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淮民众起事(1)桂林戍卒兵变两淮民众起事是以桂林戍卒兵变北归为导火线的。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朝廷命徐州兵南戍桂林,以防南诏北侵。按规定,戍卒3 年一替,这批戍卒已戍边6 年,仍不放还。咸通九年(公元868 年)七月,他们发动兵变,推庞勋为首,擅自北归。
他们本想从湘潭、衡山而直接回到徐州,但因遭到山南东道节度使严铉的阻击,改由沿江东下,经浙西进入淮南,再渡江北上。九月底,到达泗州。正当庞勋率戍兵北归时,"淮北大水,征赋不能办,人人思乱。及庞勋反,附者六七万"。①徐州刺史充武宁节度使攻讨庞勋,庞勋在十月攻克宿州,又击败徐州军,乘胜攻克徐州。庞勋分派诸将,率兵守濠州、泗州、宿州,"自余要害县镇,悉缮完戍守。。。愿效力献策者远近辐凑,乃至光、蔡、淮、浙、兖、郓、沂、密群盗,皆倍道归之,阗溢郛郭",以至于"父遣其子,妻勉其夫,皆断鉏首而锐之,执以应募",②投奔庞勋。
朝廷命右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发诸道兵共20 万归属3 帅统领。沙陀、吐谷浑、达靼等部亦率兵参战。庞勋以"泗州当江、淮之冲",十二月攻占淮口,阻断了漕运,分遣其将南攻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庐州(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北攻沂州(治所在今山东临沂)、海州(治所在今江苏东海),先后攻克了滁州(今安徽滁县)、和州(今安徽和县)及沭阳、下蔡、乌江、巢县等地。(2)两军决战闰十二月,南线戴可师率兵3 万渡过淮河,庞勋部放弃淮南之地。戴可师的战略是克占淮口,进而解沙州之围。官军包围都梁城(今江苏盱眙),② 《资治通鉴》卷250,咸通元年三月。
① 《新唐书》卷52,《食货二》。
② 《资治通鉴》卷251,咸通九年十月、十一月。
庞勋派王弘立率兵数万急行军向官军发起攻击。官军未及列队迎战,即被击溃,戴可师等被杀死。庞勋乘胜进围寿州,阻断了经寿州上溯淮水而入颍水、汴水的交通路线。
咸通十年(公元869 年),康承训率诸军7 万余人屯于柳子之西,阻截庞勋西进。二月,王弘立率3 万人渡过濉水,夜围官军于鹿塘寨。但沙陀骑兵突然从左右突围而出,义军阵营被冲乱。鹿塘寨中官军也乘势出击,王弘立单骑走免。三月,康承训乘胜进围柳子(今安徽永城东南)。柳子镇处在运河边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徐州的西大门。屯守柳子的义军姚周部被承训击败。四月,庞勋征兵3 万,亲自率部到北线,在丰县向官军发起冲击。击退官军后,进一步西击康承训,结果惨败,溃归徐州。
此时,南线官军马举率所部3 万人渡过淮河,欲解泗州(今江苏盱眙)
之围。其时西线的王弘立也败归泗州,与吴迥部继续围攻泗州,却未能抵挡住马举的进攻,王弘立战死,吴迥退守徐城(在沙州西北)。六月,马举从泗州沿淮水西攻濠州(今安徽凤阳),攻克了招义、钟离、定远等县。七月,康承训进攻宿州(今安徽宿州市),北伐曹翔进击丰县、沛县,官军从北、西、南3 线加紧了对徐州的围攻。坚守宿州的张实向庞勋写信,提出战略对策:"今国兵尽在城下,西方必虚,将军宜引兵出其不意,掠宋(州)、亳(州)之郊,彼必解围而西,将军设伏要害,迎击其前,实等出城中兵蹙其后,破之必矣!"庞勋采纳了他的建议,于七月底率兵2 万向宋、亳进发。当他尚未进至宋、亳,坚守宿州的张玄稔已投降官军,并率兵东进徐州。徐州守将不知张氏已降,将其放入城中。城外的康承训与张氏遥相呼应,攻陷徐州。庞勋到达宋、亳时,康承训回军追杀,大败义军,庞勋战死。守濠州的吴迥部在坚持半年之后,因城中粮尽,突围时全军覆没。
浙东、两淮的民众暴动虽然失败,但却暴露了唐王朝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危机,预示着更大规模的民众暴动将会发生。果然,5 年之后,王仙芝、黄巢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终于彻底打乱了唐王朝的统治秩序。
(二)黄巢领导的全国性民众暴动唐末,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灾荒连年,百姓以草根、树皮为食,但官府仍旧催逼租税,致百姓于水火之中。①乾符二年(公元875 年)濮州(治今山东濮县)人王仙芝首先在濮阳(今河南濮县)聚众起事。同年七月,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黄巢组织数千人起事响应,"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月之间,众至数万"。②不久,起事者即由山东扩展到江淮一带,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
1。转战关东、江淮--战略防御阶段(1)转战山东王仙芝起事后,率众攻克了濮州、曹州,十一月,朝廷命淮南、忠武、宣武、义成、天平5 节度使、监军亟加讨捕和招慰。十二月,仙芝攻下了沂州。三年(公元876 年)七月,诸道行营招讨使宋威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城下大败王仙芝,仙芝逃去。宋威上报朝廷,说王仙芝已被打死,并令诸道派来的军队都返回原镇,自己也率兵返回了青州(今山东益都)。但过了不久,王仙芝又攻克了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从今山东转移到了今河南平顶山一带,威胁东都。朝廷急忙征发部队,一方面保卫东都,一方面扼守汝(今河南临汝)、邓(今河南邓县)、陕州、潼关。具体的战略部署是:命忠武节度使崔安潜发兵攻打王仙芝,命昭义节度使曹翔率兵骑5000 与义成军守卫东都;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选步骑2000 防守汝、邓一带的交通要道,防其南下。当仙芝进一步逼近汝州时,又命邠宁节度使李侃、凤翔节度使令狐绹选步兵1000,骑兵500 守卫陕州(今河南陕县)、潼关(今陕西潼关),以防其绕过东都自攻长安。朝廷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将王仙芝的势力局蹙在今平顶山一带,予以消灭,防其再次流动。九月,王仙芝攻克汝州,东都为之大震。之后,仙芝又克阳武,攻打郑州。朝廷急忙派人招降,授以官爵。同时昭义军在中牟(今济南中牟)挫败了仙芝继续北上、攻打东都的势头。
(2)转战江淮王仙芝在中牟受挫后,看到东都一带官军力量甚强,便调转军锋,南攻唐州(今河南汝阳)、邓州。之后,兵分两路,西南路于十一月继续南下,攻克郢州(今湖北鍾祥)、复州(今湖北沔阳),进而转向东北,破安州(今湖北安陆)、随州(今湖北随县)。东南路则相继攻陷了申州(今河南信阳)、光州(今河南潢川)、庐州(今安徽合肥)、寿州(今安徽寿县)、舒州(今安徽潜山)、黄州(今湖北黄冈)等地。
王仙芝率部南下江淮间,河南的官军尚以防守为主,不及追击南下。而江淮"诸州府兵不能讨贼,但守城而已"。①江淮是唐财源所在,又处于南北交通的中介地区,"若使贼陷扬州,则江南亦非国有。"②于是,淮南节度使
① 参见吴宗国《唐末阶级矛盾的几个问题》(载《北大学报》1984.3。)。② 《资治通鉴》卷252,乾符二年六月。
① 《旧唐书》卷19 下《僖宗纪》。
② 《资治通鉴》卷 252,乾符三年十二月。
刘邺向朝廷请求援助,以保江南,感化军节度使薛能选精兵数千前去援助。王仙芝在率军攻打蕲州(今湖北蕲唐)时,宰相王铎、刺吏裴渥招降仙芝,但由于黄巢反对而作罢。攻克蕲州后,王仙芝、黄巢分道,各自备战。
四年(公元877 年),王仙芝攻陷鄂州(今湖北武昌)、安州、随州。
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派其子率兵救援随州,战败而死,朝廷派李昌言率凤翔500 骑兵赴援。王仙芝又转战复州、郢州,迫使救援裹州的宣武兵从申州、蔡州的小路逃回。五年(公元878 年)正月,王仙芝率兵渡过汉水,攻掠荆南。但此后却连连受挫,二月,在黄梅(今湖北黄梅)再次失利,伤亡5 万余人,仙芝也战死,尚让率余众投奔了黄巢。
(3)转战曹濮黄巢在蕲州城下与王仙芝分手后,决定北上,攻打曹、濮。其时,朝廷将主力用于对付王仙芝,忠义、宣武、感化等军又抽调一部兵力去浙江镇压王郢的起事,曹濮空虚。四年(公元877 年)二月,黄巢攻克了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杀天平节度使薛崇。三月,攻克沂州,队伍发展到数万人。七月,围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张自勉率忠武兵救援,义军受挫,解围而去。十二月,攻克匡城(今河南长垣)、濮州。在攻打亳州(今河南亳县)时,尚让赶来,他们推黄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设置官署。五年(公元878 年)三月,黄巢率军西进,经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攻打宋州、汴州,前后袭击了新郑(今河南新郑)、叶县(今河南叶县)、郏城(今河南郏县)、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处,又迂回到今河南许昌一带,威胁东都。唐廷再次部署,防守东都,黄巢却乘机率兵转向江南。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