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 (我爱白斩鸡1955)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爱白斩鸡1955
- 入库:04.13
看到王安变了脸色,貂蝉略一思索下,便清楚了前者的心思,于是解释道;
“夫君莫忧,咱家并没有侵吞百姓的田地,这些田亩大多是我们新近开垦的梯田。
“另外这些人口除了来自此前被夫君覆灭的黄、赵几家外,皆是闻得我任家庄的名声,所以从河东各县逃难来此的,我们并没有去动其余的豪强大户。
“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按朝廷规矩缴纳口算和田税的,这个黄县君可以作证。”
听貂蝉提及自己,黄忠连忙表态:“貂蝉夫人所言非虚,今年我杨县能在县里考核名列前茅,任家庄所出占了足足7成。”
“还是不对!”
王安本想点头认可,却想起一事,狐疑道;
“我记得出行时,也就是2500多户而已,又如何在区区数月间便增加了这么许多?”
“而且如此多的流民,你等又是如何能安置妥当?”
其实也不怪王安有此一问,要知道这年头安置流民可不是简单的事。
因为这些流民已经不是纯粹的民了,能千里迢迢跑来投靠的,多为青壮,毕竟老弱妇孺很多在路上就已经熬不住了。
既然青壮居多,那便不好管理了。
可以说这些人放下刀是民,拿起刀就是贼了!
所以说接纳流民一事如果稍有不当,那必然是要出大乱子的。
而任家庄却能在短短数月内新接纳了一倍的流民,要说是貂蝉、牛大、赵管家之流能处理的了,打死王安也不信!
一时间,王安看向貂蝉的目光里满是探寻之色。
“那是全亏先生的功劳!”
貂蝉得意地笑道,全然没有了之前那番矜持姿态,俨然已经解开了心结。
“先生?”
听闻貂蝉背后果然有高人相助,王安疑惑地四处扫视。
“这位便是先生了……”
貂蝉朝大堂的角落指去。
王安循着貂蝉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见大堂的角落里正站在一人。
然而此刻大堂上正人头涌涌,要不是刻意去看,根本不会发现对方。
貂蝉一跺脚,娇嗔道;
“先生还等什么,还不快过来拜见我家夫君!”
见到貂蝉这幅着急的样子,王安暗自偷笑,显然这小妮子是想把这位先生推荐给自己。
不过既然此人能如此妥帖地安置流民,倒是个内政好手。
如今我手里正缺内政人才,那相请不如偶遇,就你了!
第207章 北海王叔治1
貂蝉话音刚落,堂下所有人都纷纷扭头,朝角落里望去。
忽然被这么多人盯着,那文士神色变得不自然起来,低头朝四周众人拱了拱手后,便朝堂下快步走来。
貌似还有点不好意思?
王安暗自好笑,下意识触发了特技【洞察】
【叮!检测到传奇级武将:王修,字叔治】
【年龄:21】
【好感度:0】
【称号:无】
【统帅:50/65】
【武力:43/58】
【智力:62/77】
【政治:69/84】
【魅力:56/71】
【特殊技能。】
【心怀正义:正直之人,见不得不义之事】
【能吏:内政效果+5%】
虽然对于王安这位历史小白来说,压根就没听说过有这号人,可看人物属性居然是个内政型人才,还是个传奇级的,他顿时起了招揽之心。
“在下见过君候。”
就在王安思忖间,王修已经来到他的跟前,躬身行礼后,开始自我介绍。
“在下北海王修,字叔治。”
“哦?”
听说对方是北海人,王安心下好奇,于是问道;
“既然叔治是北海人,何以来到河东?”
“好叫君侯得知……”
——王修依然拱手说道——
“在下数月前在南阳、颍川、洛阳一带游学,本想去关西见识一番,恰好途经河东时得了一场病,得貂蝉夫人出手相救,这才保住了性命。”
听闻是貂蝉救了人,王安朝身侧望去。
“先生是偶感风寒……”
——貂蝉解释道——
“当时晕倒在路旁,被佃户找到的。我看先生的样子也不像是坏人,便让赵管家找来医师救治一番。”
王安听罢,点了点头,心里却是暗道这王修命大。
要知道这年头的医生可是和巫婆联系在一起的,俗称巫医,在三六九流里属于末流,与乐妓一样属于贱籍。
而医师的社会地位低下又导致没有多少人愿意从医,医术更是参差不齐。
医术高超者如华佗、张机等人,虽从事末流工作,却依然能受万民敬仰;
可更多的只会凭借着以往的行医经验,胡乱抓药给病人吃。
治好了是偶然,治死了才是必然。
更离谱的是有些医师已经到了头痛医头,脚痛砍脚的地步。
没错,所谓的砍脚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这些医师认为要是腿疼,把脚给剁了就可以痊愈了。
所以大汉的百姓一旦得病,要不选择硬扛过去,要不就索性跑去找那些巫婆求点符水啥的,反而极少去寻医师治病。
这也是为什么张角的黄巾道能仅仅靠符水治病就能收纳几十万信徒的原因。
回到当下,王安看王修是越看越顺眼,这人命硬,又是个能吏,这种人正好可以当生产队里的驴使,咳咳,这种能臣干吏,上哪找去?
就你了!
于是他立马换上一副真诚的笑容,从上首位上豁然起身,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堂下,一把握住王修的双手,恳切言道;
“叔治既有大才,何不随我一同建功立业?”
貂蝉见自家夫君如此喜欢王修,心里也是高兴。
毕竟这王修算是自己举荐的,名份上也算是自己这一系的人了。
要是前者能得到夫君的重视,那就代表自己在夫君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
可就在貂蝉高兴之余,王修却面露犹豫之色,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同意,惹来堂下众人纷纷侧目。
如今王安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乃堂堂大汉亭侯,而王修一没有功名在身,二又不是什么名士,想来也不可能拜得名师,三来看这人的穿着家里也没几个钱的。
就这条件,还能这么拽?
其实众人猜的没错,王修虽然出身大族,却是旁支,还是单家子,甚至其母在他七岁时也死了,彻底成了孤露。
因此他在族中不受重视,更不可能拜得名师,所以才在20岁就出来游学。
见王修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王安猜测对方可能有难言之隐,索性单刀直入。
“叔治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必避讳,且一一道来!”
“好叫君侯得知……”
王修看了看堂下众人,略作犹豫,又看了看王安,这才咬牙解释道;
“在下在南阳时,曾与阉宦有牵连,所以为了君侯的名声着想,我还是不要在君侯帐下效力为好!”
一番话毕,堂下众人皆变了脸色。
关羽刚想上前说些什么,却被王安给抬手止住了。
只见王安依然嘴角含笑地问道。
“叔治究竟与宦官有何牵扯,不妨一一道来。”
“是这样的……”
见王安如此气度,王修心生好感,便开始自顾自地说了起来;
“当初在下去南阳求学时,囊中羞涩,又见有诸多义舍,不但提供食宿,还提供笔墨,便在一家义舍里住了几宿。
“后来才得知这义舍竟是大宦官张奉开的,专门接待那些投靠宦官之人。修当晚便想离去,却又听到张奉在朝中失势,辞官回家,恰好全家染了时疫……”
“于是叔治见张奉一家失了权势,一时轮到无人前去照顾的地步,看他们可怜,又感念对方的一饭之恩,便去照顾那一家子人?”
还没等王修说完,王安便打断道:“如果我所料不错,叔治肯定是等张家人的病情有所好转后,便不辞而别。
“然而回乡途中又感身体不适,怀疑自己也染了时疫,怕回到家乡后传染给父老乡亲,便绝了回乡的心思,反而北上。
“如果我没猜错,叔治是想往并州而去吧。”
王安一言既出,堂下众皆愕然,旋即又恍然了起来。
王修也是难得老脸一红,呐呐说道;
“本有此打算,可没想到路途如此遥远,实在熬不过,半路就晕倒了。”
此刻上首的貂蝉听罢,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先生此前刚一醒来,就嚷嚷着要离去,原来是怕传染时疫给我等。”
王修脸色越发通红,涨红了脸说道;
“夫人救了在下性命,我岂能连累夫人。”
王安听罢,哈哈大笑道;
“叔治过虑了,这哪里是什么时疫,要是得了时疫,恐怕你还没过洛阳就发病了。”
“哦?”
听说自己不是染了时疫,王修当即愕然。
“那是?”
“那分明是叔治顶着酷暑连日奔波,又兼喝了冷水导致的,这叫中暑!”
王安一顿解释,听得众人恍然大悟。
“难怪!”
——貂蝉在上首娇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