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时晴微微低头:
“陛下说的是。”
还真是个棉花性子!
赵肃睿随手拿起东西就想扔出去,又想起来自己拿的是那枚带两人血的簪子。
“淑善为要。”
看着簪子杆上镌刻的小字,他不禁冷笑。
“这簪子是你爹娘留给你的?”
“回陛下,是家父在明康十七年给民妇的,”
明康是先帝的年号,明康十七年正是先帝在位的最后一年,转过年来便是昭德元年。
赵肃睿看向自己从前寸步不离的私印,罕见地沉默了片刻。
“原来如此。”他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缓缓说道,“明康十七年我皇兄从一个都沁人手上靠射箭赢来了一块玉料,他给我这个章子的时候告诉我说着玉料虽好,却也小,余下的料还有一颗玉珠被他送了人。我皇兄极为信重沈韶,大概就是把玉珠赏给了他,没想到太子赏下的东西你爹没有自己戴着而是给你做了根簪子。”
他拈起那枚印章看看上面“君子不器”四个字,又缓缓放下:
“朕当年沉迷行军打仗之道,烦透了那些书里的道理,时不时就要被先皇给教训一通。朕还不服气,这天下自有我皇兄担着,至于朕自己,只要能打仗就好。我皇兄就在这个章子上刻了这四个字给我。”
门外雨沉沉,秋水深深,黄叶飘零乱池中,檐下伶仃雀鸟。
赵肃睿靠在椅子上,回想起自己挨了父皇亲手教训之后趴在床上,他皇兄拿着药笑着走进来,外面还有林姐姐藏不住的笑声。
那时是明康十七年的春日,宫里已经在商议明年为太子娶妻之事,他这个昭秦王趴在东宫的床榻上看着一对璧人当着他的面眉来眼去,顿时觉得牙比屁股还疼。
可那样的日子也如雨夜中的檐下雀鸟,扑棱棱飞起来,从此再也不见。
六月,淮河大水,奉旨去往江南的太子转道徐州寻访汛情,再回京城的便是十里哀声,天下缟素。
和太子一同死在淮水的,还有协办大学士沈韶。
想到沈韶,赵肃睿心里的火气又淡了几分。
在他沉思的时候,站在一旁的沈时晴看向被他捏在手里的簪子。
“民妇……少时,颇有些桀骜难驯。家父最喜将我打扮成男孩儿模样带我去各处诗会,只说民妇是他的远房堂侄。天长日久,民妇就生出了些许的不甘心,男子读书,可科举进身为官做宰,女子读书……却只是读书。一个才女之名,换不来为民做主也换不来内阁称相,这些不甘心藏在民妇的心里,渐渐让民妇生出了些不为世间所容的念头。那年,家父的一位好友想让他儿子与民妇定下婚事,民妇在他来的时候写了一副对联挂在沈家门前,讥讽他不过看中了大学士这三个字罢了。婚事作罢,民妇有生以来第一次被父母训斥,过了几日,家父就将这枚簪子给了民妇。”
本是同一块玉,一半被做成了章子,一半被做成了簪子。
章子给了一个男子,便要他“君子不器”。
簪子给了一个女子,便要她“淑善为要”。
君子不器的,终是朝上君。
淑善为要的,不过下堂妻。
火盆里的火有些颓了,沈时晴从炭匣子里取了炭放进了火盆里,火星子跳了下,映在了她的脸上。
赵肃睿看着那张本属于自己的脸,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沈三废虽然废,举止却沉静稳妥,这样的性子显得他那张脸平白长了几岁,多了几分那些文臣天天鼓噪的“稳妥”。
母后看见这样的“赵肃睿”定是很喜欢的吧?更像大哥,更像父皇。
这个念头从心里生出来,就像是破土而出的藤,纠缠在赵肃睿的心上。
他胡乱挥了挥手,也没了说话的兴致,穿着一副就滚进了床上:“赶紧睡吧。”
“是。”
沈时晴从柜子里找到了一副给下人准备的铺盖,她和衣躺下,就听见外面雨声淅淅沥沥不休不绝。
远远传来了更夫的锣声,飘渺如烟尘。
沈时晴闭上眼睛,压下了心中无数思绪。
“沈三废。”
“陛下。”
“你那个姓柳的姨妈就是个脑子不清楚的,谢家都要倒了她还让你回去跟谢家一道去死,我替你把她骂跑了,以后她再在你面前胡言乱语,你只管将人打出去。”
沈时晴无声地打了个哈欠:
“陛下,柳姨母说的是这世间女子的存身之道,并不是我一人不听,这道便不在了。”
赵肃睿翻身,借着灯光看见了榻上的一点飞鱼袍的袖角。
“那你就听了她的真跟谢家一道死去?你若真这么想,朕立时就成全了你!”
“陛下,民妇没有那般想,民妇只是说……人行于世,犹如蒙着双眼走在山道之间间,万丈深渊近在咫尺,柳姨母所说之言,于我就是谷中山风轰鸣猿猴啼啸,我听着那些话,就知道深渊在何处。”
赵肃睿皱了下眉头,他想说些什么,可他这一日着实疲累,沈三废的月事又刚刚才结束,他张了张嘴,没等想明白自己想说什么就睡了过去。
沈时晴听见了均匀的呼吸声,她笑了笑,也闭上了眼睛。
赵肃睿是被一声轻响给惊醒的。
窗子被推开,原本模糊的雨声变得清晰起来,他在被窝里翻转了下身子,嘴里嘟嘟囔囔:
“阿池,什么时候了?让图南给我做个肘子肉夹白面饼。”
抽了抽鼻子,没有闻到熟悉的安神香的香气,赵肃睿烦躁地蹬了下被子,才终于睁开了眼睛。
渐渐明亮的天光从窗外照进来。
穿着飞鱼服的男子宽肩长腿,正趴在窗边逗弄着在避雨的小麻雀。
“陛下,您醒了。”看向赵肃睿,“男子”面露浅笑。
赵肃睿悚然惊醒。
“沈三废?!你居然还在朕的身子里?”
“回禀陛下,确实如此。”
沈时晴拿起桌上仍旧沾着血渍的私章,小心收好,又将那枝玉簪轻轻推了推。
“时候不早了,再耽搁下去宫里的人就该知道陛下出宫了。为今之计,还是烦请陛下替我继续‘淑善为要’,民妇暂且替陛下‘君子不器’。”
赵肃睿皱了下眉头。
也许是因为光线变化,今日的沈时晴在他看来和昨夜也甚为迥异。
“沈三废,你我没换回来,可是你做了什么手脚?”
“陛下,民妇身子废、脑子废、性子废,如今就算暂借了陛下身子,终究也是沈双废,要是真做了手脚,陛下又怎会毫无所觉?”
这话倒是没错。
沈三废但凡有些许头脑志气,都不会被一个谢家给欺负到这般田地。
可赵肃睿还是觉得甚是古怪。
同源而出的两块玉在同一个夜晚沾了两人的血才让他们二人互换了身子,这定是没错的,怎么用同样的法子两个人竟然换不回来呢?
院外传来一阵抑扬顿挫的敲门声,是沈时晴带来的锦衣卫在催促她赶紧回宫。
赵肃睿打量了沈时晴一番,突然一笑:
“罢了,你先走吧。”
飞鱼服的袍角消失在屋外,赵肃睿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焦躁之色。
他究竟在哪一步失算了。
走出偏院,戴上了斗笠穿好了蓑衣的沈时晴看着跪了一地的锦衣卫们没有说话,而是摆了摆手。
立刻有人挡在她的面前替她遮住了旁人的窥探。
一群人急急离开了公主府,快马穿过皇城西门向北折去,抵达了西苑的朝华苑。
几个大太监带着小太监们严防死守,生怕走漏了消息,见皇爷回来,连忙都迎了上来。
“皇爷,您一夜未归,可急死咱们这些奴婢了。”
沈时晴脱去飞鱼服,穿上了金色蟠龙直身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笑了笑说:
“美人相邀,却之不恭。”
只看皮囊,昭德帝还真是个美人。
再加上那性子,大概是个过分活泼的美人。
随手将一个荷包递给了二狗,她吩咐道:
“你去院子里找块大石,当着朕的面将这里面东西砸碎。”
“是。”
二狗连忙照办,沈时晴又看向了三猫:
“朕皇兄当年给朕的那枚私章,你取出来给朕挂上,别配绿色的络子。”
一切都处置妥当,沈时晴坐回到桌案前继续处置奏折。
只要让昭德帝以为此法不通,他自然会去另寻法门,求神拜佛、旁门左道由得他去找,对她来说,只要继续安安稳稳当好这个皇帝,便已经是立在不败之地。
这么想着,沈时晴随手在一本奏折上画了个大大的“叉”。
沈三废……
这三个字来形容这七年里淑善为要柔善可欺的“沈时晴”,还真是贴切。
“四鼠,明日就是重阳,英郡王世子到宁安伯府了吗?”
“回皇爷,英郡王世子已经进京了,他刚到宁安伯府奴婢就派人传了皇爷的旨意,让他吃在京中这一个月吃粗粮穿布衣,不忘立业之艰难。英郡王世子接旨之后诚惶诚恐,当即说他定会将祖上辛苦牢记于心,还说这一个月会在宁安伯府中好好修心。”
“一个月?他都呆在宁安伯府?”
“回皇爷,英郡王世子是这般说的。”
沈时晴停住了手里的笔。
“他带了多少人进京?”
“回皇爷,一共带了一百二十名王府护卫。皆披全甲。”
沈时晴的手指摩挲了片刻,她才终于慢吞吞地说:
“把他们,盯紧了。”
“是,皇爷。”
四鼠说完,小心地看了看左右,只有一鸡陪侍在侧。
“皇爷,昨晚那位佳人,可要接进西苑?”
“噗!”
端茶要喝的“昭德帝”险些将茶水喷在奏折上。
第31章 重阳
“姑娘,咱们这又是去哪儿呀?”阿池坐在马车上四处看看,就看见了后面绑着的大箱子。
“回那庄子上。”
赵肃睿只说了这五个字。
为上位者平时可以喜怒无定,唯有在心慌意乱的时候必须强逼着自己镇定稳妥,眼下的赵肃睿虽然心中千头万绪,表面却比平常稳重了百倍。
听说要回庄子上,阿池回头看了一眼昨天她家姑娘欢欢喜喜趾高气昂装起来的箱子。
再看一眼自家姑娘,她没说话。
姑娘心里不自在,她可是能看出来的。
既然不能换回去,那这个沈三废,他还得当下去,赵肃睿掀开车帘子,正看见马车驶出了公主府的侧门。
再远一些的地方,隔着黄叶枯枝隐约能看见一线的红墙黄瓦,那是他口口声声说自己呆腻了的皇城。
赵肃睿收回手指,任由车帘子落下。
一旁的阿池看着他,嘴角带着笑。
赵肃睿横了她一眼:“看什么呢?”
“姑娘这样静坐着,真像从前的样子。”
“从前?”赵肃睿冷哼了一声,“我从前是什么样子?”
“姑娘从前就是每天看看书、写写字……”
“我不是说那个从前。”赵肃睿打断了阿池的话,一只手臂撑在车架上斜靠着,他的语气懒洋洋的,仿佛很是漫不经心。
“我是问你,更早的时候,你家姑娘嫁进谢家之前。”
阿池听了,笑了:“那姑娘您得去问培风和图南,再不等垂云回来您去问她。我是老爷出事之后才被送到沈家照顾姑娘的,我刚进了沈家不到一个月姑娘您就嫁进宁安伯府了。”
赵肃睿挑了下眉头,他还真没想到沈三废留在身边照顾自己的贴身大丫鬟竟然还不是她从小呆在身边的。
“那谁是从小一直跟着……我的?图南?”
“图南培风还有垂云姐姐,她们都是一直伺候姑娘的,培风是姑娘十岁的时候从人牙子手里买回来的,垂云姐姐是夫人身边的丫鬟,图南他爹是老爷身边的长随,当年老爷出事的时候他也一道没了。”阿池给自家姑娘细细地说了下几个丫鬟的来历,说完先笑了,“我到姑娘身边最晚,可从垂云姐姐往下都照顾我,垂云姐姐出嫁的时候姑娘就把我提到了身边伺候。”
明明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却仰赖阿池这个半道才来的丫鬟么?
赵肃睿皱了下眉头,他想起了沈三废昨夜说的话。
那个桀骜难驯逼得沈韶在她簪子上刻了“淑善为要”四个字的沈时晴阿池也未曾见过,那阿池眼里柔善可欺无依无靠的“姑娘”,就真的是真正的沈时晴么?
马车渐渐远去,公主府的角楼上,赵明音穿着绣金斗篷看向车行的地方。
在她身后,女官抱着一件半袖金丝斗篷,正是她昨日穿过的。
“公主,离真君看见绣在您斗篷上的字怎毫无所觉似的?从她送了信来公主府,您可是为了她在各处张罗,总该有一声谢。”
赵明音却只是轻笑:“初言不必替我不平,我和她沈离真是君子之交,从来无需什么俗礼,她当年帮我,又何曾要我谢过?大雍立朝二百年,传至九代,勋贵庸碌,苛捐如麻,百姓苦,百姓中的女子尤其苦,能看见之人却寥寥无几,沈离真算是我的半个知己。我既然得她助力良多,别说她只是想掀翻一个区区三流的伯爵府,就算她让我替她去掀了哪家藩王的封地,我也没什么做不得的。”
名叫卫初言的女官静默了片刻,笑着说:“既然这般,公主何不留着离真娘子在府中多待些日子?反正有研究金石碑刻的名头在,也省得谢家人再打扰离真娘子?”
“不必。”赵明音摇了摇头,“昨日我见的……”
话没有说完,赵明音眨了眨眼睛。
昨日沈时晴和她从前见过的截然不同,却又并不让她感到陌生。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她东张西望活灵活现小狗似的样子,还觉得有些熟悉。”
说完,赵明音自己先笑了。
一阵风起,她紧了紧身上的斗篷转身走下了角楼。
“让文长史辛苦些照旧去宁安伯府要人,只管不客气,不必给谁面子。”
“是,公主殿下。”
重阳节一早,沈时晴就穿着全套衮服袍头戴金丝翼善冠去给太后请安。
太后还是照旧不见,只让身边的宫令传了几句话,意思就是说让皇帝带着群臣登高的时候也不要只记得玩,得想想大雍历代先帝如何筚路蓝缕才有了今日盛世。
沈时晴应了,又回乾清宫用膳、看书,等到太阳升起,才终于起驾前往万岁山。
京中有头有脸的官员早就在午门前等了许久,等圣驾从皇极门出来便分列两队浩浩荡荡地跟在御驾后面。
即使如内阁大学士、各位国公、大将军此时也要跟在皇驾后面徒步走向万岁山。
站在队首的李从渊深吸了口气,为了今日他可是提前半月就每日夜里在院中遛弯散步。
这时,却有大太监从后面一路小跑过来:
“昨天夜里皇爷就叮嘱了,几位老大人日日为国操劳,今日特赏老大人们坐轿上万岁山,小儿孙们已经准备好了肩舆,老大人们,上轿吧。”
二狗说完话,众人便看见一群小太监从东面的金极门抬着肩舆快步跑了过来。
几位阁臣连着没有入阁的几位尚书大人还有英国公等人连忙跪下谢恩,唯独李从渊有些纠结,他跪了,却又不是很情愿。
毕竟,虽然已经手掌吏部成了实际上的内阁首辅,可他今年还不到五十。
实在算不上“老”大人。
英国公应晟见李从渊在肩舆前踌躇,他一把将李从渊推到了座上,推完,他哈哈大笑:
“李阁老虽然年纪不大,身板却连老夫都不如,这肩舆你还是好好坐着吧。”
李从渊一时无语,英国公今年七十有四,结结实实的四朝老臣,一顿饭还能吃五斤肉,要是跟他比身子骨,满朝文官一半儿都得算是腿脚不健全的。
“多谢老国公,方才本官只是在想今年既然不用走上山,省下来的力气就该多做几篇诗文以谢陛下厚待。”
“哈哈哈!”不通诗文的老国公瞬间想起自己耳背,一个字也没听见。
万岁山位于西苑东北角,百官们一路所见都是西苑树木金黄秋水微凉的景象,跟在后面的朝臣们时不时就要发出几声惊叹。
缀在最后面的多是些六部小官和翰林院的编修之类,缀在浩浩荡荡的群臣后面成了一团的青青绿绿,他们也都得了各自上官的赏识才有这次伴驾的机会,也不知道中间又有过多少勾心斗角,对他们而言,能入得西苑一观实在是毕生难有的幸事。
当然,若是能趁机在陛
万岁山并不高,到了山脚下,年轻的“昭德帝”下了銮驾。
李从渊一看,也连忙带头从肩舆上下来:“陛下恩厚,赏臣等坐轿入西苑,如今陛下下了銮驾,臣等万不敢坐轿上山,还请陛下允了臣等能配陛下一道步履上山。”
相似小说推荐
-
女出马仙(绝世吞金兽) [仙侠魔幻] 《女出马仙》全集 作者:绝世吞金兽【完结】番茄VIP2023-05-25完结51.1万字|8229人在读文案:上看阴...
-
黑无常大人她铁树开花了(习习成羽) [仙侠魔幻] 《黑无常大人她铁树开花了》全集 作者:习习成羽【完结+番外】番茄VIP2021-08-13完结32.0万字|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