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恩威并施。
全旭如此解释,牛金星、孙祖望就是想反对也没有办法。
毕竟,全旭才是花钱的人,粉笔确实是比墨要省钱,而且省不少钱。
此时众学生已经按照全旭的意思,把字抄录在蓝布上,袁世卿让人把蓝布小心翼翼的圈卷了起来。
……
大名府,大年初一晚上,几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到了位于东郊的红罗巷。
红罗巷又称红罗牌坊,这里是嘉靖皇帝时候,为了弘扬红罗的孝义,树立的牌坊。
红罗是大名府一个普通的女人,婚后不过半年,丈夫久病不治而亡,她婚后无出,却没有改嫁,也没有远走他乡,而是非常细心的照料公婆,依靠织布为生,养活小叔子长大成人。
后来,公婆先后故去,小叔子也成家立业,红罗则在家中饮下砒霜,自尽而亡。
当然,事情真伪无从考证,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不过红罗牌坊却是存在的。
在这里居住的人,大都是中产阶级,也不算顶级富豪。陈应的宅子就在这时,位于巷口第三家。
街门普普通通,进大门的第一道院子很浅,这是外院。
街门朝东,外院东面有一排六间背朝街巷的倒座房子,一间为门房,三间为居客厅,两间为男仆起居房。
穿过垂花门才是正院,北面六间房建得高大朝南坐落是正房,两侧各有四间厢房,南边高大院墙与南边人家隔开,厢房、正房以及垂花都用走廊相连。
穿过正房向后就是后院,有一排朝南坐落、低矮的后罩房,一般用过库房、杂间以及丫鬟、婆子居住。
这套三进的院落,总共有三十多间,况且还在大名府城内,也算是豪宅了。
事实上,单纯以主院而论,陈应的宅子远比全旭的更加宽大,当然,这里面还有高及人腰的荷花缸与盆花,还栽种着四棵桂花树,后院还有一片竹子和梅花,比起单调而简单的全旭大院,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位于正房的东厢房,四间相通的大厅,作为这次宴会在大厅,满满当当坐了三四十号人,有大名府的张家、刘家,为最尊贵。
事实上,别看大名府不属于繁华地带,小小的一座府城里,却有前内阁首辅黄立极家族,现任崇祯朝工部尚书刘遵宪家族,还有张原政家族,虽然张如宗当官三十年,最大做到四川布政司,不过,他的玄孙张崇功、张崇雅、张孔时,张孔修四兄弟却四中进士,一时张氏门第非常显赫。
张孔修的儿子张铨巡视(不是巡抚)辽东,辽阳之战失败被俘虏,自杀殉节,天启帝追赠他为大理卿,谥号忠烈,其子张道浚锦衣卫指挥金事,这才是有底蕴的大家族。
别看黄立极是天启朝内阁首辅,与魏忠贤串通一气,权势滔天,却真不敢拿张氏怎么样。
除了张氏和刘氏之外,还有像吕氏,袁氏等很多家族的代表。
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喝酒吃饭,他们可不是穷人,也不差这一嘴吃食,他们的真正目的,都是为了黄立极留下的财产。
黄立极虽然全家被诛杀,事实上,也有人继承人的,比如黄立极的三个女儿,分别嫁于官宦之后,他的外孙以及远在京师的孙子拥有继承权。
继承权有或没有,在众人眼中,其实不重要,只要没有了黄立极,没有了黄府的最大靠山,黄府就是一块大肥肉。
直到所有人都到齐了,陈应笑眯眯的来到大厅之中。
虽然饭菜非常丰盛,可惜,众人却没有兴趣大吃大喝,主要是众人也都是有身份的人,不差这一口吃食。
“诸位,这是嫌饭菜不合口味?”
刘家大管家刘荣笑道:“陈胖子,你的动作倒是挺快!”
陈应微微一愣:“你什么意思?”
张家管事顾顺东笑眯眯的道:“哈哈,听说黄府刚刚出事,你就找了新主子?不会是你内外……哈哈……”
敢和陈应这么开玩笑的人,整个大名府其实也没有几个,陈应与顾顺东、刘荣是多年相识的老关系,也是属于大名府地面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陈应似乎并不生气,反而笑眯眯的道:“这事是由我可以做主的吗?”
其实陈应被黄二公子敲打这事,在大名府并不是秘密。
大名府的士绅们表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也勾心斗角。用句不好听的话,当黄立极在活着的时候,他哪天睡哪个小妾,各大家族都非常清楚。
陈应被黄藻敲打,其实这种事情在各大家族都非常常见。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各大家族里也都是一样。
陈应跟着黄立极,一旦黄立极死了,或者把家主之位传给儿子,那么陈应肯定也要跟着让权,交出外院的所有生意。
陈应苦笑道:“刘兄、顾兄都说人走茶凉,这人还没走,就上着赶人,我能怎么办?”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彼此彼此,将来刘某少不得要求陈兄赏口饭吃!”
说到这里,刘荣的脸色有些凝重,他的目光缓缓在大厅里扫视一圈。
众人皆放下酒杯和筷子,一起望着刘荣和陈应。
陈应知道真正的肉戏来了,他从案几上抱出一只小木匣子,里面装着一块块薄木片,只见上面写着“上,中、下”三种不同的字。
古代人做生意,比现代商人要讲究一些,至少他们不会同行之内哄抬价格,内部自相残杀,而是事先经过磋商,达成统一意见。
这片小小的木片,每一片分别代表田地一千亩,整整一个匣子里,装着二百四十八片,分别代表黄府名下的上田六万七千亩,中田十三万三千亩以及下田四万八千亩!
陈应抱着这个匣子,走到刘荣和顾顺东身前的案几前,将匣子里的木片哗啦啦倒地案几上:“这就是我们全爷的诚意!”
第八十九章 送给卢大人的新年礼物
随着木片的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众人的心立即提了起来。
陈应的意思也非常明显,黄府拥有的二十四万八千余亩田地,全旭不准备出手。
也就是说,大名府各大士绅可以尽管出手。
虽然说,全旭的让步很大,可是刘荣等人的脸色非常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难看。
田地是士绅敛财最喜欢的东西,然而,全旭却对二十多万亩田地不感兴趣,这说明他所图甚大。
关于全旭的传言越来越多,然而,对于全旭的来历却越来越迷惑。
全旭可以随时拿着远低于市价的粮食,也可以拿出做工细心的棉衣、棉袄和棉裤、棉鞋,这些物资,在大明可是硬通货。
全旭作为一个外来者,表现出来的财力,让众人感觉摸不清底细。
在摸不清全旭的底细之前,他们是不愿意与全旭为敌的,至少表面上要说得过去,这些官宦家族,其实最怕的就是与明皇室的皇亲国戚产生冲突。
只要是官员,多少爱惜羽毛,就像北宋时期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欧阳修,被政敌诬告为与其甥女私通,结果被贬到滁州当太守,才有了有名的《醉翁亭记》。
可是面对皇亲国戚,任你怎么告,只要他们自己不造反,人家屁事没有,而他们这些人,却会伤筋动骨了。
大名士绅现在猜测全旭其实是某位皇亲国戚的人。
陈应望着众人笑道:“怎么,还不满意?”
刘荣沉吟道:“陈兄,咱们都是办事的人,东家什么心思,咱们还用明说吗?”
陈应耸耸肩,他脸上的肥肉乱颤:“好吧,与诸位打开天窗说亮话,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三处店铺,我家全爷要了,诸位有意见吗?”
“就这?”
顾顺东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因为陈应没有选择城中央的旺铺,而是选择了靠近南城方向的一座占地十几亩的店铺,一座占地四亩多的药材铺,还有位于东城方向的一座骡马脚店,既不值钱,而且也没有什么大油水。
“对,这就是我们东家的诚意!”
陈应望着周围的众人道:“当然,我们全爷初来贵地,也需要诸位帮衬一下!”
陈应走到大厅的屏风前,伸手指着舆图上道:“此去大名府六十里,我们全爷的田庄在这里,这里有块地,不知道是属于哪家的?”
此时一名瘦弱的管事颤颤巍巍的起身道:“我们白家在那里有三千多亩。”
“我们吕家有一千多亩!”
“我们……”
总共有十几名中小士绅管家纷纷起身。
陈应没有理会他们,而是望着刘荣与顾顺东道:“我们全爷想要把田庄连成一片,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此时的刘荣的眼睛忽然睁大,他的目光与顾顺东在空中一碰,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如果陈应仔细观察刘荣的嘴型,他的嘴型:“就是一个赵!”
与大名府接壤的是彰德府,既现如今河南安阳市境内,在大名彰德府还有一个赵王府,这个赵王就是成祖朱棣的第三子,赵王朱高燧。
洪熙元年(1425)就藩彰德府。赵王朱高燧当年挑拨离间朱棣和太子朱高炽的关系,涉嫌毒死朱棣,制造伪造继位。好在大哥朱高炽宅心仁厚,从中斡旋,不然不堪设想。不过,赵王一系在明朝虽然默默无闻,可是却不是大名府士绅可以得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