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① 《资治通鉴》卷233,贞观三年九月。
  唐诏之间的联系主要是由西川节度使韦皋联络的。他几次给南诏去信,但对方均未作答,直到贞元九年(公元793 年),在南诏与吐蕃猜疑日深时,才派人给韦皋回信,表示愿归顺唐朝。十月,韦皋派人到南诏,正式册封并结盟。十年(公元794 年)南诏突袭吐蕃,大败之。十五年(公元799 年)十二月,吐蕃出兵攻打南诏和西川,被唐诏联合击退。
  3。南诏强盛,北攻唐朝到了唐宣宗时,吐蕃、唐的势力已逐渐走向下坡路,南诏很快强盛起来,势力大增,开始主动出击唐朝。
  (1)对安南的侵扰宣宗时,安南都护李涿为政贪暴,强买蛮(指杂居于岭南的少数民族)
  中马牛,1 头才给1 斗盐,群蛮由此而致怒,不断侵扰安南。大中廿三年(公元859 年),宣宗死时,南诏丰祐也死,酋龙即位抱怨唐不派使者前去册封新王,于是,酋龙自称皇帝,国号大礼,改元建极,派兵攻克播州。咸通元年(公元860 年)十月,安南都护李鄠收复播州,十二月,南蛮引导南诏兵3 万多人攻克交趾,都护李鄠逃到武州。二年(公元861 年)正月,唐命邕管以及安南的邻近诸道出兵救援,六月,李鄠从武州收集当地守军,收复安南,七月,南蛮攻克邕州,南诏也出兵攻打嶲州。
  三年(公元862 年)二月,南诏侵扰安南,朝廷命蔡袭率许滑、徐汴、荆襄、潭鄂等道兵3 万增援,南蛮见唐军兵盛,退走。五月,分岭南为两节度使,广州为东道,邕州为西道。十一月,南诏率群蛮5 万进攻安南,都护蔡袭告急,朝廷命荆南、湖南两道发兵共2000 人,桂管发兵3000 人,前去邕州,但南诏已围交趾,蔡袭婴城自守。四年(公元863 年)正月,南诏攻克交趾,蔡袭战死。三月,南蛮侵扰左、右江,逼近邕州,朝廷命康承训率荆、襄、洪、鄂4 道兵万余人前去救援。五年(公元864 年)二月,康承训到了邕州,见蛮势甚盛,又求援兵,朝廷发兵前往,承训不派人侦视,也不设备,当南诏率群蛮近6 万人攻打邕州时,承训派万余人前去拒战,被南诏打得大败而归,伤亡8000 多人。六年(公元865 年),高骈代承训,高骈进军,屡战屡捷,包围了交趾,七年(公元866 年)攻克交趾,安南平定。(2)对剑南的侵扰太和三年(公元829 年)冬,由于西川兵南入蛮境抄略,南诏侵扰西川,攻克嶲、戎2 州。西川节度使杜元颖派兵拒击于邛州之南,被南诏击败,邛州失陷。朝廷今东川、兴元、荆南出兵救援西川。十二月,又发鄂岳、襄邓、陈许、凤翔、太原兵前去增援。南诏攻克了成都的外城,并停留十多天。"其始慰抚蜀人,市肆安堵,将行,乃大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货而去。蜀人恐惧,往往赴江,流尸塞江而下"。①太和四年(公元830 年)十月,李德裕调任西川节度使,"练士卒,葺堡鄣,积粮储以备边,蜀人粗安。"②咸通九年(公元868 年),凤翔少尹李师道上奏,请在嶲州设重兵防守,以备南诏侵扰。朝廷在嶲州设定边军,统押诸蛮,并任李师道为节度使。次年(公元869 年)十月,李师道杀南诏使者,欲激怒南诏以求取战功。后师
  ① 《资治通鉴》卷244,太和三年十二月。
  ② 《资治通鉴》卷244,太和四年十月。
  道调任,朝廷命窦滂代之。十一月,南诏进攻嶲州,定难军都头安荣守清溪关,南诏攻之,安荣退屯大渡河北,双方隔水对峙近10 日。南诏分兵伐木开道,越过雪坡,到了沐源川。十二月,南诏穿唐军衣服,伪作败兵,得以渡河,并攻陷犍为,焚掠陵、荣2 州之境。几天之后,南诏军队结集于陵云寺,与嘉州隔岸对峙,并派军从东面渡河,夹击唐军,嘉州陷落。
  窦滂亲自率军在大渡河拒战,南诏派人诈和,当窦滂前去谈判时,南诏军士乘机强渡,窦滂临阵逃脱,黎州、雅州陷落。邛州军资皆为乱兵所掠。西川百姓都纷纷退入成都城。十一年(公元870 年)正月,西川节度使卢耽修备守御之具,召募军士,并告急于朝廷。不久,南诏军进至成都城下,二月,开始攻城,城内军民固守。
  朝廷任命颜庆复为东川节度使,统一指挥援蜀之兵。庆复进军至新都,大败南诏军队。南诏以援军将至,竭尽全力攻城。援军进至成都城下,攻打南诏军,南诏军被迫撤退。
  乾符元年(公元874 年)十一月,南诏进攻西川,在大渡河上修筑浮桥渡河,唐守军黄景复在其半渡时出兵拒战,大败之。蛮军分兵在上下游20里处各做浮桥,乘夜而渡,黄景复伏兵于路,诈败而退,敌军全力追击,被唐伏兵击溃,唐军追至大渡河南岸。十二月,南诏攻克黎州,入邛崃关,攻打雅州。由于成都城守备完固,朝廷又发兵救援,南诏军至新津而退。
  二年(公元875 年),高骈为西川节度使,发兵5000 追击南诏军队,在大渡河大败之,杀获甚众;又修复邛崃关和大渡河的垒栅,在戎州马湖镇、沐源川筑城,防备南诏入侵。三年(公元876 年),又修筑了成都城的外城。此后,由于连年征战,唐诏双方损失都很巨大,南诏求和,唐亦许之。中和三年(公元883 年),唐嫁公主与南诏和亲。
  八、唐末农民战争(一)唐末形势唐末,社会问题逐渐增多,社会危机重重,民不聊生,于是民众为了生存,纷纷铤而走险,揭竿起事。
  1。裘甫的浙东起义唐后期朝廷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八道,这一地区的民众负担也就格外沉重,终于在浙东暴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
  (1)裘甫起事大中十三年(公元859 年)十二月,裘甫在浙东率百余人起事,攻下象山(今浙江象山),进逼剡县(今浙江嵊县),明州(治所在今浙江鄞县)为之城门昼闭,浙东大震。浙东观察使郑祗德立刻派讨击副将刘勍和范居植率兵征讨。咸通元年(公元860 年)正月,浙东官军被裘甫击败,范居植战死,刘勍只身逃脱。裘甫率众乘胜攻克剡县,"开府库,募壮士,众至数千人,越州大恐"。①二月,郑祇德又派沈君纵等3 人率新召募的500 名士兵攻打裘甫。裘甫在剡西的三溪设下埋伏,大败官军,3 员唐将皆战死。
  郑祇德在连败之后,急忙向朝廷告急,同时求救于邻道。浙西派牙将凌茂员率400 人、宣歙派牙将白琮率300 人赴援。但郑祇德将援军召入观察使府中以自卫,而不出兵攻讨裘甫。裘甫连战连胜,声威大振,"于是山海诸盗及他道无赖亡命之徒,四面云集,众至三万,分为三十二队。。。群盗皆遥通书弊,求属麾下。(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铸印曰天平。大聚资粮,购良工,治器械,声振中原。"①裘甫分兵四出,攻克了唐兴、上虞、余姚、慈溪、奉化、宁海等地,并进围象山。
  (2)双方战略面对浙东的这种形势,朝廷调任王式任浙东观察使,主持讨击裘甫事宜。懿宗问王式攻讨方略,王式分析了浙东起事给唐朝廷带来的危胁,他说:"兵多贼速破,其费省矣。若兵少不能胜贼,延引岁月,贼势益张,则江淮群盗将蜂起应之。国家用度尽仰江淮,若阻绝不通,则上自九庙,下及十军,皆无以供给,其费岂可胜计哉。"②王式的战略原则是要以重兵速战速决。朝廷征发忠武、义成、淮南等诸道兵归王式指挥。
  裘甫虽四出攻掠,但并无明确的战略目标,当他们得知王式率大兵前来攻讨时,大将刘暀认为不能再盲目出击。他建议裘甫:"引兵取越州,凭城郭,据府卒,遣兵五千守西陵,循浙江筑垒以拒之,大集舟舰。得间则长驱进取浙西,过大江,掠扬州货财以自实;还,修石头城而守之,宣歙、江西必有响应者。遣刘从简以万人循海而南,袭取福建。如此,则国家贡赋之地尽入于我矣。但恐子孙不能守耳,终吾身保无忧也"。①
  ① 《资治通鉴》卷250,咸通元年正月。
  ① 《资治通鉴》卷250,咸通元年二月。
  ② 《资治通鉴》卷250,咸通元年三月。
  ① 《资治通鉴》卷250,咸通元年三月。
  他的战略计划是以越州为根据地、进而占据扬州、福建,割据一方。王辂主张"拥众据险自守,陆耕海渔,急则逃入海岛,此万全之策"。②他所谓的万全之策,并无战略目标,只是苟延岁月而已。
  裘甫由于畏惧官军,对以上两种战略主张未能作出明确选择。在军事行动中,也没有什么实际的部署与准备。王式到任后,整饬军政,开仓赈济,组建骑兵,并分兵讨击。东路由宣歙将白琮、浙西将凌茂贞率其本军,韩宗政率领土团,共千余人,石宗本率骑兵为先锋,从上虞赶赴奉化,解象山之围;西路军由义成将白宗建、忠武将游君楚、淮南将万璘率其本军,会合台州唐军,直奔新昌、唐兴。
  五月,东路军在南陈馆大败裘甫,裘甫率众回到剡县。西路军也随之追到。王式得知裘甫回剡县,立即命东路赶往剡县,与西路军会合,夹击裘甫。六月,官军围攻裘甫。裘甫欲以诈降突围,但未能成功,反被官军生擒。其部将刘从简则乘官军大意轻敌之机,率500 多人突围,奔大兰山,据险自守,七月,被官军攻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