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和谐统一的整体布局除了功能完备的艺术构思外,大兴--长安城在整体布局上更富有艺术特色。无论是城址的选择、水利的开发、宫城的方位、街坊的组合,还是园林的开发、文化设施的安排等等,都富有形式多样、主次分明、和谐统一的审美特征。尤其是皇宫、官衙、民居的分区安排、全城设中轴线、东西相等对称、城内置风景区,街道宽直、坊市整齐、引水入城等重大举措,都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的新创造。它们显现出来的迥然有别的意境和风格,及其有机的结合和高度的统一,集中地映射出隋唐帝国在城市整体规划方面的设计能力和艺术风范。
宇文恺是古代杰出的城市设计家和建筑工程师。他曾主持修建水利、长城、桥梁等建筑工程,设计过其他一些大型建筑。开皇二年,隋文帝命他为营都副监,与杨素一同主持营建新都。凡大兴城规划设计,均出自其手。在规划新都之前,他先到北魏的洛阳、东魏和北齐的邺都考察,经过分析比较,吸收它们的长处,确定了建筑方案。
大兴城建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一带。此地北有渭河,地势略显低平;南部岗峦起伏,形同天然屏障;东临灞水、浐水,可得舟楫之利;西部有浐水和届水遥相呼应,可分水入城;中部龙首原地势高爽平坦,川原秀丽,卉物滋阜,能够满足宏大都城的土地需要,是一块符合封建帝王所崇尚的风水宝地。整个地貌具有虎踞龙盘、山青水秀之势,水源充裕,交通方便之优,又有源长流远、江山永固的象征,还因"龙首"起城,含有蛟龙入海、前途无量的寓意,使得封建帝王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得到完美的结合和形象的体现,并尽皆融入到都城建筑与自然景物的和谐统一之中。后来,唐高宗所以移入大明宫临朝听政,原因在于大明宫正建在龙首岗的东北端,此处既可俯瞰全城,又有"龙头"之属。可谓至高无尚、尊贵之极了。
方整对称、严谨封闭的棋盘式结构,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首创,是大兴--长安城整体布局的骨干。在城市的中轴线上,北起宫城正中的承天门,中经皇城正中的朱雀门,南至南城正中的明德门,形成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街,大街两侧各有57 坊之地。城中的寺庙、坊里、商市均两两相对,井然有序地排列在朱雀大街两侧。这种以皇城为发端、中间大街为轴线、左右均衡对称、全城整齐平坦的棋盘式规划设计,强烈地显示出封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形象地表现出阴(北向)阳(南向)有秩、尊卑有序、礼仪有嘉、治事有方的封建主义伦理纲常的美德,以及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刻底蕴。
坊里制度是隋唐创造的一种城市居民的街区形制。虽然这种建筑形式在曹魏邺都已经出现,但真正使之完善的则是唐代。长安城中共有108 个坊里,小坊一里见方,大坊数倍于小坊,坊的四周筑有2 至3 米高的土墙。小坊设四门,坊内有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坊内形成许多小巷,称为"曲",以通向各户住宅。坊内居住者除三品官吏、官府或寺院可直接向大街开门,其他户主一律禁止直通大街。街坊均有专人管理,坊门早启晚闭。六条主要大街设有街鼓。每晚击鼓800 声,号令市民回家。街鼓一停,市民不得在街上通行。每年只有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夜晚,允许百姓开坊门上街。因此,坊里制度实质上是封建主义强权政治的产物,只有其建筑形式所具有的平整对称、主次分明的空间组合,才富有艺术魅力。
长安有东、西两个市场,各占两坊之地,面积各有1.1 平方公里。东部的称东市(隋称会市),西部的称西市(隋称利人市)。市场四周筑有围墙,四面开门。市场内有井字形大街,划分成九块小区。中央一块为市署和平准局,进行市场管理和税收。其他8 块为商市。东市主要经营"四方珍奇",即全国各地的特产货物,共有220 个行业。西市是少数民族商人,外国客商集中进行交易的地方,有服装店、珠宝店、鞍辔店、蜡烛店等等。市场之内的街道中间为车道,两旁有人行道和排水沟。唐太宗时曾设立南市,武后时废除。虽然东市和西市在形式上和谐对称,又便于集中管理,但像长安这样的大城市,仅设两市对市民生活多有不便。所以,至中唐以后,坊里也逐渐开设商店和作坊,有的可与东市、西市媲美。夜里虽然坊门关闭,但坊中夜市灯火通明,非常热闹。这不但是对坊里制度强权统治的一次突破,也是坊里建筑大放异彩的盛况。
大兴--长安城的整体布局及其规划设计思想,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但为后来的都城建设树立了典范。而且对国外的城市建筑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时,日本的平城京(今奈良市)、平安京(今京都市),从宫城位置、坊市配置、街道分布以及名称等,都是仿照唐长安城而建,成为中日两国人民文化交往的历史丰碑。
长安城里的宫殿,是帝王活动的中心、全城的心脏,也是皇权的象征。
因此,它们在建筑布局和建造艺术上,集中地体现着封建帝王的思想意志和审美理想;是当时建筑系列中最宏伟、最高级的建筑群,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隋大兴城在宫殿的规划和建筑格局上,以突出宫城、皇城为出发点,一改汉晋的"前寝后朝"制度,而继承周朝的"前朝后寝"建制,将宫城和皇城置于显赫的中心位置,做到宫室、府衙、居民严密分区,并采取"三朝五门"、宫室有阙的格局建造大兴宫,唐代改名太极宫,并以此宫为本,先后建造了规模更加宏伟壮观的大明宫和兴庆宫。
"三朝五门"、"前朝后寝"的宫室布局,是太极宫建筑设计上的特色。据《左传》记载,周朝在宫室大门前建有宫阙,用来观察防御、揭示政令、纳取臣民属谏。其后建有皋门、应门、路门、库门、雉门,共五重宫门以作壮观增辉之用。最后为"三朝",即"大朝"、"内朝"和"外朝",是帝王处理政务的殿堂。"五门"、"三朝",加上宫阙,于是就有"九重宫阙帝王居"之说。
太极宫历经隋唐两代的修建,规模庞大,体系完备。面积达到4 平方公里以上,相当于明清紫禁城的6 倍。沿中轴线建有门殿10 余座。五门为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三朝包括:宫城正门承天门为大朝,太极殿为日朝,两仪殿为常朝。两侧还有以"大吉"、"百福"命名的若干门殿组成的左右对称建筑。
隋唐都城在宫殿布局上采取的重大改革及其成果,为以后历代的宫室建筑奠定了基础。各代依据这套建制,兼顾自然环境和时代的需要,在形式上灵活组建。如清代"故宫"的五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宫(乾清宫、安泰宫、坤宁宫及东西十二宫)体制,基本沿续了隋唐的建筑规格并有所发展。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规模最大的殿堂建筑,大明宫则是长安城中众多宫殿的典型代表。
贞观八年(公元634 年),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北龙首原高地上修建大明宫,作为太上皇李渊的避暑之处。龙朔二年(公元662 年),高宗李治又扩建大明宫,并于龙朔三年迁入大明宫听政。并将原来的太极宫改名为西内,大明宫为东内。此后,大明宫便代替了太极宫,成为唐代帝王处理朝政的中心。大明宫城北部为梯形,南半部为长刀形。南北长2256 米,北端东西宽1135 米,中部1355 米,南部1674 米,城周长7628 米。全城共有11 门,南面5 门,正中为丹凤门,东有望仙门、延政门,西有建福门、兴安门。北城设3 门,正中为玄武门,东为银汉门,西为青霄门。玄武门在政治上地位突出,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先是李世民诛杀隐太子李建成的"玄武门之变",此后又有玄宗平韦后、代宗除张后等匡扶唐室的军事行动,都增加了玄武门的知名度。大明宫中的三朝大殿为,外朝含元殿、中朝宣政殿、内朝紫宸殿。两侧还分布着麟德殿、蓬莱殿、含光殿及毬场等10 几座殿堂和宏伟建筑。含元殿就坐落在大明宫中轴线的中部。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的正殿,国家在元旦、冬至举行大典,以及阅兵、献俘等重要仪式,均在此殿进行,其性质相当于明代紫禁城的太和殿。1956-1960 年,发掘了含元殿遗址,弄清了它的建筑布局、形制和构造特点,绘出了含元殿的复原图。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部的龙首岗上,含元殿建在龙首岗的南缘。因龙首岗为全城的最高处,含元殿以其高屋建瓴的气势而统摄全城。含元殿以龙首山为殿基,高出地面15.6 米;殿阔13 间,全长67.33 米;进深6 间,共29.2 米。大殿面积为1966.04 平方米,与全国现存的最大木结构建筑的明代长陵棱恩殿和故宫太和殿的面积之和相等。含元殿的两侧建有翔鸾、栖凤二阁。尤其是从殿门通向地面的"龙尾道",气势磅礴,甚为雄奇。龙尾道平、坡相间,共有七折,约有70 米长,由10 米多高的墩台顶部迤逦而下,犹如"龙尾"垂地。翔鸾(左)、栖凤(右)二阁,运用飞廊与含元殿连接,高低错落、主次鲜明,而又浑然一体。阁基高约20 米,比殿基略高,位置稍为靠前,犹如展翅欲翔的两翼。整个含元殿建筑群,面对着南北宽615 米,东西长750 米的大广场,就像一只降自九天的巨鹰,气魄宏伟壮观。每当朝廷盛典,大殿上下鼓乐齐鸣,声震天霆;殿前万头攒动,衣冠锦绣。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