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科夫立即下令查明原因。数小时后,他得到报告:“如果不算在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机场上的零星飞机,满洲实际上已没有日本飞机了。”
这就更奇怪了,难道在这一天时间里,那一千八百架飞机全像肥皂泡一样地消失啦?
又经过多方查证,诺维科夫终于弄明白,原来日军大本营为了进行本土决战,在远东战役开始的第一天,就将远东军部署在东北的几乎全部飞机都转移到了朝鲜南部和日本国内机场。
在对手缺席的情况下,苏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各航空部队开始为地面进攻部队提供空中直接支援。
向心进攻
关东军在东北边境上的防御部署上有一个特点,即“东强西弱”。这并不完全是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的有意为之,更多是出于实际需要。
即将发生战事的内陆面积约有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关东军需要防守的三面边界长达四千四百公里。如此宽广的防御面积和防御线,决定了山田不可能有足够兵力部署于每一个区域,而必须分出重点和主次。
在防御地形上,除最东面的滨海地区外,从东到西,地障越来越多:北面有小兴安岭、黑龙江;西北面有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各条支脉;西面不仅有大兴安岭,还有戈壁沙漠。
沙漠、草原和山岭,都不利于大兵团运动,山田由此推断,苏军将主要从东部实施突击。既然东部可能是苏军攻击的重点,自然也就是日军防守的重点。
苏军习惯把永久性大型军事要塞称为筑垒地域。关东军十七个筑垒地域,有四个在朝鲜,一个在北萨哈林(北库页岛),其余十二个边境要塞中,有八个直接针对苏联滨海地区。
山田在东部防线设置了两个梯队的部队,第一梯队主要依托于筑垒地域对苏军的进攻实施拦阻和封锁。这些地域与当地的原始森林和山地相连接,每一个都深达四十公里以上,正面宽二十到一百公里。它们不但可以加强防御,还能为进一步集中和展开兵力创造有利条件——后面不远处就是第二梯队,必要时可以拉上去作战。
山田认为,有这两道保险阀,东部防线足可确保无忧。苏军高层在讨论作战计划时,也感到要突破东部防线特别是滨海防线会比较困难。
苏联远东军此时共有三支主力,分别是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远东第二方面军。它们计划分别从三个战略方向实施向心突击,其中外贝加尔方面军自西部的外贝加尔,远东第一方面军自东部的滨海,远东第二方面军自北部的黑龙江沿岸。
有人建议采用“调虎离山”之计,由外贝加尔方面军首先实施突击,将日军兵力从滨海地区调开。如果这一方案能够付诸实施,根据幕僚们的计算,大致在战役开始后的第十天,日军就有可能将兵力从滨海调至外贝加尔。随后,远东第一方面军便可以从滨海地区顺利实施突击。
问题是,谁也不能担保日军一定会这么做。在内线的东北平原上,铁路和公路等交通线增强了关东军各部队的机动性。针对苏军“调虎离山”的方案,山田完全可以在不削弱滨海方向兵力的情况下,从其他方向调拨部队至外贝加尔。与此同时,在山田采取反突击措施后,苏军在滨海地区的行动也将失去突然性。
实际上,山田在战略上就包含了这一用意。按照关东军总司令部制订的防御计划,关东军应将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力配置在边境主要防御地段,依托筑垒工事和有利地形,抗击苏军的进攻,以掩护主力机动。其他三分之二的兵力作为战役机动部队,配置在纵深,随时准备前出至受威胁的方向,以反击苏军突破并阻止其进攻。这叫作“内紧外松”。
如果调换一下次序,先由滨海攻,再由外贝加尔攻呢?结果是差不多的,也就是山田都有办法将部队从一个方向调往另一个方向,从而依次击破各方面军的进攻。
要不把所有兵力集中起来,在外贝加尔、滨海或黑龙江沿岸的任何一点率先实现突破?这种一锤子买卖更不保险。关东军就算是守不住需要退却时,也可以继续从后方特别是朝鲜获得供应,预备队的到达更会加厚其兵力密度。这样一来,苏军就无法期望迅速结束战争,并很可能遭遇到与美军相仿的困境和尴尬。
经过研究,华西列夫斯基认为,三大方面军必须同时展开进攻,而且东西部最好实施相向突击——
关东军是在不得不与其他日军单位相对隔绝的情况下作战的。要把这种相对的隔绝变成彻底的隔绝,就要在主力实施突击的同时,设法切断关东军与其后方的联系。
若从外贝加尔突击,只能迫使关东军后退,达不到包围关东军和切断前后方联系的目的。不仅如此,外贝加尔方面军右翼还将面临日军在蒙古边境的筑垒地域的威胁。
基于这一考虑,外贝加尔的突击方向被改成了外蒙古境内。作战意图也进一步明确为:通过东西部的相向突击来孤立关东军,通过北部的正面突击来协助分割和消灭关东军。
8月9日拂晓,三大方面军主力同时启动,怒涛般的向中苏边境席卷而来。
过去在西线,参战部队通常都是在相互衔接的情况下平行实施进攻,像远东战役中这样的进攻方式,自二战以来还是第一次。远东的情况异常复杂,各个方向的地理和作战状况又大不相同,在这种条件下要组织、保持和协调好各方面军之间的紧密协同,对任何一个会战指挥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后来战役的整个进展过程证明,华西列夫斯基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
装甲拳头
从双方的布阵阵型来看,山田摆的是“东强西弱”,华西列夫斯基反其道而行之,把主攻方向选择在了关东军的西部防线,也就是外贝加尔方面军所处的外蒙古地段。
利用地形来达成进攻的突然性,是远东战役的一大特点。从地理条件上来看,外蒙古地段多为大山、原始森林和沙漠,步兵尚且难以通行,坦克就更不用说了,山田绝难想到苏军会从此处实施突击。
在西部外蒙古边界的很长一段距离内,关东军都没有构筑工事,也没有掩护部队设防。其中最为薄弱的一段,在外蒙古极右翼的张家口—北京方向,那里全是辽阔的沙漠,根本就没有日军。不过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认为,如果他的部队在这一段展开进攻,除了与大自然的困难做无效斗争外,实际毫无所得。
马利诺夫斯基的经历很是传奇,他以士兵身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作为“俄罗斯参战远征军”为法国征战。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法国不得已遣返俄军回国,只有少数特别勇猛的精兵才被允许留在“法国外籍兵团”继续助战,其中就包括马利诺夫斯基。他在外籍兵团的军事生涯一直维持到了一战结束,为此还得到了法国人颁发的勋章。
马利诺夫斯基一度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担任总教官,专门教授作战课程。此后他赶上了苏联高级军事干部新旧交替的大好时机,开始迅速崭露头角。1941年起,由少将升中将,两年后升上将,接着又荣升大将,直至1944年晋升为元帅,并荣膺苏联英雄称号。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他始终在前线,分别担任过军司令员、方面军司令员等职。
德国投降后,马利诺夫斯基才奉命来到远东。他认为西线的指挥经验同样适用于远东,而按照西线经验,外贝加尔方面军就应该在最能取得战果的地方,或者说一定能够摧毁敌方主力的方向上实施突击。
在马利诺夫斯基看来,内蒙的索伦方向完全符合这一要求,于是他决定把索伦作为主攻击方向。
外贝加尔方面军辖四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另配属有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第十二航空集团军和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马利诺夫斯基最初计划将他的部队分成两个进攻梯队,其中坦克集团军被纳入第二梯队。
华西列夫斯基同意两个梯队的配置,但是不同意将坦克集团军列为第二梯队。他认为,这种配置将无法使坦克突击在闪电战中起到主导作用。具体来说,坦克军不仅在向东推进的速度上,会受到前面步兵的限制,同时,这一原本强大的装甲拳头也不能再支援步兵夺取和扼守要道。
坦克可掩护步兵,反过来,步兵却无法掩护坦克。华西列夫斯基设想了这样一种情境:后面的狭隘通道和山间道路上塞满了步兵及其辎重,使得坦克根本无法向前推进。
T-34坦克。苏军早期的T-26坦克和BT坦克的表现都不突出,原因是装甲防护脆弱,容易被反坦克武器所击毁。T-34坦克专门为此而制造,它不仅拥有较厚的装甲,而且配备了强力火炮和可靠的传动装置。在苏德战争和远东战役中,苏军所使用的主战坦克都是T-34。
当然,马利诺夫斯基作如此配置也不是没有依据。在索伦方向的初始段,既没有又宽又深的黑龙江,也没有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更没有为数众多的筑垒地域。部队所要经过的是大面积的戈壁滩,无论行军还是作战都相对要容易一些,但是进入纵深就不同了。那里有大兴安岭,坦克兵要越过这样的大山,肯定会比较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