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丁珰)


如果睢阳没有把粮食分给濮阳济阴,那他们完全可以靠存粮撑过一年,撑到朝廷收服长安洛阳终于可以分出主力来消灭围睢阳的叛军;
如果周围的驻军同僚肯出兵救援,那以张巡的能力,不仅可以解睢阳被围之局,还可以大破敌军也说不定,这么多人就不必活活饿死或被吃了;
如果张镐的军队早几天到,那……;
如果……
如果真的有如果,那睢阳会有很多个机会能够撑下去。
可惜没有。
一个都没有。
七千对十多万,一边是由于内部政治斗争而导致无论朝廷还是同僚都视而不见的孤城,一边是首领安庆绪源源不断增加支援给出压力的叛军。
十个月啊……那可是整整十个月啊。
睢阳的军民,视死如归力抗敌军、用生命为江淮守住门户的这些无名英雄们,在用血肉筑成的城墙上、倾尽所有完成了他们的职责,成为了在这场风雨飘摇的浩劫中、维系着华夏民族命脉的一根缆绳。
朝廷动荡,只有江淮地区的赋税钱粮能够支撑这大厦将倾的王朝维持运转。
十个月的时间,有了江淮钱粮支持,足以让处于下风的唐王朝军队翻身反攻;十个月的时间,这七千余士兵和睢阳城的百姓,用尸体堆出的支撑,足以让唐军得以喘息、足以让这个摇摇欲晃的唐王朝收复两京。
他们守住的不仅仅是睢阳这一座城,他们守住的是整个大唐的命脉,是整个华夏不重现五胡十六国的希望,是整个唐王朝的气节和忠贞。
他们是被铭刻在历史上、无论怎样冲刷都洗不掉的英雄。
但,他们的牺牲根本不是必需。
他们原本可以不用死去。
他们可以活着完成这一切,成为活着的英雄。
或者……只是做个活着的人。
是这个腐朽发烂的王朝在逼着他们去死。
多么可笑啊。
李晓诗:“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评价这场战役,守一城、捍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其谁之功也?!
反问振聋发聩。
从天幕中离开,逐渐清醒的贺兰进明默然泪流。撕心裂肺的痛楚仍留在神经的四肢百骸中,他喉头滚动,在侍从手忙脚乱的询问照顾中艰难地翻身坐起,气若游丝。
“去、统筹军队……准备出兵驰援睢阳。”
谁之功?
……谁之功啊。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合称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称帝。唐朝上下反抗叛军、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也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合力抗敌。中间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我们也不能一一再来细说了。”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这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叛乱终于落下帷幕。”
李晓诗也终于重新看向了笔记:“安史之乱给唐朝究竟带来了什么呢?”
“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在讲到开元之治时提到过的一首诗吗?对,就是诗圣杜甫的《忆昔二首》,当时说,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
“而安史之乱时呢,我们同样用杜甫的诗来说,《石壕吏》有写,一男附书至……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大家可以看得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吧?”
“再看安史之乱后,‘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同样也是杜甫的诗,《无家别》。从这寥寥几首诗中,大家就可以真切地看到,安史之乱究竟带给了唐朝什么。”
直到此刻,观众们才理解了李晓诗为什么会在之前说起文学时,称杜甫的诗为史诗——这些用词朴实无华、平铺直叙的诗,把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还原了出来。
一句一句,宛如读史。
残酷、而真实。
诗中所透出的“史”,让人忍不住为之心惊,潸然泪下。
李晓诗道:“在安史之乱前,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甚至没有之一,而华夏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中,华夏人口骤减,又经常出现被屠城围杀的情况出现,特别是北方地区,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堪称浩劫。后来,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但唐朝,这个一度堪称首强的朝代,国运却由极盛,转至极衰。各种矛盾越发尖锐,中央势力也趋于衰微,再难恢复往昔。”
“长安城,这个从汉起就被历代作为都城的城市,唐朝以后,再无人在这里定都。”
“我们都说,霸秦、强汉、巨唐。但唐,这个曾在世界上被视作是庞然大物的国度,自此,彻底倒了下去。”
李晓诗神色复杂:“有人说,安史之乱改变的不仅仅是唐朝的命运和国运,让唐朝再也站不起来,它改变的,同样也是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命运。因为在这场动乱里,叛乱的头目是少数民族、是胡人,并非汉人。所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也彻底深入人心了起来。”
“后世的许多朝代,再没有过像唐这样开放包容容纳各族的情景了……大家都开始对异族变得忌惮,对外国势力更是如此。”
听到这里,李世民已经顾不上悲伤了,他嚯地撑着桌子支起身体:“……不可!”
可持续好久的悲伤让他仍然有些头晕,支撑不足,太医又连忙上前。
李晓诗也摇头:“……但那都是后边的历史了。我们之后再谈。”
“安史之乱的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看下个部分吧,给予这个满是疮痍的唐朝,最致命一击的一场起义。”

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课 秦王破阵
“通过刚刚的内容, 大家应该也都认识到了唐朝中期的一种可以被称为是地雷的隐患了——地雷就是那个,之前在电影里都看到过的那个。”
惯性地说出现代词汇,李晓诗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她的观众都是古代人, 是没有见过什么“地雷”的,于是连忙补充了一句。
想想那些曾在电影里看到的各式各样的“雷”, 刘彻点头。
地雷么?确实很形象了。
这个“节度使”的制度, 对于这个时候的唐朝来说, 应该就是一些早已埋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踩中, 然后一脚下去惊天动地的“地雷”。
安史之乱虽然是被平定了, 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安史之乱而已, 唐王朝剿灭叛军,用的也多是各地“节度使”的兵吧?
如果不好好处理这些问题,反而任由它们堆积,那这个王朝就也别混了,李家人赶紧让位吧。
李晓诗道:“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 唐朝内部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在中央权力衰微的同时, 逐渐加大的是安史旧将和内地其他节度使的权势, 于是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不过在这里要说一句的是, 在长安洛阳都收复之后,安史之乱落下帷幕后,在蜀地待着的太上皇唐玄宗被请回,但由于唐肃宗的猜忌的忌惮, 唐玄宗的晚年被儿子控制, 也相当于是一种软禁了,直到最后,都过得不怎么顺心。亲信全部被贬被调离身边, 自己也被幽禁,李隆基的晚年可以算得上是孤身一人、晚景凄凉,最终郁郁而终。”
和刚刚清醒过来就听到这句然后因为接连受到种种冲击又晕过去了的唐玄宗本人相比,观众中、特别是平民百姓的观众群体中,则是爆发了一阵又一阵的叫好声。
人在做,天在看,恶人总归是要受到报应的。
虽然不算多,但也总好过让他一直那么嚣张得意下去。
何况“报应不多”那都只是之前。
大家都相信,从今天往后,不管是哪个时期的李隆基,想必都不会活得太舒服了。
题外话插一句也就够了,李晓诗很快就回到了状态中。
她道:“这种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朝中后期愈演愈烈,加上当时政治腐朽,宦官专权,还有数不尽的天灾、各个藩镇之间的兼并战争等等,中央的权利根本无力管控藩镇的作为,百姓们的生活也举步维艰。大家可以看,这是当时的藩镇势力图。”
随着李晓诗在电脑上亮出的一张搜好的唐朝藩镇割据详图,各个时空位面中的人都不由眯起了眼。
——不是什么情绪波动,只是在辨认地图上边大大小小的色块而已。
李斯“嘶”了一声。
这……这是周的分封制吗?
说是分封制都有人信啊!
这一片一片的,每一片还都有自己的兵权,这皇帝和周天子还有什么区别?
简直像是倒退了千年。
“年仅十二岁的唐僖宗登基后,翰林学士卢携曾进言上书,说明现状,当时天灾频发,连年的灾荒让百姓根本无以为生,所以他向皇帝说,请求朝廷对这些灾区停止征税,赈灾放粮,让百姓得以逐渐从天灾中回过这一口气来。唐僖宗同意了。”
听到李晓诗的后半句,吊着一口气的广大百姓们无不松了提起来的神经。
他们还以为朝□□败,皇帝会不愿意呢,没想到这个小皇帝老爷还挺好的。
但有学识的人却没有这么乐观。房玄龄捋着胡子,杜如晦也很无奈,苦笑着摇头。
天下之事,哪有那么容易。
就算皇帝同意了……没听到李晓诗说么,地方上都是那些节度使们啊。
那些连周围城池被围困都不愿意出兵救援的人,那些在国境内互相吞并搞内乱战争的人,能指望他们开仓救灾么?
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了。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而且读过书的人也不都是白读的,事实和他们的猜想是完全一致的,分毫不差。
“唐僖宗的命令是下达了,还要求各地就按照卢携给出的那个纲领去做,但是命令在到达地方时,竟无一处是照办的,所有人都视皇帝的命令于无物,由此可见,唐朝晚期的皇权已经没落到的了什么样的地步,而那些割据盘踞一方的节度使,又都成了怎么样的地方虎。”
在这种情况下,唐僖宗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小皇帝没有一个好的引导和教育,又没有一个清明正直适合成长的环境,怎么可能能长好?
她道:“唐僖宗提拔了自己一直信任的宦官,把朝政大事全部扔给宦官,自己就去享乐了。皇帝不管事,宦官当政,各种堂而皇之的买官卖官收受贿赂等事数不胜数,朝堂乌烟瘴气。”
“潼关以东的地区接连遭受水灾旱灾,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沉重的赋税徭役,生活困苦——卢携的进言中就有记载。而在这种高压之下,华夏古代历史上大部分皇朝末期都会有的一样运动、起义,大规模爆发了。”
调节了半天,李世民那种浓重到挥之不去的哀痛终于稍微收拢起来了一些。
他勉力坐端正,把小天幕放得低了一点,垂眸看着小天幕上的内容,要把李晓诗的话一点一点都听进去,一句也不能错过,这样等结束了,他才可以想方法看看能不能帮大唐重新选择一条道路,让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去世后,大唐不至于再一次走上这样的道路。
镜头前,李晓诗捻着课本的书页,讲道:“这些起义不止是农民起义,因为其中有各种各样的起义首领是不属于农民阶层的——我们接下来要着重提到的这位,也就是先前说到的,给予这个岌岌可危唐朝致命一击的那个起义军首领,叫做黄巢。”
“黄巢家里是贩卖私盐的,盐商世家,善于骑射,而且从小就会写诗,诗才小有名气。我们都知道,唐朝是有科举制的,许许多多的读书人都想要去通过科举考试证明自己,从而入朝为官,踏上仕途,平步青云。黄巢也是其中之一。虽然考不中,但还是会继续来考。结果连续三次都名落孙山。”
在现代来看,盐商世家还不好么,黄巢的这种行为那简直就是“如果考不上学就要回家继承家业了”的典型代表。
但在古代,做官,和商,那是云泥之别。
“黄巢屡试不中,还被当时的其他世家子弟奚落。对昏暗的朝政和世族压迫、**吏治失望至极的黄巢写下了《不第后赋菊》,用来抒发自己的抱负。也就是很有名很有名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我从来不知道它的作者、也没听过诗的名字,但诗句却听过好多次了,我问了好多同学,他们也都是这样的,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知名度有多广,同样也可以看出,黄巢其实不是个胸无点墨的人,他是有才华的,但他却屡试不第,这和当时一片混乱、被各种贪腐侵蚀的朝政有脱不开的关系。”
“回到家继承家业的黄巢在后来也加入到了起义大军中,并逐渐成为首要的首领。起义军在黄巢的带领之下,从北方起兵,一路南下征战,途径我们现在的福建、又到达广州,后来再次北上,直击长安。”
又是长安。
观众们人都麻了。
已经记不得最近几节课、特别是这一节中,听过多少次长安的名字了。
身为都城,有无边的繁荣,但在这种时候……
李晓诗:“身在长安的唐僖宗听闻黄巢大军攻来的消息,也只能仓皇出逃,往蜀地去。对于这件事……嗯,诗人韦庄曾写到: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
语音落下,她在心中补了一句:好骂!骂的太好了!
“不过这也不是第一个逃出长安的唐朝皇帝了,但也不是第二个。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是第一个,后来又有唐代宗李豫在吐蕃攻入长安时弃城而逃、因削藩引起叛乱的唐德宗李适逃离长安、还有这个唐僖宗先后两次逃出长安、之后的唐昭宗四次逃出长安——”
刘彻:……
你们唐朝的皇帝,真别致啊。
在面对叛军/乱军的时候都是要跑,前前后后还跑了这么多次。
而且就已知的唐玄宗唐僖宗逃跑的还都是去蜀地。
还有这个版图,想想当初看到的那个李唐盛世的版图,再看现在这个缩水了不止一倍的,你们唐朝的皇帝,真牛啊。
“不过在这里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事件,叫做‘击球赌三川’——说的是唐僖宗在准备逃离长安的事宜时,要先安排剑南山南道等三个地区的节度使,但由于他喜欢打马球,所以这个时候就举办了一场马球赛,通过马球赛的名次决定这几个地区的节度使人选。”
很有名?
臭名昭著才是吧!
乱军都快打上门来了,身为皇帝竟然还想着嬉戏享乐,而且竟然还把节度使这样的事当做儿戏一般。
刘彻彻底无语:你们唐朝的皇帝,真别致。
头疼牙疼胃也疼且一句话也不想说的李世民:……(无力反驳)
“晚唐时期,很经典的事情出过不止一例,在唐僖宗他们出逃路上,还有另一例。”
李晓诗说:“在唐僖宗出逃路上遇到了曾经被他贬谪、且被贬后仕途很不顺利的宰相郑畋,郑畋这个本该对皇帝充满怨愤之情,但他并没有,挽留唐僖宗留在此地的请求被拒绝,郑畋就好好把唐僖宗送走,临危受命,决心要守住城池,尽自己的责任。哪知道他招来部下的将领们商讨应对之法时,大家都已经不想反抗了,全无战意。他们一力劝说郑畋跟着投降。郑畋被气晕过去,直接气病了。就连后来,黄巢的使者上门招降,都是郑畋的部下替他见的使者,并且双方谈得很融洽。”
刘彻:呵呵,未战先降是吧?行啊,那就听听看,看看这晚唐还有啥臭名昭著不可理喻的事吧。
“在谈妥投降项目、并且签下了招降书之后,双方都很满意,唐军阵营举办了酒宴,招待黄巢的使者。宴会进行顺利,气氛融洽。可偏偏,就是这顿宴会,改变了一切。”
说到这里,李晓诗跟着低迷了一整场的情绪终于重新有些回缓的趋势,连语气里都带着些小小的激动,尾音上扬:“宴会上,当那首属于唐代官方宴会的必备曲目响起时,所有在场的唐军士兵都泪流满面,吓得黄巢的使者惊愕不已。”
“而就是在这场宴会过后,送走了黄巢的使者,宴会上的事也传遍了城中。不止将士们被感染,城中百姓们也都纷纷请愿,说要与大唐共进退、誓死对抗黄巢大军,请求和叛军作战,不要投降。最后,经过郑畋站出来主持,全军上下达成了空前的统一,一致决定誓死抵抗,决不投降。”
“而后来,由郑畋率领、联合起来的唐军,也不负众望,终于大败黄巢起义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