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将领给魏卒讲解了蜀国现有的多项政策,再经过一番思想教育后,有1万多人自愿加入蜀军,也有2万多人不愿当兵,希望领到半年的粮食、农具和临时住所,成为蜀国的普通百姓。
姜维向魏卒承诺,待魏、蜀两国谈判完成后,不愿降蜀的魏卒可以回到魏境。
得知此消息后,本已降蜀的兵卒又有一千多人选择了回到魏国,姜维对此并不在意,让蜀军送来粮食后将其分开扎营。
次日,待魏卒自愿选择妥当后,蜀军送来足够的面饼让其吃饱,然后由罗宪引一军将愿意降蜀的魏卒分批送往远安和临沮,吕祥引一军将新的蜀国百姓送往永安。
愿意归魏的仍留在中卢营中,一日三餐准时送来,这比他们在魏军中吃得更饱。
三更时分,2万蜀军将魏卒营寨团团包围,此时的魏卒仍在熟睡中,众将刚要下领就被姜维制止。
“还是我来吧!”姜维面色凝重地上前几步:“这件事并不光彩!后世的所有骂名,就让我来背!”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姜维的右手慢慢举起,深吸口气后猛地放下。
“杀!”
喊杀声和嚎叫声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这一万多手无寸铁的魏卒终被斩杀殆尽。
洛阳,魏国皇宫。
蜀国使臣向朗大步踏入殿内,微微低头行礼:“外臣拜见皇上!”
“大胆!外臣也是臣,为何不跪?”老臣陈群励声喝道。
“外臣手执我皇亲赐的符节,岂能轻易下跪?”向朗侧过身对陈群说道:“你身为大司空,掌管国家营造德化、礼仪祭祀,岂能不知?”
“身为外臣,觐见我皇却不跪,还敢口出狂言!理当处斩!”
大司徒董昭喝道,朝上众臣无不附和,都向曹叡建议把向朗处斩。
第76章 抢劫?济贫?
上一次向朗来使时,他在殿上唯唯诺诺,被魏国众臣揶揄嘲讽,他此番来使却趾高气昂,自然引得魏皇曹叡和朝臣的不满。
在他们看来,现在的形势虽有不同,但还不是他一个外臣放肆的时候。
不错,蜀将魏延出散关剑指长安,魏国朝中一时手足无措。
在朝臣看来,蜀军只是侥幸占得先机,只要魏国守住潼关,洛阳就稳如泰山,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向朗敢在殿上猖狂的原因。
虽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但魏、蜀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双方不通来使已有多年,就算斩了向朗,对魏国也没任何影响,甚至还能激励魏国朝野的士气。
“我大魏雄兵百万,岂容你边陲小国的使臣在殿上撒野!”曹叡大手一挥,威严地喝道:“来人!推出去斩了!”
“哈哈哈!”向朗毫无惧色,朗声大笑道:“老夫此番来使,早就将性命置之于外!不过老夫相信,你们还斩不了我!”
向朗在殿上自称「老夫」而不称「外臣」,足见他对曹叡的蔑视。
“哦?这么说你的头比钢刀还硬了?朕今日倒想见识见识!”曹叡满不在呼地说道,朝上众臣皆大笑不已。
“老夫烂命一条,不过你们斩我之前可要考虑清楚!如果老夫被杀,那么司马仲达、曹昭伯等人的命也将不保!”
曹叡猛吸一口凉气,终于发现有什么不对劲,急令刀斧手先行退去,小心地问道:“不知向公来使,可有要事?”
向朗慢条斯理地整理好衣衫,环视着朝中众臣,高昂着头,只是握着手中的符节一语不发。
“来人!给蜀国使臣向公看坐!”
一名内侍取来坐席,正要放下却发现曹叡的眼神不对,犹豫片后赶紧将坐席挪到陈群的旁边,向朗这才跪坐上去。
“外臣奉我皇之命,全权处理魏国俘虏司马仲达、曹昭伯等人的去留之事。”
向朗很聪明,他先用「俘虏」二字表达出那些魏国将领的处境,再用「去留」二字委婉地表达出蜀国可能做出的选择:要么杀,要么释放。
曹叡和众臣皆是一脸的愕然。很明显,他们还不知道襄阳被蜀军攻克,多名魏将被俘之事。
向朗将前日路过襄阳时的见闻原原本本地说出,众臣闻之无不惊恐,虽然没有详加查证,但已经信了七八分。
“不知向公是何意?”
曹叡关心司马懿和曹爽的安危,正要相问时,大司空陈群却抢先发问,这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因为被蜀军俘虏的魏将陈泰正是他的儿子,陈佐和陈坦也是他的族子。
这个年代的战争并没有交换俘虏或双方将领的先例,一般对于俘虏的士卒无非就是招降或释放,也有大量屠杀的先例,不过这是极少数。
对于被俘虏的统兵将领就大不相同了,如果对方不愿投降,一般都会被处斩,不经过招降直接处斩的先例极多。
“外臣此番前来,正是与魏皇协商此事!”
向朗见好就收,语气谦卑了不少:“我皇的意思,可以释放司马仲达和曹昭伯!不过,由于今年蜀中欠收,我皇心系百姓,希望魏国能接济少许粮饷。”
“原来如此,蜀主心系百姓,实乃明君。既然蜀中欠收,我大魏为蜀国百姓的生计考虑,接济些粮食并无不妥,可惜今秋大魏受蝗灾之苦,存粮也不多。呃……不知蜀国多少粮饷才肯释放大将军曹爽?”
“魏皇申明大义,老臣代蜀国百姓感谢魏皇之仁慈!”向朗拱拱手行礼后说道:“我皇的意思是200万斛……”
“太过份了!真是太过份了!”曹叡怒火冲天,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内侍高声宣布退朝。
众臣皆惶恐不安地离开,陈群欲言又止,停了片刻后给老臣刘晔使了个眼色,然后若无其事地退至殿外。
刘晔,字子扬,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是曹魏的三朝元老,许多事情曹叡都会与他商议后才能做出决定。
上次向朗来使时,曹叡并不打算接见,正是在刘晔的建议下曹叡才宣向朗上殿。
向朗在魏期间,刘晔多次到驿馆与向朗商谈,双方正是这段时间建立了一定的私交。
刘晔来到向朗跟前,满是诚恳地说道:“巨达兄啊,我皇接济蜀国粮饷,蜀国放回魏国将官,这对两国都有利,但200万斛确实太多,我看10万斛就差不多啦!”
“子扬兄,这是我皇的意思,下臣只能据实转告,我也想促成两国之好,可惜无能为力啊!”
“我先送你回驿馆歇息,稍后我再跟皇上商议一下,但我能肯定,这200万斛,我皇是肯定不能接受的!”
向朗回到驿馆后,被蜀军俘虏的王雄和蒋济被释放,二人带回了襄阳陷落和众将被俘的确切消息。
在书房议事的陈群、刘晔、董昭、王淩和吕虔等人都向曹叡表示,用粮饷换回十几名魏将非常划算,应该尽快达成此事,现在要做的,就是商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数额。
眼下蜀将魏延已经攻下空虚的长安,正在向潼关进军,曹叡立刻向潼关增兵,下令各郡县尽快将兵马集结至洛阳附近,然后急令满宠回师南阳郡。
曹叡和众臣的意图很明确,魏国宁可放弃合肥一线诸城也要夺回襄阳,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换回十几名重要的将领。
向朗在驿馆一直装病不见客,刘晔按照魏皇曹叡的底线,托人给向朗传话,将粮饷从10万斛逐渐增加,直到增至100万斛的时候,向朗的病奇迹般地痊愈了,这才让刘晔进屋议事。
“臣达兄啊,为了达成两国的交易,我和长文、公仁、子恪等人劝了皇上很久,我皇才勉强同意加到100万斛!”
刘晔将一张白娟交给向朗,向朗接过后,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就像一张整齐的表格。
向朗未及细看,刘晔战战兢兢地说道:“巨达兄啊,大将军曹爽确实值100万斛,大都督司马懿文韬武略,也值100万斛,我皇的意思是,这朱灵、郭淮、费曜等人可不可以少一点?还有徐质、戴陵……”
“轰!”
向朗浑身无力地瘫倒在地上,他满脸潮红,呼吸急促,眼睛瞪得快要突出来,手中紧紧地攥着那张白娟,似乎又病了。
第77章 隔岸观火
刘晔见势不妙,正要让人传医官,向朗挣扎着站起身,表示自己休息一下就好。
刘晔急忙让驿卒送来一碗水,向朗擦擦自己的眼睛,仔细地将白娟上的字看了无数遍:
曹爽,100万斛;
司马懿:100万斛;
朱灵:60万斛;
郭淮:60万斛;
费曜:50万斛;
文钦:35万斛……
向朗强忍着心里的激动,颤抖地捧着白娟,激动地将十几个数字加在一起,一共刚好600万斛!
大将军的意思是200万斛换回曹爽和司马懿,他已经陆续将其他将领放回;
蜀皇刘禅的底线是5万斛换回所有的将领;
向朗为报上次的嘲讽之仇,虽然退了一步,但始终坚持100万斛不松口,这已经是在抢劫!
不仅仅是向朗,可能蜀国上下都会认为100万斛是个天文数字,这确实是在抢劫,没想到魏国竟然把自己当做要饭的!一口气给了600万斛!