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别废话,你们需要的执行!”
“是!”
“周宏儒!”
“全爷请吩咐!”
全旭接着道:“你记住,形成定例,家丁兵每个月发两双鞋!”
“这是不是……”
不等周宏儒说完,全旭望着罗世明道:“家丁兵的鞋子,半个月只要穿不烂,我罚你每天蛤蟆跳一千次!”
针对家丁兵那些比较笨的,脑了不开窍的,全旭也采取了惩罚之法,当然,他并没有采取关禁闭的方式,后世人扛不住禁闭室,是因为习惯原因。
然而,在这个时代,百姓的神经早已粗得像钢筋,当个残缺不全的尸体,红烧肉照样可以吃得非常开心,一个不到十平方的地窝子,全家住进子,连灯都不舍得点。
让他们关紧闭,效果不是一般的差。
为此,全旭就采取了后世的青蛙跳,现在叫做蛤蟆跳,别说一千个,就是一百个跳下来,腿就不是自己的,有个倒霉蛋被罚跳三百下,他的腿连睡觉都停不下去。
有的家丁兵犯了错,宁愿挨鞭打,也不愿意蛤蟆跳。
听到蛤蟆跳,罗世明的脸都绿了。
“行了,先这么着!”
三人赶紧告退。
全旭望着三娘和辛圆道:“怎么样?你们好点没有?”
三娘摇摇头:“我没事!”
练过武的三娘,身体素质相当不错。睡了一个下午,现在又活蹦乱跳了。
辛圆尽管有些别扭,也咬着牙:“我也没有事!”
“没事就好!”
全旭望着桃仙道:“准备开饭吧!”
内宅的丫鬟就成了桃仙和曹氏的十三岁女儿曹引娣,至于厨房,则变成了原来负责食堂的何刘氏。
当然,辛圆不愿意交出自己的厨房之权,三娘也跟着辛圆学习厨艺。
辛圆有些迟疑的道:“相公准备离开?”
“对!”
全旭这次离开,估计会走得久一些,他需要采购的物资有些多,包括钢筋水泥,这倒没有问题。
然而,在窑厂发现的自喷式油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从采油设备、炼油设备包括、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库设备,这都需要采购,当然这些物资,采购不像生活用品那么容易。
另外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定制一大批银圆,其实早在明中期,西洋银子就开始流入大明,从万四十四年开始到明亡,有三亿多两银子流入大明,其中西班牙8775万两,葡萄牙约42762750两,日本超过两亿两(仅官方记载,数据出自《明清时期西洋银币流入略论》)大量的白银流入,也造成了大明的通货膨胀。
也就是九年后,崇祯十年,英国第一次来大明,任何西洋货物没带,只带了八万枚西班牙银元(直径3.8CM,重二十六克),相当于将近六万两白银。
全旭开设银行,就准备自己铸造一批银元,当然采取后世的技术,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伪造。
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
“可以缓缓吗?”
辛圆道:“最好是抽出一天两天时间!”
“这个……”
全旭马上就想到辛圆与三娘是初次体会到……所以,她们有些不舍得?
辛圆道:“相公,你最好去一趟大名府!”
“大名府?”
全旭恍然大悟,他当然知道需要自己去拜访卢象升,与卢象升走动一下:“可是送礼,又怕引起卢大人的不满,他不是爱财之人!”
“相公,你想错了,你去大名府,不是为了送礼!”
“不是送礼!”
全旭有些疑惑:“那是……”
“让大名府知府衙门上下知道你可以进入卢大人的内宅!”
全旭其实也知道,就逢年过节,向领导上司家里走动一下,虽然全体下属都去,也没有什么,上司不见得会记得有你这号人。
可是,一旦不去,他肯定记得你。
全旭望着三娘和辛月道:“那我去大名府,应带什么东西?”
“卢大人讨厌别人给他送礼,你不妨给他送一件,他无法拒绝的东西!”
“无法拒绝的东西!”
全旭背着手,来回在主屋里走来走去:“有了!”
“什么?”
全旭伸手点了一下三娘的鼻子:“曹引娣!”
“奴婢在!”
“你去通知牛金星,让他过来一趟!”
桃仙把饭菜端上来,全旭与三娘、辛圆简单吃了一些饭,桃仙刚刚在暖阁里摆上茶水,牛金星就来到了暖阁。
“东家!”
“坐!”
“不知东家唤学生有何要事?”
全旭笑道:“是这样的,因为卢大人一直关心咱们金悌书院,我想让咱们学院里的学生们,每个人写一副字,作为礼物,送给卢大人,你去安排一下!”
牛金星疑惑:“所有学生?”
“不错!”
“所有人!”
“可是,除了三十几名学生有点底子会写点字,大部分学生还不会写字!”
全旭就知道,牛金星他们阳奉阴为,对于小小的粉笔不以为然,至少到现在为止,他们从来没有使用过粉笔,更没有接受全旭的填鸭式教育。
的确,后式的填鸭式教育,为中国扫盲做出了突出贡献,功不可没。
不代表,填鸭式就完美无缺。
当然,私塾教育,也有私塾教育的优势,按照牛金星的意思像《千字文》这本书,其实就是一篇千字的文章,要学至少半年时间,而且还只要求学生会背诵会默写,对字句有初步的解读。
全旭自然知道,使用牛金星,也就是这个时代传统的教育方式,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将来学习更深一些的知识,比如说四书五经,就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可是,全旭并不需要什么儒家门徒,风流雅士,他需要的只是识点字,会算术,能计算,可以书写报告,看懂说明书就行了。
对于牛金星这样的读书人,硬逼他们没用,特别是全旭无官无职,大不了他们再找一个东家。
然而,无论是举人还是秀才,最怕的其实是官,因为官员可以直接找个理由,剥夺他们的举人或秀才的身份。
全旭就是一举两得,既向卢象升示好,也是借着卢象升的名头,硬逼着牛金星这个正牌子举人低头,采取全旭的方式教育学生。
“这样吧,你通知所有学生,明伦堂集合!”
牛金星脸色一僵:“是,东家!”
牛金星虽然抗拒粉笔,也不喜欢全旭的教书方式,虽然全旭有钱,可是在牛金星看来,全旭还不如他。
他可是正牌子举人,全旭却啥也不是。
然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牛金星得罪了一个进士,一个致仕的县令,连家都不敢回,他要是再得罪一个知府,恐怕天下就没有他容身之地了。
其实知府也没有权力褫夺一个举人的功名,但是,卢象升并不是普通的知府,他还有一个身份——东林党。
东林党就是属疯狗的,逮着谁咬谁,河南提学官犯不着为了一个举人得罪堂堂大名府知府,得罪大明的嘴炮之王。
牛金星非常清楚,卢象升拥有可以轻易褫夺他的举人身份,失去举人身份,他才是最大的悲剧。
第八十七章 对付读书人的办法
明朝的读书人,有时候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们敢怼天怼地,特别是,你要想跟他们讲道理的时候,他们却像泼妇一样撒泼。
魏忠贤的廷杖没有让他们屈服,反而像碰瓷一样,为了卖直不惜一切代价。
牛金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还真不怕全旭,作为大明朝的储备官员,全旭还真不能光明正大的杀掉他,除非现在全旭就扯旗造反。
全旭的根基没有打牢之前,只能苟着。
全旭如今是没办法选择,否则他还真不想用这些腐儒,特别是像牛金星这样的人。
可是,眼下全旭手中没人,只能将就着用。
也许,他就是吃准了这一点,牛金星这才阳奉阴违。
但是,对于卢象升和他身后的东林党,牛金星是想巴结的,要不然,全旭创办一座书院,虽然名为书院,其实这不过是一座规模稍大一点的私塾。
牛金星就敢在金悌书院挂上顾宪成的楹联,其实也是变相向东林党和卢象升示好。
即然全旭要向卢象升展示教学成果,牛金星只能捏着鼻子认。
此时天色全暗,位于明伦堂里却灯光通明,偌大的大厅里,十六盏电子节能灯,将整个大厅照耀得如同白昼。
众少年不明白在大年初一晚上,他们会被召集起来。
包括七十一名少年家丁兵在内,一百七八十名学生坐在明伦堂里。
看着全旭和牛金星进来,众学生双手叠在胸前,然后躬身鞠躬:“老师好!”
他们望着全旭:“山长好!”
全旭登上讲台,此时孙祖望,还有两名官学教师也跟着进来。
全旭没好气的望着,四名老师:“如何教书,我来教你们!”
全旭摆摆手,两名军大衣抬着一个硕大的黑板,进入明伦堂内,用三角支架将黑板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