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这种可能。”陈梦龙顿了顿,“如果你爸是在追捕时中枪,一来身上不该有火药烧灼痕迹,二来倒地的姿态该是惯性下的俯卧,凶手在头部补枪,也只能打在后脑,而非额头。”
“可是……”古川依旧困惑。
“可是事后的尸检报告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对不对?”陈梦龙看向古川,古川点点头。
“这便是第三件蹊跷的事情。”陈梦龙说,“正式验尸时,古建国衣服上的火药痕迹不见了,现场初检报告也删去了胡一楠写的那部分内容,而且之后不久,胡一楠便离职了。”
“为什么离职?”古川很吃惊。
“说是对公安局岗位安排不满,南下赚钱去了。”陈梦龙说。
当年胡一楠离职一事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因为他当时是南安市公安局为数不多的研究生,工作能力也很强,是古建国牵线从外省挖过来的储备人才。他原本一直在刑侦支队任职,但古建国出事后不久,突然传来将其调岗至警犬基地任职的消息,之后便是胡一楠申请离职。
胡一楠平时跟陈梦龙的关系不错,临走前陈梦龙给胡一楠摆酒送行。两人追忆了刚牺牲的老领导古建国,过程中胡一楠告诉了陈梦龙第四件怪事。
那件事发生在两年前。胡一楠说,两年前的“六·一一毒品案”中三名嫌疑人全部被击毙,本是一件圆满的事情,但案子一结束他就被古建国叫去了办公室,让他去查一件事——现场的第一枪是谁开的。
“当时的计划很周密,要等三人完成交易时再进行抓捕。你父亲的意思是案子得深挖,如果只是为了那二十公斤海洛因,警方完全可以在路上就把两个司机抓了。”陈梦龙说,“但围捕当天李明权和两名司机还在验货,不知谁的枪提前响了,现场当时就乱成一锅粥,结果混乱中三个人都被打死了。”
“胡一楠查到了什么?”古川问陈梦龙。
陈梦龙说,当时现场几路人马,有南安市局禁毒支队、新城北路派出所、分局防爆大队、谢金带的运输公司保卫干部,甚至还有区里的民兵。为了宣传这次行动,市局还请来了电视台的摄影记者,他们在运输公司办公楼上架了摄像机准备拍禁毒纪录片。
“那个年代,这种事不奇怪。铁定得手的案子,大家都想掺和一下,也好给自己准备点儿宣传素材。”陈梦龙说。胡一楠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什么,因为出了这档子事,谁也不想揽责任。但胡一楠很聪明,他想起摄影记者架的摄像机,所以去电视台要了录像带。
“有结果吗?”古川追问。
“有。”陈梦龙说,“胡一楠回放录像带时发现,第一声枪响似乎是从现场西南方向传来的。他查了当时的布控图,却发现警方并没有在那个方向安排人。胡一楠觉得很奇怪,反复看了很多遍录像带,又觉得那声枪响也不对劲,听声音并不是警方的制式枪支。”
胡一楠又回到现场,发现汽车运输公司停车场西南角是公司锅炉房,有个烧锅炉的老职工姓郭。胡一楠问老郭六月十一日当天有没有听到附近的枪响,老郭说听到过,而且之后有个男的急匆匆从锅炉房旁边的小门走了。老郭当时还有些纳闷,因为那个小门被两个储藏箱挡住,平时一直锁着,很少有人知道。那个男子不像汽车运输公司的人,但轻车熟路地找到小门并开锁走了出去。
胡一楠感觉事情古怪,便报给了古建国,古建国也很震惊。胡一楠以为古建国会让他继续调查那个男人的事情,古建国却给他安排了其他工作,没让他继续查下去。至于理由,古建国没跟胡一楠解释,这件事的结果他也不知道。
“那天酒喝到最后,我俩都喝醉了。临走时胡一楠拉着我的手,应该是有话要跟我说,但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最后只说了句‘保重’便走了,之后也再没了联系。”
古川疑惑自己从未在任何官方档案中见到过这段内容。陈梦龙说,没错,这件事如果不是胡一楠临走时告诉他,他也不可能知道。他后来甚至去过汽车运输公司停车场的西南角,但那里早就没了锅炉房,也没了小门,被改建成了一栋三层仓库。
“就是你遇见姬广华的那栋楼。”
3
“那个姬广华,到底是什么人?”听陈梦龙提到姬广华,古川忙追问。
“这个我不能告诉你。”
“那你们在查什么?”被陈梦龙拒绝后,古川抛出第二个问题。只要陈梦龙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自然也就清楚了。
“对不起,这是宋庆来副局长牵头侦办的秘密案件,没有他的授权,我一切无可奉告。”陈梦龙语气坚定,却把视线移到了一旁。
古川有些恼火:“无可奉告?那就是继续保密喽?”
陈梦龙点头。
“那我告诉你,现在刘所死了,宋局昏迷躺在医院里,生死未卜,你自己也落到了这般田地。至于姬广华,说句不好听的,以她犯下的事情,南安任何一名警察都有权直接开枪击毙她。这关口你还要保密,是要把秘密保进棺材里吗?!”古川有些恼火。
“宋局昏迷了?”陈梦龙似乎并不相信,“不是跳弹吗?去医院前看他还没什么问题啊!”他的神情有些焦急。
“是的,就因为是跳弹,横着进去的,还在里面打了滚。你也知道,他中枪的地方是肚子……”
陈梦龙沉默了,或许没有料到宋庆来副局长的伤势会重到如此地步,又或许还在考虑古川的建议。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探望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半,古川真的急了。
“龙哥、龙叔、龙爷,你们他妈的到底在查什么案子!这个姬广华到底是干什么的!”
依然是死一般的沉默。陈梦龙不断用右手中指轻敲桌面,行为心理学告诉古川,此刻他在做最后取舍。
“好吧,我告诉你……”许久,陈梦龙说。
古川终于松了一口气。
“记不记得之前你让我帮你找几个毒贩?”
“记得,找到了三个,还剩一个‘斑斑’。你说你来找,不过到现在也没结果。”古川不明白陈梦龙此时为何提起这件事来。
“姬广华就是之前你要找的那个‘斑斑’,但她并不贩毒。”
“她不贩毒,来充哪门子的特情?”古川不解,“警综平台上没有她的任何信息,她到底是干什么的,又怎么掺和进来的?”
“她的具体身份,我也不知道。上次在蔡所那里我说得并不确切,姬广华其实并非我的特情,而是刘茂文的。”陈梦龙说。
这个回答让古川难以置信,但这样似乎才能解释,为什么刘茂文出事后的唯一嘱托是“姬广华的身份保密”。
“至于茂文是如何建立的特情,又为什么选了她,这个我并不知道,也不好多问。而且茂文似乎很在意这姑娘的身份,即便他并没有跟我说过任何有关这个姑娘的事情,但多次提醒我对她的身份保密。”陈梦龙说。
“姬广华在城中村的住处里有刘三青一家的东西,这事你知道吗?”古川提问,但从陈梦龙惊诧的目光中古川明白,陈梦龙并不知情。
“三青一家的物品?她认识王芸?”这下,轮到陈梦龙震惊了。
4
“所以你们查的到底是什么案子?”古川问。姬广华的事已然开口,后面的事情便相对简单了许多。
“是你们布控‘杜强’的事情。”陈梦龙顿了顿,“你们蹲守了六天,上面也一直没有下达抓人的命令,是因为宋局在等一个人出现。”
杜强来南安的情报是省公安厅禁毒总队转发的,根据总队反馈,消息是通过电话举报的。举报者称,杜强这次回来与早年消失的毒贩“长顺”有关,两人会在南安见面。按照警方当时的计划,杜强与“长顺”接头时,警方出动将两人一起控制。基于此前屡次抓捕“长顺”失败的教训,这次行动的内容并未全部公开,因此古川等人并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
起初陈梦龙没有参加行动,而他最终被宋局叫来并成为其“直接指挥”的专班小组成员,是因为带队监控杜强的刘茂文发现了一个问题。
古川等人在世纪小区蹲了一周,杜强一个电话都没往外打,刘茂文开始感觉不对劲。他和杜强曾做过两年中学同学,以前也处理过杜强的案子,算是对他比较熟悉。但这次进场后,刘茂文一直感觉这位“老同学”不太对劲,又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
刘茂文向宋局申请叫来了陈梦龙,因为陈梦龙当年也和杜强打过交道,刘茂文觉得他应该能看出些问题。可惜陈梦龙与杜强接触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他在监控里看了半天,也没发现问题。
“四月九日下午,茂文带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来了市局指挥中心,说是来看一下杜强的视频。”陈梦龙说,他当时还觉得奇怪,因为这姑娘看年纪也就二十多岁,杜强在桥北混时她还是个孩子,怎么可能认得杜强。
果不其然,那天姬广华同样没能在监控里看出什么。她走后,陈梦龙问刘茂文这姑娘是谁,刘茂文说是他的特情。陈梦龙知道刘茂文有个女特情绰号“斑斑”,问是不是她。刘茂文说是,嘱咐陈梦龙注意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