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3)二次攻讨成德元和十年(公元815 年),正当朝廷攻讨淮西吴元济之时,力主用兵的宰相武元衡在上朝时遭人暗杀,宪宗认为是成德王承宗所为,于是在七月下诏数王承宗之罪,欲攻讨之。
  这时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其幼子袭位,军将因其年幼发动兵变,推田弘正为节度使。田弘正上表请求攻讨承宗,朝廷许其兵至贝州(今河北清河一带)。但由于朝廷讨伐淮西,无力两面作战,宪宗虽有讨承宗之心,而实无其力。而王承宗纵兵四掠,幽、沧、定3 镇深受其害,都纷纷上表朝廷,要求出兵攻讨。宪宗欲因其力而讨之,但宰相张弘靖认为"两役并兴,恐国力所不支,请并力平淮西,乃征恒冀。"①宪宗不听,十一年(公元816 年)正月下令削夺承宗官爵,命河东、幽州、义武、横海、魏博、昭义六道进讨。但除昭义节度使郗士美引精兵压其境,全力出击外,其余诸军都互相观望。讨伐王承宗的战争陷入了僵局,史称"六镇讨王承宗者兵十余万,回环数千里,既无统帅,又相去远,期约难一,由是历二年无功,千里馈运,牛驴死
  ① 《资治通鉴》卷238,元和四年七月。
  ① 《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十年十二月。
  者什四五。刘总(幽州节度使)既得武强,引兵出境才五里,留屯不进,月给度支钱十五万缗。"②李逢吉等朝廷大臣劝宪宗"併力先取淮西,俟淮西平,乘其势胜,回取恒冀,如拾芥耳!"宪宗不得已,于五月罢河北行营,各军各归各镇。
  宪宗两次用兵河北的失败,说明朝廷无力解决河北问题。终唐之世,再不见大规模用兵河北。
  3。平定淮蔡(1)由姑息到攻讨的战略转折淮西是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产生的强藩,梁崇义、李希烈都曾公然举兵反叛。贞元末年,吴少诚任淮西节度使时,又开始骄纵跋扈,四出侵掠,渐露不臣之心。德宗曾一度发兵攻讨,但无功而罢。
  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 年),吴少诚死,其大将吴少阳杀死少诚之子,自为留后。当时宪宗正要用兵河北成德,不许其父死子继,宰相裴垍、翰林学士李绛认为"淮西四旁皆国家州县,不与贼邻,无党援相助,朝廷命帅,今正其时,万一不从,可议征讨"。但宪宗欲讨平河北,反而姑息淮西命吴少阳为留后,并于次年正式命少阳为淮西节度使。
  九年(公元814 年)闰八月,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秘不发丧,自领军务。李吉甫认为"淮西非如河北,四无党援,国家常宿数十万兵以备之,劳费不可支也。失今不取,后难图矣。"①宪宗在第一次用兵成德失败后,准备攻讨淮西。九月,调换淮蔡四周的诸镇将帅,任命洛州刺史李光颜为陈州刺史、忠武军都知兵马使;以泗州刺史令狐通为寿州防御使;以山南东道节度使袁滋为荆南节度使;以荆南节度使严绶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各道都增派兵力,积极筹备攻讨淮西。
  (2)由两面作战到专攻淮西朝廷在备战的同时,又派出使节去蔡州吊祭吴少阳,以察其军中情势。
  但吴元济非但不迎朝廷使节,而且还发兵四出,攻掠舞阳(今河南舞阳)、叶(今河南叶县)、鲁山(今河南鲁山)、襄城(今河南襄城)等位于东都东南、捍蔽东都的战略要冲,关东为之震恐。朝廷任命严绶为申、光、蔡招抚使,督诸道兵进讨。
  吴元济看到官军四集,围攻淮蔡,派人向成德王承宗、淄青李师道求救,他们2 人屡次上奏,要求朝廷赦免元济。李师道发兵3000 到寿春,明为助官军,实则援元济。他还派人到京师为盗,惊扰京师,烧毁河阴的转运院,致使人心惶惶。六月,又派人到京暗杀了力主用兵淮西的宰相武元衡。虽然宪宗受到李师道的种种骚扰,官军围攻淮西久无战功,但他决意攻讨,以主战的裴度继任宰相,主持军务。裴度认为"淮西,腹心之疾,不得不除;且朝廷业已讨之,两河藩镇跋扈者,将视此为高下,不可中止。"①九月,朝廷加强前线指挥,任命韩弘为淮西诸军都统,代替严绶指挥全军。十月,又将山南东道分为两节度使:以户部侍郎李逊为襄、复、郢、均、② 《资治通鉴》卷240,元和十二年五月。
  ① 《资治通鉴》卷239,元和九年九月。
  ① 《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十年六月。
  房节度使,以右羽林大将军高霞寓为唐、随、邓节度使,以便使高霞寓专力攻战,而李逊可调发5 州之赋供其军需。十一月,韩弘命诸军合攻淮西,西线的李光颜、乌重胤败淮西兵于小溵水,并攻克其城。南线的寿州刺史李文通也败淮西兵于固始(今湖北固始),东线的武宁军将王智兴于徐州(今江苏徐州)连败李师道之众,斩首2000 余级。
  宪宗在淮西战事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又在河北与成德王承宗开战,官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十一年(公元816 年)六月,高霞寓在铁城(今河南遂平西)大败,朝野为之震惊。宰相大臣都劝宪宗罢兵,宪宗决意平叛,说:"胜负兵家之常,今但当论用兵方略,察将帅之不胜任者易之,兵食不足者助之耳。岂得以一将失利遽议罢兵也!"①七月,朝廷更换了前线将帅,撤换了战败之将高霞寓、李逊,以河南尹郑权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以荆南节度使袁滋为彰义节度使、申光蔡为唐、随、邓观察使,以唐州(今河南泌阳)为治所。但袁滋到唐州后,懦弱惮战,不许士兵攻打吴元济。十二月,改命李愬为唐、随、邓节度使。
  淮西兵将自恃曾先后大败官军统帅高霞寓、袁滋,故有轻视李愬之意。
  李愬到唐州后,军中承丧败之余,士卒惮战,李愬一方面不肃军政,麻痹敌人,一方面谋图袭击蔡州。十二年(公元817 年)二月,朝廷征发昭义、河中、鄜坊步骑20000 增援。官军在巡逻时,活捉了淮西捉生虞侯丁士良,丁士良向李愬建议:"吴秀琳拥三千之众,据文城栅(在蔡州西南120 里),为贼左臂。官军不敢近者,有陈光洽为之谋主也。光洽勇而轻敌,好自出战,清为公先擒光洽,则秀琳自降矣。"②于是,士良出兵,生擒陈光洽。李愬从唐州进屯宜阳栅,镇守文城栅的吴秀琳投降。官军与淮西兵夹溵水而对阵,陈许兵马使王沛率先挥兵5000 渡过溵水,占据险要之地,修建城堡。河阳、宣武、河东、魏博等军也相继过河,进逼郾城(今河南郾城),并大败淮西军。吴元济得知郾城失守,急忙将守蔡州城之兵调往洄曲(郾城东南,今河南漯河之南)以阻击官军。
  官军两面作战,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特别是用兵淮西已达4 年之久。
  面对这种形势,宪宗及时调整了战略部署,停止了河北的战事,专力于对淮西的攻讨。并命宰相裴度亲自到前线督战,加强统一指挥。
  (3)李愬雪夜袭蔡州李愬继任后即有袭取蔡州、捣其巢穴的战略计划。攻下偃城后,吴元济将精兵都派到洄曲阻击官军,蔡州已很空虚,而且"自吴少诚拒命,官军不至蔡州城下三十余年,故蔡人不为备"。①袭击蔡州的战机已渐成熟。
  十月,在裴度挥兵于郾城附近与洄曲的叛军主力作战的同时,李愬率领精兵,开始实施其偷袭蔡州的战略计划。
  十五日,李愬命马步都虞候、随州刺史史旻留镇文城栅,命李祐、李忠义率3000 突骑为前驱,自己与监军率兵3000 为中军,命田进诚率兵3000殿后。军队出发后,军士都不知将去何处。向东行60 里,到了张柴村(今河南遂平东),尽杀淮西守军及烽子(负责望候报警)。留500 人镇守,命其
  ① 《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十一年六月。
  ② 《资治通鉴》卷240,元和十二年二月。
  ① 《资治通鉴》卷240,元和十二年十月。
  截断通往洄曲及诸道的桥梁,以防淮西兵回救蔡州。军士稍作休整后,又向东行进,直奔蔡州。
  当时风雪交加,军旗都已被狂风刮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张柴村以东的道路都是官军所从未走过的,加上天气阴暗,行军异常艰难。夜半时分,雪下得越来越大。经过70 里的艰难跋涉,终于赶到了蔡州城下。其时正值四更,守军毫无知觉,李祐、李忠义等爬城而进,杀死守城军士,开门放官军入城。之后,又以同样方式占据了内城。
  天亮后,吴元济方才发觉官军已进据蔡州,他急忙率左右登上牙城拒战。李愬命李进诚攻打牙城,毁其北门,尽获储存于北门兵甲库中的大批器械。又烧其南门,吴元济在城上投降。淮西所属申、光两州及诸镇兵得知吴元济被生擒,也都向官军投降,淮西平定。次年(公元818 年)将申州划归鄂岳,光州划归淮南,蔡州不再为节镇。
  李愬雪夜袭蔡州是军事史上实施偷袭成功的一个著名战例,在实施偷袭时,天时、地科、人和三方面都对官军不利,但李愬却能把握战机,变不利为有利,最终取得了成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