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 (我爱白斩鸡1955)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爱白斩鸡1955
- 入库:04.13
说罢一头磕在了地上,哭着喊道;
“求求先生还我一个公道啊!”
见瘦汉哭得如此情真意切,在场众人皆生出同情之心,看向那少年的目光越发不善,显然是把对方看成了歹徒。
“不是我干的!”
那少年脸色涨得通红,咬牙说道;
“贼子是他!”
“昨晚我打算回家时路过张婆家,隔得远远的便听到张婆喊抓贼,也没多想,就追上去将此人擒住了,还请先生明……”
“你胡说!”
可还没等那少年说完,瘦汉便打断了对方,抢着说道:“明明是你这小贼恶人先告状,当着先生的面还敢污蔑于我,你当真好生恶毒!”
“各位父老乡亲们,我实在是冤啊!”
一时间,堂下两人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王修一阵头疼,一时间也无计可施。
而随着王修的默然,围观的百姓则议论纷纷,叽喳声不绝于耳。
只是碍于贵人在此,众人才不敢造次。
王修见状,也是变了脸色,凛然说道;
“既然如此,你等若将所盗的物事还给张婆,我便既往不咎,否则要被我查出来,定严惩不贷!”
闻得王修这番话,王安暗自点头。
其实他已经看出来了,这王修虽然善于理政,却不善断案。
不过这不重要,如今断案已经不是第一要务,重要的是稳住围观的流民。
要知道这些人四处漂泊,最是无定心,极容易被人煽动。
要是不能迅速将此事压下去,引起这些人的骚动,搞不好还会引发连环反应。
所以王修的这个处置手段虽然差强人意,但大略上是没错的。
就在王安以为真凶会妥协时,却不料堂下两人齐齐摇头。
——瘦汉更是直接喊道——
“先生!贼人就是这小子啊!只要把他给抓起来痛打一顿,他定然会招!”
“大伙给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周边围观的流民见这瘦汉说得理直气壮,也觉得此人并非真凶,竟然被鼓动了起来,隐隐间开始有骚动的姿态。
王修见此顿时变了脸色,而外围的王安也不好继续看戏,不得不出手了。
“肃静!”
只听王安一声大喝,震得在场所有人耳膜生疼,竟是动用了特技“大喝”。
随着这声大喝,开始骚动的人群顿时变得安静了下来。
待众人看清来人竟是王安时,吓得纷纷跪倒在地,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没办法,实在是王安的名声太盛。
自从王安被朝廷封侯以来,他在辽西所做的那些英雄事迹都在庄里传遍了,哪怕这些流民不是庄里人,可从那些庄客、佃户口中也听去了不少。
可以说在这个任家庄里,可以不认识庄主貂蝉姑娘,但肯定不可能不认识这位侯爷。
见终于镇住了所有人后,王安这才开始打量起面前跪着的两人。
事实上他早就通过特技“追踪”锁定了凶手,就这这个瘦汉!
因为这人虽然演技在线,可在戏精王安的眼里还是原形毕露,早被王安看穿此人乃是满口谎言。
可问题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拆穿此人?
总不可能像某位大侦探那样,随手一指,说句“凶手就是你!”就完事了。
略一思忖后,王安眼前一亮,便有了主意。
——于是朝跪在地上的两人说道——
“你二人先在这里打上一架,谁打输了,吃10鞭子!”
“什么!”
跪在地上的两人听得面面相觑,一时间愣在当场。
不要说他们,就连负责主审的王修也是一时愕然。
“君侯,这……”
可当王修刚想劝谏时,却被王安给抬手止住了,反而朝地上两人凛然说道;
“怎么?难道你二人想违逆本侯的命令?”
“我数三下,要你等还不打,我便每人抽20鞭子!”
两人听罢,这还得了,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冲向对方,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扭打在了一起。
可没几下,那瘦汉居然不敌少年,被对方给死死按在了地上,看得众人齐齐叫好。
众人没想到这少年看样子也就是十二三岁的样子,居然还有几下子。
当然,王安知道此人的武艺肯定比不过张辽,哪怕和12岁的拓跋力微比起来也是差了许多。
“大人,你看……”
见胜负已分,王修上前问道。
“好!案情已明!”
可还没等王修说下去,王安便径直上前,一手指向那被按在地上的瘦汉说道;
“凶徒就是你!”
第210章 明察秋毫2
“行凶之人就是你!”
随着王安当场指出瘦汉就是凶手,跪满了一地的流民齐齐一愣,竟然没反应过来。
而王修却是当即醒悟,刚想开口相劝,不料一旁的莫护苟跳了出来,朝两旁的护卫喊道;
“你们没听到君侯的话吗?还不速速拿下此人!”
众护卫齐齐一滞后,这才纷纷扑向地上的瘦汉,还没等此人说话便将他拖到远处收押了起来。
随着案件的尘埃落定,王安当即转身离去,复又想起什么,朝那少年招手,示意对方跟在自己身边。
随着王安等人的离开,跪着的众多流民这才纷纷松了口气,从地上爬了起来,四散而去。
“君侯,在下以为此事不妥!”
可还没等王安走出几步,王修便一个闪身挡在了路中央;
“这有何不妥?”
王安挑了挑眉,笑着问道;
“这……”
王修略一沉吟,终究还是一咬牙,挺起胸膛,正色劝道;
“我知君侯之所以点了那瘦汉为凶手,只是为了能尽快平息舆论,以防流民骚乱,君侯的用意是好的。”
“可天地有正气,如今案情未明,君侯为了防止骚乱便随意断案,这始终不是……”
“始终不是什么?”
见王修说不下去了,王安反而厚颜无耻地笑着追问道;
“始终不是正道!”
王修最终还是咬着牙说了出来。
见王修一副豁出去的神情,王安对此人竟多了丝好感。
这王修果然是个清正之人,哪怕知道此举的确利大于弊,可要此人昧着良心,闭上眼睛去断案,他终究办不到。
所以哪怕王修深知自己作为一个新投效之人,此番劝谏极度不妥,甚至隐隐有指责王安的意思,却也是毅然站了出来。
而另一方面,这王修当众劝谏,未免失了体统,还会引起手下众人的不满。
看样子此子还没有彻底被磨掉棱角,尚需锻炼。
果然,等王修说罢,王安身后众人齐齐变了脸色。
田畴、牵招、简雍等纷纷冷笑以对,
关羽、张辽的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致,
更甚者,如吕布、莫护苟、秃发匹孤、拓跋力微这些人的手都已经搭在了刀柄上,打算一言不合就要砍人,
“哈哈哈!”
见手下众人果然不满,王安知道不能再任由失态扩大,于是哈哈大笑起来。
身后众人见状,齐齐愕然。
被王安这一声笑搞得有些懵,王修良久后才反应过来,旋即脸色又憋得涨红,咬牙问道;
“君侯为何发笑?”
可还没等王修彻底发怒,却不料王安早已快步走到前者跟前,一把拉住他的双手说道;
“我今日方知,叔治乃吾之比干也!”
一句话,彻底把王修给整懵了。
要知道比干可是商朝名臣,曾辅佐两任君主,以政绩卓著,忠君爱国而闻名于世。
王安拿此人与自己比较,这代表了对方对自己的极度认可。
可这事情不对啊!
自己方才当众顶撞了王安,对方没理由还如此夸赞自己。
就在王修一脸懵逼的时候,王安继续说道:“其实叔治误会了,我方才并非胡乱断案,而是早已看出凶手。”
“哦?”
听到王安居然看出凶手,王修愕然半晌,这才拱手请教道:“请君侯赐教……”
“其实道理很简单……”
王安淡然说道:“既然两人都说自己追上并制服了贼人,帮老妪夺回被抢的物事。”
“那请问,要不是追贼之人的武艺要更高一筹,又如何能制服那贼人?”
“对啊!”
身后众人听罢,顿时恍然大悟,吕布更是一拍大腿喊道;
“要不是贼人实在打不过那追贼的,哪怕被追上了也不会被制服啊,这道理我怎么此前没想到?”
“一叶障目罢了……”
王安扭头朝吕布笑道:“其实世间很多道理一说便通,不过世人却往往被表象所蒙蔽。”
“就拿方才那案子来说,那贼人明明满口胡言,可围观的流民却依然被其蒙骗,就是因为这人说话好听,能迷惑人罢了。”
“而我等身为一地之主,便应该清心明目,不要为这些表象所蒙骗,更不要为心中的私欲所驱使,一定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惩治奸邪,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如此,才不负我等平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