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异辉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这种美术上的感觉,他又不是专业评测人员,只能从玩家的角度出发,主观地觉得这种风格很自然,也很清新。
这地图看起来很有细节,丰富了游戏世界但又不会强行抢戏,把你的注意力从英雄上面吸引过去,很称职地扮演了点缀的角色,简直像是横店一天一百块钱以上的群演。
不愧是1.5G的客户端啊,不算浪费。李异辉想。
他们宿舍是2M的带宽,可下了他两个多小时。
当然你问室友们支持不支持,那明确是支持的,下好了也要通过局域网传给他们。
……
买装备的地方总算统一到一个商店中去了,再也不用像《RotA》那样每个商店都要去点一次。
点开一看,界面上很清晰地展示了推荐装备、前期装备,也有所有装备的分页可以让你自由选择,对于新手来说真的是非常平易近人的设计。
很快大家都买好了装备,李异辉也是心机,抢先到中路站着,大家都是第一次玩到这个游戏,所以也选择的是和《RotA》大多数路人局一样的212分路。
慢慢地,在对线的过程中他开始有些摸清楚这个游戏的特色。
他这个英雄是能量而不是魔法值,黄条而不是蓝条,当他使用完一个技能消耗对面血量之后,很快就又回满了。
这一点让他很惊讶,这种英雄完全就是无消耗的啊!
可能吗?是不是太Imba了一点,对线需要消耗魔法值的英雄怎么混呢?
他想不明白,只是可以随意地使用技能而不用担心魔法耗尽,这一点让他觉得很爽。
英雄四个主动技能的按键也是“QWER”,很顺手,也很顺口。
对于一些手残的玩家,再也不用先看一下键盘,然后再去按B啊V啊N啊这些隔得这么远的技能按键了,虽然他自己并不手残。
这游戏的节奏比他想象中的要快,每个英雄都有不同的被动技能,还有在选择英雄时自由搭配的两个天赋技能,这几乎就等于你1级的时候就有4个技能,让战斗一开局就可以直接打响。
他适应得也很快,当他率先击杀对面的英雄时,一声浑厚的“Firstblood!”响彻整个战场,界面上方中心位置显示着他的英雄头像和ID,李大嘴拿到了“第一滴血”,而不是只是聊天频道。
虚荣心要膨胀了的感觉。
完成击杀的瞬间他也升到了六级,这时屏幕显示了一个图标,还有“完成成就:一马当先!”的提示。
这又是什么东西?隐藏成就任务吗?
第十分钟,他第一次回家更新装备后帮助下路的队友完成了击杀,然后他发现自己助攻也能有一百多金币的奖励。
这对助攻的人当然是一个绝好的消息,哪怕被队友抢了人头也没那么郁闷了,他也更积极地加入到Gank之中。
随后他又入侵对面的野区,刚好碰到一个忍者,在野区的战斗让他发现这个游戏整体的机动性真的很强,两个人在神庙中绕来绕去,闪转腾挪,使用位移技能穿越一些墙体的时候并不是生硬地直接穿过去,而是根据施法动作的不同,有不同的翻越动作!
比如他自己这个蚀月刺客,碰到墙壁的时候有一个类似跑酷的动作,从墙体上轻轻一跃翻了过去,残血状态下成功逃脱敌人的追击。
对面那个叫幻刃的忍者并不能翻墙,但是可以沿着与地面平行地沿着墙体小碎步跑动,比在地面上跑还要快。
还有他自己没抢到的齐天大圣,召唤出一朵筋斗云的时候竟然直接飞上了天空,完全无视地形,而他这个近战英雄根本无法攻击到他!好在自己这边射手也在,对方的筋斗云技能也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当然他也开始熟悉自己操纵的这个英雄的定位和技能机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击杀或助攻来刷新技能,从而起到收割战场的能力。
非常清晰,就好像设计者把理念就写到了英雄技能说明里面。
还有那些装备,比赛中期他按着推荐出装合成的一把“巴瑞尔的匕首”,物品效果除了增加攻击和暴击之外,当英雄受到能使他生命值低于1%的伤害时,将自动激活一个300血量的生命屏障,很明显是为了保障他这种冲入敌阵的英雄不会那么容易被对面秒杀的战略性装备。
和这类英雄完全是相辅相成的一套体系。
他很想知道这个游戏中有多少这样的所谓“体系”和“套路”。
……
……
一场比赛也就三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凭着《RotA》的功底李异辉拿下了不错的战绩,虽然最后团队输了。
但自己已经表现得最够好了,这群队友带不动啊……
虽然他不知道队友也是这样想的。
他还在回味着刚才自己一波精彩的Combo操作,等对面第一波技能都放出来后,他才进入战场收割了三个人头。
击杀,位移,击杀,再位移,再击杀。这波操作真的行云流水,他相信队友和对手们也看在眼里,也听到了那声“Triple Kill!”
这就是PVP游戏最大的魅力之一,你永远相信自己下一把还能延续这样精彩的操作,相信下一把一定会有亮眼的表现,相信下一局有人能看到然后说牛逼啊兄弟。
哪怕上一把表现低迷,下一把一定能火力全开。
随便看了下数据统计后,李异辉又迫不及待地连续开启了第二把,第三把……
第136章 做了点有趣的事情
等去上课的室友们上完课吃完午饭回到宿舍,李异辉才发现已经快下午一点了。
“你们没帮我带一份啊?”同居了这么久,这点默契都没有啊……
室友们还以为他给自己发了短信,打开手机一看压根儿没有:“你都没说,我们怎么知道!”
“你玩了一上午One啊,怎么样好玩不?”这哥们儿一时没想起来这游戏叫啥名字,但记得它的简称是One。
“哦,还可以吧。”李异辉眼睛盯着屏幕丝毫不挪开,高冷道:“食堂里还有饭吗?”
“还有,你现在去还有得吃。”
李异辉一边操纵英雄,一边道:“算了,不吃了。”然后继续沉迷游戏。
“你饭都不吃了?”
“不饿。”
“那下午的课去吗?”
“懒得去。”
……
……
和李异辉这些玩家们几乎处于同样状态的,还有各个游戏媒体的编辑们。
除了本身想玩的内因之外,他们更需要第一时间给出游戏评测,攻略,体验报告之类的内容。像这种玩家广泛关注的焦点项目上线,第一手的资讯绝对能吸引到大量流量。
《电子游戏》杂志社编辑部里,主编沉默羔羊也正沉浸在一场对战中,不过相对而言他没那么沉迷,身旁放着一个纸质笔记本和一支笔,每隔一会儿他会转过身来奋笔疾书几个字,然后再继续游戏。
他记性不差,只是念头有些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真怕当时闪过脑海的灵光转瞬即逝,要等打完比赛估计也忘光了。
笔记本上已经写了好几十个小点,这都是他玩了一上午的心得体会。
从画面,音乐到社交,成就,各个系统,这些是基础。
从游戏选择大区,到选择英雄,匹配,战斗直到结束,这一整套流程。
从游戏内的技能和装备,到英雄特性,战略思路,再到可能产生的战术体系,这些决定一款竞技游戏的深度和高度。
作为专业评测人员,他们既要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去思考策划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设计,同样也要站在玩家的角度去想这样的设计会带来怎样的玩法或感受。
总之贼繁琐。
以他的资历和地位,并没有部里安排下来的评测任务,纯粹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当然也要看项目的人气和制作人的名头。
像上周五,他玩了一整天《超越火线》,昨天晚上连夜赶工终于把评测报告给捣鼓了出来,已经发给编辑部的同事们。等他们讨论一下,如果大家都认可,没什么意见,就发布到门户网站上去。
而今天,估计还得再加上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很明显要献给《永恒之战》了。毕竟这种类型的游戏你怎么着也得大部分英雄和装备都熟悉了之后,才有资格去逼逼吧。
羔羊之前并不算是一个MOBA游戏玩家,虽然也玩过《RotA》,但并不深入,也没什么研究。
当时就玩了几把,该出什么装备都还没搞清楚,很快就被外挂给虐退游了。
但在《永恒之战》中,他发现自己很快就搞清楚了该走哪条路,该出什么装备,他最大的感觉就是上手很容易。
和《超越火线》一样。
从这一点上,他不一定能断定这款项目能成功,但哪怕失败,那也不可能是没人来玩造成的。
在目前接触到的游戏内容里,他尤其喜欢英雄的各种社交动作和语音,还有有时候冷不丁触发的彩蛋。
他开始喜欢上出兵前或者对线中,跟对方说一句“你好”,而对方也同样回应。
他也学会在击杀对面后发一句“抱歉”,虽然有些嘲讽的意味,但竞技游戏本身就应该有一定的对抗氛围。
相似小说推荐
-
游戏四万年 (羽民) 起点中文网vip2018-05-15完结四万年前,游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的主业。四万年后,游戏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四万...
-
最强作弊码 完结+番外 (作梦DR) 起点VIP2018-05-12完结我们的世界毫无疑问是一个游戏,而且毫无节操的游戏制造者还在游戏里设定了作弊码!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