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求言听纳在选贤任能的同时,世宗一再下《求言诏》、《求直言诏》,"思逆耳之言,求苦口之药"。显德二年《求言诏》要求:内外文武臣僚,"或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论谏。若朕躬之有阙失,得以尽言;时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隐。"②不久,世宗又对宰相们说:"朕每思致治之术,未得其要,寝食不忘。"因命翰林学士承旨等20 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1 篇、《平边策》1 篇,将亲加观览。比部郎中王朴献上《平边策》1 篇,从内政、攻取两个方面论述了达到"致治"的基本方略,保留在《旧五代史·王朴传》等史籍中。史称"王朴之谋,理势均得,平一天下之大略,斯其允矣。"③世宗以王朴"有谋能断",颇重其气识,累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枢密副使、枢密使。王朴是周世宗由求言而任贤最具典型性的一例,此外还有个窦俨。窦俨
① 《册府元龟》卷68《求贤》。
② 王禹偁:《东都事略》卷30《张昭传》。
③ 《宋史》卷249《魏仁浦传》。
① 详见《宋史》卷271《张藏英传》。
② 《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纪二》。
③ 《读通鉴论》卷30《五代下》20。
以"世宗方切于治道",多次上疏,"世宗多见听纳"。窦俨以为"历代致理,六纲为首",即明礼、崇乐、■政、正刑、劝农、经武。世宗确实认识到"六纲"的重要,并在短短的几年间都分别取得一定成效。如恢复农桑,均定田租(详见经济卷)。又如颁行《大周刑统》,使"民不陷刑,吏知所守"。再如考正雅乐,修订《钦天历》等等。
(3)惩治腐败网罗人才、求言任贤,是实现"致治"的基础。同时,世宗还清醒地看到,澄清吏治、惩治腐败,也是"治"乱的重要环节。
世宗的求贤诏大都强调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才能胜任者,虽"姻族近亲,亦无妨嫌";二是被荐举者"授官之日,各署举主姓名",如任职后"贪浊不任,懦弱不理",就要酌其轻重"连坐举主"①。举贤之中,不忘惩治贪滥。世宗在位6 年,有过5 次科举考试,因"滥进"而罢免主考、重行复试的事情就发生过两次。一次在显德二年,16 名及第进士"勾落"12 人。一次在显德五年,15 名新进士"退落"7 人。主考官皆"放罪"贬职,"以戒当官"②。
惩治贪官污吏,即使功臣也不对其手软。韩伦早年以军功累迁徐州下邳镇将兼守御指挥使,其子令坤因高平之战有功,升任马军都指挥使,韩伦又因子功升陈州行军司马。告归后仍"以不法干郡政,私沽求市利",敲诈百姓财物,弄得"公私患之"。显德四年,有百姓进京告发,世宗遣使调查,韩伦谎称来使调其上殿面君,借以恐吓百姓。来使奏明世宗,世宗"遽命追劾,尽得其实",下诏夺其官爵,流韩伦于海岛。张顺参加高平之战,也在有功之列,升任登州防御使。不几年,调楚州,"隐落"(吞没)榷税钱50万、官丝绵2000 两。显德五年事发,世宗仅免其一刀之苦,还是赐其死罪。周世宗选任贤能、澄清吏治的政绩,历史家几乎有着共识:世宗驾驭群臣,"有过则面质责之,服则赦之,有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各尽其能,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无前。"③3。以治伐乱在致力政治改革和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周世宗适时地着手"以治伐乱、混一天下"的大业。
(1)攻取秦凤早在辽军大举南下灭晋之后,后晋雄武节度使以秦、阶、成3 州(今甘肃秦安、武都、成县)归于后蜀。不久,凤州(今陕西凤县)也为后蜀攻占。世宗显德二年,中原地区日渐恢复,而后蜀"君臣务为奢侈以自娱",甘、陕一带百姓"怨蜀之苛政",多次到大梁"乞举兵收复旧地"①。周世宗认为,这是一个"以治伐乱"的好机会,便决定攻取秦、凤4 州。经宰相王溥举荐,以向训、王景率军进取秦州。五月初,进占秦州境内黄牛等8 寨。其后数月,进展不大,粮饷间断,宰相中有"固请"罢兵者。世宗认为"无
① 《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纪二》。
② 详见《五代会要》卷22《进士》。
① 《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纪二》。
功退军,亦大国取弱之道"②,坚决不许。七月,加王景兼西南行营都招讨使、向训兼行营兵马都监,使拼力攻取。闰九月,秦、阶、成3 州相继归降。十一月,攻占凤州。
攻取秦、凤成功,世宗以治伐乱的信心大增,开始着手经营征战南唐。
(2)三征淮南前面叙及,世宗接纳王朴《平边策》。王朴的"攻取"目标,首先指向南唐。南唐是当时仅次于后周的一个较强的割据政权,自海上"勾诱"辽军、"结并寇(北汉)",欲对后周构成南北呼应之势。
就力量对比而言,南唐中主李璟"喜人佞己,由是谄谀之臣多进用,政事日乱。"①加之吞灭闽、楚,连年用兵,弄得"父征子饷(父出征子运饷),下夺农时","国用遂为一空"②。相反,后周经过恢复,已经"擅一百州之富庶,握三十万之甲兵,农战交修,士卒乐用","兵不告疲,民有余力"③。以治伐乱,如箭在弦上。
显德二年十一月,世宗以宰相李榖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准备征伐之事。三年正月,世宗自京城出发,亲征淮南。前后半个月,完成对南唐江北重镇寿州(今安徽寿县)的合围,世宗亲临城下。三月,南唐在江北州城半数以上归后周据有。至五月,唯寿州仍然未下,世宗还京,留兵紧围寿州。一征淮南未下寿州,世宗眼见南唐"水军锐敏,周人无以敌"。回京之后,便积极创建水军,制造战舰。"数月之后,纵横出没,殆胜唐兵。"④四年二月,世宗再踏征程。当后周水军突入淮水,南唐守军大惊。三月,世宗乘夜渡淮,兵临寿州城下,全身披挂指挥作战。在水、陆两军攻击下,半个月后,寿州开城投降。世宗下令开仓赈济,减免寿州夏秋两税,使聚集山林的百姓回乡复业。新占地区逐步安定,世宗于四月中回到京城。
当年十月,三征淮南。世宗率亲军多次穷追猛打,彻底摧毁南唐水军,尽烧其战舰。五年三月,南唐遣使求和,愿尽献江北之地,划江为界。世宗原本"止取江北",因而议和成功。南唐江北14 州、60 县、22 万民户,尽归后周。世宗达到"胜其兵而足以取威,得其众而足以效用,有其土而足以阜财,受其降而足以息乱"①的目的。四月,班师回朝。
(3)收复三关世宗三征淮南之际,辽兵"乘虚入寇"。
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显德六年四月,世宗又一次率兵亲征。自沧州直趋辽境,其宁州(今天津静海南)刺史举城降。10 日后,其益津关降。世宗率侍卫亲军500 人,深入敌后,辽之守将多所归降。仅仅1 个月时间,后周便收复益津、瓦桥、淤口三关,得宁、莫(今河北任丘)、瀛(今河北河间)3 州17 县及2 万民户。瓦桥关(在今河北雄县)以南,全部被后周控制。其年五月,正当议取幽州之际,世宗一病不起。六月,病殂,遗诏四子梁王宗训继,仅7 岁,为恭帝。
② 《册府元龟》卷123《征讨》。
① 《资治通鉴》卷292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十月。
② 马令:《南唐书》卷3《嗣主书》、卷21《陈觉传》。
③ 《旧五代史》卷116《周世宗纪三》。
④ 《资治通鉴》卷293 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二月。
① 《读通鉴论》卷30《五代下》25。
七年(960 年)正月,辽与北汉乘机南下,殿前都检点赵匡胤率兵北征。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后周经二姓三主,9 年而亡,五代随之告终。(三)十国兴亡十国之中,除了北汉之外,都在江南。唐朝末年,杨行密据淮南,阻止中原战乱波及长江流域,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呈现上升趋势。现以其兴亡情况,分述如下。
1。前后两蜀十国中,有两个蜀国前后相接,故称前蜀、后蜀。
(1)王氏前蜀朱晃以梁代唐后,蜀王王建仍然奉行唐昭宗"天复"年号。当其移檄诸道,欲会兵"兴复唐室"而无"应者"之后,便继朱晃之后第一个称帝,国号大蜀,都成都,史称前蜀高祖。于是,"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①唐末的不少弊政,也同时被带入蜀中,诸如信任宦官、收养义子等等。及至王建晚年,改以宦官充任枢密使,出现宦官用事。
光天元年(公元918 年)六月,王建殂,幼子衍继立,史称前蜀后主。
王建留给王衍的辅政班子是:内枢密使宋光嗣(宦官)、兼中书令王宗弼(养子)等。王衍继位后,又以宋光嗣判六军诸卫事。史称:后主"不亲政事,内外迁除皆出宗弼。宗弼纳贿多私,上下咨怨。宋光嗣通敏希合,帝宠任之,国由是衰。"②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 年),庄宗遣使入蜀,知蜀中实情,"君臣上下专以奢淫相尚","大兵一临,瓦解土崩"。三年九月,后唐庄宗遣魏王继岌、使相郭崇韬将兵伐蜀。十一月,前蜀后主出降,后唐大军入成都。王氏父子据蜀,一姓二主,共35 年。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