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2)江陵一隅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五月,以权知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节度使。荆南旧领8州,此时只江陵一地。"城邑残毁,户口凋耗。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末帝乾化三年(公元913 年),赐高季昌爵勃海王。"造战舰五百艘,治城堑,缮器械,为攻守之具,招聚亡命,交通吴、蜀,朝廷浸不能制。"①后唐庄宗即位后,高季昌改名季兴。同光二年(公元924 年)三月,进封高季兴南平王。前、后蜀交替之际,屡求被蜀夺去的夔、忠、万等州,终不能得,遂称藩于吴。乾贞二年(公元928 年)底,高季兴病殂,其子从诲袭位,吴睿帝以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天成四年,高从诲上表求内附后唐,明宗以其为荆南节度使,遂绝吴。其后,又复其为勃海王,改封南平王。荆南地狭兵弱,介于吴、楚为小国,而南汉、闽、楚皆奉中原,岁时贡奉,多经荆南。高氏父子"常邀留其使者,掠取其物,而诸道移书责诮,或发兵加讨,即复还之,面无愧色。""故诸国贱之,皆目为'高赖子',又曰'高无赖'。"②后汉隐帝乾祐元年(948 年)底,高从诲病殂,子保融继。入宋以后,又经高保勗、高继冲,于宋太祖建隆四年纳地归降,一姓五主,前后56 年。
  5。汉分南北十国中有两国国号为汉,一在南,一在北,故分称南汉、北汉。
  ① 《资治通鉴》卷266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四月。
  ② 《资治通鉴》卷267 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八月。
  ③ 《十国春秋》卷78《吴越武肃王世家下》。
  ① 《资治通鉴》卷266 后粱均王乾化三年九月。
  ②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文献王世家》。
  (1)南汉性奢唐清海军节度使(治广州)刘隐以劝进之功,开平元年五月,梁祖加刘隐兼侍中,封大彭王。二年,为清海、宁海等军节度使、安南都护。后又进封南平王,改封南海王。岭南离中原最远,当时中朝士人多来避难。唐世名臣贬谪南方,子孙往往流离不返。刘隐"辟置幕府,待以宾客,后卒用此数人致治云"。乾化元年三月,刘隐病殂,弟岩(又名陟)继。"岩多延中国人士于幕府,出为刺史,由是刺史无武人。"①末帝贞明三年七月,刘岩在番禺(今广东广州)即皇帝位,国号大越,改元乾亨,以广州为兴王府。四年十一月,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后刘岩改名(yǎn 音眼),史称南汉高祖。大有十五年(公元942 年)四月,刘病殂,三子秦王弘度继位,更名玢,为殇帝。十六年三月,其弟晋王弘■杀殇帝,即皇帝位,更名晟,为中宗。乾和十六年(公元958 年)八月,中宗长子鋹(chǎ ng,音厂)袭位,称后主。南汉一姓五主,都"性好奢侈","又用刑残酷,果于杀戮。"史言"自刘之后,专任宦官,谓百官为门外人,传至于鋹而国亡矣。"②时在大宝十四年(公元971 年),前后历66 年。
  (2)北汉附辽前面在叙五代后周代汉时,已经提到后汉高祖同母弟刘崇以郭威建立后周,便在晋阳称帝,仍用乾祐年号,时为乾祐四年(公元 951 年)正月。为复后汉"沦亡"之仇,北汉刘崇使其子承钧致书辽世宗,表示"欲循晋室故事,求援北朝。"辽世宗册刘崇为"大汉神武皇帝",更名旻,刘旻自称"侄皇帝",以辽世宗为"叔天授皇帝"。
  高平决战败于后周,刘旻"忧愤成疾",半年后卒,称北汉世祖。次子承钧监国,奉表告哀于辽。辽穆宗呼之"儿皇帝",册为天子,更名钧,为睿宗。
  北宋代周之后,北汉又经少主继恩(本姓薛氏)、英武帝继元(本姓何氏),均受辽册封,至广运六年(公元979 年)宋太宗亲临太原城下而降,前后28 年。
  在五代十国之外,10 世纪上半叶还有岐王李茂贞据凤翔,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据幽州(刘守光一度称大燕皇帝),李仁福据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陕西横山一带)。岐、燕归入后唐,李仁福仍为定难军节度使,封朔方王。李仁福卒后,子彝超继为节度使。彝超弟彝殷再袭位,后周封西平王,入宋追赠夏王,为西夏始祖。
  周边政权,除辽与中原争战较多,西边吐蕃、回鹘,西南大理、西北党项、海东高丽等大多独自发展。
  ① 《十国春秋》卷58《南汉烈祖世家》、《高祖本纪》。
  ② 《资治通鉴》卷283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四月胡三省注。
  七、结 语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治转乱、极盛而衰,再由乱向治的一个典型时期。
  隋朝短促,一治一乱,对照鲜明。
  唐朝从军功走向文治,出现全盛。天子荒怠,皇权削弱,盛极转衰。藩镇割据、宦官弄权,成为加速唐亡的两大毒瘤。
  五代切除宦官弄权这一毒瘤,后周整军至宋初"杯酒释兵权"解决了骄将跋扈的问题,重新出现统一。然而,北方民族与中原政权的矛盾争斗,则成为此后数百年政治兴衰史的一大主题。



◆◆◆
《中国全史》 042/一百卷 史仲文 胡晓林
隋唐五代经济史

  本卷提要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起于隋建国的公元581 年,止于五代十国封建割据局面结束的公元960 年,历经隋(公元581-618 年)、唐(公元618-907 年)和五代十国(公元907-960 年)三个时期,约计380 年。这一历史阶段,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下启宋、元、明、清,既有结束了长期割据、分裂,使中国重新获得统一的隋、唐两朝,也有再次出现军阀割据,外族侵扰,国家分裂,各军阀集团称王建国的五代十国;既有成为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的盛唐王朝,也有屡遭外族侵略和军阀混战之苦,人民生活十分悲惨的各个分裂小国。由分裂到统一,又由统一到分裂,是这个历史阶段演变的现状。这一历史现状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原因。这集中反映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从总体而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或者为摧毁旧的经济基础,保护、促进新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服务,或者为维护旧经济基础的死亡,并阻碍新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服务。本书力图从隋唐五代的经济发展变化中,阐述旧的经济基础的被摧毁,和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发展,以使读者从根本上了解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汲收这一历史阶段的优秀历史遗产。
  一、隋唐五代经济概述隋唐五代经济史,向读者介绍的是自公元581 年隋朝建国,到公元960年五代十国封建割据结束为止的一段历史,约380 年。这近380 年的历史,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来叙述。
  (1)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后的经济大发展阶段(公元581年隋朝建立至618 年隋亡)
  公元581 年,杨坚代北周宇文阐为帝,改国号为隋,改元开皇,杨坚即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励精图治,实行改革,较快地巩固和壮大了隋朝政权,为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公元587 年,隋灭掉建都江都的小国后梁,扫清了向江南进军的障碍。第二年春,杨坚命杨广、杨俊、杨素等,领兵50 余万伐陈,仅仅4 个月,就消灭了腐朽的陈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270 多年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自秦汉以来的第二次全国大统一。
  隋统一全国后,人民不再受战乱之苦,民族关系也有所改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物资丰富、社会比较繁荣的景象,成为中国历史上比较富饶的封建王朝。但是,在出现社会初步繁荣之后,统治者被冲昏了头脑,特别是骄横自大,喜功好战的炀帝杨广为帝后,挥霍无度,滥用民力,刑罚苛暴,穷兵黩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抗,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使隋朝成为仅仅存在了38 年的短命王朝。
  (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逐渐达到空前繁荣的唐前期经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至公元741 年)
  公元618 年春,隋炀帝被杀死。五月,李渊废傀儡皇帝杨侑(炀帝之孙),自立为帝,国号为唐,改元武德,仍建都长安。李渊是为唐高祖。唐朝建立后,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帝后,接受了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励精图治,在经济、政治、军制、法律、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继承和革新,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在唐太宗统治的22 年、武则天参与朝政和直接统治的近半个世纪、以及唐玄宗统治前期的25 年间,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空前统一和昌盛的大唐王朝,使之成为中国封建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当时,唐王朝是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最富庶、最文明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那时,唐的统治势力北达蒙古国及俄罗斯的一部分,西到中亚,东南至海。而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年间",更是达到了唐王朝统治的鼎盛时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