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说明中原地区,尤其是长江、珠江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适当的人力、财力、物力供军阀们利用,因而造成了若干分割独立的小国。唐末北方人避难,多是关中人逃到四川,两淮人逃亡江南,因为那里战祸轻微,所以吸引了大批北方人。除了吴越国钱镠是用乡兵(本乡人)之外,其余各国都招募外乡人当兵,他们之中有些人掌权后又大量吸引原来家乡人投奔他,造成南方人口猛增,生产也很快发展起来,如盐、茶、手工业、纺织业都相应发展,十个小国相对比较稳定。分裂便成定局。
  上述经济发展的情况只是造成暂时分裂的原因,它同时也蕴含着统一的因素。因为经济发展最终必然要求更大的统一的市场,进而要求政治上的统一。统一是人民的愿望,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只能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一页。
  (二)北方地区经济的破坏五代时,在北方地区战争不断,加之五代的统治者都是大军阀,既无治国之才,又无治国之策,所以北方地区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少有发展。被破坏的情况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产力的直接破坏由于五代时统治者都是方镇军阀,他们为了互争地盘,抢夺政权,就需要维持庞大的军队,以作为争夺权力的工具。但军士都是农民,他们要求的是安居乐业,绝不愿意成为战争的工具,所以军士的逃亡成为重要问题。军阀们为了保持足够数量的军队,就想尽办法,限制兵士逃亡。如梁太祖朱全忠采用黥面,即在士兵脸上刻字的办法,使兵士不敢逃亡,逃亡后也容易被认出。用这办法把大批农民束缚于军中。这个办法各地军阀都先后采用,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征集北方15 岁到70 岁男子当兵"并黥面,文曰定霸都"。"士人黥其臂,文曰:一心事主。"结果当时北京地区农民除少数逃亡者外,都为征用,搞得"闾里为之一空"。又如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在襄阳拦劫商旅,皆黥面,以充军,逼得农民大批逃亡,脱离生产,使生产力受到严重摧残。脸上刻字的军士不能返乡,他们便只有两条路:一是当兵,一是为寇,成为破坏生产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
  生产力的破坏,还表现在人民遭到大屠杀。五代时,北方户口大减,原因是统治北方的军阀,尤其是带有游牧人野蛮风气的沙陀军阀,心目中只有战争、屠杀、抡掠、搜括,其余一概不知。每次战争军民死伤无算。朱全忠在黄河南北作战30 年,李存勖与梁相争10 年,大小战百余次,军民死伤严重。契丹入寇仅相州城就被屠杀死10 余万人。公元948 年后汉派郭威率兵灭河中、永兴、风翔三镇,这次战争在五代并不是大战,更不是久战,但打扫战场时已有僧人埋了20 万尸体,还有不少未埋的。按此推算,每次战争都要死伤几十万人。军阀们还以杀人为乐。公元893 年,朱全忠在巨野击败米瑄部,俘虏士兵3000 余人。恰巧这时狂风大作,朱全忠兽性大发,竟说这是杀人不足的原因,下令将3000 士兵全部杀死。朱全忠之侄朱友宁攻博昌县不下,俘民众10 余万,合人畜木石筑工事,"冤枉之声,闻数十里"。后来城攻破尽屠邑人,清河为之不流,真是惨绝人寰的大凶杀。生产力被破坏的程度可见一斑。战争不但杀人而且毁坏田产,使生产无法进行。朱全忠进攻东方四镇,"人丧十六七","人不得耕织,民为俘者十五六"。
  除了战争凶杀外,还有残酷的刑罚。石敬瑭是五代最凶恶的皇帝,他制定法律,凡偷盗一钱以上,一律处死;盗本家及四邻一概处死;男女不论强奸通奸一概处死。官吏杀人愈多奖赏愈厚。山东郓城捕贼使者张令柔杀尽平阴县17 个村居民。卫州刺史叶仁鲁捕盗,恰巧十几个村民协助捕盗,也被捉去斩断脚筋,陈列示众。中书侍郎苏蓬吉,奉石敬瑭之令清理囚犯,苏逢吉不问是非一律问斩。有一次太白星白天出现,人民仰观,都指挥使史宏肇对观看的人,一律腰斩。以上例子说明五代时统治者杀害人民破坏生产力之罪恶是多么深重。
  2。统治者对人民的掠夺加重五代的统治者都是出身流氓兵痞,一旦掌权,横征暴敛,不一而足。后唐庄宗和其妻刘皇后是最大的两个搜刮民财的民贼。为了搜刮民财,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六亲不认。皇后刘氏本魏州成安人,出身甚微,五、六岁时为李克用所得,归晋阳宫,为太后侍者,教吹笙。长成后,"姿色绝众,声伎其所长",赐于庄宗为侍妾,后庄宗为帝,她为皇后,其父曾来认亲,她耻为穷人女,把亲生父亲在宫门前痛打一顿,赶了出去。进洛阳后,却硬认洛阳首富张全义为父。张全义为保住富贵,献了大批财富认了女儿,以后又时常贡献,保住了荣华富贵。这位皇后可说是"有钱便是父"。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呢?她贪婪极甚,早在魏州时就令人"设法稗贩",作生意,所得以皇后为名。正位后凡贡奉先入后宫。皇后皇帝争相。。财,听信宦官主意,分天下财富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府(库),州县上供者入外府充经费一部分为内府,方镇贡献者入内府专供皇帝、皇后作为游乐之用,于是"外府常虚竭而无余,而内府山积。"庄宗荒淫而荒唐,他用人只用两部分人,一是庄宗喜欢唱戏,用大批唱戏艺人为大臣,如艺人杨婆儿为郡守刺史,伶人周迎恃宠怙势能依势推荐人任郡守。一是庄宗喜欢贪官,贪官能为其敛财,用孔谦为租庸使,剥削极繁重,税目繁多。公元929 年,户部奏疏中列举的税项有粮食(大小麦、■麦、豌豆等)、正税匹帛钱、鞋钱、地头钱、榷曲钱、蚕盐钱,诸色折科①。除此外还加征秆草每束一文,绢、絁、布、绫、罗、每疋十二文,鞋每双一文,现钱每贯七文、丝、绵、、线、麻每十两加耗半两,粮食每石加耗二斗(称为雀鼠耗)。除了加征以外,中央库还分列加征现钱每贯二文,丝棉等每百两加一两,秆草每二十束加一束,后汉时改为雀鼠耗再加二斗。甚至牛皮也是一种税,周太祖规定每十顷田税为一张牛皮。周以前,牛皮要全数卖给官府,后汉时民间私藏牛皮一寸处死刑。苛捐杂税扰民最厉害的要算盐、曲两项。生产盐每斗折纳白米一斗五升。盐要官卖,按户配食,按田多少纳盐税,一亩五文,民间交纳盐税却往往分不到盐,即使分配到盐,也往往质量恶劣,内含土质,不能食用,于是贩私盐的日多(十国皇帝中不少是私盐贩子出身)。朝廷为了禁止私自贩盐,就施严刑峻法,滥行杀戮。后梁、后唐规定私贩盐一两至一斤者,买卖双方各打60 杖;一斤至三斤者,各杖70;10 斤以上处死。曲就是酒,酒也是专卖。后唐孔循因为人报洛阳一家私造酒,而枉杀其全家。五代时,政策多变,忽而这个专卖,忽而那个民间不许买,更易无常,扰民极甚。农民纳税本来极重,而纳税又有"折纳"、"■配"等名目,即以实物折钱,而辗转相折,实际征收就多出数倍。再加上货币混乱,好钱多被富豪之家贮存,钱币流通量减少,形成钱贵物贱的畸形现象。农民贱卖所有来纳税,其结果是凶年固不免死亡,丰年亦难免流离失所。户口流亡,田园荒芜,日甚一日。
  为了敛财,各级官吏层层剥削,大小官职都要对皇帝纳"尚书省礼钱"。太师、太尉纳40 千,太傅、太保纳30 千,司徒、司空纳20 千,仆射、尚书纳15 千,员外、郎中纳10 千。藩镇见皇帝要送特重的礼,称为"买宴钱"。除送礼外,官员还要自出办公费。宰相出光省钱(宰相出钱为300 千,潘镇带平章事号者纳500 千),御史出光台钱,国子监生也要出束修钱2 千,及第后再出1 千。这是交给皇帝的。此外,小官还要送给大官,最后当然都要百姓出。五代时对下级官不重视,县官多是由大官府中最无用、昏庸不堪的杂役充当。县官被作为玩笑的材料。这些人来管理百姓,百姓多么悲惨,可
  ① 参见《五代会要》卷二十五《租税》。
  想而知。
  3。人为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本是常事,在政治较好的时候,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灾害后果可以减轻一些。五代时,政治最黑暗,自然灾害就更加重了人民痛苦。但更有甚者就是人造自然灾害。据《通鉴纲目》记载,黄河决口历史上有16次,五代竟占九次。据五代史五行志残缺不全的记载,自公元910 年至953年,43 年中黄河决口及其他水灾多至24 次,其中有的竟是统治者故意制造的,如梁、唐对垒,朱全忠为了用黄河水阻止李存勖进攻,前后掘黄河三次决口。公元896 年,黄河水涨,河南滑县危机,朱全忠命人决河堤,分道为二,夹滑州城东流,散漫千里,"为害弥甚"。
  公元918 年,后梁将谢彦章为阻止李存勖进攻,在杨柳城决黄河堤,大水弥漫,山东、河南曹、濮两州被大水淹没,损失惨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