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无事嚬眉,春思翻叫阿母疑。"
  孙光宪,字孟文,号葆光子,生卒年不详。贵平人。唐时曾为陵州判官,蜀时官至御史中丞。后降宋,为黄州刺史。他的词与温庭筠词颇相似,也有说他是可以与温庭筠平起平坐的词家的,似不妥。但他确有几首好词,突破一般花间情调。其《谒金门·留不得》一词,甚得后人称道:"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紵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在一片华美柔丽之中,这首词可算得上女中情豪,强心劲语。
  上述词人外,还有张泌、魏承班、薛昭蕴、尹鹗、毛熙震、李珣,也都是《花间集》中作者,他们也都有一些佳作,但大体相袭温韦之风,不出欧、孙之外。唯李珣能别开生面,与众不同。
  李珣(约855-约930 年),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家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因他妹妹是前蜀主王衍的昭仪,他也算一位皇亲国戚。他不但能诗能词,而且对中医中药颇有研究,所著《海药本草》,李时珍都曾引用过的。
  李珣的词,也写艳情,也写离情,也写恋情,但不止于此。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能打破情词旧套,抒发秀才胸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他的《渔歌子》写得很有隐士之风,《渔父》则愈加简捷明快,风格喜人。《渔歌子》其一云:"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淡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樽,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2。李煜与南唐词人南唐、西蜀均为五代词人中心,但南唐词的水平高于西蜀。这不仅因为南唐时间晚些,创作机会较多,而且因为南唐出了三位著名的词人。一位是南唐中主李珣,一位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是南唐宰相冯延巳。特别是李煜,他的词超越温庭筠以来所有唐五代词人的水平,成为唐五代词坛上的一声绝响。
  李煜词可以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是他在南唐作皇帝时的作品,后者是他被俘北上京城后的作品。前后风格大变,几乎判若两人。这显然和他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政治处境等发生巨大变化有直接关系。李煜作为皇帝,可以说事事有误,而他作为词人,却事事皆宜。
  他生于公元937 年,是唐中主李珣的第6 个儿子。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因为他是南唐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故史称李后主。他作皇帝没有多大本领,客观形势对他也不利。彼时,北宋政权已经稳定,对南唐领土觊觎已久。他没有能力组织反抗,也没有胆量组织反抗,又没有力量组织反抗,只好一味求和。对北宋皇帝赵匡胤提出的要求,无一不听,无一不从,让进贡,便进贡;让称臣,就称臣;让自己儿子作人质,马上送儿子去。可谓谨小慎微,兢兢战战,但还是不行。宋朝立意灭唐,他派使者去汴京,使者责问赵匡胤,南唐有什么对不起宋朝的地方,赵匡胤答不出。但赵有自己的哲学:"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梦?"李煜岂敢酣梦!老虎居于侧,怎么酣然入梦?但他确实毫无抵抗准备。他只知作词、求和、听佛论道,别的事情一概无能。北宋大军入境的消息传来时,他还在听和尚讲解经文哩!宋军兵临城下,他便袒缚出降,这一年他刚好38 岁。到了北宋,头脑清醒多了,怀念旧时生活,不觉悲从中来,便寄情于词,词风发生巨大变化,但赵匡胤依然饶不过他。在他42 岁那年,正值旧历7 月7 日,他被赵匡胤用牵机药毒死了。
  李煜一生,前期生活条件优裕,南唐本鱼米之乡,他父亲也是著名的大词人,他的夫人又是能歌善舞极解人意的大才女。加上他读书既多,天赋又高。一有山水涵养,二有文化熏陶,三有充裕时间,四有极好天赋。四者合一,使他虽身为皇帝,却能写出清新醇美摇曳多姿的词篇。即使将他的词和温庭筠相比,他也更胜一筹。
  他的那篇《一斛珠》,特别受到后人赞赏。冯沅君先生曾有专文介绍,说他写景写人有猛虎搏兔之势:"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全篇只写女子娇态。头一句"晚妆初过",便成欢欣色彩。试想刚刚梳妆罢的一位漂亮女孩儿,心情怎能不好,何况,黄昏色调,更添美丽。"沈檀轻注些儿个",梳妆很美,还要轻注香儿,美人芳气,更具精神。此时,她的心上人正目不转睛"偷"看她哩,于是她嫣然一笑,露一露好看的牙齿:"向人微露丁香颗。"这等好心情。梳妆不足,还要檀香,檀香不足,还要倩笑,倩笑不足,还要歌唱;但非一般歌唱,而是"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樱口微开,愈加可人。短短五句,已经一幅绝好的美人图。
  下阙再添精采。"罗袖裛残殷色可",吃饭时把袖子不小心弄湿了。"杯深旋被香醪婉",美人酌酒,妙在有度,再喝可不醉了。美人有一点点累了,歇一歇,如何?"绣床斜凭娇无那",又是一副佳人姿态,但还不够哩,还要"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真是漂亮极了。
  李煜作词,独成妙法。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是女主人用眼向外看;李煜的这首词则是作者展目向里看。不仅看,而且真真切切参与了词中女主人的各种活动。但他把自己和自己参与的活动"省"去了,却又把省去的一切通过女主人公的表现一一展示出来。这等艺术功力,寻常怎能企及?
  李煜的词,不但有绝唱数首,而且几乎篇篇都成精品。他的一首《菩萨蛮》,写恋人情思,别成一格,宛若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某些作品,但又比李清照的作品更多些含蓄安闲,心痒情摇。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韈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词有实事可考,是写他与小周后幽会之事的。从古至今,写情男情女偷相会的词曲不少,但写皇帝偷会的,怕是不多。皇帝能作这样情词,实在这皇帝当也可,不当也可,纵然我们并不受用,想到词中人提着金缕鞋,蹑手蹑脚的样子,也会忍不住一笑。
  李煜最好的词作,还是他被俘北上之后的作品。在这期间,他的词风变了,由清丽闲雅进入深沉悲怆,虽深沉悲怆,并不滞涩也不激烈,而是以准确的文字,深切的情感,绝妙的比喻,压抑的心绪,写他的亡国之音思乡之愁:"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纵然一时入梦,醒来倍觉悲伤。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本来愁肠将断,却又无人可诉!
  如此种种,李煜的内心正如一江春水,万转愁肠,终于写下了他的那首被人们千古传唱的《虞美人》:"春花秋叶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温庭筠的词最喜欢用"金"色,金色是他词的主色。李后主的词最常用"清","月","春","江"这样的字词,这些字词辉映着"绿"的颜色,或者说,绿色乃李煜词的主色。他的词调是绿色的,他的词风恰如早春二月的天气,乍青乍绿,料峭春寒。李后主经历了人生最大的苦难和别离,忍受了最难耐的春夜和最无聊的囚禁生活,但他内心深处的诗情不绝,词思不断,于是这诗情词绪如潺潺流水,汩汩有声,流出囚门,流向无极。李后主是一位不幸的君王,又是一位杰出的词家。值得说明的是,李后主不但是一位大词人,而且是一位很有造诣的书法家,他不但善书,而且善于创新。他作书喜用颤笔,字形扭曲,有寒松霜竹铁节虬枝之态,号称"金错刀"体。他又善写大字,直接用帛沾墨书写,气韵饱满,别具风采,史称"撮襟书"。单以艺论,李煜确是天下奇才。
  南唐著名词人中,还有李煜的父亲李珣和他的宰相冯延巳。
  李璟(公元916-961 年),本名景通,改名瑶,再改名璟,字伯玉,徐州人。他是南唐第二个皇帝,后人称李中主。周世宗南征时,他没能力抵抗,便把江北的土地拱手献给柴荣,同时去掉皇帝称号,向周主称臣。他的性格与作风和他儿子十分相似,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词水平也很高,但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词风虽不若李后主那样清深雅丽,却也脱出一般五代词人的浮艳之区。读李珣词,如见江南春色,自有一般出于言表的好处尽在字里行间。他的《摊破浣溪沙》二首,极富盛名。今选其一:"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