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之楚暮,接天流。"
  冯延巳(公元903-960 年),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
  人。唐中宗时,曾为宰相。他的词水平很高,但人品不好。为人险诈,好作谀词。未作宰相时,一心要作宰相;既作宰相,却又无心政事。他是一个中国古代只要当官不肯做事的典型。周世宗南征,中主不明军事,只管于宫中贪欢不已。他还奉承中主,说:"烈祖打了败仗,损失几千人马,就辍食伤心好几天,那不过是田舍翁水平。现在数万人马暴师于外,而主上照样宴乐游戏,才是真英雄呐!"如此胡言乱语,心肠如妖似鬼。但他确实很会填词。他的词比之李珣,当在伯仲之间。比之西蜀诸词人,皆胜一筹。
  他的一篇《谒金门》,传播久远:"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栏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词中警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足呈写景风流。
  他的《金错刀》,自言于功名,禄位皆无所求,情调旷达,词风潇洒,确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佳作,不过以其词比其人,句句皆成讽刺,佞人大谈正言,最让君子伤情。偏他能正襟危坐,一副无辜君子状,令人禁不住会想起黑色幽默来。其词云:"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麒麟欲画时难偶,鸥鹭何猜兴不孤。歌婉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只销几觉懵腾睡,身外功名任有无。"南唐国重用这样的宰相,不亡而何?
  (四)民间词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唐五代民间词资料,同样出于敦煌。其中有诗,有词,有教坊杂曲词。诗且不去管他。只说那些民间词曲,已然令人振奋。这些民间词,不知出于何人,但有一股文人词所没有的浸淫人心的力量。他们率性而言,他们善用比喻,他们没有顾忌,他们贴近生活。他要说爱,便是真爱,或者说,他有真爱,一定直说。比之文人词的含蓄闪烁,不肯明言,还自以为是韵味高深,实在不可同日而语。民间词是唐五代的必要组成部分。不了解它们,就无法真正弄通唐五代词史,也无法弄通中国古代文学史。民间词同样最重视言情,只是风格有别于文人词。有一首《菩萨蛮》,是讲忠贞情爱的,一串比喻,刻骨铭心:"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商现,北斗回南面。休郎未能休,且侍三更见日头。
  讲到负心人的时候,另是一番景象:"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以上梦江南)
  也有人生感叹,如《杨柳枝·春去春来春复春》:"春去春来春复春,寒暑来频。月生月尽月还新,又被老催人。
  只是庭前千岁月,长在长存。不见堂上百年人,尽总化为陈。"
  词中用语,不怕重复,好像越是重复,越觉通俗上口。
  民间词题材广泛,不仅谈情说爱而已。也有抒发忠君爱国情义的,如《生查子·三尺龙泉剑》;也有讴歌剑侠八面威风的,如《河满子·平夜秋风凛凛高》;也有写游子乡情的,如《临江仙·岸阔临江底见沙》,等等。比之文人词,似更有涵容力量。另有《别仙子》一词,文人词中未见此词牌。这首词写一位远游男儿对情人的追忆,笔法细腻,结构精巧,抒心写意,不在文人词下:"此时模样,算来是,秋天月。无一事,堪惆怅,须圆阙。穿窗牖,人寂静,满面蟾光如雪。照泪痕何似,两眉双结。
  晓楼钟动,执纤手,看看别。移银烛,偎身泣,声哽咽。家私事,频付嘱,上马临行说。长思忆,莫负少年时节。"
  十、结语纵观隋唐五代史,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历史时代。
  之所以如此,因为这个时代能够吸收各类文化营养,具有中国封建时代非常少见的涵容广大的文化精神。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件大事;传奇和变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唐五代词则首创了中国文学形式的一个新品种。五代文学未兴,但它预示了新的文学高潮即将来临。而唐后主李煜,就以他的词声,成为新文学时代即将来临的一只知更鸟。



◆◆◆
《中国全史》 050/一百卷 史仲文 胡晓林
隋唐五代艺术史

  本卷提要
  隋唐五代(公元581-960 年)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本卷将以这一高峰时期的各种艺术门类为中心,选取艺术形式、艺术作品、艺术流派和艺术代表等侧面,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次第展现三个朝代在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建筑、工艺美术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并透过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存在与艺术创造所形成的辩证关系,揭示那些创造奇迹的古代艺术家们的创造情势和时代精神。
  通过对隋唐五代的艺术成果及其成因的分析,不难发现,它的每一艺术门类和每件艺术作品,无不焕发出自发性和独创性、开放性和融合性、广泛性和民众性的奕奕神采,同时也折射出封建社会文化艺术承转启合的历史趋向。
  一、隋唐五代艺术概述公元581 年至960 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隋、唐、五代三个封建朝代的兴衰演进。这三个朝代的王公贵族和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便是隋唐五代文化。隋唐五代艺术则是这一文化部类的有机构成及其艺术表现。
  李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高度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代恰似它崛起的前夜,五代十国形同其衰落的末路。作为这一文化高峰的艺术表现,隋唐五代艺术素以宏伟壮丽、灿烂辉煌的成就闻名于世,大唐文化则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巍峨的丰碑。
  (一)隋唐五代艺术的发展状况隋唐五代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除了直接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外,还建立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全面繁荣的社会基础之上。
  1。隋代艺术公元581 年,隋政权建立。公元589 年隋文帝结束了南北朝近300 年的分裂局面,从而使灾难深重的古老民族得以统一,劳动人民厌恶战乱、寻求社会安定的期待终于成为现实。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开明的政治家。他即位以后,立即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进行了改革,迅速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在政治上,他以确立"三省六部"的政治体制为中心,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同时,他还创立了科举制度,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打破了封建世袭的贵族荐用体系;还制定了简便易行的法律。在经济上,隋文帝采用北朝以来的均田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发展。随着政治经济的统一,社会意识形态也明显地趋于一致,正统的经学和佛教文化同时并行,纠正了北朝以佛教为国教和南朝清谈颓废的偏向。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南北合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政治的改革、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艺术发展的有利条件,推动着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的迅速发展。在隋代的艺术成就中,建筑艺术最为出众。大兴城、洛阳城和安济桥,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和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宇文恺和李春则是当时卓越的建筑艺术大师。佛教在全国范围的发展,雕塑艺术因之大放异彩。就敦煌石窟来说,隋朝在短短的30 年中,开凿了95 个,占现存石窟总数的15。同时,大量的壁画也涌现出来,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时的人物画在"齐梁画风"的影响下继续发展,山水画开始以独立的画科出现在绘画史上;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早期青绿山水的杰出代表,并为唐代金碧山水的出现开了先河。在音乐、舞蹈方面,隋代对旧乐进行了整理,同时又有创新,使近乎绝响的清商乐和雅乐得以复兴,而《七部乐》和《九部乐》则是隋代的贡献。
  2。唐代艺术公元618 年至907 年,李渊及其子孙统治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唐承隋制,李唐王朝完善了"三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完备了科举制度和教育体系,制定了更加系统的法律。在经济上,唐王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奖励垦荒,安定农民生活,发展农业生产。手工业出现了官营和私营作坊,丝绸产品已多达几十种,"唐三彩"则是陶瓷中的瑰宝,金银器和铜镜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唐代的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当时的都城长安已有中外商贾"二百二十行"之多;各国的使臣商旅云集在此,长安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开放城市;它既是"丝绸之路"的策源地,也是文化交流的圣殿。从思想意识上说,大唐并不"独尊儒术",而是儒、佛、道三教并举。就其积极的一面而言,它增进了政治的开放和民族的融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艺的繁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