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封诊录二册完 [出版] (九滴水)


  三人都知道,这种情形之下,九阳观中一定已没有什么线索可寻。但到了封门村,找到凤九带来见过众人的面熟男子,谢阮还是让那人传出消息,请凤九去查九阳观的事。
  既然以后要多带一个人在身边,李凌云甚至还动了要收徒的心思,自然要把这个子婴的身份确认一下才好。
  一行人在那面熟男子的引领下,很快就找到了案发的宅子。只见那宅子跟此前封诊手记上写的一样,是一座三进的大院,依稀可见豪富迹象,门角还挂着破败的灯笼。
  那面熟男子极擅长看人脸色,不等人问,就在一旁介绍道:“九郎先前命人打探消息时,就是我来这封门村打听的,所以九郎此番便又差我来听命。有些情况要说给各位知道。这户人家的家主曾是这里的富商,姓赵,在前朝大业年间时,也是一家豪门,谁知到了大唐,他竟然偷偷将兵器出售给反贼。案发之后,赵富商全家遭到株连,满门抄斩。这家人被行刑后,据说院中经常传出怨恨的呼叫声,附近村民由于担心厉鬼缠身,所以纷纷搬离,这里也就成了一座鬼村。后来有人请过术士镇压妖邪,术士用极高的门槛拦住此屋子门口,说是鬼走路时腿不会打弯,无法越过,封门村便因此而得名。”
  面熟男子说着,李凌云却站在双开木门前,仔细地观察起来,又命六娘拿了水晶镜过来查看。
  片刻后,李凌云手指木门道:“这里有撕过纸的痕迹,门上原本粘了黄纸,后来被撕掉了,但留下了黄纸的底层。”
  “拿水袋。”李凌云吩咐六娘。站在一旁的明珪却抢先一步,直接解下身上的水袋递过去。李凌云接过,忽闻一阵带着蜂蜜味的香味,心知是明珪身上的香囊把气味染在了水袋上。
  他打开水袋,倒出一些水,聚拢在戴着手套的手掌中心,又拿一把毛发细腻的小刷,把门上的黄纸弄湿润。
  “不吸水……”李凌云皱眉,干脆把水袋里的水直接倒了上去。随后,约每十次呼吸的时间,他便倒一次,保证那些黄纸浸泡在水中。不到一刻时间,黄纸剥落下来,李凌云将其放进一个白色小碗,用水浸泡搓揉。片刻之后,碗底有了一些细碎之物,显然都是从黄纸上脱落的。
  李凌云小心地把那个小碗移到幽微镜下。虽说是白天,六娘还是特意掌灯照亮。没过多久,只听李凌云道:“是朱砂。”
  “黄纸朱砂,是符文?”谢阮问。
  李凌云点头。“门上曾经粘贴过多道符文,制作符文的黄纸,因需要贴在镇压鬼魅的地方,所以都是特殊制作的,颇能防水。”
  “大郎可是觉得这些符文有古怪?”明珪敏感,在李凌云开口之前就察觉了什么。
  “百姓向来相信鬼神之说,哪怕心中不信,也未必见得会去故意招惹。一般人的话,是不会随便揭走门上的符文的,因为揭掉符文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厄运,所以揭符文的人要么不相信鬼神之说,要么别有目的。”
  “此处被人做过法事,符文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贴的——至于为何被撕掉……”明珪琢磨片刻,“或许是凶手进门时觉得符文贴在上面有些碍事?”
  谢阮明显不赞同明珪的说法。“若是如此,撕掉进门处的几张便是,可这也撕得太干净了,看起来倒像是故意要把里面的鬼怪放出来。不管怎样,那凶手原本就喜欢做怪异的事,也难说到底是因为什么。”
  二人说了半天,李凌云已推门而入,查看起地面和门扉背后。谢阮见状笑道:“大郎当真是个只查踪迹的人,对那凶手在想什么却没什么兴趣深究。”
  李凌云对这闲话置若罔闻,口中道:“时过境迁,看这地面上痕迹凌乱,想来案发后有很多人来过,所以地面和房门都没有处理的必要了……”
  说着,李凌云沿着走廊径直走向后方祠堂。明珪微惊地跟上,问道:“大郎怎么知道在那边?”
  “封诊手记中有此屋绘图,看过一次也就记得了……”李凌云来到祠堂前,大门并未上锁,而是虚掩着的,一推之下,应声而开。
  这是一间宗族祠堂,房门朝南,进门靠北墙有一个摆着牌位的台子,台子的造型颇像是寺庙中供奉佛像的泥台,除此之外并未看到其他特别的物件。
  李凌云用黄铜卷尺测过供台,说道:“台高五尺,长一丈,宽三尺三分三厘。”让六娘记下之后,李凌云来到供台旁看了看,只见上面有不少木质牌位,到处凌乱倒落着,供台中间的区域却还是一片空地。
  “牌位都是层层前后安放的,若是自然倒下,中间不会空出,显然,这是有人故意清空了此处。”李凌云眯眼看了看,让阿奴左右手分别拿一个带铜镜的灯,举在供台上照亮。
  “这里有血迹,好大一片……从痕迹看,是滴下来的。”李凌云指着供台上暗褐色的痕迹,又取了水晶镜放大观察。“血迹没有太多毛边,血液是从较低的地方滴落下来的。”
  明珪想起之前李凌云看过的骸骨切痕。“死者双脚血脉被深深割伤,会不会是从他脚上流下的血?”
  “有可能……”李凌云指着台子左右两侧,“有移物痕。”
  谢阮凑过来,看见血迹中有两个圆形痕迹,圆形痕迹中并无血迹,便问:“什么是移物痕?”
  “顾名思义,就是移动物体所产生的痕迹,比如说地面上有一把斧头,放的时间久了,地面就会落灰,当你把斧头拿走后,地面上自然会留下和斧头形状很像的痕迹,这就是移物痕。”
  “所以说,死者的血流下来的时候,这里放着两个东西?”
  “是,”李凌云点头,“是两个圆底器物,可能是筒状的东西……按这大小,有些像是装水的陶罐,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李凌云回身拿出案卷翻阅。“当天报案的书生,在发现死者的时候,死者是全身赤裸的,他的上半身被凶手用绳子捆绑,绳索从肋下穿过吊在房梁之上,致双脚腾空。又因绳子很长,所以他双脚距台面并不太高。除此之外,他的双手被绳子拴在了房梁上,双脚则被系在供台边的木梁上。这让我想起一种酷刑——五马分尸。只不过行刑时,人是趴着的,而本案中的死者是被吊起来的。”
  李凌云边说,边用手指向屋内木柱和房梁。这时众人发现,房梁上果然有隐约的痕迹,而在地上与之对应的位置,也发现了落下的染血绳索。
  “奇怪,真奇怪……”李凌云道,“我先前检验死者骸骨,发现其双脚脚跟处的骨头上有很深的刀割痕迹,要想在骨头上留下如此明显的割痕,关键血脉一定被割开了。”
  “听你说过好几次了,什么叫关键血脉?血脉难道还有主次之分?”谢阮不解。
  “关键血脉,就是人身上较粗的那种,和切断手指上的血脉的情况不一样,此血脉一旦破裂,很容易导致人失血过多而死。关键血脉分为蓝、红两种。红色血脉中的血液颜色鲜艳且流速颇快;蓝色血脉中的血液则流速相对缓慢,血色较深。红色血脉受伤时,容易造成血液呈喷溅状流出,可奇怪的是,这供台上却并没有留下此类血迹。”
  李凌云歪头想想,继续道:“我怀疑,凶手是把死者的双足套在了陶罐中,用陶罐取走其身上的血液,拿走陶罐后,在供台上留下了移物痕。若这个时候,还有血液滴下,那么移物痕就会被新流出的血液覆盖。而就目前来看,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凶手差不多把死者体内的血都放干了……可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血对他有什么用处?”
  李凌云看向明珪,期待地问:“子璋有没有想到什么?”
  “没有,我只听说,大夫会在治病时给病人放血,却没听说血拿来有什么用。倒是有一些歪门邪道,或许会用人血炼丹。说不定这个凶手也是拿来做这种用途?”
  “兴许如此……”李凌云颔首,又在供台上细细地查看起来,突然,他轻声喊道:“你们看,这里有足迹。”
  众人靠过去,果然在供台上发现了几枚带血足迹,在那足迹的旁边还有少量灰色小珠。
  “是锡珠,”李凌云拈起一颗小珠,用力搓揉,便在手套上留下了灰色的痕迹,小珠则变得银光闪闪,“取血过后,凶手把锡熔化,灌入死者口中,供台上的锡珠便是在此过程中滴落下来的。”
  李凌云走到那堆染血绳索旁,皱眉道:“这些绳索随处可见,不是特别的绳子,可这也是证物,居然就这么扔在一边……”
  “既然只是普通绳子,又有什么好看的?当然会扔在一旁了。”谢阮不以为意地道。
  “但是,绳子是普通之物,绳结却有特别之处。”李凌云拿起绳结,观察片刻道:“打的都是死结,绳索系了两次,且最后绳结的方向都朝左边,说明凶手用左手顺于右手,是个左撇子。”
  “这都看得出来?”谢阮有些难以置信。李凌云捡起一段没有绳结的断绳道:“你打个死结看看?”
  谢阮依言照做。李凌云拿过她手中的绳结,跟凶手所打的绳结并列在一起。“如果右手是惯用手,在系第一个绳结时,是用左手拉动绳头,在系第二个绳结时,是右手拉动绳头,因为死结要想打得牢固,系第二个绳结时,必须要用全力,所以左撇子和右撇子系绳结时,用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惯用右手的人,最后一道绳头的方向相对系绳者向右;左撇子则相反。由此可见凶手是个左撇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