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战具器"列出了各种战具:攻城具、守城具、水攻具、火攻具、济水、水战具等;在卷七、八中,罗列了一些军事文书的样式、药方(军中常见伤病)以及占卜等方面,对今天价值甚微。
② 《太白阴经》卷6《阵图》总序。
① 《太白阴经》卷4《预备》总序。
十一、五代十国的战争唐末的民众暴动,被镇压下去后,朝廷对藩镇也完全失控,藩镇拥兵自重,彼此攻伐,中原地相继出现了5 个朝代,割据西蜀、江南、河东的有10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是前蜀、吴、南唐、吴越、闵、楚、南汉、南平(荆南)和北汉。五代与十国大体并存,但其存在时间各有长短。
(一)梁唐争夺北方的战争1。朱全忠经略河南朱全忠和李克用都是在平定黄巢暴动中发展起来的。李克用占据太原,以河东为根据地,经营河北。河北的卢龙、成德等镇,怕李克用强大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联兵攻打克用。朱全忠占有汴宋,其北的河北及河东都是当时的强藩,他利用了河北、河东间的矛盾,乘其相互牵制、无法南下之机,全力经略河南。
他经略河南遇到的第一个劲敌是蔡州刺史秦宗权。秦宗权四处攻掠,不仅威胁到朱全忠,而且威胁到河南以及江淮地区。天平节度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朱瑄即曾出兵救援朱温,共拒秦宗权。陈州刺史赵犨也曾自愿供应朱全忠军费以共同对付秦宗权。经过数年征战,终于在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大败秦宗权,迫使其放弃了河南之地,无力再北上争雄。
文德元年(公元888 年)朱全忠终于消灭了这一心腹之患。灭秦宗权后,朱全忠就出兵攻打徐州时溥。景福二年(公元893 年)四月,吞并了徐州之后,又于乾宋元年(公元897 年)消灭了天平节度使朱瑄及其弟兖州节度使朱瑾,基本上控制了黄河以南地区。
2。朱全忠与李克用争夺河北在朱全忠全力经营河南之时,李克用(公元856~908 年)也积极南向经营,主要目标是河中和河北。当时北方的各镇都依委于李克用与朱全忠之间,受克用威胁则求救于朱全忠,反之则求救于李克用。
李克用欲东出太行南下,就必须攻下磁州(今河北磁县)、洛州(今河北永年)。大顺元年(公元890 年),克用先后攻下磁州、洺州、邢州,河北诸镇出兵攻打克用后方,迫使其退兵。其时,朱全忠正攻伐徐州,上表朝廷,请求公开讨伐克用,于是,发生了汴宋与李克用的第一次潞州之战,唐廷也派军参与了这次征讨。
(1)潞州之战大顺元年(公元890 年)五月,当朝廷决定攻伐李克用时,李克用的潞州发生军乱,投靠朱全忠,克用派兵包围了潞州(今山西长治)。七月,朱全忠派其将葛从周率千余骑兵乘夜从壶关(今山西壶关)到了潞州,派李谠、李重胤、邓季筠率兵攻打守卫泽州(今山西晋城)的李罕之,又派张全义、朱友裕屯军于泽州之北,应援葛从周。九月,李克用派李存孝救援泽州,大败围攻泽州的朱全忠部,生擒其骁将邓季筠,李存孝乘胜攻打潞州,葛从周等弃潞州而遁,克用又控制了潞州。十一月,唐廷军队也大败而归。
这次攻讨克用,朝廷想依靠朱全忠和河北三镇的力量,但朱全忠正在经营徐州,未能全力北进;河北三镇也怕朱全忠灭克用后,自己就会首当其冲,所以当朱全忠借道魏博、成德北上时,为二镇所拒绝。
(2)李克用争幽州、朱全忠争魏博潞州之战后,朱全忠派兵攻打魏博。军队渡过黄河后,先后攻下了黎阳(今河南浚县)、临河(黎阳之北)、淇门(今河南淇县一带)、卫县(今淇县东)。次年(公元891 年)正月,朱全忠五战五捷,魏博大惧,节度使罗弘信遣使厚币请和,朱全忠命其属下停止焚掠,还其俘虏,退军于黄河边,从此,魏博再不敢与汴宋争锋。
当朱全忠攻讨郓兖朱瑄时,朱瑄求救于李克用,李克用于乾宁三年(公元896 年)闰正月派兵借道于魏博南下救援,朱全忠派人对魏博罗弘信说:"克用志吞河朔,师还之日,贵道可忧",①罗弘信鉴于幽州已被克用吞并,故派兵3 万乘夜偷袭李克用的军队,克用失利,退守洺州。
李克用既无法越过魏博攻打朱全忠,就致力于控制河北,屡次从泽潞出兵,攻打成德。幽州与成德结怨,成德投靠克用,对付幽州。克用应成德之邀,出兵幽州,在乾宁元年(公元894 年)平定了幽州,其地尽归克用。乾宁四年(公元897 年)八月,幽州守将刘仁恭起兵攻打李克用留守于幽州的军队,自树旗帜,克用率兵前去攻讨,被刘仁恭击溃。光化元年(公元898年)三月,刘仁恭派其子刘守文率兵偷袭沧州,攻占了沧州(今山东沧州东南)、景州、德州(今山东陵县),"仁恭兵势益盛,自谓得天助,有并吞河朔之志"。①朱全忠得知刘仁恭驱逐了李克用之军后,立即派人与仁恭修好,会合魏博军队攻打克用。朱全忠派兵先后攻克了克用占据的洺州(今河北邯郸北)、邢州(今河北邢台)、磁州(今河北磁县)。李克用派步骑3 万出青山(今河北邢台西北),欲收复太行山以东的这3 个州,但被朱全忠击退。二年(公元899 年)正月,刘仁恭发幽、沧等12 州兵共10 万人,南下兼并河朔。魏博罗绍威求救于朱全忠。朱全忠大败仁恭所部,并乘胜进击至永济渠。成德也乘机出兵,仁恭大败而归,从此一蹶不振。
三年(公元900 年)朱全忠派葛从周率兖、郓、滑、魏4 镇兵共十万多人攻打幽州刘仁恭。刘仁恭遣使卑辞厚礼求救于河东李克用,克用派周德威率骑兵5000 出黄泽,攻打邢、洺以救之,八月,克用攻克了洺州。朱全忠率军夺回洺州,并进攻成德,成德被迫款服。至此,河朔地区都归服于朱全忠。天复三年(公元903 年)朱全忠打败李茂贞后,将唐帝挟持到东都。开平元年(公元907 年)四月,朱全忠废黜唐帝,自立为帝,国号大梁。
3。第二次泽潞之战--河东李氏复振天祐三年(公元906 年)八月,朱全忠鉴于沧州为幽州刘仁恭所得,幽、沧两州首尾相应,威胁着魏博,而魏博牙兵被歼除后,力量一落千丈,基本上已成为朱全忠的附庸。所以他想先占沧州,再攻幽州,进而完全控制河北。
① 《资治通鉴》卷260,乾宁三年闰正月。
① 《资治通鉴》卷261,光化元年三月。
九月,朱全忠从白马(今河南滑县南)北渡黄河,围攻沧州。刘仁恭发兵救援,但屡为朱全忠所败,求救于河东李克用。克用恨其反复无常,欲坐视不救,其子存勖认为应乘机出兵,攻伐朱全忠,振兴河东。李存勖是很有眼光的一个人,对形势的分析切中要害。如幽、沧刘仁恭再为朱全忠所并,则克用就更加势单力孤,也许就永远不会再有机会复振。所以,只有救援幽、沧,才有力量与朱全忠抗衡,才可乘机东山再起。李克用听从了他的建议,决定出兵救援。并要求刘仁恭出兵,共同南攻潞州。仁恭立刻派其都指挥使李溥率兵3 万到晋阳,克用命周德威、李嗣昭率兵与之一同南下攻打潞州,以声援仁恭。
朱全忠得知李克用出兵攻打潞州后,立刻分兵数万,从河阳出兵救援,但潞州守将丁会已举州降于克用。开平元年(公元907 年)五月,他命康怀贞率兵8 万会同魏博兵攻打潞州,开始了潞州之战。六月,梁军进至潞州城下。李嗣昭据潞州自守,李克用派兵救援,并派兵攻打泽州,以分朱全忠围攻潞州之兵势。第二年(公元908 年)正月,李克用病死,其子幸存勖继立。对于潞州之围,李存勖认为:"上党,河东之藩蔽;无上党,是无河东也。且朱温所惮者独先王耳,闻吾新立,以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若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取威定霸,在此一举,不可失也!"①监军张承业赞成他挥兵南下的决策。于是,李存勖全军南下,乘梁军无备,大败之,梁军伤亡以万计,资粮器械委弃山积,败军从天井关遁归。
4。李存勖经略河北朱全忠建立后梁,势力强大,威胁到了河北诸镇,他们与河东李存勖联络,对抗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 年)十月,梁发兵屯于泽州,并派魏博兵3000 人占据深州,冀州、成德、义武也都先后派人求救于河东李存勖,并共推存勖为盟主,联合抗击后梁。存勖命周德威率军出井陉,屯军于赵州。十二月,梁命王景仁率兵4 万,屯于邢州、洺州,发生了柏乡之战。
(1)柏乡之战当王景仁进军至柏乡(今河南柏乡)时,成德王镕又向李存勖告急,存勖命李存审守晋阳。自己亲自率军从赞皇东下太行山,赶到赵州,与周德威会合后,向柏乡进军,扎营于距柏乡5 里的野河之北。
周德威向李存勖建议:"贼势甚盛,宜按兵以待其衰。"李存勖说:"镇定之兵,长于守城,短于野战。且吾所恃者骑兵,利于平原广野,可以驰突。今压贼垒门,骑无所展其足;且众寡不敌,使彼知吾虚实,则事危矣。"存勖在屡战屡胜之后,有轻敌思想,想贸然决战。周德威向监军张承业建议:"彼若造桥而薄我,我众立尽矣。不若退军高邑,诱贼离营,彼出则出,别以轻骑掠其馈饷,不过踰月,破之必矣。"①当时梁军闭垒不出战,正在修造浮桥,准备强渡野水,攻打存勖。存勖从俘虏口中得此信息,便依周德威计,率军退保高邑。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