肯为他人着想,对兄弟和手下都是很好的——在他决定反抗后,一呼百应,好多人加入到他的队伍中来。但就算再多,也不过千余人而已,后来张巡到了雍丘,最后才又转向了睢阳。”
“在这个过程中,张巡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逐一展现,多次以少胜多,智计百出,屡立战功,后来被封为了河南节度副使。”
介绍完了张巡的履历,就要到最惨烈的睢阳保卫战正战了,李晓诗停顿了一下,才又继续:“在睢阳,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合兵,总共也才七千,但这这时他们撞上的是尹子琦的十余万大军。”
天幕外,李世民轻轻抿下一口茶,平缓着气息。可眼睛却始终锁在李晓诗身上。
七千对十多万,怎么看都是必死的局。
但张巡不能退,许远不能退。
因为睢阳不能不守。
除非是想把江淮拱手让人。
那要怎么应对?
李晓诗给出了答案:“张巡和许远的决策也很简单,只有一点,那就是死守。宁死不退。”
“在之后的多次交锋中,张巡优秀的军事天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利用守城的优势,加上时不时的主动出击策略,还有多种变幻无常的兵法,把尹子琦的军队死死地限制住了,无论尹子琦想出什么攻城的招数,都会被张巡技高一筹的应对方式巧妙化解,甚至经常还要吃大亏——张巡曾使了计谋、带五百人冲入敌军大营击杀五千多人然后安然无恙返回。”
“在此期间,尹子琦还被张巡手下的一名干将、南霁云射中,毁了一只眼。”
“睢阳久攻不下。”
听到这儿,许多观众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一时间,就连见惯了名将、唐朝也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嬴政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以七千对十多万,就算是守城,想要安然固守也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是还给对方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大麻烦,而且听李晓诗的意思,这位张巡似乎还会主动出击。
抛开其他不谈,就说这份魄力,就绝对是个人物了。
良才、良将,赤诚之臣。
少见,值得珍惜和重用。
只是如果一直是这样,那这睢阳怕是也讨不到什么好。
想到这里,嬴政干脆专心看起天幕来。
虽然李晓诗之前说,这睢阳之战打了十个月,改变了安史之乱的局势——但,改变局势,可不一定非要是打了胜仗才能改变局势的,拖延时间也一样可以算是“改变局势”,不然怎么会有贻误战机的说法呢?
毕竟,七千人,要打十余万,他可不认为这七千人能在这种情况下打败对方。
就算能守着不被破城,也一定会失败的。
道理很简单,对方人多。
冲不进去,不能围么?
围死了,断了补给,还能怎么活?
除非有那么多的存粮。
十个月的存粮啊……按照唐朝的情况,听起来也不是不可能。
始皇陛下目光转移到被强行塞了一小碗“皮甲粥”、为了不暴露只能喝下,转头却在没人的时候抠着喉咙大吐特吐的贺兰进明身上。
这像有粮的样子么?
“尹子琦在与张巡的战斗交锋中屡战屡败,于是干脆决定不去想那么多兵法什么了,他选用了最基础的、最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他派人在睢阳城外挖了三道深深的壕沟,决定困死张巡。”
时空位面中,属于被围困中的睢阳城军民的那一个,许多人正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天幕。
即便听到对方想要把他们困死,也没有人脸上再有什么大的情绪波动。
困吧,已经困了这么久了。
天幕说了,十个月就会结束……快了。
长达数月的绝望早已让人麻木,但对于生和胜利的渴望都还让众人都没有放弃。
天幕,这是他们在无尽被困的绝望中、唯一可以希冀的变数。
这么多天来,他们能够从中看到未来、看到很多。
那是不是也能看到一丝生机?
他们不会再为磨难而感到崩溃,只专注地、认真地,想要从这堪称神迹的天幕中为自己找出活的可能。
“……这的确是最有效的方法。”李晓诗的声音有一些凝滞,“睢阳城中的吃的的确没有了,一点粮食都没了,不舍得杀的战马也杀的差不多了,连树皮、皮甲这些东西也都已经吃没了。城里能战斗的也都只剩下了六百人了。无奈,张巡只能派南霁云带人出城求救。”
在李晓诗说到这里时,许多百姓们还没意识到哪里不对,听到这儿,他们才突然反应过来——对啊,睢阳不是一个孤城啊。
“为啥不来人救?”
它周围不是有那么多没被打的城么?怎么都打了这么多个月了,还没援兵?别的不说,江淮地区的人怎么不来救??
不知道这是在替他们守大门吗?
这都能打十个月,十个月啊——有这时间,就算是在西域的援兵,也早都跑到了吧!
周围的人在干什么吃的??
彭城……临淮……
李世民袖子中的手微微攥起,他有个猜测……但是那个猜测对他来说太残忍了,他不想去想。
“南霁云冲出重围,先去了彭城,但是当时驻军彭城的人却不愿意发兵帮助,御使大夫许叔冀拒绝了南霁云的求援请求,有人说他是因为担心张巡立功、也有人说是因为当时朝政的党争,他当时给南霁云了一些布匹,气得南霁云破口大骂。”
破口大骂观看直播的百姓们能理解,但关于这许叔冀的操作,却是让他们又不懂了。
有什么是比人命、比城更重要的?
什么嫉妒,什么党争,能让这些人眼睁睁看着属于唐的城被叛军占下?
这些官老爷眼里到底看的是什么?
“后来,南霁云又带三十人去了临淮求助,驻守临淮的,就是我们的……”
李晓诗看向了屏幕旁边的窗口,看向了贺兰进明。
这动作太明显了,还不等她明说,大家就已经猜到了。
这幸运观众,就是在临淮的官儿吧?
那结局是啥样的?求来了吗?
李晓诗沉默了一下,把虚拟空间里本来就快的时间流速比例又调大了一点,直到看着时间轴对上了,才放回一开始的速度。
观众们瞪大眼,看着天幕上的一切。
贺兰进明依旧没能接受那种难以下咽的东西。
但被磋磨得太多,在他又一次饿到腹中空空走路虚浮、忍着恶心想讨一点茶纸树皮汤果腹的时候,却赫然发现,城中连那种根本不是给人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