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周郎周郎 完结+番外 (圆月一弯)


  大乔抬起头,仿佛猜到了她言下之意,轻轻摇头:“其时孙将军身受箭伤,在县府里养伤时是吕将军不满亲兵疏漏,特指妾从旁照料,此事知者极多,又何必欺瞒?”
  孙策受了伤?
  “那时我正在寻阳与纪灵对战,伯符便领军与后,牵制住袁术无暇趁机袭我后路。不想乱军交战中为冷箭所伤。”周瑜的声音从她身后突然响起,看着大乔神色复杂,但语气却是极为坚定,“就凭她救护过伯符,我便不能将她留在皖城不闻不问。”
  孙策之妻乃张昭幼妹,张昭是孙策亲定的长史及抚军中郎将,掌半数文武之事,自渡江以来,江东六郡得定,其功不可没。
  然张昭却极力反对孙策战必亲出,甚至借此将孙绍每日的武练时间减半,这才令孙策生出将长子置于军中的想法来。
  张昭在江东举足轻重,在周瑜那已经结束的一世记忆里,孙策与他皖城一战而分纳乔氏姊妹,之后就在吴郡因此引出一场小风波来。
  这次大乔名分未定,又只是想逃脱范须的摆布,并无他念,于是他这才瞒了众人,悄悄将人藏在城中。将此事压了下来。
  不想小乔在一连数日急行军中病倒,一直不见好,因而张仲景一到,周瑜就请托他来看看,倒不想,却把李睦招来了。
  “有劳将军费心了。”大乔向周瑜深深一礼,眼眶泛红,又落下泪来。
  少女情思,又有几人不曾向往一个盖世英雄,顶天立地,看遍金戈铁马,也能看到自己。
  孙策许攻下江夏后即带她一同回吴,不管是否只是感念她伤时救护,她却是真心对这英武豪阔的年轻将军心生倾慕。
  惶惶然,心若琴弦惊雀鸟,密密思,情如织丝思缠绵。
  自孙策离开之后,她数日数时,只恨日夜太长,经久而不见,又担心孙策急战不胜,牵动伤势,柔肠百转,情意千结,却不想盼来等来的却是寻阳急报,满城挂丧。
  几许情意从不曾对人言,哪怕豁出去拦周瑜的骑队时,也不曾说得如此明了,因而就算是哭,也只避了人偷偷落泪,不想如今一句“倾慕”出口,这眼泪竟似也跟着止不住了。
  李睦轻叹一声,她原只感叹乔氏姊妹不过是男人征战之后用来炫耀庆功的战利品,兄弟成连襟,美人配英雄,以此博个少年风流,情义万千的千古佳话。却没想到乔氏姊妹本就是一千八百年前乱世中的女子,纵国色佳人,亦飘零流离,又何曾有半点选择的余地。
  “既然来了,就安心住下,有吕子明在皖城,范须还不敢妄动你父亲。”
  李睦很清楚大乔的顾虑,或者说,她之前说是因为见了周瑜而打消死志,其实倒不如说是不敢随意得罪范须,牵累了家中老父幼弟。就像当初李睦敢在寿春孤注一掷盗传国玉玺,也正是因为太史慈外出不归,就算她失手也不会受她牵累。周瑜既然能将人带来吴郡,也定在皖城那里有了安排。
  大乔那一句“倾慕孙策”之后,若是跟着就要“以身相许”,李睦定然要头痛不已。孙策生时纳大乔,自是英雄美人,她顶多也就嗤笑两声男儿多情。但孙策已然过世,大乔再要“相许”的话,又算什么?孙策的结发妻子又算什么?
  然而当大乔字字句句只说老父幼弟,令她松了口气的同时,不禁这个外柔内刚的女子生出几许敬意来。
  只不过,先将乔氏姊妹送到周瑜军中,接着又转送给她,再在她看顾孙策的伤势之后,还能生出将人送给袁绍的想法来,这个范须,蛇鼠两端的胆子倒是不小。在这个时代做出这种事来,显然是完全没有将失去孙策的江东六郡放在眼里。
  “皖城的那些世族,也该动一动了罢。”李睦挑了挑眉,作为孙权,她很有种被人当面挑衅的感觉。犹记得当初她在皖城时,范须又是摆宴又是送舞姬的殷勤,墙头草之风,与陈登之于下邳,又有何分别?
  她这句话说得很轻,偏过了头几乎要凑到周瑜耳边。大乔和张仲景站得稍远,并没有听到她说的是什么,只听到周瑜听后立即轻轻咳了一声,微微摇头,李睦的眉尖立马皱了起来。
  不等她追问,周瑜的回答很简单:“只动范须,其余则抚。”
  豪门世族,占据大量的土地,藏匿逃民为隐户,私养部曲,囤积钱粮,甚至铸造铁兵,看只是一家一族,实则盘根错节,牵扯的利益极为广泛。曹操杀边让一族,衮州皆反,虽说是其滥杀之过,引得人心不定,实则也难免是他触及了士族的利益。
  李睦在下邳绑了陈登一族堵城门还能说是因陈登之叛而平城中民众之乱,最终也不曾真的伤及他族中多少性命,因而目前吴郡各地的士族对这位声名显赫的“权公子”也不曾生出多少防备戒心。
  故而可以因孙策而动范须,却不能将皖城的世族一刀斩尽。
  这话说来简单,道理也简单,只是李睦的唇就在他的耳侧,他要同样不入他耳地说出来,又不碰到她的脸颊,就很困难了。
  
  ☆、第九十七章
  
  然而,李睦的动作却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也没不带半点别的意思,说完了一句话就立刻又回转过去,等周瑜有意无意地侧头时,她已然向后退开半步,朝他点点头,全没意识到方才两人靠得那么近有什么问题,神色清明:“皖城之事,就照公瑾的意思办,我就不扰仲景先生诊脉了。”
  她也不问周瑜为何突然会来,何时要走,只拱一拱手,就要拂袖离去。
  “请将军留步稍后……”张仲景捻须一笑,侧身先为李睦让了路,又朝周瑜施礼。
  然而周瑜的目光在大乔身后的房门上略略一停,就转而摆手:“不必了,病而延医,瑜乃一武夫,留在此处又有何用?先生若需用药用人,只管开口便是。”
  说实话,他已然记不清小乔的眉眼长相,再是国色佳人,也只是世人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而已,镌刻心里的那副的眉眼就在身边,他又何必再见梦境中人,为自己徒增困扰。
  抬眼见张仲景看他的目光之中多有戏谑意味,不觉面上发热,偏转过头去。
  张仲景也随着他的目光向那门处看了一眼,再看已经走到影壁处的李睦脚步一顿,缓缓抚须,应一声诺,又朝后退开一步,将通往影壁方向的石径全部让了出来,让周瑜快步朝李睦追了上去,仿似足下生风。
  从宅院里出来,两人一前一后而行,良久都不曾说话。
  李睦没有回头,就能感觉到周瑜的郁郁之气,似乎方才大乔提及孙策,又令他心生悼意。
  犹豫再三,终叹一口气,停步回头。
  “周公瑾……”
  “阿睦……”
  两人异口同声,又同时一愣。
  “让你先说。”李睦极有气度地摆手。
  “子义于淮口数败袁术,数日前袁术粮尽退兵,子义念其收容之义,不欲追击,已动身回吴。”周瑜的语气之中略带一丝隐忧,“他是恩义不负的壮怀君子,可落在旁人眼中,却免不了一条按兵不动,故意私纵袁术的罪名。”
  孙策的死讯传至吴郡时,正逢刘备袭得徐州。袁术不见刘备出兵来伐,便欲趁此时出兵江东,太史慈领兵迎敌,守牛渚口,将袁术挡在九江郡内,故而未至寻阳接应李睦。然而李睦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病故,李睦刚刚穿来时,太史慈借居于寿春,袁术曾出面为她请医,又频频送药送汤,以此拉拢太史慈为其效力。
  太史慈当时不欲平白欠他人情,也为他押送了几次粮草,扫平了几处山匪。说是两不相欠,但终究是受其雪中送炭之恩,阵前拼杀他可以无愧于心,但袁术几败之后急怒攻心,吐血重病,以至穷路,要他趁此时机行赶尽杀绝之事,太史慈却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于是只能任由袁术退兵而去。
  军报中虽未曾言明详细,周瑜却也能猜到太史慈必是下了军令不许追击袁术,故而担心他因此而受到攻歼。
  更担心李睦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定要翻脸。
  李睦紧紧皱眉,她原还在心里盘算着见了太史慈后,该如何向他解释为何他妹子往后在人前不能称他为兄,没想到,却还有这件事更为要紧。
  沉思片刻,李睦看着周瑜,摸了摸鼻梁,脑中突然灵光闪现:“阿兄回来,定要在与你打一次!”她眨一眨眼,“不论你二人全力之下,输赢如何,这次你们就在军中校场打,我于众人面前偏帮他,这样定能生出我们不和的传言来,然那些不忿你独揽军权之人自然也会跟着我一同偏帮阿兄!”
  只要不是一面倒的攻歼,争得越凶,两相不下,就越容易息事宁人。毕竟有袁术和刘表虎视在册,谁都不想江东真正乱起来。
  李睦越想越觉得这是好主意,还能趁机向太史慈讨个好,没准她这面冷心热的兄长心一软,就不提要她她拉弓挥刀了!
  简直是一举数得的绝妙之计。
  下邳城中的庆功宴上,太史慈和周瑜打了个平分秋色,胜负难分,但那时到底是在孙策跟前,李睦拿不准他二人当时是不是都留了一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