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美术的首创。在同一陶器上,交错使用黄绿白或黄绿蓝赭等釉色,烧成之后,色泽斑驳淋漓、浓艳明丽,这就是三彩陶瓷。"唐三彩"取材广泛、富有特色,成为驰名中外的艺术精品。传到朝鲜后,被称为"新罗三彩",日本仿制成功,称为"奈良三彩"。
  隋唐时期,染织刺绣工艺特别发达。尤其是丝织品中的纬锦,用多重多色纬线织出复杂的图案,是工艺美术家的首创。由于佛像、经卷等佛事的需要,唐代的刺绣有了飞跃发展。当时的丝织品,非常重视图案装饰。特别是织锦,更加突出精细华美的图案。唐代丝织品种类繁多,装饰风格在继承六朝以来传统、吸收外来营养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富有独创性,给人以壮丽秀美的印象。唐代涌现出不少丝织艺匠,著名的窦师纶便是其中之一。
  (三)隋唐五代艺术的显著特征隋唐五代高度发展的封建王朝为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隋唐五代艺术的每一项成就,都凝结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带有区别于其他历史阶段的显著特征。
  首先,隋唐五代艺术,作为大陆性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自发性和独创性的特征。隋唐五代占有380 年的历史跨度,经历了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过渡历程,造就了以盛唐为顶峰的文化高峰。在这个文化高峰崛起的进程中,帝国江山重新统一,社会改革获得成功,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海陆交通空前发达,中外文化融合形成潮流,各种艺术形式多样化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翻天覆地、物态变迁的时代特征,以及继承传统、以通变求新意的民族特质。在繁荣昌盛的社会条件下,绘画出现了系统的分科,杰出的画家和流派层出不穷,使现实主义的唐代绘画出现了空前的盛况;陶俑、唐三彩、雕刻、彩塑、楷书、狂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金银器和铜镜艺术以"炉火纯青"的赞誉著称于世;建筑艺术形成了强烈的风格和完备的体系;音乐舞蹈盛况空前,有些乐舞曲目至今都是无与伦比的。那宏伟壮丽的都城长安,满壁风动的丹青绘画,奔腾咆哮的昭陵六骏,万千情壮的三彩陶俑,激荡人心的歌舞诗乐等等,都是强大帝国沸腾生活的真实写照,并且强烈地焕发出这一伟大时代所特有的大胆变革、自信开放的心理特征和豪迈奔放、气势磅礴的创造激情,以及意气风发、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隋唐五代艺术讲究体系,注重法度,崇尚品味,在内容和形式上富有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质。但是,隋唐五代的艺术作品,往往又突破了传统规范的束缚,因而更能生动地反映内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仅以书法为例,大唐尚法,成功的书作必须符合"遒劲秀美"的标准,所以颜柳书体法度森严、点画皆成规矩。可是,颜柳书法源于魏晋初唐又与之迥然不同,而且鲁公一生的书作,前后判若两人,表现出他们继承传统而又不宥成法,大胆创新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胆略。而张旭、怀素的狂草,古往今来无人所及,成为唐代艺术创造的一大奇迹。
  其次,隋唐五代艺术,作为特定时代的艺术主体,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的特征。隋唐五代艺术的来源,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合流,二是对外来文化的汲取。处于上升时期的隋唐帝国,具有变革的性格和开放的氛围。唐室起自西北,少受汉族正统儒家思想的束缚,"三教并举"的思想文化政策,使佛道大为发展,老庄文列皆升为经,并纷纷纳入考试科目,儒学失去了正统独尊的地位。特殊的社会开放的政治局面,必然呈献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征。各族劳动人民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信仰的自由,参与社会生活的自由,进行艺术创造的自由等。正是这种自由创造的社会风尚和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国内各民族得以和睦相处和亲密交往,南北两种文化以两京为中心,得以交流和融合,造就了一个灿烂多姿、壮丽辉煌的艺术景观和高峰文化。北方文化在雕塑、音乐、舞蹈、建筑艺术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南方文化在绘画、书法、染织、刺绣等方面有着出色的业绩。各种优势的吸收、融合,使隋唐五代艺术不断推陈出新,产生出极富个性和更高程度的艺术特质。唐代是国际交往最频繁的时代,而且每次交往都与文化有关。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东亚、西亚、地中海沿岸、古罗马等地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他们特有的艺术成果。隋唐的艺术家们以现实主义的艺术眼界,将中外文化交往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创造出大量的富有异国风情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杂技和手工艺品。同时,根据民族艺术发展的需要,大胆地吸收外来艺术的表现方法,完成了外来艺术民族化的进程。
  最后,隋唐五代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特定艺术部类,具有广泛性和民众性的特征。隋唐五代艺术,有着广泛的社会参与层面,因而具有民众性的特色。艺术自古以来就是民众的专利,凝重典雅的司母戊鼎,秦始皇兵马俑群、西汉帛画等,都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艺术结晶。到了隋唐,建筑、雕塑、音乐、舞蹈、陶瓷、染织刺绣等艺术创造活动规模浩大,哪一样也少不了劳动人民的直接参与。工匠李春、俗讲僧文溆、纺织专家窦师纶,舞蹈大师公孙大娘,以及成千上万的民间画家、乐舞艺人、工艺匠师等,他们和宫廷艺人共同形成了庞大的艺术创作队伍,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唐代以科举取士,寒素文人可以凭借真才实学进入上层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使统治阶层出现了民众性的成分。到了中晚唐,宫廷文化每况愈下,歌舞诗乐俗讲百戏、陶俑彩塑壁画工艺等市民文化有所发展,说明文化发展的规模有所扩大,社会参与程度有所提高。隋唐五代艺术的国际交流及其对周边民族的影响也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日本的京都、奈良依长安的形制而建;亚洲一些国家的使者,专备货币采购唐人书法;陶瓷、金银器、染织刺绣等工艺美术,输往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广泛的中外交流、劳动人民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隋唐五代艺术怎能不大放异彩、蓬勃发展呢!
  二、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隋、唐是我国绘画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隋朝初年,杨坚在政治、经济上都作了改革,使生产和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代。唐初开元、天宝年间,封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民殷国富,社会安定,是发展文化艺术的物质基础。贞观、开元之盛,举世向往。东西方的交流,为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加上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更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此时崇尚文学艺术蔚然成风,文苑、艺坛群芳竞发。所以唐代绘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到了五代,虽然这个时期只有短暂的五十多年的时间,却为宋代山水、花鸟画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封建统治者在宫廷里设立"图画院"的制度,也肇始于西蜀、南唐。这说明五代在绘画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发展史,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隋到唐初。这是南北绘画融合、发展的阶段。《历代名画记》载有隋代的名画家展子虔、董伯仁的情况,"初董与展同召入隋室,一自河北,一自江南。初则见轻,后乃颇采其意。"这是南北绘画风格融合的记录。不过,这个阶段还是南北绘画革命的阶段。人物画有阎立本、尉迟乙僧等名家,反映出中外画法在画坛共辉之情状。山水人物画、楼阁人物画演变为青绿山水画并得到迅速发展,以其辉煌的成就跨入盛唐。
  第二个阶段是盛唐时代。人物画此时发展到顶峰,呈现出辉煌富丽、豪迈博大的风格;山水画成熟;花鸟画向独立画科迈进。
  第三个阶段是中晚唐时代。人物画发展到以周昉的仕女画为代表的"周家样",表明绘画世俗化的进程已经完成。纯粹观赏性的绘画逐渐取代宗教画和教化性绘画。水墨山水画兴起,开宋代山水画之先河。花鸟画亦有所发展,为五代徐熙、黄筌两派花鸟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四个阶段是五代。人物画相当盛行,主要是继承前人的成就,新的突破较少。周文矩、顾闳中的画代表了五代人物画的最高成就。山水画则比唐代更加发达成熟。花鸟画是五代绘画最光辉的部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唐代、五代的画论也极其繁荣,是中国绘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枢纽。
  (一)人物画在中国的绘画领域里,人物画的历史是最悠久的。最早可追溯到人类诞生初期的彩陶人物画。到汉代,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壁画、帛画,几乎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发达成熟期,几乎所有的著名画家都是以人物画而驰誉后世的。这时期的人物画又直接影响到隋、唐人物画的发展。
  隋朝人物画基本上是继承南朝精致臻丽的画风。而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统治阶级的提倡,人物画空前繁荣兴旺起来,宗教画、肖像画、仕女画、历史画、社会生活画都有大量涌现。杰出的人物画家辈出,他们都以不同的风格、卓越的成就,气绝当代,把人物画推向高峰。如阎立本的历史人物,吴道子的宗教人物,张萱、周昉的"绮罗人物"等等,都足以垂范千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