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宫阙有时晴/陛下替我跪佛堂(六喑)


他的夫人米氏打了个哈欠,笑着说:“怎么了?你还要把那些花瓣戴在身上向陛下献媚?”
米氏说的这话也并非无的放矢,上上代皇帝雍明宗选官不通过吏部,大雍上下献媚成风,下官谄媚上官,朝臣谄媚君主,甚至有阁老向皇帝进献方术丹药以邀宠,至今仍有遗风。
李从渊失笑:“咱们陛下可不喜欢这一套,我把菊花瓣绑在身上,倒不如挂一身金叶子……将那些菊花制成茶,我喝了之后好感念皇恩,少生些肝火。”
说完,他重重地吸了口气,戴上乌纱帽,才终于踩着晨曦启程前往皇宫。
李阁老奉诏入宫的时候是卯时三刻,陛下却不在乾清宫正殿,他跟着二狗太监到了乾清宫东暖阁,却见陛下正在二层的仙楼上翻阅书籍。
晨光熹微,自悬窗照下,几处烛火映照四周,重重书柜之间书尘隐隐浮在半空,大雍朝年轻的君主长身玉立地站在那高处全神贯注地看着手中书册,神情从容举止恬淡,让人无端生出了些信赖。
李从渊晃了晃神才想起了他们这位陛下可从来不是什么静好从容之人。
嗯,陛下想要在江南修建行宫定然不可。
要是陛下愿意将南京的宫室修建修建将就一下……也不是不能商议。
李阁老在心里松了松,愿意小小地退一步。
合上手中朝廷历年来赏赐藩王的账簿,沈时晴单手背在身后,几步走下了仙楼。
“李尚书,听说英王世子要入京,朕想起来自朕登基以来给了英王不少赏赐,倒是没见着英王往燕京送什么值钱的东西。”
在心中斟酌了下,李从渊说道:“启禀陛下,先帝皇恩浩荡,体恤各地藩王治下不易,对各位藩王屡有加恩。”
也就是说都是先帝人太好,每次藩王进贡他都要说一堆客气话,还要给一堆赏赐,久而久之藩王们每年节庆时候进贡的东西也就越来越“面子情”了。
先帝做的又何止如此啊,沈时晴想起自己这些日子看到的各种从前的诏书奏折,心中对先帝真是充满了不敬之情。
一向宽仁的先帝在面对同样姓赵的藩王时简直是个予取予求的菩萨,不仅不再让各地藩王的世子不用再呆在燕京可以一直呆在封地,甚至还让一些曾经获罪的王府可以重新拥有被藩王自己控制的甲卫。
数量也不算多,按照祖制,也就是三千人。
打家劫舍、占山为王都绰绰有余。
英郡王赵集渠的祖上曾经因有过狂悖之言被废掉了府中甲卫,等他以庶长子之身继承了王位就屡屡向先帝上奏折,提出了一些藩王应该削减用度让利于国的虚言,哄了先帝高兴,得了不少好处。直到昭德帝登基,昭德帝视藩王为只能花钱不会赚钱的虫豸,对一群藩王也没有什么好脸色,赵集渠每年得的赏赐才没有从前那么丰厚。
去年昭德帝西征,英郡王进献了十匹极为神骏的好马,昭德帝非常喜欢,于是送了个都尔本部小王子的人头给他“同乐”。
可这也能看得出来,比起其他的藩王,昭德帝也愿意给英王一些面子的,哪怕是看在好马的份儿上。
沈时晴从桌案上拿了一本折子递给了李从渊:
“这本折子是英王在十八年前进上的,他在折子上说大雍朝起于草莽之间,各位藩王身为赵氏子孙应该不忘祖上艰难,每年有一月穿布衣、吃粗粮。”
李从渊低头看了一眼,就看见了一片洋溢在字里行间的虚情假意。
这种东西他在藩王们的奏折里见得多了,什么梦见了先祖,什么梦见了替大雍血战疆场,什么梦见了一只龙盘旋在燕京城上,其实不过是怕皇帝陛下忘了他们也姓赵,提醒陛下不要忘了他们。
像这样的东西都能放十八年,李从渊觉得这纯属是宫里地方太大。
把奏折合上,李从渊刚要说话,就听见他们的皇帝陛下说:
“朕觉得这主意不错。”
李从渊:……
沈时晴穿着绣有团龙的天蓝色交领直身袍走回了书案后面。
“英郡王言辞恳切,先帝因为体恤几位老藩王年迈便只赞赏了英郡王,如今各地藩王最年长者也不过四十有余,正好可行此策,对了英郡王献策有功,等英郡王世子进京,赏他一匹贡绸。”
李从渊站在原地,心中盘算,这件事说大不大,终究是赵家人的家事,说小……它确实不大!反正是藩王们吃糠喝菜穿麻衣跟他们这些文武大臣还有天下百姓都没关系。
况且,李从渊还没忘了自己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陛下,臣也觉得英郡王此策不错,只是此事终究该与宗人府同议。”
沈时晴点点头,依照昭德帝的积威,只要朝臣不反对,宗人府也没什么可说的。
这事就算是定下了。
“陛下,如今是正是秋天……”李从渊想要借机提起江南,来探探陛下的口风。
皇帝陛下却有些忧心似的说:“不知道各处可有存够马匹用的草料,太仆寺可有奏折送上?”
陛下偏偏问起了马政,李从渊一不留神就讲了个没完,等他回过神来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终究,他没有说起与迁都或者行宫相关之事。
回了文渊阁,他还没进门就看见杨斋等人目光炯炯地看着他,可见所有人都知道了“陛下有意迁都”一事。
李从渊摆摆手,安抚自己的同僚:
“陛下如今勤学好问,一心政事,又有亲征之事悬在心上,怎会轻易想要迁都啊?你我都在御前许久,万不可为了一点小事就揣摩帝心,平白闹得朝中人心惶惶。”
杨斋张了张嘴,也觉得李从渊说的话有些道理。
几位阁老都镇定自若,文渊阁中也渐渐一如往常,临近午时,一溜儿小太监突然提着食盒到了文渊阁。
带头的是笑容和气的三猫太监。
“陛下体恤各位阁老辛苦,特命咱家备下了菊花鱼片粥给各位阁老加菜,这鱼片是新鲜的鲤鱼所做,陛下甚是喜欢,直言鲤鱼之鲜美更甚远道而来的鲥鱼。”
小太监们放下粥轻手轻脚地走了。
杨斋看看粥,又看看李从渊,又看了看粥。
“李阁老,你刚刚让我等不要多想,如今你又在想什么?”
李从渊端起粥碗,只能苦笑着说:
“菊花降火,我等还是多吃些吧!”

第28章 菊花与银杏
“今年的菊花怎么这么贵?你这老狗才可别是觉得自己难得能碰了钱索性从府里多占一笔吧?”
宁安伯府里谢麟安将面前的签押单子拍在桌上,只用目光冷冷地打量着府里的管事。
这个管事从前是负责府中屋舍修补的,要不是府里没人用了谢麟安也不会打发他去买菊花。
管事站在一旁,头上细细密密全是冷汗,一脸的愁苦:
“世子爷,您把小的踹回娘胎里让小人多挂二百个胆子,小的也不敢贪了府里的钱呀,小人看了街市上菊花的行情着实也给吓着了,还以为今年满街的菊花都是金子打得呢。听人说是宫里的皇帝老爷今年兴致好,不光喜欢菊花,还把菊花赏了几位阁老,这燕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发了狠地买菊花,世子爷您说府里有贵客要来,让小的买上好的菊花回来,现在上好的菊花就是这个价了。”
谢麟安却还是表情难看。
虽然是个顶着闲职的纨绔,谢麟安也并非不通庶务的娇公子,自从他阿爹失了差事,这些年谢家一直在吃着祖上的老本,虽然没到卖房子卖地的田地,可是他妻子的嫁妆、沈氏手中的值钱字画早就被掏了个干净,他也知道他娘明面上是放权给儿媳其实不过是让两个儿媳用自己的钱贴补家里。现在他爹入狱,他为了打点各处把钱流水似的送出去,已经连花酒都舍不得喝了,他娘又偏疼二弟,二弟在宣府和章都司结交,他打算只送五百两过去,娘却非要说送一千六百两,一千五百两用来结交章都司,一百碎银用来赏人开销。娘还在床上躺着起不来,谢麟安只能应下了,后来娘又说是收拾了些衣服也要给二弟带过去,谢麟安心里忍不住冷笑,二弟手上有那么多钱什么样的好衣服买不到,还要从府里带过去?不过是又私下塞了钱还得防备着他这个大儿子罢了。
二弟的信一封接着一封,又说自己颇得章都司赏识,可以请章都司引荐刑部侍郎卓生泉为父亲说项。阿娘要往宣府再送五千两银子,谢麟安却不肯。
章都司这人谢麟安是听过他的名声的,一次给了那么多银子只会养大了他的胃口。
再者,如今府中的账上已经空了,今年各个庄子送来的收益都已经贴补出去了,再掏出五千两银子,他只怕偌大宁安伯府还没等到抄家就得先卖庄子卖地卖器具了。
可他娘孙氏却执意如此,两人一番争执,最后还是久居深宅的老太太派人送了二十枚金锭和一尊用绣金布裹着的白玉菩萨立像,送东西来的大丫鬟笑着说:“老太太说了,一家人在一处只要齐心便没有过不去的,钱财都是身外物,家里正是艰难的时候,能找到一条出路便是一条出路,凤哥儿能得了外面大人的青眼未必不是他的缘法。”
老太太都直接送了财物过来,谢麟安又能如何呢?知道那尊菩萨立像是老太太出嫁时英王妃给的压箱底的宝贝,谢麟安亲自捧着送回了后宅,又回房问自己的妻子要钱。
他妻子红着眼睛把自己一套头面连着一个红包璎珞当了,好歹又凑出了三千两银子给谢麟安。
五千两银子加上谢麟安他娘又揣出来的小包袱,谢麟安找了府里的护卫头领带了三个壮汉一同护送。
护卫头领听了他的吩咐,说道:“世子爷,如今府外不少人都盯着咱们府上小人再走了,府中人又少,小人若是又走了,只怕府上有事也难以策应,给二少爷送钱这事倒不如交给武师傅。”
头领说的武师傅姓邵,年轻的时候是锦衣卫的小旗,后来犯了事不光被免了官,还杖刑八十打断了一条腿,好在一身武艺仍在,才被伯爷谢文源看中,请来府里当了武师傅,除了训练护卫,还曾经给谢麟安和他几位兄弟教过拳脚。
可惜锦绣堆里长大的伯府子弟早就没了建功立业的气性,更没有吃苦的本事,练一天躺三天,再有他们的母亲奶奶心肝肉儿地哭几天,练武之事便都作罢了。
谢麟安想了想,觉得也行,又请了武师傅带人去送钱。
前脚武师傅走了,后脚派去庄子上的人终于送了信来说沈氏病在了庄子上,找了大夫来看,不仅说现在不能动,开得药方也甚是不菲,谢麟安又赶紧让人请了大夫连药材一起送过去,又让传信的人去告诉庄子里的管事无论如何得把沈氏接回府里,哪怕是人参吊着命,也得接回来。
里里外外都是花销,家里的账上没有钱了,全是各处要钱和赊账讨债的押票。
走出账房的时候,谢麟安抬头看看天,都不知道他小时候那个锦衣玉食的宁安伯府是怎么就到了这么一个田地的。
终于,在无数的坏消息里有了个好消息,还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英郡王世子要进京!还要来拜访老太太!
看见了英郡王府的信,谢麟安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有英郡王的面子在,就算他爹真的被问罪,宁安伯府的爵位也保住了!
心里存了这个念头,谢麟安在府里兴师动众地了张罗起来,荷塘里的枯叶得捞,府中各处要洒扫,旧了的东西得统统换掉,没有钱,他让自己的妻子又卖了些首饰。
买菊花的钱是他咬着牙从自己的私房里挪出来的。
结果现在一本上好的菊花能卖到二十两!他挤出来的那二百两银子别说修一座花塔,十盆花横排竖排都寒碜!
“不如这样,你找人搭个木架子,然后弄些……什么竹叶之类的把那个缝隙都填上,再把花摆上。反正就这二百两银子,你给我弄出两座花塔来,不拘里面什么样儿,外面务必看得像样,今日之内就给我做出来!”
管事越发愁苦了,退下去的时候几乎要哭出来。
谢麟安定了定神想继续看账本,却又觉得烦闷。
区区几盆菊花,他们谢家什么时候能被几盆菊花给为难到这个地步?!
“没事,没事,否极泰来,迎了英郡王世子来了府上,我们谢家也就算是闯过这一关了!二弟那边要是能靠章都司搭上卓侍郎,以后我也能谋个实缺。”
这般劝慰着自己,他徐徐吐出了一口浊气。
“世子爷!世子爷不好了!送去宣府的银子被土匪给劫了!连武师傅都被绑了去,只剩一个护卫逃了一条性命回来!”
“噗。”
谢麟安一口长气差点改成吐血。
城外的庄子上,赵肃睿也差点吐血。
他知道谢家第二次往外送钱用的人一定是得力的,可没想到这人居然还真挺厉害,连着打伤了他四五个人,还是带人望风的图南回转过来和培风一起出手才将人制服。
图南的手臂还被人砍了一刀。
可把赵肃睿心疼坏了,图南的手那是手么?那是他的扒肘子蟹粉面羊肉饺子栗子糕!
这人一刀砍下去伤的是图南的手,坏的是他昭德帝的心情!
“也不必绑了,竟敢伤了我的人,直接把人砍了。”
大马金刀地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顶着沈时晴皮囊的赵肃睿一脸的心狠手辣。
阿池看着他双目微红,知道自家姑娘是动了真火,只当是姑娘心疼图南,连忙劝:
“姑娘您别生气,图南的伤到底是没伤到筋骨,养些日子就好了,也是邵师傅认出了图南收了力气,他也并不知道姑娘所想,只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
“哼!”赵肃睿横了被绑在地上的汉子一眼,“这人你认识?”
穿着藏青比甲的丫鬟脸上带着笑,哄人似的说:“姑娘您忘了,邵师傅是宁安伯府里的武师傅,那年姑娘从谢伯爷书房出来的时候邵师傅正巧路过,说自家女儿想习字,问姑娘能看什么书,姑娘不光给了书单还给了邵师傅一套字帖,邵师傅一直念着这事儿,这次咱们搬书出来还是邵师傅帮咱们找的人呢。”
赵肃睿挑了挑眉,这沈三废啊,除了一副好心肠是啥也没有了。
“小人伤了少夫人身边的图南姑娘,少夫人要杀要剐小人无话可说。”
话倒是说的硬气。
赵肃睿冷哼了一声,从手边抽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给了培风:
“这次受伤的,一人给十两抚恤银子,再弄口猪分了给他们各家送去,这次跟你出去的每人再赏一笔另有一头羊,让他们都知道跟着我做事是不会被亏待的。”
培风应下。
赵肃睿又看向那个叫邵志青的武师傅。
邵志青年纪在四十岁上下,一身灰褐色短打都沾了灰,外套有件撕烂了的棉罩袍,生得不甚高大,却能看出身形矫健,双目有光,虽然有些不修边幅,却不是让人生厌的邋遢汉子。
唯一的可惜之处就是他的一条腿是跛的,不然在各处卫所里也能有一番作为。
“你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看了一眼那条跛着腿,赵肃睿刚要让人把邵志青的另一条腿也打断,却又有人拦住了他。
“姑娘,我只是一些皮肉伤,并无妨害,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将银票兑出来,防着宁安伯府报官,官府靠银票查过来。”
这话是有些道理的。
几千两银票不管在哪个银号兑出来都不可能不引人注目。
还得想一个妥当的办法。
单手撑着脸,赵肃睿环顾四周,最后又看向图南刚刚被包裹好的手臂。
图南受伤了。
每日的三餐和点心也定没有从前那般好吃。
从宁安伯府里刮了这么近万两白银,他也算是给沈三废攒下了家底儿。
沈三废在宫里把宁安伯下了狱,也算是出了口恶气了。
要是这样沈三废还能混成个废物……罢了,他也算玩得开心,沈三废再废物,他也能让她过得比从前好。
毕竟,他可是皇帝。
北风一吹,金色的银杏叶子落在了地上。
大后日就是重阳节了。
赵肃睿“啧”了一声。
这“软弱弃妇脚踩伯府”的戏码儿,他昭德帝玩腻了。
“我记得宁安伯府里的人要接你们姑娘回去是说乐清公主想见你们姑娘。”
他语气轻飘,神情变得冷淡起来。
“也就是说,只要是你们姑娘去乐清公主府上,就能见到公主了。”
这不是一条现成的能见到沈三废的路么?
赵肃睿抬起手,摸到了头上的素珠银簪子。
“替我写个帖子,明天我就去乐清公主府上拜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