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兴起,国内各民族间关系的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以及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的确立等因素,促进和铸就了高度发达的隋唐文化。光辉灿烂的隋唐文化,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页。隋唐的文学、史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到相当高的成就。
① 《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
② 《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工部尚书》。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五九。
唐代文学犹如百花怒放,其中以古典诗歌的创作最为代表,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仅据《全唐诗》统计,诗人即达2300 余人,诗歌近五万首。唐诗内容丰富多彩,从祖国的美丽河山,到城乡的生产状况,从统治阶级的豪华生活,到劳动人民的艰辛痛苦,无不加以描写和反映。唐初诗坛创作沿袭六朝华艳文风,宫廷诗和艳情诗充斥诗坛。唐太宗至武则天时期,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改当时纤丽的诗风,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作品。盛唐更是诗家辈出,明星闪耀。有王维、孟浩然这样的田园诗人,有岑参、高适等边塞诗人,也有王昌龄、王之涣等名家。中唐和晚唐的诗坛,虽不及盛唐夺目,亦依然群星并见,著名的诗人有元稹、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李贺、李商隐、杜牧、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在唐代众多的诗人中,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最负盛名。李白以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用诗句讴歌祖国山河的壮丽。他的诗气势磅礴,语言奔放,形式多变,想象丰富。许多名篇,如《蜀道难》、《将进酒》等,都是千古佳作,至今脍炙人口,不愧"诗仙"之名。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他以深沉凝重的诗句,来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著名的《三吏》、《三别》等诗篇被誉为"诗史"。白居易生活在晚唐,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①为创作准则,倡导新乐府,写下大量的讽谕诗,暴露和鞭笞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其中《秦中吟》10首和《新乐府》50 首最有代表性。他的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平易通俗,王公、妾妇、牧童、走卒无不读其诗,流传非常广泛。
唐代文学的另一伟大成就是波澜壮阔的古文运动。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讲究声韵词藻,是一种四六对偶文体,不便自由地表达思想。唐朝中叶,韩愈、柳宗元首先竖起古文运动的大旗,他们以"文以载道"和"文以明道"的主张,打破了骈体的束缚,写出了许多优秀、清新的散文。
古文运动为传奇小说提供了灵活的文体,所以唐代,尤其是中晚唐,传奇小说开始兴盛起来。其中著名的作品有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元稹的《会真记》等,许多作品成为后来的戏曲题材,流传甚广。
唐代的史学颇有成就。唐之前,史书多为私家撰述,唐政府则开设史馆,任命大臣撰修前代及本朝的历史,官修史书从此成为历代的一种制度。唐代所编纂的纪传体史书有八种:《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前六种是史馆奉诏所撰,且出自众史家之手,后两种由李延寿私撰,但也经过了唐政府的批准。
除官修正史外,唐代的重要史学著作还有两部,一是刘知几的《史通》,一是杜佑的《通典》。《史通》共20 卷,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史学评论,提出了"不掩恶,不虚美"①的"直笔"思想,对后世史学的影响较大。《通典》共200 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书中对各种典章制度,从上古一直述及唐朝,详释其沿革变化,史料价值很大,并开辟了史学界编纂典章制度通史的新途径。
隋唐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
隋代的画家,著名的有展子虔、董伯仁、郑法士等。展子虔的《游春图》
① 《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
① 《史通》卷十八,《杂说》下。
流传至今,是国内现存的古名画之一,它反映了山水画独立发展的趋向或征兆。隋末唐初的著名画家以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为代表,他们以人物画著称。存世作品《历代帝王图》和《太宗步辇图》,便出之阎立本之手。之后著名的画家有吴道子、王维、李思训、李昭道等。吴道子有"画圣"之称,他的人物画立体感极强,画中人物形象各异,衣带甚至有随风飘动的感觉,故有"吴带当风"的美誉。他的山水画重在写意,成画迅速,造诣亦颇深。王维则首创水墨山水画,以淡雅为旨,独具风骨。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以开创金碧山水画派著称,旨在富丽,具有浓厚的贵族气息。另外,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等也是非常有名的仕女画。
在雕塑方面,唐代留下了大量优秀的石雕和泥塑作品。昭陵六骏是技巧高超的石雕名作,每匹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以及四川乐山大佛都是唐朝艺人的杰作。唐代泥塑艺术的最高成就,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现存492 窟,其中唐窟213 个。唐窟中泥塑与壁画交相辉映,艺术价值极高。另外,从唐墓中出土的三彩陶俑,有武士、文吏、乐舞、骏马、骆驼等俑,也非常精美。杨惠之是唐代最杰出的雕塑家,号称"塑圣"。据说他为长安艺人留盃亭塑像,人们从塑像背部即可认出所塑何人。
唐代的书法艺术空前兴盛,书法大家辈出,其中以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为最。欧阳询开创"欧体",笔力以刚劲峻拔见长,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等。颜真卿独创一派,人称"颜体",字体肥厚圆润,颇显盛唐气象,碑刻有《多宝塔碑》等。柳公权兼得欧、颜之精髓,开创"柳体",笔画以遒劲清美为特点,碑刻有《玄秘塔碑》等。
隋唐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印刷术、天文历法、医学和建筑等各个方面。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都是很大的。雕版印刷术即发明于隋唐之际,唐太宗曾令印行长孙皇后的《女则》。玄奘归国后也曾印刷普贤像,发予僧众。唐后期,雕版印刷进一步推广,印刷的历法和名家的诗篇已流传民间。至唐末,印刷术已传到四川、浙江、江苏、河南等地,成都已成为全国印书业的中心。
在天文历法方面,隋代刘焯造《皇极历》,相当精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隋代的天文学家耿询制造了浑天仪,用水力推动,反映天象非常精确。唐代的天文历法成就更大,唐曾变更历法达十次,一次比一次更精密。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戊寅历、麟德历和大衍历,特别是大衍历,影响更甚。大衍历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所制,他与人合作,创制了水运浑天铜仪,用以测量星宿的经纬度,也可计时,是世界上第一架机械钟,并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恒星自行"现象。他又提倡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得出子午线每一度长351 里80 步的结论,这种实测子午线的行动,又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的创首。
在医学方面,隋朝著名的医学家巢元方著有《诸病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详论疾病的病源和症状的著作,书中记述了用肠吻合手术治疗外伤肠断,是外科手术上的重要创造。身历隋唐两朝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医学贡献很大,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著,共收5300 多个药方,载录800 余种药物。唐代的医学成就还表现为分科治疗的发展,政府设医学机构,称太医署,分科很细。唐高宗时,曾命苏敬等人编纂《唐新本草》,收药物844 种,纠正了原医学著作中的许多错误,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另外,唐名医王涛编有《外台秘要》一书,收药方6900 余,对传染病阐释备详。
隋唐的建筑成就,是继承西汉以来的传统和吸取域外技术的结果。隋唐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建造了著名的赵州(今河北赵县)安济桥,这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大石桥。桥长50 多米,桥洞的跨度达37 米宽,而且采取低弧形、单拱形式,美观而坚固,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唐代的建筑也有许多重大的成就,城市、宫殿、寺塔都很壮丽、严整。如都城长安,周长达70 余里,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殿阁壮美、街道宽直,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另外,唐代的寺塔、宫殿等建筑技术也相当成熟,特别是木构建筑,更是空前精美。
唐末农民大起义之后,唐王朝名存实亡,北方各藩镇相互混战与兼并,南方的节度使及刺史也纷纷据地称雄。907 年唐王朝灭亡,北方黄河流域先后产生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秦淮以南和北方的山西也有十个政权交错并存,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进一步发展,从割据走向了分裂。五代时期虽为乱世,但文化成就仍有可观之处,主要表现为印刷事业的发展、火药在战场上的出现、词的兴起等几个方面。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